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研究

摘要:自主管理是当代中学班级管理的方向,然而,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却令人堪忧。对自主管理的误读已经成为中学阶段全面推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强大阻力。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从分析班级自主管理意义出发,简要剖析当前我校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最终提出应应对措施等三个方面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是中学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平台,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载体。班级管理的方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方式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教学的效果,乃至学校整体发展的水平。班级自主管理是以发展学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学生自主参与和管理班级事务的教育活动。它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理想方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然而,班级自主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令人满意。比如,一些学校和班主任总是担心班级自主管理会产生不良后果,而另一些却因采用的自主管理方式失当,进而对班级和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等。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班级管理的实践及我校班级管理情况,从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策略等三个方面粗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这一点,那就是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在中学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有二:

第一,班级自主管理是中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壮大,社区与村民自治已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自主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的不二选择。自主化的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和较强的自主能力,而班级的自主管理恰好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自主学习、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绝佳平台,进而为其更早、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班级自主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要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仅依靠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锻炼的机会,班级的自主管理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班级的自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能无形中促进学生观察与独立思考能力的

提升、团结精神与集体意识的形成,而这些能力和意识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班级自主管理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其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好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很多同行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运用存在失当之处,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为四种不良倾向:

第一.换汤不换药,教育理念陈旧。教师管理理念陈旧,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使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过分突出自己的管理地位,忽视学生在班级的积极作用。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安排班干部进行一些管理工作,其本质就是让班干部传达教师的规定和要求。

第二.管理方式落后。教师缺少充分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下,进行盲目的管理,管理方式一成不变,没有根据班级的情况来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变动,造成学生心里不满甚至敌对。教师缺乏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是依照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第三.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淡薄。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集家人宠爱于一身,地位是独一无二,因而主要的通病是自私、任性、依赖性强、劳动观念弱、缺乏锻炼、缺乏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没有形成集体荣誉感等。

第四.学生依赖性强。依赖观念制约着孩子创造性的发挥。很多学生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长期下去,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

见,,不再动脑,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从而影响着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中学生自主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技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除了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放手外,还要在平时的常规管理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多学习,多与其他老师交流管理经验。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逐步摆脱了依赖思想,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班级的管理,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了他们较强的自理能力。由于学生正处于发育期,阅历少,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特别是管理方法,还显得比较简单,这和新时期人才具备的素质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了让学生健康地成长,班主任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能力锻炼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工作方法的指导,做好学生的领路人,特别是常规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学校做班主任的坚强后盾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及家庭教育,孩子面对教师的教育油盐不进,甚至威胁老师,打骂老师。而教育政策不允许教师体罚学生,更造成了学生有恃无恐。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应学校和班主任一条心,通过多种途径来教育孩子。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形成多方合力

家校之间要建立良性联动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关键。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除了要讲求真诚以外,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

4、以制度、纪律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每个教学班的学生结构参差不齐,能力表现各有特色。班主任应召集集体研究,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及纪律,对学生的能力、特长爱好结合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将本班的学生分层次分成多个小组。在这里分层是将有各项特长的学生进行分组,由小组推荐组长,各自管小组组长在班主任召集下,协议值勤管理相关工作。

5、组织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常务班委和值周班长成员是班级的骨干分子,他们是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管理的。他们的示范服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6、重视评议,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导向,又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畏惧情绪,认为管理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即的心理。所以,我们组织全班同学每周对照管理职责,对自我工作进行评价,然后互相评议,自荐和推荐等方式认真评选“老师的好帮手”、“集体的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