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私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私学

孔祥骅

孔子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事业与治学的历程时说他自己是"三十而立"。

孔子自述的"三十而立",除了指他在三十岁时已熟悉、精通《六经》等古代的大量文献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孔子面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和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他已立下了救世的宏愿,形成了他的以西周礼乐文明为典范的立身处世的思想法则,确定了他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原则比较完整的伦理观、政治观、社会观。

这里,我想除了以上两层意思外,另外的意思就是在孔子三十岁时,他开始在民间创办私学,"始教于阙里",并以小型学术团体的形式,开始了儒家学派早期的学术活动。

这时的孔子已是一个为鲁国人所周知的品德高尚、学问精深的知名人物,求教他的学生自远方接踵而至。从他三十岁起,一直到他仕鲁之前,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创立私学和从事传授"六艺"的教学方面。

大约在孔子三十岁左右时,他开始招收第一批弟子,这中间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子路,也属于这第一批弟子之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他拜孔子为师时大约二十一、二岁。子路出身贫贱,为人性格豪爽、耿直,起初他对孔子很不尊重,还欺凌过孔子,但孔子以德折服了他。子路后来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可靠的学生。在孔子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中,还有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等人,这批孔子的早期招收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这主要是技艺、节文之事。这些课程在周代是属于小学的课程。其重点是培养德行,陶治性情,多从事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准备由他们担负起闻道救世的重任。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一般平民是无资格得到求学机会的。自从孔子创办私学后,才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在鲁国引起很大震动。由于招收一大批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教育培养,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孔子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教育家。

孔子的教学活动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为了收集古代的文献典籍,为了弄清三代文化的演变,孔子早有去洛邑的打算,他对南宫适说:"我听说京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当守藏史的老聃博古通今,通晓礼乐文明的源头,明白道德学问的归宿。我们还得向这位智者求救哩!"南宫适将孔子的这一赴周都采访的愿望报告给鲁昭公,"请与孔子适周",鲁昭公还派出车马仆役,支持孔子师生这一次长途出国访问活动。

事实上,施教是贯串孔子一生的主旋律。根据《史记》记载,他在民间创立私学的教育活动最初开始于三十岁,即他赴周都游学前后,他的第一批学生中如鲁国的贵族弟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是在这时候拜他为师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孔子创办私学、始教阙里的第一阶段。

从三十七岁到五十岁,即从鲁昭公二十七年,自齐返鲁之后到仕鲁之前,由于当时鲁国政治是

"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孔子不愿与这些权臣合作,坚持"卷而怀之"、"邦无道则隐"。《史记.孔子世家》说:"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这时期孔子的弟子中,不仅有来自齐、鲁的学生,还有来自楚、晋、秦、陈、吴各国的弟子,孔子弟子几乎遍及当时各诸候国。这段时间可以算是第二期。

孔子晚年招收的子游、子夏、曾参等人,与他早期招收的弟子有所不同,则属于后一辈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课程是古代的文献,也就是后来的"六经"。

所谓门徒三千,当然有点夸张,就是"七十二贤",也不是同时共学的。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孔子讲学洙泗的第四时期。

《论语》上记载,樊迟请学为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孔子的学生并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学费、生活费从和而来呢?这里有一点值得探讨,孔子办私学的经费是从何而来的?

考查孔子几十年的创办私学实践,可归纳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首先,孔子办学是为了培养一大批能够参加春秋后期政治改革活动的志士仁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政治动荡的时代,孔子对此怀着极大的忧虑,不断深思造成这种动乱的根源。孔子认为造成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的主要根源,应该从人自身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去寻找。孔子的整个学说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的高低,强调人的内在思想可以塑造与改变的。他强调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

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有道",不得不依靠"志士仁人",就必须在办学中坚持将道德培养放在首位。只有那些自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是实现仁政德治的优秀人才。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这些"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办学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

孔门教学分成四科,孔子是按学生不同的品行与才性施以教育,培养出参政与从教的不同人材,如德行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修养最高;政事以冉有、季路最出色;言语有宰我、子贡;文学有子游、子夏。其中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子贡常相鲁、卫,在施政上很有政绩。

至于他晚年招收的弟子,则专门致力于学术教育的活动,如曾参、子夏、澹台灭明、商瞿等。曾参设教于武城,孟轲称其弟子有七十人(《孟子.离娄下》)。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李悝、田子方、段干木均是他的弟子。子夏在孔门中是传经之儒,汉代学者称儒家经学均由他所传授。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诸侯。此外,还有商瞿传《易》。澹台灭明和子夏的教育事业,又进一步将孔子的思想传播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孔子一生除了有四五年的从事政治、为官治国外,几乎都用在教育事业上。他在政治上未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了。传说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受业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七人",也有说七十二人。即所谓"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

教育对象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办学,就是所谓王官之学,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官师合一、政教合一。这种官办的学校,教育大权由贵族垄断,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民间不能流传学术文献,那时是没有私学的。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口号,也是他创办私学的最大特点。造成古代贵族政治与阶级政治的主要因素除了出身以外,另一个就是知识的鸿沟,这对于当时的贵族政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所谓"有教无类",历来有不同解释。或指出身、贫富不分类,或指族种、地域不分类。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是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送给他十条干牛肉,孔子就收他做学生。由此可见,孔子办学,向学生收的学费是很少的,大体上说?quot;有教无类"的重大意义,在于孔子招收学生已经打破了贵族和平民出身限制,不管是什么出身的学生,他都给予他们同样的学习机会,一律平等地看待他们,一视同仁地进行教育。

这种不分富贵贫贱一律教育的作法,在中国教育史上是自孔子创始的。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其办学规模可谓空前。由此可见,孔子办学极大地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论语.阳货》上记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明确宣布,人之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主要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张瑞番《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都是基于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从而将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甚至贱人奴隶的范围,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个重大突破正是孔子通过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对教育的垄断地位,才得以完成的。孔子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万世师表"而为世人所崇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通过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从而为世界文化教育发展史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进步。

教育内容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夏、商、周贵族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十分简单的,谈不上有多少理论性、知识性的教材,这是与当时的文化尚处于较低水平有关的。《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上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里的礼、乐、射、驭(同御)、书、数等六艺,指的是保氏对国子(贵族子弟)施教的内容,其中射、御是属于军事性质的技能,这种军事技能以及和技能相配合的礼、乐活动,是当时贵族从事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所必备的素养。此外,礼是指待人接物的礼仪,乐是指音乐、舞蹈方面的艺术教育,还得掌握一些书写和计算的知识技能。这就是孔子之前贵族子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