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成语故事

第一编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话题一成语故事

(一)闻鸡起舞

名篇阅读:

初,范阳祖逖①(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②,同寝,中夜闻鸡鸣,蹴③(cù)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祖逖:晋朝人,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操,博览古今书籍。

②司州主簿:官名。

③蹴:踢。

标题解读:

“闻鸡起舞”原意为半夜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带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________________

(2)此非恶.声也________________

(3)因.起舞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1)中夜闻.鸡鸣。________________

(2)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鸡起舞”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揠苗助长

名篇阅读:

宋①人有闵②(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③(yà)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⑦而往视之,苗则槁⑧(gǎo)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宋:周代诸侯国。

②闵:忧虑。

③揠:拔。

④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⑤其人:指他家里人。

⑥病:累坏。

⑦趋:快走。

⑧槁:草木枯干。

名篇解读:

“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禾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现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的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

实战演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那些)

B. 芒芒然归.(回来)

C.谓.其人曰(对……说)

D.予.助苗长矣(我)

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守株①待兔

名篇阅读: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lěi)而守株,冀③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择《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桩。

②耒:农具名,状如木叉。

③冀:希望。

名篇解读:

宋国人的可笑行为形象有力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些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而一成不变的人,和那个宋国人一样会成为后人的笑柄。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 (2)因释.其耒______________

(3)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 (4)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守株待兔”的故事可笑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相矛①盾②

名篇阅读:

楚人有鬻(yù)③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fú)④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释:

①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

②盾:古代作战时防身的武器。

③鬻:卖。

④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名篇解读:

说话、写文章如果前后抵触,就会矛盾百出,楚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为了卖出货物,他片面夸大“矛”与“盾”各自的优点,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自相矛盾”一词就来源于这个故事。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誉.之曰__________ (2)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

(3)吾矛之利.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誉之.曰

B. 陷子之.盾

C. 以子之.矛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