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朱传征第二章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2章习题精解

物理化学第2章习题精解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章通过卡诺定理引入了熵的概念及克劳修不等式,定义了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两个辅助热力学函数,导出了封闭系统中热力学基本公式,对应系数和麦克斯韦关系式以及克拉贝龙方程等一系列重要的热力学公式,简要介绍了熵的统计意义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S 、A 、G 等热力学函数改变值在各种过程中的计算,以及如何运用它们判别自发变化的方向,学会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演绎平衡系统性质的方法,为学习多组分系统和相平衡系统等后续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本内容(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开尔文(Kelvin )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此表述也可说成:“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

克劳修斯(Clausius )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二)卡诺(Carnot )定理工作在两个给定的热源之间的任何热机,其热机效率I η不可能超过卡诺热机的效率R η。

设从高温热源2T 吸热2Q ,对外做功为W ,向低温热源1T 放热1Q ,则1221I R 222Q Q T T W Q Q T ηη+-=-=≤= 由此式可以得到12120Q Q T T +≤ “=”表示可逆,“<”表示不可逆。

即在指定的低温热源和高温热源之间,一切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等于零,一切不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小于零。

(三)熵的概念及其统计意义R δd Q S T =或RδQ S T∆=∑ 熵变是可逆过程中的热温商之和。

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系统微观状态数Ω(或混乱度)的量度,这一关系可由玻耳兹曼公式给出ln S k =Ω 式中k 为玻耳兹曼常量,2311.38110J K k --=⨯⋅。

(四)克劳修斯不等式BAδ0QS T∆-≥∑或δd 0Q S T -≥此式称为克劳修斯不等式,并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将此式应用于绝热系统(或隔离系统)时得到0S ∆≥或d 0S ≥此式称为熵增加原理。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1)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1)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1mol 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n = 1mol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W =-p amb ΔV =-p(V 2-V 1) =-(nRT 2-nRT 1) =-8.314J2.2 1mol 水蒸气(H 2O,g)在100℃,101.325kPa 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

求过程的功。

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W =-p amb ΔV =-p(V l -V g ) ≈ pVg = nRT = 3.102kJ2.3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 水(H 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 2O(l) = H 2(g) + 1/2O 2(g) 解: n = 1mol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W=-p amb ΔV =-(p 2V 2-p 1V 1)≈-p 2V 2 =-n 2RT=-3.718kJ2.4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

若途径a 的Q a =2.078kJ,Wa=-4.157kJ ;而途径b 的Q b =-0.692kJ 。

求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 ΔU a = ΔU 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 -Q b = -1.387kJ2.5 始态为25℃,200 kPa 的5 mol 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 ,b 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

途经a 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 ,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 的末态,步骤的热。

途径b 为恒压加热过程。

求途径b 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3111061902000001529831485m ...P nRT V =××==32101601000005824431485m ...P nRT V V =××=== kJ .kJ )..(Q W U Δa a 85194225575=+=+=-对于途径b ,其功为kJ .J ..V Δp W b 93270619010160200000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2.6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ΔH -ΔU 的值。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2.1 1mol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n = 1mol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W =-p ambΔV =-p(V2-V1) =-(nRT2-nRT1) =-8.314J2.2 1mol水蒸气(H2O,g)在100℃,101.325kPa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

求过程的功。

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W =-pambΔV =-p(Vl-Vg) ≈ pVg = nRT = 3.102kJ2.3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水(H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2O(l) =H2(g) + 1/2O2(g)解: n = 1mol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W=-pambΔV =-(p2V2-p1V1)≈-p2V2=-n2RT=-3.718kJ2.4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

若途径a的Q a=2.078kJ,Wa=-4.157kJ;而途径b的Q b=-0.692kJ。

求W b.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ΔU a= ΔU 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Qa + Wa = Q b + W b∴ W b = Q a + W a-Q b = -1.387kJ2.5 始态为25℃,200 kPa 的5 mol 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 ,b 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

途经a 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 ,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 的末态,步骤的热。

途径b 为恒压加热过程。

求途径b 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3111061902000001529831485m ...P nRT V =××==32101601000005824431485m ...P nRT V V =××=== kJ .kJ )..(Q W U Δa a 85194225575=+=+=-对于途径b ,其功为kJ .J ..V Δp W b 93270619010160200000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2.6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ΔH -ΔU 的值。

物理化学朱传征第二章习题

物理化学朱传征第二章习题

例2-3 2mol 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73K 、θp ,经一绝热压缩过程至终态546K 、4θp 。

试计算S ∆,并判断此过程是否可逆?解: 对于理想气体任意状态变化过程,其熵变为21,m 1211lnln 55461 28.314ln 28.314ln J K 22734 =5.76J K p T pS nC nR T p --∆=+⎛⎫=⨯⨯+⨯⋅ ⎪⎝⎭⋅因为此过程为绝热过程,且0S ∆>,所以此过程是一不可逆过程。

【点评】对于理想气体的任意状态变化过程,只要始终状态确定,即可计算熵变。

如果本题给出系统始终态是(, T V )或(, p V ),则可以分别按下式计算22,m 11lnln V T V S nC nR T V ∆=+ 或 22,m ,m 11ln ln p V V pS nC nC V p ∆=+例2-5 在θp 下,使1mol 水蒸气在373K 冷凝成液态水,再把水冷却到273K 并凝结成冰。

求全部过程中水的熵变。

设液态水的平均热容为75.6811J K mol --⋅⋅,水在沸点时的蒸发焓和凝固点时的凝固焓分别为140.63kJ mol -⋅和16.04kJ mol --⋅。

解: 此过程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各步骤的熵变分别为:θ3vap m111140.6310J K 108.9J K 373n HS T --∆⎛⎫⨯∆=-=-⋅=-⋅ ⎪⎝⎭1122,m 1273ln75.68ln J K 23.6J K 373p T S nC T --⎛⎫∆==⋅=-⋅ ⎪⎝⎭θ11fus m 326040()J K 22.1J K 273n H S T --∆∆=-=-⋅=-⋅总过程的熵变为11123(108.923.622.1)J K 154.6J K S S S S --∆=∆+∆+∆=---⋅=-⋅1S ∆−−−冷 凝3S ∆−−−→凝 固2S ∆−−−冷 却【点评】正常沸点下的水蒸气变为正常凝固点下的冰,需设计上述三个步骤((1)凝结+(2)降温+(3)凝固),其中(1)和(3)二步为可逆相变过程,应用HS T∆∆=即可,步骤(2)为等压变温过程,需用21,m d T p T nC S T T∆=⎰公式计算。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1 •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 •不可逆过程-3 •熵增加的过程- 自发过程。

4•绝热可逆过程的?S=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 ?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 ?S < 0。

5 •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6 •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 ?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7 •平衡态熵最大。

8 •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 ?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 •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 ?U=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 律矛盾吗? 10 •自发过程的熵变?S > 0。

11. 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 T 计算。

12 •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3 .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 AH14 .冰在0C, p ' T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5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6 •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7 •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18 •系统由V i 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19 •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基本方程可得 ?G = 0。

20 •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 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pdV = 0 ,此过程温度不变,? 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 dU = TdS - pdV ,因而可得dS = 0,为恒熵过程。

21 •是非题:⑴“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 ,此话对否? ⑵“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 ,此话对否? ⑶绝热可逆线与绝热不可逆线能否有两个交点?⑷自然界可否存在温度降低,熵值增加的过程?举一例。

天大版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习题

天大版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习题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2.5 始态为25 ︒C,200 kPa的5 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

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 ︒C,100 kPa,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骤的热。

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

求途径b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对于途径b,其功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2.6 4 mol的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C,求的值。

解:根据焓的定义2.10 2 mol某理想气体,。

由始态100 kPa,50 dm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体积增大到150 dm3,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 dm3。

求整个过程的。

解:过程图示如下由于,则,对有理想气体和只是温度的函数该途径只涉及恒容和恒压过程,因此计算功是方便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2.13 已知20 ︒C液态乙醇(C2H5OH,l)的体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率,密度,摩尔定压热容。

求20 ︒C,液态乙醇的。

解: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证明,定压摩尔热容和定容摩尔热容有以下关系2.14 容积为27 m3的绝热容器中有一小加热器件,器壁上有一小孔与100 kPa的大气相通,以维持容器内空气的压力恒定。

今利用加热器件使器内的空气由0 ︒C加热至20 ︒C,问需供给容器内的空气多少热量。

已知空气的。

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加热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均匀。

解:在该问题中,容器内的空气的压力恒定,但物质量随温度而改变注:在上述问题中不能应用,虽然容器的体积恒定。

这是因为,从小孔中排出去的空气要对环境作功。

所作功计算如下:在温度T时,升高系统温度 d T,排出容器的空气的物质量为所作功这正等于用和所计算热量之差。

2.15 容积为0.1 m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分别为0 ︒C,4 mol 的Ar(g)及150 ︒C,2 mol的Cu(s)。

现将隔板撤掉,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t及过程的。

已知:Ar(g)和Cu(s)的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及,且假设均不随温度而变。

物理化学 朱传征版 分章练习题(下册)2005

物理化学   朱传征版  分章练习题(下册)2005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1)练习题二、单选题: 1.反应3O 2 2O 3,其速率方程 -d[O 2]/d t = k [O 3]2[O 2] 或 d[O 3]/d t = k '[O 3]2[O 2],那 么k 与k '的关系是: (A) 2k = 3k ' ; (B) k = k ' ; (C) 3k = 2k ' ; (D) ½k = ⅓k ' 。

2.有如下简单反应 a A + b B dD ,已知a < b < d ,则速率常数k A 、k B 、k D 的关系为:(A) dkb k a k D B A << ; (B) k A < k B < k D ;(C) k A > k B > k D ; (D) dkb k a k D B A >> 。

3.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正确的是:(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 (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

4.进行反应A + 2D 3G 在298K 及2dm 3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为0.3 mol·s -1,则此时G 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dm -3·s -1)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5.基元反应体系a A + d D g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 [A]a [D]d ; (B) -d[D]/d t = k D [A]a [D]d ; (C) d[G]/d t = k G [G]g ; (D) d[G]/d t = k G [A]a [D]d 。

6.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物理化学第二、三章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三章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
习题
5、求在常压及-10 ℃下过冷水结冰的摩尔 凝固焓。已知冰(H2O, s)在100 kPa下的熔点 为0℃,此条件下的摩尔熔化焓 ΔfusHm=6.012 kJ· mol-1;在-10℃~0℃的范 围内过冷水(H2O, l)和冰的摩尔定压热容分 别为Cp,m(H2O, l)=76.28 J· mol-1· K-1和Cp,m (H2O, s)=37.20 J· mol-1· K-1。
G H T2S 2 T1S1
恒T
2)

V2 P1 G nRT ln nRT ln V1 P2
3)化学反应的 r G m (T)计算
热力学部分
总结
rGm
T
r Hm
T
T r Sm
T
r Hm (T)
热力学第一定律
习题
6.已知25℃甲酸甲酯的标准燃烧焓ΔcHɵm( HCOOCH3,l)为-979.5 kJ· mol-1,甲酸 (HCOOH,l)、甲醇(CH3OH,l)、水(H2O,l)及 二氧化碳(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ɵm分别 为-424.72 kJ· mol-1,-238.66 kJ· mol-1,- 285.83 kJ· mol-1及-393.509 kJ· mol-1,应用这些 数据求25℃时下列反应的摩尔反应焓。 HCOOH (l) + CH3OH (l) = HCOOCH3 (l + H2O (l)
vap H m 1 1 p2 ( ) 克-克方程 ln p1 R T2 T1
可用来计算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或摩尔蒸发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
习题
1、 1 mol 某理想气体于27oC ,101.325 kPa 的始态下,先受 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至平衡态,再恒容升温至97oC , 250.00 kPa。求过程的W,Q, △U, △H。已知气体的

物理化学第二章复习与习题

物理化学第二章复习与习题

V2 V1
)

n R T h ln (
V2 V1

Th Tc Th
1
Tc Th
)
1
卡诺致冷机
P 高温热库T1 Q1 工质 W Q2 Q1 T1 W T2 V
Q2 低温热库T2
pV 图上逆时针进行的循 环过程叫逆循环,与逆循 环对应的机器是致冷机。
工作特点: 外界对系统作 功W,系统从低温热源吸 收热量Q2,向高温热源放 热Q1
等温相变过程
可逆相变的G
等温等压下,设
G
Wf 0

p2 p1
Vdp
(适用于任何物质)
G=0 不可逆相变的G 等温相变 ΔGT=ΔH-TΔS
ΔGT=

P2 P1
习题35
(Wf=0)
Vdp
等温化学变化中的G
1)定 义式 : Δ
r
G m = Δ rH m- T Δ rS m
由 2 9 8 K 的 Δ fH m, S m 计 算 Δ rH m, Δ rS m

) ]P
H T
T2
2
微分式
H T
2
r G1 T1



dT
T1
吉—亥方程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由某一温度下的ΔG 求算另一温度下的ΔG,不管过程可逆与否。 习题41
+

• 在573.15 K时,将1 mol Ne(可视为理 想气体)从1000 KPa经绝热可逆膨胀到 100 kPa。求Q,W,ΔU,ΔH,ΔS和ΔG。已知 在573.15 K,1000 kPa下Ne的摩尔熵
6.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A

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2.1mol 某理想气体(11m ,mol K J 10.29−−⋅⋅=p C ),从始态(400K 、200kPa )分别经下列不同过程达到指定的终态。

试计算各过程的Q 、W 、∆U 、∆H 、及∆S 。

(1)恒压冷却至300K ;(2)恒容加热至600K ;(3)绝热可逆膨胀至100kPa ;解:(1)==111p nRT V L 63.16m 1063.1610200400314.81333=×=×××−1122V T V T =47.1263.164003001122=×=×=V T T V L 832)63.1647.12102003−=−××=∆=(外V P W kJ)400300()314.810.29(1m ,−×−×=∆=∆T nC U V kJ08.2−=,m 129.10(300400)p H nC T ∆=∆=××−2.92kJ=−kJ830=−∆=W U Q ∫=∆21d T T P T T C S =37.810.29300400−=×∫T dT J∙K -1(2)0=W )400600()314.810.29(1m ,−×−×=∆=∆T nC U V kJ16.4=,m 129.10(600400)p H nC T ∆=∆=××−5.82kJ=kJ16.4=−∆=W U Q ∫=∆21d T T V T T C S =43.8)314.810.29(600400=×−∫T dT J∙K -1(3)40.1314.810.2910.29,,=−==m V m P C C γ,γγγγ−−=122111P T P T 40.1140.1240.1140.1100200400−−=T 3282=T K=Q)400328()314.810.29(1m ,−×−×−=∆−=∆−=T nC U W V kJ50.1=)400328(314.810.291m ,−×××=∆=∆T nC H p kJ4.17−=0==∆TQ S R 12.1mol He(g)在400K 、0.5MPa 下恒温压缩至1MPa ,试计算其Q 、W 、∆U 、∆H 、∆S 、∆A 、∆G 。

物理化学II(一)复习参考题 (1)

物理化学II(一)复习参考题 (1)

物理化学II(一)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 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若该气体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D )(A) p(B) V(C) T,U(D) T, p2. 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那一种热相等: (D )(A) 升华热(B) 溶解热(C) 气化热(D) 熔融热3.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C )(A) 不变(B) 升高(C) 降低(D) 无法判定4. 373K,p θ下的1 mol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蒸发成373K、p θ下的水汽,(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A )(A) W1> W2 Q1> Q2 (B) W1< W2 Q1< Q2(C) W1= W2 Q1= Q2 (D) W1> W2 Q1< Q25.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B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D) 增加或减少不能确定6. 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列车运行的速度: (B )(A) 较快(B) 较慢(C) 一样(D) 不一定7. 始态完全相同(p1,V1,T1)的一个理想气体系统和另一个范德华气体系统,分别进行绝热恒外压(p0)膨胀。

当膨胀相同体积之后, 有(B )(A) 范德华气体的内能减少量比理想气体多(B) 范德华气体的终态温度比理想气体低(C) 范德华气体所做的功比理想气体少(D) 范德华气体的焓变与理想气体的焓变相等8.△H = Q p,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B )(A) 理想气体从1013250 Pa 反抗恒定的101325 Pa 膨胀到101325 Pa(B) 0℃,101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CuSO4水溶液(D) 气体从(298K,101325 Pa) 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 Pa)9. 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D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10. 对于封闭体系在指定始、终态间的绝热可逆途径可以有: (A )(A) 一条(B) 二条(C) 三条(D) 三条以上11. 某理想气体的C p /C v = 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B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12. 实际气体绝热,恒外压膨胀时,其温度将(D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13. 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 气。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1mol 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n = 1mol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W =-p amb ΔV =-p(V 2-V 1) =-(nRT 2-nRT 1) =-8.314J2.2 1mol 水蒸气(H 2O,g)在100℃,101.325kPa 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

求过程的功。

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W =-p amb ΔV =-p(V l -V g ) ≈ pVg = nRT = 3.102kJ2.3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 水(H 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 2O(l) = H 2(g) + 1/2O 2(g) 解: n = 1mol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W=-p amb ΔV =-(p 2V 2-p 1V 1)≈-p 2V 2 =-n 2RT=-3.718kJ2.4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

若途径a 的Q a =2.078kJ,Wa=-4.157kJ ;而途径b 的Q b =-0.692kJ 。

求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 ΔU a = ΔU 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 -Q b = -1.387kJ2.5 始态为25℃,200 kPa 的5 mol 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 ,b 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

途经a 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 ,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 的末态,步骤的热。

途径b 为恒压加热过程。

求途径b 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3111061902000001529831485m ...P nRT V =××==32101601000005824431485m ...P nRT V V =××=== kJ .kJ )..(Q W U Δa a 85194225575=+=+=-对于途径b ,其功为kJ .J ..V Δp W b 93270619010160200000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2.6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ΔH-ΔU 的值。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体系和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情况,可将体系分成、、。

2、强度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容量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性。

3、热力学平衡状态同时达到四种平衡,分别是、、、。

4、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称为过程。

常见的过程有、、、、。

5、从统计热力学观点看,功的微观本质是,热的微观本质是。

6、气体各真空膨胀膨胀功W= 07、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U= 0、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U= 08、焓的定义式为。

二、判断题(说法对否):1、当体系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2、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χ)3.因= ΔH, = ΔU,所以与都是状态函数。

(χ)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χ)错。

只有封闭系统不做非膨胀功等压过程ΔH=Q P5、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确定后,状态也就确定了。

(√)6、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7、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 )不变。

( √ )三、单选题1、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 )A 、T、P、V、Q B 、m、W、P、H C、T、P、V、n、D、T、P、U、W 2、对于内能是体系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对于内能是体系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A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3下列叙述中不具有状态函数特征的是(D )A体系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体系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体系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终态决定体系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内能越大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所含热量越多 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内能越大 B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所含热量越多C凡体系温度升高,就肯定是它吸收了热凡体系温度升高,就肯定是它吸收了热D凡体系温度不变,说明它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凡体系温度不变,说明它既不吸热也不放热5、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 D )A焓是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焓是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B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焓变△H才与体系吸热相等才与体系吸热相等C焓是状态函数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能进行热交换的能量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能进行热交换的能量6、热力学第一定律仅适用于什么途径(、热力学第一定律仅适用于什么途径( A )A 同一过程的任何途径同一过程的任何途径B 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C 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D 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7. 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系统的是(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系统的是( A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 (B) 两个铜电极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蓄电池和铜电极 ; (D) CuSO4水溶液水溶液 。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经典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经典习题及答案

解: a) n = 2mol 理想气体 T1 = 300 K V1 = ? n = 2mol
理想气体 等温膨胀 → T2 = 300 K p外 =p2 p1 = 150kPa p2 = 50kPa V2 = ?
We = − p外 ΔV = − p2 (V2 − V1 ) = − p2 × ( p nRT nRT − ) = −nRT (1 − 2 ) p2 p1 p1 50 ) = −3325.6 J 150
n = 5mol n = 5mol n = 5mol

。途径 b 为恒压加热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绝热膨胀 等容过程 → T2 = 244.58 → T3 = ? T1 = 298.15 K W1a = −5.57 W2a = 0 p1 = 200kPa p2 = 100kPa p3 = 200kPa a Q1a = 0 Q2 = 25.42 V1 = ? V2 = ? V3 = V2
We = −∑ p外 ΔV = − p '(V '− V1 ) − p2 (V2 − V ' ) ( = − p '× nRT nRT nRT nRT − ( − ) − p2 × ) p' p1 p2 p'
p' p = − nRT (1 − ) + (1 − 2 ) p1 p' 100 50 +1− = − 2 × 8.314 × 300 × (1 − ) = −4157.0 J 150 100
We = −∑ p外 ΔV = − p '(V '− V2 ) − p1(V1 − V ' ) = − p '× ( nRT nRT nRT nRT − ) − p1 × ( − ) p' p2 p1 p'

大学_物理化学第二版(朱传征著)课后答案下载_1

大学_物理化学第二版(朱传征著)课后答案下载_1

物理化学第二版(朱传征著)课后答案下载物理化学第二版(朱传征著)课后答案下载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互相重叠的新领域,从而不断地派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等。

物理化学还与许多非化学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冶金过程物理化学、海洋物理化学。

一般公认的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化学体系的宏观平衡性质以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宏观化学体系(含有分子数目量级在10左右的体系)在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态以及高分散状态的平衡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

由于以平衡态为前提,时间不再是变量。

属于这方面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有化学热力学、化学统计力学、溶液化学、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

2.化学体系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分子、分子簇和晶体的结构,物体的体相中原子和分子的空间结构、表面相的结构,以及结构与物性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性。

属于这方面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有结构化学、晶体化学和量子化学。

3.化学体系的动态性质研究由于化学或物理因素的扰动而引起的'体系的化学变化过程速率和变化机理。

此时,时间是与过程密切相关的重要变量之一。

属于这方面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有化学动力学、化学动态学、催化科学与技术、光化学、电化学、磁化学、声化学、力化学(以摩擦化学为代表)等。

在理论研究方面,快速大型电子计算机和数值方法的广泛应用,扩展了量子化学在定量计算方面的能力。

研究对象不仅涉及大分子,还可用以模拟复杂体系的动态过程。

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轨道理论以及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是量子化学应用于具体化学体系时的重要理论成果。

但是仍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利用量子化学为基础解决和认识所有化学问题的水平。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和化学实验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发展能够应用于复杂分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3 2mol 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73K 、θp ,经一绝热压缩过程至终态546K 、4θp 。

试计算S ∆,并判断此过程是否可逆?解: 对于理想气体任意状态变化过程,其熵变为21,m 1211lnln 55461 28.314ln 28.314ln J K 22734 =5.76J K p T pS nC nR T p --∆=+⎛⎫=⨯⨯+⨯⋅ ⎪⎝⎭⋅因为此过程为绝热过程,且0S ∆>,所以此过程是一不可逆过程。

【点评】对于理想气体的任意状态变化过程,只要始终状态确定,即可计算熵变。

如果本题给出系统始终态是(, T V )或(, p V ),则可以分别按下式计算22,m 11lnln V T V S nC nR T V ∆=+ 或 22,m ,m 11ln ln p V V pS nC nC V p ∆=+例2-5 在θp 下,使1mol 水蒸气在373K 冷凝成液态水,再把水冷却到273K 并凝结成冰。

求全部过程中水的熵变。

设液态水的平均热容为75.6811J K mol --⋅⋅,水在沸点时的蒸发焓和凝固点时的凝固焓分别为140.63kJ mol -⋅和16.04kJ mol --⋅。

解: 此过程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各步骤的熵变分别为:θ3vap m111140.6310J K 108.9J K 373n HS T --∆⎛⎫⨯∆=-=-⋅=-⋅ ⎪⎝⎭1122,m 1273ln75.68ln J K 23.6J K 373p T S nC T --⎛⎫∆==⋅=-⋅ ⎪⎝⎭θ11fus m 326040()J K 22.1J K 273n H S T --∆∆=-=-⋅=-⋅总过程的熵变为11123(108.923.622.1)J K 154.6J K S S S S --∆=∆+∆+∆=---⋅=-⋅1S ∆−−−冷 凝3S ∆−−−→凝 固2S ∆−−−冷 却【点评】正常沸点下的水蒸气变为正常凝固点下的冰,需设计上述三个步骤((1)凝结+(2)降温+(3)凝固),其中(1)和(3)二步为可逆相变过程,应用HS T∆∆=即可,步骤(2)为等压变温过程,需用21,m d T p T nC S T T∆=⎰公式计算。

另外,从上述各步计算结果可以看出,θm (g)S 、θm (l)S 、θm (s)S 三者相差的大小。

例2-9 在373K 、θp 下,将1mol 水可逆蒸发成同温同压下的蒸汽,求系统的熵变S ∆系、热源的熵变S ∆热及总熵变S ∆总。

若改为向真空蒸发,结果又如何?设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0.631kJ mol -⋅。

所求得的两个S ∆总各说明什么问题? 解: 对可逆蒸发过程,其熵变为mθ3vap 1140.6310J K 108.9J K 373n H S T--∆⎛⎫⨯∆==⋅=⋅ ⎪⎝⎭系统mθ3vap 1140.6310J K 108.9J K 373n H S T--∆⎛⎫⨯∆=-=-⋅=-⋅ ⎪⎝⎭热1(108.9108.9)J K 0S S S -∆=∆+∆=-⋅=总系统热若向真空蒸发,因熵为状态函数,则系统的熵变仍为1108.9J K S -∆=⋅系统而热源的熵变由实际过程的热量求得,即g11= =(108.9+8.314)J K 100.6J K pV Q U H p V H S T T T T T HnRT---∆∆-∆∆∆==-=-≈-+∆-+-⋅=-⋅热 11(108.9100.6)J K 8.3J K S S S --∆=∆+∆=-⋅=⋅总系统热上述计算结果表明,0S ∆=总为可逆过程;而0S ∆>总为不可逆过程,并且因环境只作热源,未对系统做功,故S ∆总是孤立系统的熵变,变化为自发。

【点评】因本题的蒸发过程为等温过程,所以也可以利用A W ∆≤一式对过程的可逆性作出判断。

θθθθg l =()0A U T S H p V T S H p V H p V p V V ∆=∆-∆=∆-∆-∆=∆-∆-∆=-∆--<对可逆蒸发,θW p V =-∆,即A W ∆=;对真空蒸发,0W =,即A W ∆<,为不可逆过程。

例2-11设有两容器由旋塞连通,一容器盛有0.2mol 压力为0.2θp 的O 2,另一容器盛有0.8mol 压力为0.8θp 的N 2,在298K 的等温情况下打开旋塞使两气体混合。

计算:(1)终了时容器中的压力;(2)混合过程的Q 、W 、mix U ∆、mix S ∆及mix G ∆;(3)如在等温下可逆地使气体回到原状,计算过程中的Q 和W 。

解:(1)此混合过程的变化示意如下所示根据道尔顿(Dalton )分压定律,可知混合终态容器中的压力为θ1212θ()2/2 =50.00kPan RT n RT n n RT p p RT V V V RT p +=+=== (2)因理想气体的U 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此等温混合过程mix 0U ∆=,以两气体为系统,对外做功0W =,则mix 0Q U W =∆-=。

两气体混合过程的熵变分别为θ11111θθ11222θ0.2ln 0.28.314ln J K 1.52J K 0.50.8ln 0.88.314ln J K 3.13J K 0.5p p S n R p p p p S n R p p ----⎛⎫∆==⨯⋅=-⋅ ⎪⎝⎭⎛⎫∆==⨯⋅=⋅ ⎪⎝⎭混合过程的总熵变为等温混合11mix 12( 1.52 3.13)J K 1.61J K S S S --∆=∆+∆=-+⋅=⋅()mix mix mix mix =0298 1.61J=479.8J G H T S T S ∆=∆-∆-∆=-⨯-(3)若在等温下可逆地使气体回到原状,则过程的A ∆为mix mix mix mix ()0479.8J A A U T S T S ∆=-∆=-∆-∆=+∆=此过程的可逆功 R 479.8J W A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R R mix R R =479.8J Q U W U W W =∆-=-∆-=--【点评】本题是理想气体等温混合过程。

以两气体为系统,因mix 0U ∆=,0W =,0Q =,故该系统为隔离系统,总熵变1mix 1.61J K 0S S -∆=∆=⋅>总,可判定此混合过程为自发的不可逆过程。

若使气体回到原态,则为非自发变化过程,环境至少消耗功R 479.8J W =。

需要指出的是,本题的混合过程及其逆过程均不满足等压条件,故不能利用0G ∆<判别自发变化的方向,也不能利用RG W '∆=计算过程的R W '。

例2-15将373K 、θp 下的1mol 水在θ0.5p p =外下等温蒸发成压力为θ0.5p 的水汽,再慢慢加压使其变为373K 、θp 下的水汽,求全过程的Q 、W 、U ∆、H ∆、S ∆、A ∆和G ∆。

已知水在373K 的摩尔蒸发焓为40.63kJ ⋅mol 1-。

解: 此过程的示意如下对于状态函数的改变U ∆、H ∆、S ∆、A ∆和G ∆,因其改变值只决定于始终态,可根据水的正常相变过程:θθ22H O(l,373K,)H O(g,373K,)p p →直接计算。

而W 和Q 要根据具体过程的特点计算,计算时忽略液态水的体积,且将水蒸气视为理想气体。

θ0.5p p=→外可逆加压()()2123θθθθln =0.50ln0.50.5 (ln 21)=18.3143730.307J =0.95kJV W p V V nRT V nRTp p nRT p p nRT =-+⎛⎫-+ ⎪⎝⎭=--⨯⨯⨯-外40.63kJ H ∆=()θθ3θ3() =40.6318.31437310kJ =37.53kJnRTU H pV H p V H p H nRT p -∆=∆-∆≈∆-=∆-=∆--⨯⨯⨯(37.530.95)kJ 38.48kJ Q U W =∆-=+=31140.6310J K 108.9J K 373H S T --⎛⎫∆⨯∆==⋅=⋅ ⎪⎝⎭(37.5340.63)kJ 3.1kJA U T S G H T S ∆=∆-∆=-=-∆=∆-∆=【点评】本题根据系统的始终态,利用状态函数的性质,使计算过程尤为简单。

另外,本题利用A W ∆<或0S ∆>总,可以判别过程的可逆性。

例2-24 计算298K 时,合成氨反应223N (g)3H (g)2NH (g)+→的θr m G ∆。

估算标准状态下反应为自发变化的温度范围,假设反应的θr m S ∆和θr m H ∆均与温度无关。

已知298K 时,θ1f m 3(NH )46.19kJ mol H -∆=-⋅,θ11m 3(NH )192.51J K mol S --=⋅⋅,θ11m 2(N )191.49J K mol S --=⋅⋅,θ11m 2(H )130.59J K mol S --=⋅⋅。

解: 223N (g)3H (g)2NH (g)+→θθ11r m f m 3(298K)2(NH )2(46.19)kJ mol 92.38kJ mol H H --∆=∆=⨯-⋅=-⋅θθθθr m m 3m 2m 21111(298K)2(NH )(N )3(H )=(2192.51191.493130.59)J K mol =198.24J K mol S S S S ----∆=--⨯--⨯⋅⋅-⋅⋅θθθr m m r m 311298K (298K)298K (298K)=(92.38298198.2410)kJ mol =33.31kJ mol G H S ---∆∆-∆-+⨯⨯⋅-⋅r ()= 由于θr m 298K G ∆()<0,所以在θp ,298K 下反应为自发反应,但因反应为放热反应(r m 0H ∆<),故升高温度将减小反应的自发性,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可计算出θr m 0G T ∆=()时的温度T 。

θθr m r m2d(/)d G T H T T∆∆=- 积分,得θθθr m r m r m2298K 298K d 298K T G T G H T T T ∆∆∆-=-⎰()() θθr m r m 298K 11298K 298K G H T ∆⎛⎫-=∆- ⎪⎝⎭()33.311192.38298/K 298T ⎛⎫=-⨯- ⎪⎝⎭466K T =由此可知,在标准状态下合成氨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为466K 。

【点评】本题是利用p ө、298K 时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计算θr m ()0G T ∆=时的温度T ,它是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应用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