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气候 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著·岭南文化地理论文] 岭南气候影响下的岭南传统建筑

LIANG LI YIN

内容摘要:

岭南的地理区位形成了特殊的岭南气候,而这种气候对建筑影响甚大。正是缘于此种情形,本文选取了从岭南独特气候的角度去阐述岭南传统建筑构造和探讨岭南建筑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关键词:

岭南气候传统建筑构造

一、岭南气候与岭南传统建筑的关联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说,“一方气候,成一方建筑”也不为过。独特的岭南气候不仅培育岭南人的文化特质和内涵,还造就独具一格的岭南传统建筑。正如文化地理学家司徒尚纪所言:“横亘广东北部之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称岭南文化,具有许多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岭南建筑就是孕育于独特的岭南气候之下。

我国炎热气候基本分为“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两大类,而夏热又分为“干湿”和“湿热”两类。岭南地区的气候属于夏热冬暖类型又属于湿热气候范围。岭南传统建筑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适应自然环境的历史经验。二、岭南气候的独特性

(一)、地理位置决定气候特点。

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气候环境。

岭南地区刚好位于南北气候交汇区和大陆与海洋过渡区。因此,岭南地区呈现出与国内其他地区与众不同的气候特征。

冬季(12月—2月),南岭山脉基本挡住了北方吹来的寒流,使岭南大部分地区冬季不很长,不很冷。

春季(3月—4月),东南沿海吹来湿暖空气,使岭南广大地区初春经常“泛潮”。其中,4月是最让人阴郁的月份,整个月通常都是在连绵的阴雨中度过,窗户、镜子等都蒙着一层水汽,东西越晾越湿,皮肤也总是粘乎乎的,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接着,春夏之交就是雨季。

夏季(5月—9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热辐射强烈,空气湿度又大,湿热天气很长,幸好有清凉的东南风调节。如遇静风日子,湿热变成闷热,之后就是台风和雷雨的到来。这样的天气一直延续到10月。

秋季(10月—11月),农业收割时候,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至11月底,岭南大部分地区依然温暖,只要寒流不来,温暖的天气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从上述岭南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可见,“湿、热、风、雨”四个字概括了岭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三、岭南传统建筑的范畴

通俗而言,在岭南地域上的建筑和具有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都可以划归为岭南传统建筑。按历史的进程划分,岭南传统建筑通常分为:岭南古建筑、岭南近代建筑与岭南早期现代建筑。

(一)、岭南古建筑

岭南古建筑就是采用岭南传统建筑材料,按照岭南传统建筑方法和工艺建造的建筑。现存的潮州开元寺、肇庆梅庵和增城万寿寺大殿,就是岭南古建筑的代表。

(二)、岭南近代建筑

岭南近代建筑在西学东渐中逐渐引进,又随着实践的磨合,慢慢成形的建筑风格。根据典型的建筑风格,可以细分为:西为中用、中为西用、中西合璧三个部分。

1、西为中用,基本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造,部分采用西方的建筑材料

和技术,在民

国初期较为常见。典型的建筑有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华南理工大学内原中山大学建筑群。

2、中为西用,基本按照西方建筑样式建造,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材料和技术。

此类建筑,出

现于清末民初,广州沙面英法租界建筑群尤为有名。

3、中西合璧,就是现在所说的折衷主义,采用中西方的材料和工艺。在现在

的岭南地区较

为多见,如中山大学原岭南大学建筑群、广东各地城镇骑楼。

(三)、岭南早期现代建筑,建于建国初期,既适应岭南气候又体现岭南风格的现代建筑,如广州中山医学院、华南工学院教学楼。

四、岭南传统建筑对岭南气候的适应性

(一)、建筑气候

岭南地区的“湿、热、风、雨”的主要气候特点,使得岭南建筑必须具备防热、防雨、防潮、防风的功能。这些功能应用在建筑上的气候因素就被称之为“建筑气候”。

建筑气候分为室外气候和室内气候两大部分。

1、岭南建筑的室外气候

岭南建筑的室外气候是感觉较为明显的,反映在气象指标参数上,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水量、风和雷暴。

(1)、在太阳辐射方面,岭南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相对于岭北较长,年日照率也较高,年中午最低入射角也稍高。

(2)、在空气温度方面,岭南年平均空气温度与岭北差不多,最热月平均和最冷月平均温度也不相上下。

(3)、在空气湿度方面,岭南最热月平均空气湿度却远高于岭北;最冷月平均空气湿度也远高于岭北。

(4)、在降水量方面,岭南年平均降水量也普遍比岭北高。

(5)、在风方面,岭南地区一般相似于岭北。

(6)、在雷暴方面,岭南地区全年雷暴较岭北多。

2、岭南建筑的室内气候

岭南建筑的室内气候对活动在室内的人群感觉也是比较明显。室内气候,其实是室外气候的要素作用于建筑转化而成的,使人产生热感应。一般来说,活动在室内的人是比较容易感觉到空气温度、湿度与风的,而往往忽略了对人体影响最大的长波辐射的影响。另外,人的穿衣量和人的活动量也会影响到人体的热感应。

(1)、在长波辐射方面,人体内到皮肤表面是导热传热,皮肤表面到建筑结构是辐射传热。当建筑受热较低于皮肤表面温度,人体不会感觉热;当建筑受热接近皮肤表面温度,人体辐射散热量就会大大减少,感觉到热;当建筑受热高于皮肤表面温度,人体不但没法散热,还要接收建筑的热量,就会觉得较热。(2)、在空气湿度方面,岭南地区的人对空气湿度的感觉是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夏天,人体主要靠出汗蒸发散热。汗的蒸发可以吸收皮肤的热量,有利于人体散热。倘若,空气湿度较重,水蒸气压力就会较大,汗也难以蒸发散热,人体就会明显感觉到闷热。

(二)、岭南传统建筑对岭南气候的适应性

1、在防太阳辐射方面

(1)、封火山墙

封火山墙是岭南传统建筑的山墙伸出屋面的部分,矮的可视为垂脊,高的是为隔阻邻居失火时火焰蔓延过来的防火墙,故称“封火山墙”。除了防火,也有屋顶遮阳的功能;还有,封火山墙高高伸出屋面,引人注目,产生了各种富于寓意的装饰美,是岭南人创造出来的特有的建筑形式。

岭南传统建筑常见的封火山墙分为:镬耳山墙、几字山墙、人字山墙、三拱山墙、五岳山墙等五种。

山墙伸出屋面的部分对于太阳的斜射角产生阴影,从而有利于遮蔽屋面的效果。封火山墙越高、面积越大,对屋顶遮阳效果越好。

现在在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竣工于光绪年间的南华又庐和番禺沙湾三善村六庙共存的鳌山古庙群,分别为报恩祠、鳌山古庙、社稷神庙、先师古庙、神农古庙与新修的潮音阁,都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封火山墙,

(2)、蚝壳墙

珠江三角洲临海,河涌甚多,历史上也是养蚝为食成风,留下很多的蚝壳。岭南人因地制宜,物尽所用,利用废弃的蚝壳筑砌墙体。凹凸的蚝壳就像遮阳百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外墙面呈现大片的蚝壳阴影,既有遮阳隔热的效果,又有欣赏的韵味。

当你漫步于广州小洲村、珠海淇澳岛等临江面海村落,会有发现这一岭南特色的惊喜。

(3)、重檐、腰檐

在近代建筑的重檐与腰檐遮阳,有效地解决了矮层建筑的各层遮阳问题。这既是建筑师探索把中国宫殿建筑的重檐屋顶形式应用于新建筑,增加建筑的雄伟姿态,又发挥了各层的遮阳隔热功能。在中山大学南校区第二麻金墨屋与爪哇堂就是外国建筑师“中为西用”的典范。

(4)、骑楼

骑楼是岭南近代建筑的一大特色。主要经历了支柱骑楼、悬挑骑楼和有柱骑楼三种形式。其中,支柱骑楼最为悠久和盛名。支柱骑楼又称有脚骑楼,流行于民国初期岭南城镇,即在扩宽马路的同时沿马路建起架空在人行道上2、3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