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课堂”,让数学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他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和任人塑造的物品,而是具有自主性、具有生命活力的人。

第二,课堂教学的特征表现为灵活性和反应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有较为稳定的框架和活动程序。同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程序又没有固定的程式,其特征表现在两点:一是灵活性。即教学活动中的事件是根据实际的发生情境而随机出现的。二是反应性。即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以学生的反应为线索的,具有不可预测性。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引导、支持和帮助。根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基本框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

提供“刺激”,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所谓“刺激”,即学习任务,它可以以教学目标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设置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的方式呈现。这是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不能开展、是不是高效,首先取决于学习任务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具有挑战性。通常,教师必须考虑这样的学习任务能不能使学生“有事可做”,能不能使学生紧张、投入、高效地学习。

(2)

保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必须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了解学情,及时指导、点拨,包括唤醒、激活学生的旧知,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接纳、组织新知等方面。

(3)

给学生的学习提供选择权。“选择”是学生认识自我、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在学习中,学生在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这些差异是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也体现了自主学习活动的丰富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在学习内容、方式、速度和时间上的选择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规划、自我适应的能力。

(4)

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魅力在于吸引学生愿意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就应给予肯定、赞赏,同时试着提供新的任务;如果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就应提供适时有效的帮助,并舍得花时间“等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知,解决问题。

第四,以学生“学得怎样”和“有哪些变化”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得怎样”和“有哪些变化”为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效率等于学生投向学习任务的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和40分钟的比。学生如果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相应地,他们就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我们感觉到课题研究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关键在于研究的问题是否是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的途径是否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过程是否以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您一开始说到在“九五”课题结题后,您又和学校数学教师一起进行了“面向生活、面向问题、面向合作与交流”的数学教学的探索,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潘老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的

实施使我校的数学课堂活跃了起来,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勤于实践,敢于质疑,课堂

呈现出一派生机。但是,我们逐渐感觉到,有的课堂只重视学生认识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对内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不够,课堂的“数学味”淡了。为了引导教师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意义和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在巩固和发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数学教学“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面向生活、面向问题、面向合作与交流。“面向生活”从数学学习的内容出发,要求教师改变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寓数学知识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赋予知识以“生命意义”;“面向问题”从数学课堂的组织结构出发,要求教师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面向合作与交流”从数学学习的方式出发,体现数学学习活动社会化的特征。

具体来讲,“面向生活”意即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可以引导学生用学习的眼光观察生活,反思生活。“面向生活”的课堂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面向问题”意即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不仅是接受现成的、简约的知识的过程,还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积极调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汲取知识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知识和经验共同增长的过程。当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心向,并积累丰富的探索问题的经验后,就可能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面向合作与交流”意即学习活动是社会化的行为,课堂是一个由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组成的小社会。“面向合作与交流”要求学生组成优势互补的学习团体,共享学习的成果,分享学习的快乐,这不仅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提出“三个面向”的数学教学思想后,我们围绕着“能用自己的话阐述理论、能依据理论分析教学案例、能运用理论设计教学片断”的学习目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数学教学思想,开展“怎样的课是符合‘三个面向’的课”的讨论,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同时,我们利用“每周一课”的形式,组织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研究“三个面向”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各个备课组的“每周一课”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利用课后随聊、主题沙龙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反思,培养教师研究性工作的习惯和能力。为了支持和帮助教师进行研究和思考,学校组织了“三个面向”教学设计比赛,并利用电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给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个面向”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普遍在数学学习方面“信心足、兴趣浓、习惯好”,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后劲,深受重点中学的欢迎。其次,学校的数学教学普遍呈现出“轻松、睿智、严谨”的特点。最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并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

者:最近,你们又在积极进行小学数学专业化设计的尝试与探索,并提出了“智慧课堂”的初步构架。能谈一谈你们的设想吗?

潘老师:好的。要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就要明确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是使学生具有数学的头脑,让学生获得认识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方法和思维策略。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现在的一些课堂教学脱离了数学思维发展的主渠道。教师要么过分重视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目标的追求和满足,要么仅仅停留在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这些空泛的目标追求上。数学课堂实现“智慧课堂”的目标就是努力解决上面的问题。数学课堂实现“智慧课堂”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使数学课堂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第二层,教师智慧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立足于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深入了解和有效推进。我们的初步设想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完善,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有三个要点:以整体结构的意识,重组数学教材;以融合渗透的意识,使学生形成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意识与能力;以探索发现的意识,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完善也有三个要点:设计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开放的导入”;形成以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