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可能毁容的食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种可能毁容的食物

★1、臭豆腐
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又会挥发大量盐基氮不易多吃!
★2、松花蛋
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千万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因为这样会感染沙门氏杆菌。

皮蛋被成都市疾控中心列为高危食品第一位,原因就是它非常容易被沙门氏杆菌
所感染。

沙门氏杆菌生长的理想温度是20℃~37℃,夏季是他们生存的大好时节,它可谓是无孔不入,会与灰尘一起飘浮在空气中,一旦遇到适合的载体就会迅速繁殖。

而皮蛋正是他们喜爱的载体,皮蛋可以为为沙门氏杆菌提供大量的营养,让其繁殖速度不断加快,如果我们吃下这种带菌蛋,就会引起中毒现象。

★3、葵花子
食可而止:每次80克左右为宜。

食事求适:大量嗑瓜子儿会严重耗费唾液,久而久之会影响人的口腔健康,甚至影响消化。

瓜子儿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以免上火、口舌生疮。

★4、猪肝
每100克猪肝中含维生素A约8700国际单位,成人每天需要量为2200国际单位,如大量食用猪肝,会因体内维生素A含量过多,造成无法由肾脏排泄而出现中毒
现象。

中毒时可致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视象模糊等,久之能导致骨质疏松、皮疹、毛发干枯等症状,而且对肝脏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达
400毫克以上,而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不宜超过300毫克,如超过正常食用胆固醇的数量,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尤以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应重
视。

★5、咸菜
食菜过咸亦是引起流感的诱发因素,因为盐吃多了,一是减少唾液分泌,使病毒在口腔内有落脚之地;二是钠盐渗透性高,口腔和咽喉部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会被抑制,易使流感病毒进入人体。

★6,爆米花
爆米花作为一种休闲食品已被大家所认可,但殊不知其中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传统工艺的爆米花含有大量的铅,多食会导致
铅中毒。

现在的工艺所有改进,采用微波或高压爆制,但同样有有害物质存在。

有资料称:目前还没有关于袋装爆米花加热产生的气体可致癌的定论,但过度的二乙酰极可能诱发癌症等多种疾病,如果经常接触含有过量二乙酰的气体,人体必然会受到损害。

在目前情况下,消费者在家庭中使用微波炉加热爆米花时,最好远离加热区至少两米以上,加热完成后最好打开包装袋放在通风处吹吹气味再食用。

★7、鱼干片
鲜鱼制成鱼干时,要经过一个干制过程。

鱼油属于不饱和脂
肪酸。

当把鲜鱼晒干时,鱼油就会氧化,形成过氧化脂质。

这是一种自由基,是促进衰老和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

不仅脂肪会变坏,鱼的蛋白质在日光照射时或用盐腌制时也会产生硝酸盐。

硝酸盐本身毒性不强,但到了胃肠道内便会还原为亚硝酸盐,并与人体内的次级胺结合形成亚硝胺。

亚硝胺是国内外公认的致癌物质。

如果鱼干烤着吃,问题就更严重。

因为蛋白质经过火烤,焦糊部分就会产生苯并芘。

苯并芘也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8、油条
经常食用油条对身体健康有害,油条中的明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经常食用,铝就很难由肾脏排出,进而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甚至因而引发老年性痴呆症,并且油条是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食物在油炸过程中会
浸入太多的油,容易让人发胖。

发胖会导致很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其次,高温油炸可使食物中的大部分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遭受破坏。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非常重要,缺乏会引起多种疾病,中国人的膳食中这些营养素的含量本身就不足,食品加工中再破坏一部分,当然很容易引起营养素缺乏病了。

另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能产生各种聚合物,其中的二聚体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它们的毒性较强,可使动物生长停滞,肝脏肿大,生育功能和肝功能障碍,甚至可能致癌。

不过在家庭烹调中,由于油温不是非常高,炸制时间也不是很长,油亦不是反复使用,所以对营养价值的损失不是很大,也不会生成太多的二聚体。

但是,在食品加工业中油炸食品时,由于油反复使用,加热温度也高,则会极大地降低食品中的营养价值,生成的聚合体也多。

★9、咖啡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可以让神经系统兴奋而造成失眠或神经紧张。

而且摄取过多的咖啡因,容易发生耳鸣、心脏机能亢进,就是心脏跳动迅速、脉搏次数增加,及脉搏跳动不均,所以必须适量饮用咖啡。

建议不要过量喝咖啡。

★10、泡泡糖
毒性反应泡泡糖的主要成分合成橡胶虽然毒性较低,但增塑剂也有少量毒性,二者相加就提高了毒力。

再者,泡泡糖里的增塑剂含量不得少于7%,否则就吹不出泡泡来,所以如果每天咀嚼口香糖的数量超过4~8块,则增塑剂的毒性就达到了中毒水平。

影响口型少年儿童往往喜欢比赛吹泡,过多地在口腔里反复咀嚼,每分钟可达40次以上,这样用舌尖把胶姆推向口齿再用力吹泡,日久天长,对正常生长发育中的口齿,有可能人为地造成外龇。

所以做父母者应关注孩子在乳牙更换期不要过多咀嚼泡泡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