单片机串口通信设计方案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一、引言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单片机MSP430和PC机的串口通信设计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
本文将从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该设计。
二、串口介绍串口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常用的有RS232和RS485等。
RS232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串口通信协议。
RS232接口有三根线,分别为发送线Tx、接收线Rx和地线GND。
该协议规定,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电平差为±3至±15V,其中正电平表示逻辑0,负电平表示逻辑1三、硬件设计1.MSP430硬件设计MSP430是一种低功耗的专用于嵌入式应用的16位RISC微控制器。
它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和两个USART (UART)接口。
其中一个USART接口用于将MSP430与PC机连接。
2.PC机硬件设计PC机通过串口连接到MSP430。
首先,需要将PC机的串口RS232转换为TTL电平,即RS232转TTL电平转换器。
其次,将转换后的TTL电平通过杜邦线连接至MSP430的USART接口的Tx和Rx引脚。
四、软件实现1.MSP430软件设计(1)串口初始化:设置数据位长度、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2)发送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存入发送缓冲区,并使能发送中断。
(3)接收数据:开启接收中断,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接收缓冲区。
(4)中断处理:发送中断和接收中断时,分别从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并发送/接收。
2.PC机软件设计(1)打开串口: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长度等。
(2)发送数据:向串口发送数据,可以通过打开的串口进行写入。
(3)接收数据:使用轮询或中断方式读取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信设计,主要包括了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通过串口通信,MSP430和PC机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从而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需求。
单片机多机串口的通信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RS-485总线的单片机与多台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原理、实现方法和相应的通信硬件、软件设计。
该设计是由单片机与单片机组成的主从控制系统,其中单片机做为上位机对下位单片机是实现控制和监视功能。
它包括通信和控制两个功能模块。
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在整个系统中属于从属地位,主要用来接收上位机的命令。
由于此通信的单片接口是RS232的9针接口,且下位机数目有限(32台)。
所以本设计采用了RS485总线以及RS232转RS485的协议芯片以满足长距离多机通信,本文讨论了总线接口转换、主从式通信协议设计方法,给出了采用中断式处理的通信过程流程图,并叙述了设计过程中必备的绘图软件Protel DXP的应用,以及编辑源代码软件keil uVision2的应用,实现了单片机对多个单片机组成采集终端的通信与管理。
关键词:单片机单片机RS-485 通信AbstractThe communication 、realized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between 单片and multiple MCUs based on RS-485 is described in detai in the article. This design instroduces a pincipal and subordinate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单片and single chip. Divided from its function, it includes two parts: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in which 单片is used as master, and MCUs is used as slave so as to receive the single order from the master.The bus interface conversion and the design of master-slav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s introduced and The program flowchart of communication with interrupt process is also given.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the use of unnecessary painter software and code editor software is depicted so that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between 单片and multiple MCUs which composed collection terminal.Keywords: 单片MCUs RS-485 communic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课题实施方案 (2)2.1 系统硬件设计 (2)2.2 系统软件设计 (3)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9)3.1 C51单片机结构 (9)一CPU结构 (10)二ROM存储器 (11)三I/O端口 (11)四定时器/计数器 (12)五中断系统 (13)3.1.2 51单片机引脚功能及其连接 (13)3.1.3 51 中断系统 (15)3.1.4 C-51的串行通信 (15)3.2.1串行接口RS232结构与引脚功能 (21)3.3 Protel DXP 2004原理图设计 (23)3.3.1 Protel 2004的基本操作 (23)3.3.2绘制原理图 (25)3.3.3制作芯片原理图库 (27)第四章软件电路设计 (30)4.1 系统的通信协议 (31)4.2 C51编程实现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31)4.3 Windows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2 (35)4.3.1启动uVision2 (35)4.3.2创建程序 (36)总结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第一章绪论单片机由于其具有控制功能强、设计灵活和性能价格比高的特点。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实验指导实验三调度器设计基础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使用Keil C51 ID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2.掌握Keil与Proteus的联调技巧。
3.掌握串行通信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使用。
4.掌握调度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函数指针。
二、实验设备1.PC机一套2.Keil C51开发系统一套3.Proteus 仿真系统一套三、实验容1.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1)要求a.甲单片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分别控制乙单片机的LED1闪烁,LED2闪烁,LED1和LED2同时闪烁,关闭所有的LED。
b.两片8051的串口都工作在模式1,甲机对乙机完成以下4项控制。
i.甲机发送“A”,控制乙机LED1闪烁。
ii.甲机发送“B”,控制乙机LED2闪烁。
iii.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闪烁。
iv.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停止闪烁。
c.甲机负责发送和停止控制命令,乙机负责接收控制命令并完成控制LED的动作。
两机的程序要分别编写。
d.两个单片机都工作在串口模式1下,程序要先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i.设置串口模式(SCON)ii.设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TMOD)iii.计算定时器1的初值iv.启动定时器v.如果串口工作在中断方式,还必须设置IE和ES,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2)电路原理图Figure 1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的原理图(3)程序设计提示a.模式1下波特率由定时器控制,波特率计算公式参考:b.可以不用使用中断方式,使用查询方式实现发送与接收,通过查询TI和RI标志位完成。
2.单片机与PC串口通讯及函数指针的使用(1)要求:a.编写用单片机求取整数平方的函数。
b.单片机把计算结果向PC机发送字符串。
c.PC机接收计算结果并显示出来。
d.可以调用Keil C51 stdio.h 中的printf来实现字符串的发送。
单片机串口通信设计方案
单片机串口通信设计方案1.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目前,单片机的发展速度大约每两、三年要更新一代,集成度增加一倍,功能翻一番。
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它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在汽车、通信、智能仪表、家用电器和军事设备的智能化以及实时过程控制等方面,单片机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
因此单片机的设计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所以,对于电气类学生而言,学习一种单片机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而51系列的单片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其处理速度更快,性能更优越,在工业控制领域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51系列单片机的学习而掌握单片机开发的过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单片机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学习涉及的实验环节比较多,硬件设备投入比较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很难投入大笔资金去购买实验器件。
而且要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和调试,必须在电路板制作完成、元器件焊接完毕之后进行,但这些工作费时费力。
因此引入EDA软件仿真系统建立虚拟实验平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单片机的学习效率,而且大大减少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同时降低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
EDA设计思路是:从元器件的选取到连接、直至电路的调试、分析和软件的编译,都是在计算机中完成,所用的工作都是虚拟的。
虽然现在的电路设计软件已经很多,诸如PROTEL、ORCAD、EWB 、Multisim等,不过这些软件之间的差别都不大:都有原理图和PCB制作功能,都能进行诸如频率响应,噪音分析等电路分析,主要用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数混合电路的性能仿真与分析,但对于单片机设计及软件编程,最重要的是两者的联调,这些软件都无法实现,所以造成了单片机系统设计周期长、设计费用高等缺点[2]。
新款的EDA软件Proteus解决了上述软件的不足,成为目前最好的一款单片机学习仿真软件。
Proteus 软件是由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 公司开发的EDA 工具软件。
单片机指令的串口通信实现方法
单片机指令的串口通信实现方法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实现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单片机系统中,串口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如PC 机、传感器等)的数据交互。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指令的串口通信实现方法,包括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两方面。
一、硬件连接串口通信需要通过发送器和接收器两个设备来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单片机系统中,可使用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作为串行通信接口。
下面是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步骤:1. 将单片机与UART连接:首先,确保单片机具有UART接口,并根据其引脚定义将UART的发送线(TXD)连接到单片机的接收引脚,接收线(RXD)连接到单片机的发送引脚。
2. 选择波特率:波特率指每秒钟传送的位数,通常使用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单片机和外部设备需要使用相同的波特率,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3. 连接外部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将UART的发送线和接收线分别连接到外部设备的接收引脚和发送引脚。
二、软件编程实现单片机指令的串口通信需要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
下面是基于C语言的软件编程实现方法:1. 初始化串口:在程序开始时,需要对串口进行初始化设置。
通过设置寄存器来配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2. 发送数据:使用发送指令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UART的数据寄存器,等待数据传输完成。
3. 接收数据:通过接收指令读取UART接收到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使用中断或轮询方式进行数据接收。
4. 错误处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例如帧错误、奇偶校验错误等。
需要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操作,例如重新发送数据或发出错误提示。
5. 通信协议:根据通信需求,可以制定相应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帧结构、数据格式、数据校验等内容,用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实例演示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演示单片机指令的串口通信实现方法。
假设我们需要实现从单片机向PC机发送一条消息,并接收PC机返回的确认信息。
单片机I-O 口模拟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I/O 口模拟串行通信设计关键字:单片机 IO口模拟串行通信目前普遍采用的MCS51 和PIC 系列单片机通常只有一个(或没有)UART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在应用系统中若需要多个串行接口(例如在多机通信系统中,主机既要和从机通信又要和终端通信)的情况下,通常的方法是扩展一片8251 或 8250 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芯片(USART),需额外占用单片机I/O 资源。
1.串行接口的基本通信方式串行接口的有异步和同步两种基本通信方式。
异步通信采用用异步传送格式,。
数据发送和接收均将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在异步通信中,起始位占用一位(低电平)。
异步通信采用用异步传送格式用来表示字符开始。
其后为7 或8 位的数据编码,第8 位通常做为奇偶校验位。
最后为停止位(高电平)用来表示字符传送结束。
上述字符格式通常作为一个串行帧,如无奇偶校验位,即为常见的N.8.1帧格式。
串行通信中,每秒传送的数据位称为波特率。
如数据传送的波特率为1200 波特,采用N.8.1 帧格式(10 位),则每秒传送字节为120 个,而字节中每一位传送时间即为波特率的倒数:T=I/1200=0.833ms。
同样,如数据传送的波特率为9600 波特,则字节中每一位传送时间为T=1/9600=0.104 ms。
2.硬件电路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
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题目: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目录一、绪论 (5)1.1设计背景 (5)二、相关知识 (5)2.1 双机通信简介 (5)2.2 单片机A T89C51介绍 (5)2.3串口通信 (6)三、总体设计 (7)3.1 设计要求 (7)四、硬件设计 (8)4.1.整体电路 (8)4.2复位电路 (8)4.3.控制电路 (9)五、软件设计 (9)5.1甲机软件设计 (10)5.2乙机软件设计 (11)六、测试及运行 (13)心得与感受 (15)参考文献 (16)指导教师评语 (17)附录:源程序 (18)一、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步如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功能各异的单片机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与思路。
对于一些场合,比如:复杂的后台运算及通信与高实时性前台控制系统、软件资源消耗大的系统、功能强大的低消耗系统、加密系统等等。
如果合理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单片机组合设计,可以得到极高灵活性与性能价格比,因此,多种异型单片机系统设计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单片机体积小,系统运行可靠, 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单片机系统协同工作。
这就对单片机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分为两大类: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传输线少,长距离传输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系统采用串行通信来实现单片机之间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交换。
二、相关知识2.1 双机通信简介两台机器的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他们的通信原理及通信方式为: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带AD转换的单片机串口通信板的设计与实现
带A/D转换的单片机串口通信板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掌握A/D转换以及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2.学习并掌握AD0801和MAX232芯片的原理与软件编程3.熟悉单片机开发环境uVision4,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调试4.学习并掌握Protel DXP2004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原理图和PCB设计5.加深对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流程的认识二、实验内容设计一块带A/D转换的单片机串口通信板,要求根据原理图和PCB文件完成通信板元器件焊接和相关软件的编写与调试。
通信板同时具有发送和接收的功能。
发送时,要求通过ADC0801完成数据采样,并通过串口将采样值发送出去。
接收时,要求对接收收到的采样值进行数据校验,正确则结束通信;否则要求对方重新发送,直到正确接收为止。
调试时,两块板成对调试,可以任选一块发送,另一块接收。
软件编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A/D转换程序2.单片机双机通信程序(要求带数据校验功能,可以采用TTL电平或RS232电平)3.通信过程中简单的人机接口功能的实现(电路板上可供选用的硬件有两组开关和按钮)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电路板焊接与测试图1 电路板焊接图2 原理图2.软件编程与调试ADC: MOV DPTR,#7FFFH ;指向adc0801入口MOV R0,#50H ;数据区首地址LOOP: MOVX @DPTR,A ;启动a/d转换MOV R6,#04H ;延时LOOP1: DJNZ R6,LOOP1loop5: JB P3.2,loop5 ;查询A/D转换信号MOVX A ,@DPTR ;读A/D转换结果MOV @R0,A ;保存A/D转换结果SETB P1.0 ;灭绿灯SETB P1.1 ;灭红灯wait2: JNB P1.4 ,receive ; 按s2接收JNB P1.3 ,send ;按s1发送SJMP wait2 ;等待send: MOV SCON,#080H ;串行接口方式2发送MOV PCON,#80H ;波特率fosc/32MOV R0, #50H ;数据首址送R0 Loop2: MOV A,@R0 ;取数据MOV C,P ;奇偶校验标志送TB8MOV TB8,CMOV SBUF,A ;数据发送wait: JBC TI, next ;查询是否一帧数据发送完毕SJMP waitnext: CLR P1.0 ;亮绿灯发送完SJMP ADC ;跳转至ADCreceive: MOV SCON,#90H ;串行接口方式2接收MOV PCON,#80H ;波特率fosc/32MOV R0,#60H ;数据首址送R0wait1: JBC RI,PR1 ;等待接收到数据并清RISJMP wait1PR1: MOV A,SBUF ;以下检查所接收数据的正确性JNB P,PNP ;p=0,转PNPJNB RB8,PER ;p=1。
单片机串口通讯及通信分类、特点、基本原理、参数与设计计算方法(图文并茂解析)
单片机串口通讯及通信分类、特点、基本原理、参数与设计计算方法一、按照数据传送方向分类1、单片机的通讯功能就是由串口实现的,在串口的基础上可以扩展出RS232、RS485、LIN等。
2、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3、半双工: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它不需要独立的接收端和发送端,两者可以合并一起使用一个端口。
4、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需要独立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分别如下图中的a、b、c所示。
二、按照通信方式分类1、同步通信:带时钟同步信号传输。
比如:SPI,IIC通信接口。
2、异步通信:不带时钟同步信号。
比如: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单总线在同步通讯中,收发设备上方会使用一根信号线传输信号,在时钟信号的驱动下双方进行协调,同步数据。
例如:通讯中通常双方会统一规定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对数据线进行采样。
在异步通讯中不使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同步,它们直接在数据信号中穿插一些用于同步的信号位,或者将主题数据进行打包,以数据帧的格式传输数据。
通讯中还需要双方规约好数据的传输速率(也就是波特率)等,以便更好地同步。
常用的波特率有4800bps、9600bps、115200bps等。
在同步通讯中,数据信号所传输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有效数据,而异步通讯中会则会包含数据帧的各种标识符,所以同步通讯效率高,但是同步通讯双方的时钟允许误差小,稍稍时钟出错就可能导致数据错乱,异步通讯双方的时钟允许误差较大。
三、STM32串口通信基础1、STM32的串口通信接口有两种,分别是: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而对于大容量STM32F10x系列芯片,分别有3个USART和2个UART。
2、UART引脚连接方法:①、RXD:数据输入引脚,数据接收;②、TXD:数据发送引脚,数据发送;对于两个芯片之间的连接,两个芯片GND共地,同时TXD和RXD交叉连接。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系统硬件及上位机程序设计【精选】
目录1 引言 (1)1.1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研究背景 (1)1.2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串口通信基础 (1)2.1 两种常用接口方式 (2)2.1.1 并行接口 (2)2.1.2 串行接口 (2)2.2 RS-232串行接口标准 (2)3 系统总体设计 (3)3.1 系统指标设计 (3)3.1.1 通信协议设定 (3)3.1.2 系统实现描述 (3)3.2 总体方案设计 (3)4 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4)4.1 主要芯片 (4)4.1.1 AT89C51 (4)4.1.2 单电源转换芯片MAX232 (6)4.1.3 74LS245LED驱动芯片 (7)4.2 LED显示器 (7)4.2.1 LED显示器工作原理 (8)4.2.2 LED显示器接口 (8)4.3 系统设计 (8)5 PC机程序设计 (9)5.1 MSComm控件 (9)5.1.1 MSComm控件处理通信的方式 (9)5.1.2 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 (10)5.2 应用界面设计流程 (10)5.2.1 创建项目文件 (10)5.2.2 加入串口通信控件 (11)5.2.3 设计窗体界面 (12)5.3 代码实现 (12)6 仿真调试及结果分析 (15)7 结语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2.1 两种常用接口方式2.1.1 并行接口并行接口是指8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的传输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并行传输中,干扰会随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产生传输错误。
因此,并行传输主要应用在近距离数据传输中,如连接打印机端口。
并行接口主要使用36针接头和25针D形接头,目前以25针D形接头为主[4]。
2.1.2 串行接口串行口也是计算机的一种标准接口,PC机一般至少有两个串行口Com1和Com2。
串行口不同于并行口,它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在一根传输线上传送的,这样串行口较并行口能够进行远距离传送信息。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一、背景
基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块是现在最常用的通信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利用串口通信模块可以快速传输大量的信息,减少数据传输时间。
串行技术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不仅仅可传输单个字符,还可以传输字符串,实现点对点的串口通信。
二、基本原理
串口通信模块基于单片机的设计,是一种总线式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共享的串口数据线来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多设备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
串口模块通常是模拟的,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然后将数据放入的串行总线上,并将其发送到目标设备。
控制对象在接收到数据后,控制板会将所有的控制信号装入串口总线中,最后将开关量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目标设备的控制信号,实现了两设备之间的通信。
三、串口模块的设计
1.串口通信模块的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单片机要求数据传输率足够高,同时有足够的外设接口,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2.电路设计要求尽量不要增加多余的外设,并且考虑到硬件可靠性,如电源电路要采用高效率的电源设计,数据线的板载电感要求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串口数据线要求可靠性高,考虑到信号的丢失。
实验四 串行通信实验
实验四 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51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串行通讯的原理。
2.掌握51单片机与PC 机之间通讯的方法。
3. 学习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二、实验设备PC 机一台 、 实验教学板一块。
三、实验原理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是全双工的,它能做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 ),也能做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
在做UART 使用时,相关的寄存器有SBUF 、SCON 、和PCON 中的波特率倍增位SMOD 。
SBUF 是数据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逻辑上用同一个地址,物理上是分开的,用读写操作来选择。
SCON 是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用于设定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保存方式2和方式3的第9位数据;存放发送、接收的中断标志。
在串行通讯的方式1和方式3中,通信的波特率是可以设置的,满足下式:2/132SMOD=⨯波特率(定时器计数器的溢出率)PC 机的串行通讯口是借助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8250(或16C550等)实现的,可使用comdebug.exe 等提供了有关串行口的收、发操作窗口的软件实现通讯。
PC 机的串行通讯采用RS232电平,因此要求单片机的实验板也要配置RS232接口,解决逻辑电平的配接。
如果通讯距离较远,则要配接调制解调器。
四、实验内容1, 自发自收用一根短路线,将实验板中RS232插口的RXD 和TXD 两个插孔短路。
然后编程设定串行口为工作方式1,传送55H 和0AAH 两个数据。
实验要求:程序采用查询方式。
每传送、接收一个数据,做一次检查,看是否正确,若两次都正确,则在显示器上显示“GOOD”,若不正确,则不显示,并要重新传送。
2, 单片机与PC 机的通信先使用通讯电缆将单片机的RS232接口与PC 机的COM1口连接,PC 机起动并运行comdebug.exe 软件,窗口上设置波特率为1200,8位数据、一个停止位。
单片机端也采用工作方式1,波特率为1200,完成单片机与PC 机的通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1.引言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方式,与并行通信相比,它占用的硬件资源更少,且传输距离较远。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双机之间串行通信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
2.硬件设计串行通信需要使用到两个主要的硬件部件:串口芯片和通信线路。
串口芯片负责将要发送或接收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流,并通过通信线路进行传输。
通信线路通常包括两根传输数据的线路(TX和RX)、地线和时钟线。
2.1串口芯片的选择常用的串口芯片有MAX232、MAX485、CH340等。
选择合适的芯片需要考虑通信距离、通信速率、系统的功耗等因素。
对于较短的通信距离和较低的通信速率,可以选择MAX232芯片;而对于长距离通信和较高的通信速率,可以选择MAX485芯片。
2.2通信线路设计通信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通常使用双绞线或者屏蔽线路来减小信号的串扰和干扰。
对于短距离通信,双绞线即可满足需求;而对于长距离通信,需要采用屏蔽线路来减小串扰和干扰。
3.软件设计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通信协议的制定和数据包的格式规定。
3.1通信协议的选择通信协议是指数据传输的一套规则和约定,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传输顺序、误码校验等内容。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UART、RS232、SPI、I2C等。
UART是最常用的通信协议,它一般使用异步通信方式,并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和稳定性。
3.2数据包的格式规定数据包是一组有意义的数据的集合,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起始位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开始,通常为逻辑低电平;数据位用于存储要传输的数据;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包的结束,通常为逻辑高电平;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校验位可以是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等。
4.实验步骤4.1连接硬件根据硬件设计部分的要求,将串口芯片和通信线路连接到单片机上。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间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
二、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个个位发送或接收的方式。
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发送或接收,可以减少通信所需的线路数目。
2. UART串口通信: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简称,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负责将数据转变为串行传输的硬件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通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单片机串口通信:单片机内部集成了UART串口通信接口,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5.双机串行通信:双机串行通信是通过串口将两台单片机进行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端,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端,负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实验器材:两台单片机、USB转TTL模块、杜邦线若干。
2. 实验软件: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配置发送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T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发送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发送中断。
(4)循环发送指定的数据。
2.配置接收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R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接收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接收中断。
51单片机与PC串口间通讯设计与分析
51单片机与PC串口间通讯设计与分析一、串口通讯原理串口通讯是指通过串口来进行数据的收发传输的一种通讯方式。
串口通讯分为同步串行通讯和异步串行通讯两种方式,而51单片机与PC之间的串口通讯采用的是异步串行通讯方式。
异步串行通信是指每个数据字节之间可以有可变长度的停止位和起始位。
串口通讯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传输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的信号线,包括发送数据线(TXD)和接收数据线(RXD)。
2.时钟线:用于提供通讯双方的时钟信号。
3.控制线:用于控制串口通讯的流程,包括数据准备好(DSR)、数据就绪(DTR)等。
二、串口通讯协议串口通讯协议是约定通讯双方数据传输的格式和规则,常见的串口通讯协议有RS-232、RS-485等。
在51单片机与PC之间的串口通讯中,一般使用的是RS-232协议。
RS-232协议规定了数据的起始位、数据位数、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的传输开始,通常为一个逻辑低电平;数据位数指定了每个数据字节的位数,常见的值有5位、6位、7位和8位等;校验位用于校验数据的正确性,一般有无校验、奇校验和偶校验等选项;停止位用于表示数据的传输结束,通常为一个逻辑高电平。
三、51单片机串口的程序设计#include <reg52.h>#define UART_BAUDRATE 9600 // 波特率设置#define UART_DIV 256- UART_BAUDRATE/300void UART_Init( //串口初始化TMOD=0x20;SCON=0x50;PCON=0x00;TH1=UART_DIV;TL1=UART_DIV;TR1=1;EA=1;ES=1;void UART_SendByte(unsigned char ch) //串口发送字节TI=0;SBUF = ch;while(TI == 0);TI=0;void UART_Interrupt( interrupt 4 //串口中断处理if(RI)unsigned char ch;ch = SBUF;RI=0;//处理接收到的数据}if(TI)TI=0;//发送下一个字节}void mainUART_Init(;while(1)//主循环}在上述程序中,首先通过UART_Init(函数进行串口初始化,其中设置了波特率为9600;然后使用UART_SendByte(函数发送数据,调用该函数时会把数据放入SBUF寄存器,并等待TI标志位变为1;最后,在UART_Interrupt(函数中,使用RI标志位判断是否收到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TI标志位判断是否发送完当前字节。
单片机-实验三-串行口通信实验
实验三串行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2、掌握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的设置方法;3、掌握单片机串行口查询方式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单片机的串行口经RS-232 电平变换后和PC 机相连;2、单片机系统的晶振频率选择11.0592MHz,串行口设置为9600bps、无校验位、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简记为N81)模式;3、单片机采用查询方式收发数据,将PC 机送来的除回车/换行之外的数据加1 后送回。
三、实验设备硬件:PC 机,nKDE-51 单片机实验教学系统;软件: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FlashMagic 单片机程序烧写软件。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MCS-51 串行口的结构、原理及各种工作方式参阅教材相关内容。
本实验使用串行口工作方式1,通过定时器1(T1)产生波特率时钟,通过查询串行口收发中断标志RI 和TI 来判断单片机串行口数据收发的状态。
步骤如下:1、创建新项目:Project—New Project—命名、存储—CPU类型(philips P89C52X2)2、创建新程序:编译程序—完成后保存为“.c”格式3、添加程序:Target1—Source Group—add……(程序)4、检测程序:Project—Build Target5、选择烧录程序的方式(右键点target1--opption):output—Creat Execulate:Dubug Information Browse、Creat HexDebug 右侧选择use “Keil Monitor-51 Driver”6、选择程序执行点:在Debug程序烧路后,在开始执行的程序断点上鼠标右键—Set Program Counter7、Go执行五、实验过程1. 电路连接PC 机串行口为RS-232 标准的串行接口,用-15V~-5V 表示1,+5V~+15V 表示0,而单片机的串行口为TTL 电平,+5V 表示1,0V 表示0,因此单片机的串行口不能直接和PC 机的串行口相连,必须经过电平变换才能和PC 机通信。
单片机双机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通信设计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单片机作为一种控制元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度高、可靠性强的微处理器,可以用于设计各种电子系统,包括双机通信系统。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双机通信系统在许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双机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家庭智能化等领域。
而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的一种,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控制能力,可以用于设计双机通信系统。
二、设计原理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配备必要的外围电路。
通常情况下,单片机芯片具有多个I/O口、通信接口(如UART、SPI、I2C等)以及定时器等功能,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双机通信系统中,两个单片机之间可以通过串口(UART)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在硬件设计中包含相应的串口电路。
软件设计方面,需要编写适当的程序代码,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首先,需要定义通信协议,规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
其次,需要编写发送程序和接收程序,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在发送程序中,将待发送的数据按照通信协议打包,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在接收程序中,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按照通信协议解包,实现数据的处理和显示。
三、实现方法在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的实现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设计和搭建系统。
首先,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
根据应用的需求和系统的复杂度,选择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的单片机芯片。
同时,考虑到通信接口和外设的需求,选择具备串口功能的单片机芯片。
其次,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和布局。
根据选定的单片机芯片和通信方式,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包括串口电路、电源电路、外设接口等。
在布局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各个电路的位置,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电路的可靠性。
接着,编写程序代码。
根据设计原理中的要求,编写适当的程序代码,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单片机串口通讯制作说明
2)之后我们设计一个需要的界面,界面中我们计划发送两个数据序列,分别为 10101010 和 01010101,用来控制单片机上的 8 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和关闭(因为在单片机中,通过给对 应的管脚发送 0 和 1 来控制高低电平,也就可以控制线路的通断,达到控制的效果),同时我们 希望用程序来模拟显示出当前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状态,于是我们在程序动态生成了 8 个标签,分 别代表 8 个发光二极管,在我们的程序中,发送数据到单片机,我们让单片机把收到的数据完整 地返回给计算机,这样计算机收到的数据和单片机收到的数据一致,就可以完全仿真出当前单片 机的工作状态,我们规定标签背景为红色代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界面上放置有端口组件和 两对编辑框和发送按钮以及模拟标签,端口组件的属性设置可以保持默认,即端口号为 1,波特 率为 9600,这些设置需要根据计算机的硬件控制,比如串口线连接在那个串口上了,默认连接 在计算机的第一个串口上则设置为 1,波特率的设置需要根据单片机的晶振计算,同时单片机代 码和计算机的代码中波特率设置要一致,本例中统一设置为 9600,设计如下的界面。
6)现在我们其实已经可以运行程序,通过点击两个按钮发送数据,可以看到单片机上的发 光二极管有点亮的过程,如图。
7)此时虽然已经可以发送数据,但是计算机程序还没有编写接收数据及其仿真显示,下面 我们需要编写如下代码以实现数据接收和模拟显示,代码大家自行分析即可,其中用到了一个进 制转换模块,模块是易语言自带的,目的是把收到的十进制数据转换为二进制便于模拟显示之用。
11)编译后显示如下的调试信息,可以看到已经产生了 hex 文件。
12)hex 文件在如下图的位置显示,下面就可以使用工具将生成的文件写入单片机了。
13)STC 系列的单片机程序下载工具如下图,双击运行选中的下载程序主文件。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课程设计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课程设计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摘要单片机由于性价比高、使用灵活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但是其存储容量小,处理的数据量不大。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将单片机连接到PC机上,由单片机采集数据,然后将数据汇总到PC机,再进行各种数据处理。
单片机与PC机一般采用串行通信,由于51系列单片机中一般集成了全双工的串行端口,只要配以电平转换的驱动电路、隔离电路就可组成一个简单可行的通信接口。
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而单片机则具有快速及灵活的控制特点,本设计将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实现单片机与PC机中的RS-232标准总线之间的串行通信。
这也是许多测控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PC机,串行通信,电平转换,总线目录课程设计(论文)用纸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端口在系统控制的范畴中一直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基本而又灵活方便的通信方式,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PC与PC 或者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其他工业控制与自动控制中。
如今,在很多场合中,要求单片机不仅能独立完成单机的控制任务,还要能与其他数据控制设备(单片机、PC机等)进行数据交换。
因此如何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所属领域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
它是把中心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I/0)等主要计算机功用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的期间,天下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不成胜数,应有尽有,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供应广漠的六合。
通用型单片机通过三总线结构扩展外围器件成为单片机应用的主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串口通信设计方案1.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目前,单片机的发展速度大约每两、三年要更新一代,集成度增加一倍,功能翻一番。
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围之广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它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在汽车、通信、智能仪表、家用电器和军事设备的智能化以及实时过程控制等方面,单片机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
因此单片机的设计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所以,对于电气类学生而言,学习一种单片机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而51系列的单片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其处理速度更快,性能更优越,在工业控制领域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51系列单片机的学习而掌握单片机开发的过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单片机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学习涉及的实验环节比较多,硬件设备投入比较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很难投入大笔资金去购买实验器件。
而且要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和调试,必须在电路板制作完成、元器件焊接完毕之后进行,但这些工作费时费力。
因此引入EDA软件仿真系统建立虚拟实验平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单片机的学习效率,而且大大减少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同时降低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
EDA设计思路是:从元器件的选取到连接、直至电路的调试、分析和软件的编译,都是在计算机中完成,所用的工作都是虚拟的。
虽然现在的电路设计软件已经很多,诸如PROTEL、ORCAD、EWB 、Multisim等,不过这些软件之间的差别都不大:都有原理图和PCB制作功能,都能进行诸如频率响应,噪音分析等电路分析,主要用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数混合电路的性能仿真与分析,但对于单片机设计及软件编程,最重要的是两者的联调,这些软件都无法实现,所以造成了单片机系统设计周期长、设计费用高等缺点[2]。
新款的EDA软件Proteus解决了上述软件的不足,成为目前最好的一款单片机学习仿真软件。
Proteus 软件是由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 公司开发的EDA 工具软件。
Proteus软件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全球已得到相当广泛的使用。
Proteus 软件集成了高级原理布图、混合模式SPICE 电路仿真、PCB 设计以及自动布线来实现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系统。
Proteus与其它单片机仿真软件不同的是,它不仅能仿真单片机 CPU 的工作情况,也能仿真单片机外围电路或没有单片机参与的其它电路的工作情况。
因此在仿真和程序调试时,关心的不再是某些语句执行时单片机寄存器和存储器容的改变,而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同时,当硬件调试成功后,利用Proteus ARES软件,很容易获得其PCB图,为今后的系统制造提供了方便。
对于这样的仿真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间脱节的矛盾和现象[3][4]。
Proteus 软件支持许多通用的微控制器,如PCI系列、AVR系列、HC11系列、68000系列、Z80系列、8051系列以及各种外围芯片;包含强大的调试工具,具有对寄存器和存储器,断点和单步模式IAR、C-SPY、Keil、MALAB等开发工具的源程序进行调试的功能;能够观察代码在仿真硬件上的实时运行效果、对显示、按钮、键盘等外设的交互可视化进行仿真;具有6000 多种模拟和数字器件的模型库;具有单步断点设置等调试功能;能够与常用的汇编器、编译器如IAR、Keil、Proton 等协同调试;有直流电流表/电压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计数/按时/频率计虚拟终端、SPI 调试器等虚拟仪器,以仿真中的测量记录提供了方便;支持图形化的分析功能,具有频率特性、傅立叶、失真、噪声分析等多种绘图方式、可将仿真曲线精美地绘制出来[3]。
Keil是Keil Software公司开发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51单片机开发工具之一。
软件本身支持数百种51系列单片机机芯,可以用来编译C源码、汇编程序、连接和重定位目标文件和库文件、创建HEX文件、调试目标程序等,是一种集成化文件管理编译环境。
它集成了文件编译处理、编译连接、项目管理,窗口、工具引用和软件仿真调试等多种功能,是相当强大的的开发工具[5]。
Proteus ISIS与Keil整合起来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仿真功能,单片机的软硬件的调试和仿真,将变得非常直观和生动。
国外的很多知名大学已经开始使Proteus作为他们的教学工具,比如Stanfor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Cambridge University,Carlisle college,理工大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大学等几十所高校。
他们一致认为该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其灵活自主的设计方式使学生更能体验到电子设计的魅力,学生对单片机以及电子设计的兴趣大大提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当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Proteus在单片机的学习和应用系统的开发上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国的发展才几年的时间,其应用还未普及。
因此,通过Proteus仿真平台学习51系列单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是对EDA软件Proteus的使用过程的学习,也为以后利用该软件进行电子设计与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以跟上现代科技的快车去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
串行通信是CPU与外界交换信息的一种基本方式,单片机应用于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场,远离主机,现场数据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送给主机并进行处理,以降低成本,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51系列单片机自身有全双工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实现串行通信极为方便。
既可通过一台计算机来控制和监视多台单片机系统,也可实现多台单片机之间的互联,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6]。
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所涉及单片机的知识点多,概括了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功能、中断功能和串行通信功能等,是单片机功能的综合应用。
通过Proteus对单片机串行通信的仿真和调试,不仅是对51单片机知识的综合学习,也是熟悉Proteus软件的应用过程。
1.2设计的主要任务本论文要求在理解串行通信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51单片机的结构组成、指令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熟悉Keil软件的编程与调试环境以及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环境、元器件调用、虚拟仪器应用、原理图设计、仿真调试的基础上,完成以下4项任务:1、总结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要求,对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各种控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合适的控制方案;2、根据课题的设计要求,在Proteus仿真环境中设计单片机串口通信硬件电路;3、在Keil环境中编制串口通信控制程序,并进行编译调试;4、在Proteus仿真环境中调用硬件电路,加载控制程序,并进仿真调试。
1.3论文的主要容在本论文中,设计的主要容有五个方面:一是串行通信控制系统方案的选择;二是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三是系统软件设计;四是系统软件设计;五是系统仿真与调试;六是系统硬件PCB设计。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1、绪论在课题的背景及意义中介绍单片机发展现状、单片机EDA软件Proteus 的优势、Keil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简介以及单片机通信的描述;此外,还简单的说明介绍了本文设计的主要任务以及论文的主要容。
2、系统方案设计主要论述通信的基本知识和系统的方案选择。
系统的方案选择主要包括控制器的选择、串行通信方式比较与方案选择、显示方案比较与选择、编写程序语言比较和选择、串行控制方案确定以及系统框图绘制。
3、系统硬件设计根据控制系统方案在Proteus ISIS原理图编辑环境中绘制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原理图文件的创建、图纸大小的设置、原理图中元器件的选取、元器件的放置、电源、地、和输入输出终端的放置、原理图连线、器件统一编号、电气检测以及元器件属性设置等容。
4、系统软件设计主要介绍了在Keil集成开发环境中进行C51语言的编写过程、控制系统程序的编写以及程序流程图绘制。
5、系统仿真与调试完成控制系统在Proteus ISIS环境中的仿真与调试,主要是根据仿真结果验证硬件原理图以及软件编写的是否正确。
6、系统硬件PCB设计完成串行通信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设计与PCB绘制。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阐述说明,将会对单片机串行通信控制系统基于Proteus的设计、开发与仿真过程以及电路板制作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2.系统方案设计本文的题目是“基于Proteus的51单片机应用——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主要是通过单片机串行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来阐述和实践51单片机的应用在Proteus 虚拟实验平台的仿真和调试过程。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系统功能要求,因此有很大的设计空间。
为了很好地在Proteus虚拟实验平台上展示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结果,需要自行设计方案。
2.1通信概述及串行通信方式选择单片机串行通信在本系统设计中十分重要,是设计的核心部分,为此需要在此对通信部分做一些介绍。
2.1.1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计算机系统中主机与外设之间及主机系统与主机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通信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基本方式。
两种基本通信方式如图2.1所示。
图2.1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并行通信的特点就是将多个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
通信速度快,但传输的数据有多少位,就相应地有多少根传输线,传输信号线多,传输距离较远时线路复杂,成本高,较适合于短距离的数据通信。
串行通信的特点就是只用一根数据线进行传输,多位数据必须在一根数据线上顺序地进行传送。
传输线少,通信线路简单,通信速度慢,成本低,适合于多数位、长距离通信的场合。
串行通信按照信息在设备间的传输方向,还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分别如图2.2所示。
在串行通信中,通信双方在任一时刻,只能单方向的传送数据,这样的传送方法称为单工方式。
如图2.2(a)所示,通信方甲机只能作为发送方,而通信方乙机只能作为接收方,不能互换。
通信双方可通过传输线交替地进行双向传输,每个通信方都可以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但在任一时刻,不能同时作为发送方和接收方,这样的通信方图2.2 通信方式示意图式称为半双工方式。
如图 2.2(b)所示,通信方甲机和通信方乙机都可以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但在任一时刻,不能同时作为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软件或硬件设定。
通信双方通过两条传输线进行互连,两者之间的数据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这样的通信方式称为全双工方式。
如图 2.2(c)所示,通信方甲机和通信方乙机同时可以作为发送方和接收方。
AT89C51单片机在硬件上具有全双工的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尽管多数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具有全双工功能,单一般情况下,多工作于半双工方式下。
因此,为了能够综合展示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的应用,本系统采用半双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