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PPT课件(说课) 人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PPT课件(说课) 人教版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的情况,给予学生以下支持
如何迅速知道1口袋大米有多少米粒?
12双袜子 100枚别针 约40000粒大米
1打 1盒 1千克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 生认识和建立起“堆量”的概念
通过“堆量”,可以达到“化 繁为简”的目的,但是意义不 变
在学生认识到“堆量”后,自然而然引出联系宏观数量与 微观粒子数量的堆量——物质的量 引出物质的量,并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 解释1mol的含义,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 于都灵市一个律师家庭,1856年 7月9日卒于都灵市。1792年进都 灵大学法律系学习,取得法学博 士学位后,曾开业当律师。1800 年弃法从理,十分勤奋,1820年 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教授。自 18 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后,还 担任过意大利教育委员和度量衡 学会会长
6.02x1023个水分子 1molH2O
物质的量 (
)H
O(
) 物质的量
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 梁。但返回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提问:我们 还要需要什么? 引出对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研究
化学式 Fe NaCl H2O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56 58.5 18 质量 56g 58.5g 18g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 7.2cm3 —— —— 27.0cm3 18.0cm3 0℃202kPa —— —— ——
驱动性问题引入 给予生活中“堆量”例子
学生活动过程
激发学生思考 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建立“堆量”的概 念 总结出n、NA、N的关系 通过应用发觉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角 无法解决,继续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表格数值特点
物质的量说课PPT
粒子符号
相对分子(原子) 质量/g
单个微粒质量/g
微粒个数
C Fe H2O Na+
12
1.193×10-23
≈6.023×1023
56
9.302×10-23
≈6.023×1023
18
2.988×10-23
≈6.023×1023
≈6.023×1023
23
3.821×10-23
1mol物质 的质量
12g 56g 18g 23g
C.1使.整用理物笔质记的,量加时强,理应解用和化记学忆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21.完m成ol课H本2的1质7页量2是、13g题
3.预习下一节内容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
一.定义 二.单位——摩尔的含义 三.阿伏伽德罗常数 四.n、N、NA的关系
二.摩尔质量
一.定义 二.单位 三.n、m、M的关系
m 180 g 10mol 那我们水怎么迅速知道
=180g,M水 =18g/mol
M 18g 一杯水(180g)有多
少 水 分水子 呢 ?
则n水=
则N水分子=n水 ×NA=10×6.02×1 023=6.02×1024
【小结】
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 识了四个名词、两个公式, 并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物质的量
。 。 。
mol Na+。
请同学自己归纳n、m、M三者关系
解决 重点
n m M
(问题探究)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在知道水分子的“集 合”—物质的量后, 我们又知道了水分子 的摩尔质量,就可以 轻而易举的解决我们 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
人教版《物质的量》优秀课件PPT2
1NA,B项错误;据关系式K2Cr2O7~ 1 mol,1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故1.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ρ g·mol-1 。
0NA,C项错误;CH4与Cl2反应的产物中CH3Cl、CH2Cl2、 CHCl3、CCl4同时存在,1. 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
第1讲 物质的量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
2.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 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
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 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量计算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定义: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NA。 (3)单位:mol-1。
N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为② n= NA
。
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1.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是g/mol(或
(2)结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 3NO2+H2O 2HNO3+NO中,每生成2 mol HNO3转移2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0 g甘油 含有羟基的数目为3.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 g H12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 √ ) (2)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 ✕ ) (3)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 ✕ ) (4)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 ) (5)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 )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ρ g·mol-1 。
0NA,C项错误;CH4与Cl2反应的产物中CH3Cl、CH2Cl2、 CHCl3、CCl4同时存在,1. 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
第1讲 物质的量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
2.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 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
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 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量计算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定义: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NA。 (3)单位:mol-1。
N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为② n= NA
。
二、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1.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是g/mol(或
(2)结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 3NO2+H2O 2HNO3+NO中,每生成2 mol HNO3转移2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0 g甘油 含有羟基的数目为3.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 g H12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 √ ) (2)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 ✕ ) (3)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 ✕ ) (4)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 ) (5)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 )
物质的量 说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一
Nn
微观量
定性 n
板书设计
mV
宏观量 定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难点
通过“数珠子”方法讨论与总结,建立宏观物体集合体“堆” 的概念,演绎微观粒子的计算方法,促使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 建立学习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认知模型。
2 通过对物质的量的学习,从微观上理解物质由粒子构成
N
对宏观和微观的
4g36氢g联气水和系电3解缺6g得乏氧到认气 知
m
水电解得到 2体积氢气和1体积氧气
V
3
Part Three
教法学法
教材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难点拆分 问题驱动 逐步引导
教学 法法
类比探究 归纳总结 学练结合
4
Part Four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思维建模,推进新课 实施过程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宏观上建立集 合体的概念和数个数的思维模型 ,类比归纳出“数微观粒子”的 方法,培养学生模型的构建与模 型的应用能力; 同时将数水分子数目的方法拆分 三步,形成了本节课的情境线:
“集合体”是什么?
每个“集合体”中的水分子数是多少?
每个“集合体”水分子质量是多少?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搭建宏观物质与 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
36g 水
2mol
?2mol×6.02×1023mol-1 水分子 1.204×1024
教材分析
作业布置
2.3物质的量 课件(共28张ppt)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④集体化 物质的量可以表示多个微粒的特定组合或集合体,如 1 mol NaCl, 0.5 mol H2SO4
判断:
1mol大米 × 1 摩尔氧 × 1 摩尔氧原子 √ 3 摩尔 H2O √ 0.5 摩尔二氧化碳分子 √ 物质的量即是物质的质量,也是物质的数量 × 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注意事项:
①专有化 “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 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微观化 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 电子等,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米
③具体化 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常用化学式表示,如“1 mol O”“2 mol O2”“1.5 mol O3”;不能说“1 mol 氧”
1 mol 粒子 = NA 个粒子 ≈ 6.02×1023个粒子
注意事项: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有单位,而不是纯数。 (2)不能认为1 mol粒子等于6.02×1023个,也不能认为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3)在计算时采用近似值6.02×1023mol-1
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些物质中粒子数目非常庞大,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数
生活中的计生量活中物品以什么方式计量?
大件物品以单个方式计量
情境引入 生活中物品以什么方式计量?
小件物品按一定的标准打包为一个集合体
微观粒子
物质的量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 量之一。
X个
物理量 长度 时间
物质的量 热力学温度
电流 发光强度
质量
......
8g
C: 12g/mol
2 molC
24g
H2O: 18g/mol 10 molH2O
180g
判断:
1mol大米 × 1 摩尔氧 × 1 摩尔氧原子 √ 3 摩尔 H2O √ 0.5 摩尔二氧化碳分子 √ 物质的量即是物质的质量,也是物质的数量 × 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注意事项:
①专有化 “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 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微观化 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 电子等,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米
③具体化 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常用化学式表示,如“1 mol O”“2 mol O2”“1.5 mol O3”;不能说“1 mol 氧”
1 mol 粒子 = NA 个粒子 ≈ 6.02×1023个粒子
注意事项: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有单位,而不是纯数。 (2)不能认为1 mol粒子等于6.02×1023个,也不能认为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3)在计算时采用近似值6.02×1023mol-1
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些物质中粒子数目非常庞大,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数
生活中的计生量活中物品以什么方式计量?
大件物品以单个方式计量
情境引入 生活中物品以什么方式计量?
小件物品按一定的标准打包为一个集合体
微观粒子
物质的量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 量之一。
X个
物理量 长度 时间
物质的量 热力学温度
电流 发光强度
质量
......
8g
C: 12g/mol
2 molC
24g
H2O: 18g/mol 10 molH2O
180g
《物质的量》》PPT-课件下载【人教版】1
22.39
【思考与交流】
在相同的条件下1 mol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是否也 相等?
物质
状态
1 mol 物质 所含微粒数
1 mol 物 质质量(g)
密度 (g/cm3)
体积 (cm3)
Fe 固体
56
Al 固体 6.02×1023
27
H2O 液体
18
H2SO4 液体
98
7.86 2.70 0.998 1.83
(3)1 mol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 L 【提示】错误。因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要点:
条件:标准状况 对象:任何气体 结论 体积约占22.4L 物质的量:1mol
特 1摩尔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纯净
别 提
的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气体
示 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
分子间平均距离是分 子直径的10倍
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 所以相同数目的气体分子所占体积主要受粒子间 距影响,基本不受粒子大小影响。
归纳总结: 决定具有相同数目粒子的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因素
状态
粒子个数 粒子大小 粒子间距离
固体和 液体
1mol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气体
1mol
忽略
决定因素
0℃ 1 mol H2O(18 mL)
CB =
nB V
nB = CB V nB
V = CB
1、简单计算
1、1LNaOH溶液里含有0. 5 mol NaOH,则氢氧化钠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 ) 2、500mL 2mol/L的NaCl溶液,含溶质NaCl的物质的量 为( 1mol ) 3、已知某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该溶液 中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该溶液的体积为( 3L ) 4、27.5g水中溶解12.5g CuSO4· 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 密度为1.21g/cm3 .求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1.51 mol/L)
物质的量说课(人教版)PPT课件
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 工具性概念
物质的量
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 核心地位
2019/10/21
.
2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一 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 的量的基本单位; (2)体会摩尔这一概念 的重要作用,懂得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了解物质的量与微 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019/10/21
.
9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瓶600 mL的矿泉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我们买水的时候为什么不用“个”作单位呢?
一滴水的体积大约是0.05 mL,质量大约是0.05 g,含有大约1.7×1021 个水分子。如果让10亿人去数一瓶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9/10/21
.
8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双筷子 一打铅笔
一箱啤酒
集团计量 单个计量 单个计量
购买
购买
使用
纸张
√
√
√
大头针
√
×
√
大米
√
×
×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 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同时,通过 表格的运用,学生可以 很自然的发现,外观越 小,用集团来计量越方 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 子的集合作铺垫。
2019/10/21
.
12
物质的量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人教化学《物质的量》PPT(部编版)名师课件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 确定探究目的,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行计算。
液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能
3.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 够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化学《物质的量 》PPT( 部编版 )名师 ppt课 件(优 选)
Hale Waihona Puke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7)称取2.0 g NaOH固体,可以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 )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2.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 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①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 ) (2)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 ) (3)在100 mL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90% ( ✕ )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 确定探究目的,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
行计算。
液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能
3.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 够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化学《物质的量 》PPT( 部编版 )名师 ppt课 件(优 选)
Hale Waihona Puke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7)称取2.0 g NaOH固体,可以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 )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化-人学《教物化质学的教量材 《 》物 PPT质(的部量编》版P )PT名(师部 编pp版t课)件推(荐优(选最)新版 本)推 荐
2.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 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①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 ) (2)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 ) (3)在100 mL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90% ( ✕ )
(新教材)物质的量PPT优质课人教版课件
×
××
√
×
12
典例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10
2.709×1024
0.5
13
提示:
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C )
14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试回答下列问题:(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
3 mol 1.5 mol9.03×10 (或15NA)24 1∶3 10 mol 0.25
18
19
m(H2SO4)= n(H2SO4 )×M(H2SO4)
[例]
20
÷NA×NA
×M÷M
N、n、m、M之间的相互转化
21
22
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
17
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
Mg ● mol-1
23 g · mol-1
74.517 g · mol-1
物质的量
1
1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请问36g水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
物质的量
1
联系起来
一.物质的量(n)的单位——摩尔
1
物理量微观单位:摩尔 摩 单位符号:mol
伏加
阿常数
德罗 注意:单位是mol-1。
1
使用时注意:
1
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种类,即用化学式表明物质的具体符号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1mol氢
15
1 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I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物质的量》PPT全文课件-PPT【人教版】3
第19页 共 80 页
4.溶液的稀释或混合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溶液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相等,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可表示 为:c(浓)·V(浓)=c(稀)·V(稀),c1V1+c2V2=c(混)·V(混)。 (c1、c2和V1、V2分别是混合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
g·cm-3。 则
cBnB S 100S 1
V MB 1000
1000S
1000w
mol L1
mol L1?
MB(100S)
MB
第25页 共 80 页来自特别提示:①在公式 c B n中B ,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而V一
V
定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应用有关固体溶解度的换算公式时,要先看清楚所给溶液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依据两个规律:
(1)定组成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之比等于化学组成中离 子个数之比,据此可求已知一种离子浓度的溶液中的另一 种离子浓度。
如Na2SO4溶液中c(Na+)=2c(SO2-4)=
2c(Na2SO4)
FeCl3溶液中c(Fe3+)=
1 3
c(Cl-)=c(FeCl3)
第9页 共 80 页
(3)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入,且玻璃棒下端 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 流出,造成溶质损失。
(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常温,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 或溶解时会吸热或放热,而容量瓶必须在常温下使用。
(5)用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配制溶液时要根据所需 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第32页 共 80 页
4.溶液的稀释或混合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溶液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相等,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可表示 为:c(浓)·V(浓)=c(稀)·V(稀),c1V1+c2V2=c(混)·V(混)。 (c1、c2和V1、V2分别是混合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
g·cm-3。 则
cBnB S 100S 1
V MB 1000
1000S
1000w
mol L1
mol L1?
MB(100S)
MB
第25页 共 80 页来自特别提示:①在公式 c B n中B ,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而V一
V
定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应用有关固体溶解度的换算公式时,要先看清楚所给溶液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依据两个规律:
(1)定组成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之比等于化学组成中离 子个数之比,据此可求已知一种离子浓度的溶液中的另一 种离子浓度。
如Na2SO4溶液中c(Na+)=2c(SO2-4)=
2c(Na2SO4)
FeCl3溶液中c(Fe3+)=
1 3
c(Cl-)=c(FeCl3)
第9页 共 80 页
(3)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入,且玻璃棒下端 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 流出,造成溶质损失。
(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常温,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 或溶解时会吸热或放热,而容量瓶必须在常温下使用。
(5)用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配制溶液时要根据所需 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第32页 共 80 页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ppt优质课件人教版1
加 德
我们把0.012 kg C-12 中所含有的C原子个数叫做
罗 常 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NAN n6.02 12 03mo1 l
阿伏加德罗常数意义:单位物质的量的微粒含有的微粒个数
1 mol 有多大?
已知1粒大米的质量为2×10-5 kg,则1mol 大米的质量为?
m 6 . 0 1 2 2 个 0 3 2 1 5 k 0 / 个 g 1 . 2 1 0 1 k g 9 0 4
规定:以 0.012 kg C-12 中所含有的C原子个数作为 1mo1lmol任何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目与0.012 kg 126C 中 所含有的C原子个数相同
1 mol 有多大?
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1.993 × 10-26
阿 伏
kg Nm m 总 C1 .90 .9 0 1 3 1 k 0 22 g k 6 g 6 .0 2 12 03
0.52_._m_含o__l6_.0,2× CO13022-3的个数Na量+ 的是N__a3_2C_.0_O1_3_×的_ 物10质23的个量是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ppt优质课件人 教版1
摩尔质量
微粒种类
H2SO4 Fe Na+ Si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ppt优质课件人 教版1
单个质量
1.628×10-25kg 9.302×10-26kg 3.821×10-26kg 4.651×10-26kg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ppt优质课件人 教版1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ppt优质课件人 教版1
物质的量
基本物理量 单位:摩尔 基准:NA
《物质的量》高中化学ppt优质课件人 教版1
本课总结
1、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的物理量 2、对象为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1
为此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表示溶液浓度 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
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3.掌握溶液配制过程中仪器的使用及误差分 析。
什么叫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符号、 计算公式、单位)
1、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 质的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 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 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实验仪器记忆技巧
通过实验步骤回忆每步需要用到的仪器! 如: 称量用到天平,溶解用到烧杯和玻璃棒等
思考与交流:
(1)若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能否倒出来?
(2)能否配制任意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
常用容量瓶的规格: 25 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和1000 mL
= 0.05mol × 40g/mol = 2g
答: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2克
该溶液中c(Na+)和c(CO32-)各是多少? 将53.0gNa2CO3 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 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n(Na2CO3) = m(Na2CO3) /M(Na2CO3) = 53.0g/106g•mol-1 = 0. 500mol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 】1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讨论
• 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 的浓度有何影响?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 】1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 】1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物质的量浓度
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3.掌握溶液配制过程中仪器的使用及误差分 析。
什么叫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符号、 计算公式、单位)
1、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 质的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 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 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实验仪器记忆技巧
通过实验步骤回忆每步需要用到的仪器! 如: 称量用到天平,溶解用到烧杯和玻璃棒等
思考与交流:
(1)若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能否倒出来?
(2)能否配制任意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
常用容量瓶的规格: 25 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和1000 mL
= 0.05mol × 40g/mol = 2g
答: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2克
该溶液中c(Na+)和c(CO32-)各是多少? 将53.0gNa2CO3 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 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n(Na2CO3) = m(Na2CO3) /M(Na2CO3) = 53.0g/106g•mol-1 = 0. 500mol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 】1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讨论
• 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 的浓度有何影响?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 】1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物质的量》PPT授课-课件【人教版 】1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物质旳量是高中化学中一种非常主要旳概念, 是定量学习化学旳基础,它旳应用贯穿高中化学 旳一直,在化学计算中处于关键地位。
之前学生能够进行简朴旳定量计算,但未涉 及微观与宏观之间旳联络,这堂课旳学习会使学 生对“量”有一种全新旳认识,也为下节有关摩 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旳量浓度旳计算打 下了基础,而且与本章旳试验“物质旳量浓度旳 配置”相结合,也为后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旳计算 打下基础。所以,物质旳量旳教学不但是本章中 旳要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旳要点之一。
2.学生在接受学习中需要内化所学知识,以便后 来使用。为此,及时旳反馈练习能够到达强化记忆旳 目旳。另外不定时旳对知识尝试回忆,有利于记忆旳 保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 学走向社会
说教材
教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 量在试验中旳应用>>第一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学习概念旳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 依托科学旳思想; 养成学习自然科学旳爱好及不断进取、创新旳优良品质
要点难点
要点:
物质旳量、摩尔、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概念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难点:
物质旳量旳引出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接受与了解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本堂课整体线索
启发诱导,引入主题 予以生活中例子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反馈练习,自主归纳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旳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物理量就要有单位,引出物质旳量旳单位 ,而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如质 量旳单位是“公斤”,符号为“Kg”
前面提到1打涉及12个,1盒有1000枚 别针等等,那1mol含多少个微观粒子 数呢?
之前学生能够进行简朴旳定量计算,但未涉 及微观与宏观之间旳联络,这堂课旳学习会使学 生对“量”有一种全新旳认识,也为下节有关摩 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旳量浓度旳计算打 下了基础,而且与本章旳试验“物质旳量浓度旳 配置”相结合,也为后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旳计算 打下基础。所以,物质旳量旳教学不但是本章中 旳要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旳要点之一。
2.学生在接受学习中需要内化所学知识,以便后 来使用。为此,及时旳反馈练习能够到达强化记忆旳 目旳。另外不定时旳对知识尝试回忆,有利于记忆旳 保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 学走向社会
说教材
教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 量在试验中旳应用>>第一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学习概念旳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 依托科学旳思想; 养成学习自然科学旳爱好及不断进取、创新旳优良品质
要点难点
要点:
物质旳量、摩尔、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概念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难点:
物质旳量旳引出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接受与了解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本堂课整体线索
启发诱导,引入主题 予以生活中例子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反馈练习,自主归纳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旳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物理量就要有单位,引出物质旳量旳单位 ,而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如质 量旳单位是“公斤”,符号为“Kg”
前面提到1打涉及12个,1盒有1000枚 别针等等,那1mol含多少个微观粒子 数呢?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温故知新
微观粒子
❖ 1、基础性(一切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 成的) ;
❖ 2、微小型(单个粒子,看不见摸不着, 也无法称量);
❖ 3、重要性(反应方程式本质含义); ❖ 4、相对性(12C质量的1/12为标准“1”
)。
你熟悉的知识
2H2 +
试一试
① 1mol O2的质量为_3_2___g、16g O2 的物质的量为_0_.5__mol ,约含 6_.0_2_×__10__23_个O 。
② 约含12.04×1023个 O 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为_0_._5_mol ,质量为 _4_9_g。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知识小结
微粒 ÷NA 物质 × M 物质 数目 × NA 的量 ÷M 质量
即: n=N/ NA=m/M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一滴水有多 少个水分子
1.67×1021个 (16万7千亿亿)个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表达: mol+化学式,必须 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原子、 分子、离子等。
练习
2、填空 (1)在1molC中约含( )个C原子 (2)在0.5molN2分子中含( )molN (3) 在1molH2SO4中含有( )molO, 含有( (4)在2mol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 )
)molH。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问题解决
❖ 1、一枚铁钉质量5.6g,求其物质的量是 多少?含有的铁原子数目是多少?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温故知新
微观粒子
❖ 1、基础性(一切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 成的) ;
❖ 2、微小型(单个粒子,看不见摸不着, 也无法称量);
❖ 3、重要性(反应方程式本质含义); ❖ 4、相对性(12C质量的1/12为标准“1”
)。
你熟悉的知识
2H2 +
试一试
① 1mol O2的质量为_3_2___g、16g O2 的物质的量为_0_.5__mol ,约含 6_.0_2_×__10__23_个O 。
② 约含12.04×1023个 O 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为_0_._5_mol ,质量为 _4_9_g。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知识小结
微粒 ÷NA 物质 × M 物质 数目 × NA 的量 ÷M 质量
即: n=N/ NA=m/M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一滴水有多 少个水分子
1.67×1021个 (16万7千亿亿)个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表达: mol+化学式,必须 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原子、 分子、离子等。
练习
2、填空 (1)在1molC中约含( )个C原子 (2)在0.5molN2分子中含( )molN (3) 在1molH2SO4中含有( )molO, 含有( (4)在2mol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是( )
)molH。
《物质的量》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实用 教材)
问题解决
❖ 1、一枚铁钉质量5.6g,求其物质的量是 多少?含有的铁原子数目是多少?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_图文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_图文.pptx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物质的量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能应用物质的量 进行相关计算
应用
理解n、NA、M 的含义与单位
教学目标
理解
思维
体会化繁为简的 科学思想与定量 研究的思维方法
以质量为核心进行的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已经深入人心
微观想象能力比 较弱
学情分析
思维习惯及观念 难以转变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测算,这个数值约为6.02×1023。
1、1mol H2所含
个氢气分子;
3、0.1mol 碳约含有
个碳原子;
4、2mol氧气约含有
个氧气分子;
5、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n= N NA
核心概念
教材分析
工具型概念
教学难度大
通过与旧概念的联 系、对比深化认识
概念
教学教法
通过类比法 微观 来直观感受
关系
式 通过对数据的处
理、分析、归纳
设问,提出“阿 伏伽德罗常数”
系列情境,引出 “物质的量”
教学过程
深化理解“摩尔 质量”的概念
环节一 系列情境,引出“物质的量” 【情境一】超市买大米
【情境二】喝水
【情境三】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 例:2H2 + O2 =点=燃= 2H2O 2分子H2与1分子O2燃烧生成2分子H2O;
环节二 设问,提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问题】1mol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为多少呢?
阿伏伽德罗常数: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 数为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我 们将这个数值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符号:NA 单位:mol-1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物质的量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能应用物质的量 进行相关计算
应用
理解n、NA、M 的含义与单位
教学目标
理解
思维
体会化繁为简的 科学思想与定量 研究的思维方法
以质量为核心进行的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已经深入人心
微观想象能力比 较弱
学情分析
思维习惯及观念 难以转变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测算,这个数值约为6.02×1023。
1、1mol H2所含
个氢气分子;
3、0.1mol 碳约含有
个碳原子;
4、2mol氧气约含有
个氧气分子;
5、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n= N NA
核心概念
教材分析
工具型概念
教学难度大
通过与旧概念的联 系、对比深化认识
概念
教学教法
通过类比法 微观 来直观感受
关系
式 通过对数据的处
理、分析、归纳
设问,提出“阿 伏伽德罗常数”
系列情境,引出 “物质的量”
教学过程
深化理解“摩尔 质量”的概念
环节一 系列情境,引出“物质的量” 【情境一】超市买大米
【情境二】喝水
【情境三】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 例:2H2 + O2 =点=燃= 2H2O 2分子H2与1分子O2燃烧生成2分子H2O;
环节二 设问,提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问题】1mol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为多少呢?
阿伏伽德罗常数: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 数为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我 们将这个数值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符号:NA 单位:mol-1
化学课件《物质的量》优秀ppt(说课) 人教版
2g
22.4L
24.0L
32g
22.4L
24.0L
44g
22.3L
23.9L
0℃202kPa —— —— —— —— 11.2L 11.2L 11.2L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的不同气体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数据观察,自然而然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
再次返回驱动性问题
无法解决,继续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表格数值特点
问题解决
总结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物质的量”说课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整体教学安排 具体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内容分析
宏观数量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数目
定量认识物质组成
定量化学反应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工具性”概念
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不同版 本教材
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人教版教材:第一章 第2节进行介绍
提供国际计量委员会于1969年提出,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 量大会通过的关于摩尔的条文 ,学生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 与0.012kg12C的原子数目相同。 (2)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它们可以是分子、原 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者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打开学生国际视野,并且可以通过条 文学生发现使用摩尔的注意事项
1mol12C含有NA个12C 给予学生 1molH2O含有NA个H2O
再次返回驱动性问题
无法解决,继续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表格数值特点
问题解决
总结板书Βιβλιοθήκη 计及学生作业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18 、成功的目标是一种动力,可以促使我们继续前进。不要被面前的雾迷住了眼睛,即使出现了再大的困难,那也是暂时的障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成功就在雾的后面。 8 、永远别渴望做个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才是精彩的人生。 1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 、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6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20 、创造机遇有时并不难,只要懂得把泥土从不需要的地方移到需要的地方,但移动之前,要先能够把心中“理所当然”的冰块移走,把想像春天般铺开。 8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10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2 、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19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谦虚谨慎是不可缺少的品格。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门路。 2 、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3 、思想是人的翅膀,带着人飞向想去的地方。 4 、天资只是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的情况,给予学生以下支持
如何迅速知道1口袋大米有多少米粒?
12双袜子
1打
100枚别针
1盒
约40000粒大米 1千克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 生认识和建立起“堆量”的概念
通过“堆量”,可以达到“化 繁为简”的目的,但是意义不 变
在学生认识到“堆量”后,自然而然引出联系宏观数量与 微观粒子数量的堆量——物质的量
定量认识 质量
1.帮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 逐
2.建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新视角
渐 深
3.应用“物质的量”相关概念处理具体问题 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 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应
用
√ 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教学难点
提供国际计量委员会于1969年提出,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 量大会通过的关于摩尔的条文 ,学生阅读:
1961年,化学家E.A.Guggenheim将摩尔称为“化学家的物质 的量”,并阐述了它的涵义。1971年,在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 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 质的量的单位的提议,并作出了决议。
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 角
建立从“物质的量” 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视
开启宏观世界和微观角领域的方便之门
建立从“物质的量” 的角度认识溶液组 成的新视角
具体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发觉自己知识体系 中缺乏对宏观量与微观数量的联系
新课引入:问题引入,请同学思考
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组成,那我们怎么可以 迅速知道1滴水(0.05ml,0.05g)有多少个水分子?
1molH2SO4含有NA个H2SO4
请同学自己归纳n、NA、 N三者的关系
提供迁移应用:请同学完成如下空格:
微粒数 ( )氢原子 氧原子( ) 微粒数
6.02x1023个水分子
物质的量 (
1molH2O
)H
O(
) 物质的量
通过此应用, 使学生体会采 用物质的量认 识物质组成的 新视角
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 梁。但返回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提问:我们 还要需要什么?
引出物质的量,并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
解释1mol的含义,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 于都灵市一个律师家庭,1856年 7月9日卒于都灵市。1792年进都 灵大学法律系学习,取得法学博 士学位后,曾开业当律师。1800 年弃法从理,十分勤奋,1820年 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教授。自 18 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后,还 担任过意大利教育委员和度量衡 学会会长
引出对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研究
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Fe
56
NaCl
58.5
H2O
18
C2H5OH
46
H2
2
O2
32
CO2
44
质量
56g 58.5g 18g 46g
0℃101kPa —— —— —— ——
体积
20℃101kPa 7.2cm3
27.0cm3 18.0cm3 58.3cm3
展示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由学生总结出n、m、M的关系 解决课前提出的求 水分子个数的问题
总结本堂课
宏观数量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数目
定量认识物质组成
N n=
NA
m n=
M
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
1mol气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化学除了研究物质还需要研究反应,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
后续课进行讨论
本堂课整体线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程
驱动性问题引入
激发学生思考
给予生活中“堆量”例子 自然引出物质的量、摩尔
x 给出对水组成的进一步认识
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建立“堆量”的概 念
总结出n、NA、N的关系
通过应用发觉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角
返回驱动型问题
√ 给出1mol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表
自然引出摩尔质量,以及 M、m、n的关系
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人教版教材:第一章 第2节进行介绍
物质的量、摩尔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课程标准要求: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 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
强调概念的应用
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质量
熟知 体积
未知
原子 分子 离子
熟知
由配制溶液的过程形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整体教学安排
计划新授课3课时
第1课时
物质的量/摩尔 摩尔质量
第2课时
第1课时巩固、应用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 应的关系
第3课时
学生实验活动: 配制一定体积的物
质的量浓度溶液
建立宏观数量与微观 进一步完善从“物质
粒子数目的联系
的量”认识物质组成
建立从“物质的量” 的新视角
“物质的量”说课
陈欣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4+2研究生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整体教学安排 具体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教学内容分析
宏观数量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数目
定量认识物质组成
定量化学反应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工具性”概念
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不同版 本教材
2g
22.4L
24.0L
32g
22.4L
24.0L
44g
22.3L
23.9L
0℃202kPa —— —— —— —— 11.2L 11.2L 11.2L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的不同气体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数据观察,自然而然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
打开学生国际视野,并且可以通过条 文学生发现使用摩尔的注意事项
1mol12C含有NA个12C 给予学生 1molH2O含有NA个H2O
再次返回驱动性问题
无法解决,继续激发学生思考 观察表格数值特点
问题解决
总结板书Βιβλιοθήκη 计及学生作业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18 、成功的目标是一种动力,可以促使我们继续前进。不要被面前的雾迷住了眼睛,即使出现了再大的困难,那也是暂时的障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成功就在雾的后面。 8 、永远别渴望做个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才是精彩的人生。 1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4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 、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6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20 、创造机遇有时并不难,只要懂得把泥土从不需要的地方移到需要的地方,但移动之前,要先能够把心中“理所当然”的冰块移走,把想像春天般铺开。 8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10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2 、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19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谦虚谨慎是不可缺少的品格。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门路。 2 、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3 、思想是人的翅膀,带着人飞向想去的地方。 4 、天资只是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根据学生的思考回答的情况,给予学生以下支持
如何迅速知道1口袋大米有多少米粒?
12双袜子
1打
100枚别针
1盒
约40000粒大米 1千克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 生认识和建立起“堆量”的概念
通过“堆量”,可以达到“化 繁为简”的目的,但是意义不 变
在学生认识到“堆量”后,自然而然引出联系宏观数量与 微观粒子数量的堆量——物质的量
定量认识 质量
1.帮助学生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 逐
2.建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新视角
渐 深
3.应用“物质的量”相关概念处理具体问题 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 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应
用
√ 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教学难点
提供国际计量委员会于1969年提出,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 量大会通过的关于摩尔的条文 ,学生阅读:
1961年,化学家E.A.Guggenheim将摩尔称为“化学家的物质 的量”,并阐述了它的涵义。1971年,在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 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 质的量的单位的提议,并作出了决议。
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 角
建立从“物质的量” 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视
开启宏观世界和微观角领域的方便之门
建立从“物质的量” 的角度认识溶液组 成的新视角
具体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发觉自己知识体系 中缺乏对宏观量与微观数量的联系
新课引入:问题引入,请同学思考
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组成,那我们怎么可以 迅速知道1滴水(0.05ml,0.05g)有多少个水分子?
1molH2SO4含有NA个H2SO4
请同学自己归纳n、NA、 N三者的关系
提供迁移应用:请同学完成如下空格:
微粒数 ( )氢原子 氧原子( ) 微粒数
6.02x1023个水分子
物质的量 (
1molH2O
)H
O(
) 物质的量
通过此应用, 使学生体会采 用物质的量认 识物质组成的 新视角
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 梁。但返回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提问:我们 还要需要什么?
引出物质的量,并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
解释1mol的含义,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 于都灵市一个律师家庭,1856年 7月9日卒于都灵市。1792年进都 灵大学法律系学习,取得法学博 士学位后,曾开业当律师。1800 年弃法从理,十分勤奋,1820年 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教授。自 18 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后,还 担任过意大利教育委员和度量衡 学会会长
引出对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研究
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Fe
56
NaCl
58.5
H2O
18
C2H5OH
46
H2
2
O2
32
CO2
44
质量
56g 58.5g 18g 46g
0℃101kPa —— —— —— ——
体积
20℃101kPa 7.2cm3
27.0cm3 18.0cm3 58.3cm3
展示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由学生总结出n、m、M的关系 解决课前提出的求 水分子个数的问题
总结本堂课
宏观数量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数目
定量认识物质组成
N n=
NA
m n=
M
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
1mol气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化学除了研究物质还需要研究反应,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
后续课进行讨论
本堂课整体线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程
驱动性问题引入
激发学生思考
给予生活中“堆量”例子 自然引出物质的量、摩尔
x 给出对水组成的进一步认识
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建立“堆量”的概 念
总结出n、NA、N的关系
通过应用发觉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角
返回驱动型问题
√ 给出1mol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表
自然引出摩尔质量,以及 M、m、n的关系
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人教版教材:第一章 第2节进行介绍
物质的量、摩尔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课程标准要求: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 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
强调概念的应用
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质量
熟知 体积
未知
原子 分子 离子
熟知
由配制溶液的过程形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整体教学安排
计划新授课3课时
第1课时
物质的量/摩尔 摩尔质量
第2课时
第1课时巩固、应用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 应的关系
第3课时
学生实验活动: 配制一定体积的物
质的量浓度溶液
建立宏观数量与微观 进一步完善从“物质
粒子数目的联系
的量”认识物质组成
建立从“物质的量” 的新视角
“物质的量”说课
陈欣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4+2研究生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整体教学安排 具体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教学内容分析
宏观数量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数目
定量认识物质组成
定量化学反应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工具性”概念
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不同版 本教材
2g
22.4L
24.0L
32g
22.4L
24.0L
44g
22.3L
23.9L
0℃202kPa —— —— —— —— 11.2L 11.2L 11.2L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的不同气体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数据观察,自然而然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