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例舌象图谱中舌色诊断结果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例舌象图谱中舌色诊断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舌象图谱中的舌色诊断结果,探讨中医师对于舌象观察结果一致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140例舌色较为典型且印刷质量较好的舌象图谱,邀请中医师10名,于自然光线下进行舌图观察和分析,并填写舌色观察表,统计分析判断结果一致性。

结果舌诊的内容较丰富,不同中医师的观察结果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医师的视觉生理、经验、知识水平以及语言习惯均将影响舌象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在传统辨舌判断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标准的舌色样本库,并建立自动识别系统,对减少中医舌象判断时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判别结果不一致性、提高中医舌象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舌色诊断;舌象图谱;一致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32-02
舌诊属于中医望诊手段,在常见疾病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而传统的舌诊主要是通过医师的经验以及知识水平等通过肉眼观察来
作出判断,受自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观性较强,判断结果往往因人而异,且重复性较差,难以客观、准确地反应出病理信息,缺乏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

本研究就中医师对于舌象观察结果一致性的影响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舌象判断小组选择10名临床经验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组成舌象判断小组,其中,主任医师2名,均具有教授职称;副主任医师5名,均具有副教授职称;主治医师3名,均具有讲师职称。

排除标准:高度近视、青光眼、色弱、散光者;患有高血压3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低或亢进、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等可影响视力疾病者。

1.1.2 舌象图谱来源选择140例舌色典型并且印刷质量较高的舌象图谱进行分析,图谱选自《中国舌诊大全》、《望舌识病图谱》、《古今舌诊研究与图谱》、《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等。

1.2 方法在温度较恒定且自然光线较均匀的环境下,由10名中医师对140例舌象图谱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认真填写舌图观察表。

1.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舌色指标,包括白色(枯白、淡白)、红色(淡红、正红、暗红)、绛色、紫色、青色、灰色、蓝色、黑色。

1.4 评价标准完全一致:所有中医师的结论均一致;基本一致:≥60%的中医师判断结果一致;不一致:<60%的中医师判断结果一致。

2 结果
2.1 舌色判断结果本组140例舌象图谱中,6例舌图判断结果完全一致,占4.29%;92例基本一致,占65.71%;42例不一致,占30.00%。

总一致率为70.00%(98/140),其中,8例舌图中存在淡白舌,15例淡红舌,23例暗红舌,25例正红舌,18例绛舌,9例紫色。

2.2 不同舌色的判断一致性如果有1名医师对舌象图谱的判断为某一种颜色,则将舌图定义为该舌色,因此,10名医师在判断140例舌象图谱后,得出的总舌色数超过140例。

研究结果显示,枯白的不一致率达100%,且紫舌的完全一致率为0.0%,而青舌、灰舌、蓝舌以及黑舌的一致率均低于60%,见表1。

3 讨论
舌是一种肌性器官,其黏膜下肌层中分布着各种神经及微血管,当发生生理或者病理性变化时,肌肉组织以及微血管将发生变化,并能透过舌黏膜上皮体现出来,使舌体表现出各种颜色。

因此,舌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研究结果显示,舌诊的内容较丰富,不同医师的观察结果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仅靠传统的望舌法很难准确地反应舌图特征。

总结舌象判断不一致性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不同舌部的舌象会表现出不同舌色,这是由舌象复杂性所决定的,而不同舌色的界限无准确的标准,因此舌象又具有模糊性;受生理视觉、知识水平、生理视觉、思维方式、舌象诊断技能等以及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不同医师对于同一舌象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本研究中青舌、灰舌、蓝舌以及黑舌的一致率均低于60%,可能是由于样本较小以及中医师的诊断分歧所导致。

总之,中医舌象诊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离散性,仅凭医师舌象判断很难准确地反应舌象特征。

因此,要避免主观及客观因素对于舌色判断一致性的影响,并更好地诠释中医舌色的主要内容,应寻
找更加客观、科学的诊断方式。

笔者认为,应在传统辨舌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舌色诊断实际应用要求进行客观化、标准化以及数字化的研究,建立健全标准的舌色样本库并建立自动识别系统,提高中医舌色诊断一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勃.舌面图像特征分析与证候辅助诊断分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 陈群,张书河.舌色面色诊断客观化关键问题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372-1374.
[3] 严文娟,李刚,林凌,等.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舌诊疾病识别的研究[j].红外技术,2010,32(8):487-490,494.
[4] 孔猛,曾常春,刘友章,等.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对中医舌诊舌色的色度学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6):982-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