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本节课要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有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
本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充实,在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层面上对学生要求较高,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驽课堂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轻文字的现象。
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
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
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
这一难点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以深化和突破,另外,还有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
篇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在课前我一直为这节难上的课做很多准备,甚至担心自己上得不好,也听了同组前辈们的课。
因此,在教案上又吸取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也为课堂上如何把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更佳向同在高中教学的同学请教,从而为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教学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本文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探讨教学反思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1.1 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2 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和实验得出。
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变化,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的结论。
进一步通过实验可以确定比例系数,即质量。
1.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领域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在物理学中,它是解决物体运动和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方法2.1 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在教学中,首先应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定义和推导过程。
同时,通过具体的示例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合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验,如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作用力的大小来观察其加速度的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3 计算练习与问题解答为了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设计一些计算题和问题解答题。
通过进行计算练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问题解答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的重要性3.1 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误解。
高一上册物理教学反思怎么写: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上册物理教学反思怎么写: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反思的内容要从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等几个方面着手,下面是高一上册物理教学反思怎幺写:牛顿第二定律,供借鉴使用!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重点、难点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课上完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上的课,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这节课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自己的动手,自己得结论,然后用自己的结论去推出谬误,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这样做的好处,就可以避免让学生感觉自己多接受的东西都是老师强加的,反正老师说的,也就只能如此,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此外,让学生这样做,还可以充分地将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充分地暴露出来,有利于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是物理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而且也是普遍的认识,高中物理课不好学。
既然是这样,那么教师就有义务和责任将自己的课堂变得有意思一些,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愿意在这样的课堂里上课,然后才有可能去静下心来思考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本人自问不是语言的高手,但是也尽量在课堂中用一些为现在的学生喜欢接受的语言去描述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和进行课堂的穿插。
第三、关于多媒体的应用。
在这节课上我的多媒体应用包括了多种手段,电脑课件、数字投影,两种手段交互式用,随时切换,各显神通。
既充实了课堂的容量,又能够很好地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比如用数字展台将学生的练习过程投影出来,对其他同学来说既是学习又是借鉴。
而且,还比传统的在黑板上板书节约时间,进而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练习得以展示,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当然,作为一个走上讲台还不到五年的新手来说,自己的授课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在有些地方体现的还不是很充分。
虽然让学生动手了,也是利用学生的结论进行相关的推演。
但是,如果能够把这些工作再多一点让学生去做,似乎就更好了!其次、媒体手段使用得还不是很熟练。
则一方面是有客观的硬件的原因,但是自己不熟练也是一种重要的原因。
再次、对教学的把握还不够,比如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例题分析不够充分透彻。
《第四章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了解其意义和作用。
2. 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和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3. 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应用。
2. 难点:对复杂物理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和相关PPT,包括定律的推导、公式和应用。
2. 准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3. 准备一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供学生练习和巩固知识。
4. 提醒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做好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启动、刹车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2. 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F=ma,并解释各个符号的含义和单位。
3. 实验演示: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如弹簧秤、小车、砂、绳等,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 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5. 课堂讨论:针对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深化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认识。
6. 知识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如火箭发射、卫星运行等,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和应用,并写一篇简短的总结报告。
9. 预习提示: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牛顿第三定律,请同学们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掌握定律的基本应用。
2. 能够运用定律解决简单的动态问题,理解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动态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引言在本次的教学反思中,我将对我在教授“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课程时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问题、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同时,我也将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在教授牛顿第二定律的课程中,我设定了以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其应用,以及相关实验的实践操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通过讲授,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使用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成效与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合作精神和实验技能。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还无法灵活运用;另外,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操作不熟练、数据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强化实验技能培训: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培训和指导,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和数据记录方法。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新课标与旧大纲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的培养。
本节课在以前的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再现,而现在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
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中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关于这个问题下节课我准备进行理论推导去说明小车实际中受到的拉力不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带来了误差。
2.通过实验发现,部分学生对平衡摩擦力工作做得不好,没有明确平衡时的具体要求,不能进行合理操作。
估计是由于课前我对实验的准备工作讲解的不好。
3.图像拟合不理想。
这方面学生接触的不多,有待以后通过多做实验来提高。
通过这节课我对自己提出来更高要求:
以后要经常听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分析别人的长处已备有用,经常请一些老教师听自己的课,请他们指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能得到不断提高。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反思这堂我认为走向讲台后最难上的一节课,有遗憾,回味这份遗憾,也觉得不只有遗憾。
备课在课前我一直为这节难上的课做很多准备,甚至担心自己上得不好,也听了同组前辈们的课。
因此,在教案上又吸取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也为课堂上如何把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更佳向同在高中教学的同学请教,从而为课堂做了充分的预设。
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是活的,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总有你意想不到的。
意外“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极具现场性的,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有人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者,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他们才是这个舞台的真正舞者。
我在课堂上首先是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让踊跃的同学上来协助我的操作,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
实验演示两三次还是比较顺利的!那会不会让学生感到就完成这两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呢?我作了说明,这是算是带有验证性的探究实验,更多是验证,探究是如何去改进这个实验装置,让效果更佳。
这些我在演示前都已经强调,并要求每个同学课后写一份改进报告给我。
到这里为止,课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机的广告语——一切尽在掌握。
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首先进行的是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拉力作用下,当让学生放开控制小车的开关,应该看到的是拉力大的小车发生的位移较大,可是拉力大物体位移却越小,顿时课堂一片哗然。
我马上说了一句:“这叫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应该找出问题所在,重要的是把问题解决,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就这样我已经发现控制小车的细线陷入开关处的橡皮垫内,我把问题解决,同时向学生抛出如何来改进这个实验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呢?这节新授课总体还是顺利的,也让我明白让学生主动活动的课堂充满活力,学得开心。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也由于实验器材和时间的限制。
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2023年最新的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3篇
2023年最新的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3篇连接体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并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即为连接体问题,处理非平衡状态下的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问题常常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当需要求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当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例1】如图1所示的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和。
带有滑轮的物体放光滑水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面的摩擦以及绳子的质量均不计。
为使三个物体无相对滑动,试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
【解答】本题是一道典型的连接体问题。
由题意可知,三个物体具有向右的相同的加速度,设为a,把它们三者看成一个整体,则这个整体在水平方向只受外力F的作用。
由牛顿第二定律,即:……①隔离,受力如图2所示。
在竖直方向上,应有:……②隔离,受力如图3所示。
在水平方向上,应有:……③由牛顿第三定律有:……④联立以上四式解得:【点评】分析处理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问题时,首先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研究对象的选取。
其方法一般采用隔离和整体的策略。
隔离法与整体法的策略,不是相互对立的,在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策略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灵活运用。
瞬时性问题当一个物体(或系统)的受力情况出现变化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也将出现变化,这样就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该物体(或系统)对和它有联系的物体(或系统)的受力发生变化。
【例2】如图4所示,木块A与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
三者静置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
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解答】本题所涉及到的是弹力的瞬时变化问题。
原来木块A和B都处受力平衡状态,当突然抽出木块C的瞬间,C给B的支持力将不复存在,而A、B间的弹簧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形变,仍保持原来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教学反思1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教学反思一、课题的准备阶段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节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物理的教学公开课中,也经常被老师们选择其中的某一节内容作为上课主题。
教材中包含五个课题: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与失重。
其中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的给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具有五个性质: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和相对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每一个性质都可以用一个物理课时进行深入的研究。
结合成都七中和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高一物理教学进度,由成都市教科院组织了一次在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同课异构的展示课,课题确定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上课时间11月21日,组上老师在一个月前推荐了我去上这次公开课,给我一次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同时我也借此课题作为学校分散献课的上课课题。
在七中老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怕上公开课,就怕上公开课的准备过程。
因为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重要的亮相,对老师个体来说,是个人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对备课组和教研组来说,就是集体力量的集中展示。
为了把这节课上出新颖,上出高度,上出水平。
我做了充分的构思和准备,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网上也查阅了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在这节课的实验中,我也做了大胆的尝试,期间做了很多次改进和调整,这些都源于物理教研组的老师们给带来的启发和建议。
二、课题框架的搭建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指的是合外力与加速度瞬时一一对应关系,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合外力渐变,加速度渐变;合外力突变,加速度突变。
由此我确定了三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一是合外力恒定,加速度恒定(问题1:地铁列车启动阶段的瞬时加速度问题为例)。
二是合外力渐变,加速度渐变,(问题2:“蹦极”过程中“人”的加速度变化问题)。
三是合外力突变,加速度突变(问题3:轻弹簧、轻绳模型中的瞬时加速度问题)。
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请教了物理组的范波老师、谢英胜老师。
物理教案课后反思
物理教案课后反思引言在教学中,教案是教师的重要教学准备工作之一。
教案不仅是指导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规划和思考的体现。
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后,教师需要对教案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进行教学改进。
本文将以一节物理课为例,对教案进行课后反思,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背景课程:高中物理主题: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含义,掌握其公式的正确应用。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入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案例和实际物体受力分析,清晰地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原理和公式。
3.实验演示: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讲解练习:通过提供相关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解析,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练习讲评:选择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评,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思路。
6.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并对下节课的预习内容进行引导。
教学反思1.优点:–导入环节设计得当: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实验演示活动引人入胜: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练习讲解针对性强:通过提供相关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解析,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应用方法。
2.不足:–讲解过程过于简单:在知识讲解环节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公式和物理原理的讲解有些简单,没有涉及到更深入的内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练习环节设计不够充分:在练习环节中,提供了一些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解析,但对于实际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练习设计。
–总结环节缺乏互动和思考:虽然在总结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但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需要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大数据》读书心得大数据是当今社会中非常热门的话题,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对大数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一、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1.1 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类型繁多的数据集合,无法用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进行处理和分析。
1.2 大数据的特点:Volume(数据量大)、Velocity(数据处理速度快)、Variety(数据类型多)、Veracity(数据真实性)和Value(数据价值)。
二、大数据的应用领域2.1 金融领域: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风险管理、市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
2.2 医疗领域:大数据在医疗领域可以匡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2.3 零售领域:大数据在零售领域可以匡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进行精准营销和定价策略。
三、大数据的技术和工具3.1 数据采集: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采集是整个大数据处理过程的第一步。
3.2 数据存储:大数据需要使用分布式存储系统来存储海量数据,如Hadoop、Spark等。
3.3 数据处理:大数据处理需要使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MapReduce、Spark 等,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四、大数据的挑战和未来发展4.1 数据隐私和安全:大数据的发展带来了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挑战,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4.2 人材短缺:大数据领域的专业人材相对稀缺,企业需要加大对大数据人材的培养和引进。
4.3 技术创新:未来大数据领域将会继续发展,技术创新将会推动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五、我的收获和展望5.1 收获:通过阅读大数据相关书籍,我对大数据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技术和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2 展望:未来我希翼能够进一步学习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持。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江苏省丰县中学(221700) 陈超群●摘 要: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掌握不好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对于公式只会死记硬背,应用时也不够灵活,这就导致了稍难的题目学生就会出错,对于知识的深层应用达不到教学要求的高度.本文结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和反思.关键词:设计;实践;反思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24-0067-01 一、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知识点并不复杂,学生理解起来不难,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却总是差强人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学生在参与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过程中比较盲目,往往弄不清实验的目的,学生在实验中的思维、步骤等只会跟着老师来,有时甚至跟不上.例如,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要用一张空白的纸带进行小车运动的匀速测试,很多学生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这就给学生准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埋下了隐患,如果小车在没有加砝码的情况下非匀速运动,那就证明合力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这样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第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好奇心较重,但对于知识学习目标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学生对于加速度、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探究意识,也未对物体的运动产生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几乎是空白,觉得实验就是印证F=ma,把这个公式记下来就好了.这体现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消极、被动心态.第三,学生的探讨、研究能力不足.学生对于实验有很大兴趣,但缺乏对实验目的的探索,以至于物理教学的能力目标难以实现.如在实验中对实验数据的整理、研究几乎都需要老师带着做,否则就不能当堂完成实验内容,第四,学生不愿做题,不愿求证知识理论的正确性,在作业环节表现的极为被动,要不拖时间,要不乱写,要不参考学习好的学生不求甚解的写,总之作业难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与实践针对以上问题,教学中可以把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设计为四个部分:知识学习目标;知识学习的应用目标;掌握探讨、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作业布置和学后总结.按照常规的教学设计,学生参与教学的行为比较被动,教学中缺少自己的思想、缺少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很多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做实验,看着公式做实验、做习题,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探究意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第一,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利用提问法设计问题:什么情况下物体(一定质量)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在问答间学生就会想到“力”,从而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第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向研究合力与质量的方向靠近.如,在平滑的地面上推一个桌子,将你一个人推桌子运动的速度与你和父亲一起推桌子运动的速度做比较;如果将桌子换成椅子,还由你一个人来推,你的用力和物体的速度会有什么变化?在实际生活中,推桌子、椅子等是常见的行为,学生容易联想到牛顿第二定律中力和质量两个重要因素.第三,启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提问过程中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与合力、质量有关,那么这个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应该怎么研究?这时可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以寻求解决的模式.教学中还可以将物理教学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物理现象研究物理问题.如,在函数研究中,往往会通过几个点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么物体的运动能不能也应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先假设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立刻发生转变,会积极的调动自己所学习过的所有知识对牛顿第二定律中力和质量两个变量进行研究,不仅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学会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中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第四,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动手,多让学生去实践.如,对实验数据的总结、分析,老师最多“动动嘴”就行,而且即使“动嘴”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公式、定律,要引导从数据分析得出定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认知.此外,作业的布置也应偏重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安排知识的应用训练,确保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全面、深入的理解.三、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任何教学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针对学生进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是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积极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的最好效果,也就是坚持一个动态的教学设计理念,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其次,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自己要明确教学目标,还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教学的期望目标对参与教学进行规划,以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技能、技巧.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抓住问题的重点,以达到有效、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第四,在习题练习方面老师应树立不求多做,但求精做的思想,习题练习要灵活.如,让学生对习题进行分析,不一定要求出正确答案,关键是思路要正确,对于思路清晰的学生算对两个题就可以了,对于思路不清晰的学生算对再多的题也无用,所以安排一到两个习题,重点是反复的练习、精解,将他们的解题思路领上正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进行反思和完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在教学设计中再细致、再精妙的教学设计都赶不上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学问题,只有做到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的上好物理课.—76—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物理一《4.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反思寺前中学李玉贤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是高一第三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在教材编写顺序来看《牛顿第二定律》这节课是基于实验课“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之后。
教材编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学科。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及教学大纲要求,我做了相关设计,现就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做如下反思:一、课堂好的方面(一)设计亮点1、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取了短视频导课的方式.2、有人说“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教师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
本着更新教育理念,贯彻教育方针的原则,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
3、以思考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根本需求,设置讨论与思考、探究与合作板块,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使他们学有所获.4、将较难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如: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用图片的形式在学生的判断下得到进一步理解。
(二)教学亮点1、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思维缜密。
2、板书工整,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重难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
4、注重细节教学,如正交分解解题的全过程演示。
5、能及时处理课堂中学生的问题。
6、学生上板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7、针对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当堂知识点。
二、课堂不足之处1、由于学生不熟,限制了提问的力度,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淡2、课堂时间设置习惯不同,课堂节奏有点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显得有点少。
3、解题过程规范度不够三、改进措施细则针对这节课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作出如下改进:1、通过导学案的作答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针对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给予着重讲解。
2、导学案设计时问题要适合学生实际,设置可行有效的提问3、给学生留足思考讨论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4、规范解题过程,做好示范性解题5、充实知识,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肇州三中黄国庆任何一节课在课前的准备都会与实际的教学有所出入,这里面不但有临场的发挥,同时也有在课堂上突发的事件,就比如《牛顿第二定律》这节课,课下回顾既有高兴之处也有遗憾之处,下面就具体问题对这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这节课的大部分环节都与课前预设完美的吻合,特别是在某些环节的时间的掌控上都达到了预期要求,还将学生可能生成的东西或者说出乎意外的问题也罗列了下来。
比如在要求学生分析求合力的各种方法时,我针对每种方法,给以不同的评价方式,很高兴这部分工作不是无用功。
再比如,在图像分析环节,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对的或错的图像分析都做了充分预判,再根据这种预判做出相应的处理,尽可能的将学生的各种想法囊括其中,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即时性的,他不可能像录音机播放声音的一成不变,课堂上会发生一些突发事,而这节课也出了一点意外,牵引滑轮的细线卷到了滑轮里,滑轮不转了,没办法只能现场维修,这就耽误了一定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后面的教学安排,在维修的同时要向学生们强调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同样我们做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问题,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很简单的一句话时间就维修好了,可以继续进行实验了。
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讲台比较矮,后面的同学看不见,观察不到实验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又因为细线缠腰滑轮的意外,使得时间比较紧促,到后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速度,这样就产生了在某些这些遗憾,虽然有些解决的很漂亮,但是有些却因为我的考虑不周到而无法解决,这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教师,在环境预想上的缺憾。
面对预设外的生成,我没有考虑完全,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才能和素养。
当然这一素养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慢慢的去体会。
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一堂课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并不如自己一向认为的那样民主平等。
在学生的生成和预设的教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引言概述: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探讨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1 提高教学效果
1.2 发现教学不足
1.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2.1 确定教学目标
2.2 设计教学活动
2.3 评估教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分析学生反馈
3.2 调整教学方法
3.3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4.1 反思日志
4.2 同行评课
4.3 学生评价和反馈
五、结语
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愿每位教师都能够重视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在教学中,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腕是课堂设计时第一要考虑的。
进行规律教学时,如何做好实验,并使学生从那个实验中取得一个客观感性的熟悉关于加深他们的明白得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踊跃性是很有帮忙的。
高一物理讲义第六章“牛顿第二定律”,设计的实验是间接地通过比较位移得出加速度和作使劲和质量的关系。
本人以为,用一个大夹子操纵两辆小车的运动时刻,从而比较它们在相同时刻里的位移达到比较加速度的方式学生不是很能同意,容易模糊本次实验的目的。
不妨能够通过学生活动,直接得出加速度和作使劲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设计与反思如下:Ⅰ教学设计1.1以本为本,制订教学方针现行大纲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要求是B级,本人制定了如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白得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2.明白得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明白定律的确切含义。
3.明白取得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进程。
二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使学生明白物理由一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操纵变量法教学重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进程;2.牛顿第二定律。
3.教学难点:4.牛顿第二定律的明白得。
教学用具:小车,导轨(一端带有定滑轮),打点记时器,学生电源,砝码(一盒),细绳,导线,纸带。
1.2 温习引入,明确探讨方式幻灯片:A.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缘故是什么?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产生加速度,那么产生的加速度跟那些因素有关?咱们如何来确信它们之间的关系?前面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第三个问题的第一个学生通过独立试探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第二个学生一开始没有得出答案,我提示:在学速度的时候,咱们是如何比较甲乙两位同窗运动的快慢的?学生齐声回答——操纵变量法。
接着我要求他们依如实验器材,设计一套确信加速度和作使劲和质量的关系的步骤。
1.3 学生活动,得出实验结论幻灯片:(物体质量相同)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教师加以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有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通过定律的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个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
思
反思自己的课,有遗憾,回味这份遗憾,也觉得不只有遗憾。
我个人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
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
思索如果说,课堂是个艺术的舞台,那学生就是这舞台上的舞者。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尽情发挥。
如何做到让学生都乐于发挥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作为这个舞台菜鸟级的指挥者,我欠缺的不只是经验还有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
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而我们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遗憾,去演绎无限的精彩。
话可以这样很美好的写出来,可是在每次课后我扪心自问,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吗?完美是要追求,可是现实也很残酷,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已经忘记自己反思自己的课,有遗憾,回味这份遗憾,也觉得不只有遗憾。
我个人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课堂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
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整个过程的活动设计还需要思考,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
思索如果说,课堂是个艺术的舞台,那学生就是这舞台上的舞者。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尽情发挥。
如何做到让学生都乐于发挥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作为这个舞台菜鸟级的指挥者,我欠缺的不只是经验还有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而我们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遗憾,去演绎无限的精彩。
话可以这样很美好的写出来,可是在每次课后我扪心自问,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吗?完美是要追求,可是现实也很残酷,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已经忘记自己不是舞者,而是一个指挥。
这条指挥之路还很长,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还需要每天都学习,每天都要求进步。
不是舞者,而是一个指挥。
这条指挥之路还很长,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还需要每天都学习,每天都要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