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制度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完整版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整版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6c78b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0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包括员工入职、离职、调动、晋升、培训等过程中的各类档案材料。
第三条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人事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二)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属于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密。
(三)完整性原则:人事档案材料应当齐全,不得缺漏。
(四)安全性原则:人事档案保管应当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泄露。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人事档案的统一管理,设立人事档案管理岗位,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一)负责公司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工作。
(二)负责档案材料的编制、统计、查询、报告等工作。
(三)负责档案库房的安全、保密工作。
(四)负责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和执行。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归档第六条员工入职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
(二)入职申请表、劳动合同等。
(三)其他与入职相关的材料。
第七条员工离职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离职申请表、离职证明等。
(二)离职原因说明。
(三)其他与离职相关的材料。
第八条档案归档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材料的内容、时间、类别等进行分类。
(二)档案材料应当完整、齐全,不得缺漏。
(三)档案材料应当进行编号、登记、编目。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使用第九条档案保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湿度适宜。
(二)档案材料应当使用防潮、防蛀、防霉、防尘的包装材料。
(三)档案材料应当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条档案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档案借阅应当办理借阅手续,登记借阅人、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精选11篇)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cbe7f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b.png)
作者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内容。
篇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人事档案管理范围: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工人等各类人员(包括出国不归、失踪、除名、逃亡职工和残死亡、离休、退休职工)的人事档案,二、除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库。
三、档案的管理(1)根据气候的不同变化,经常注意档案的通风、温度、清洁、防火、防盗、防晒、防潮和防蛀。
(2)对所管理的人事档案必须逐人登记注册。
(3)每季度核对一次档案的分类、编目、序号,发现编错或放错位置需纠正;装卸档案要按登记册全面检查档案,发现漏缺档案需查找。
(4)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材料,对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材料拒不交出者,应追究其责任。
(5)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四、人事档案是全面反应干部、工人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实物材料,构成包括下列十项内容。
(1)履历表及其他简历材料等。
(2)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3)各种鉴定;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材料;(4)各类考核、评价材料及毕业成绩单、学历证明等。
(5)政治历史审查材料及甄别复查材料,更改或姓名认定材料等。
(6)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7)表彰奖励材料(8)执纪执法部门形成的涉及个人的材料。
(9)任免呈报表,确定或晋升技术职务、学位、学衔审批表,出国人员审批表,调整工资审批表,工资级别登记表,离休、退休、退职审批表等,(10)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工作中形成材料。
五、查阅和借用人事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随意查阅人事档案,如必须查阅有关人员档案情况,需办理借阅手续由档案管理人员提供。
(2)必须查阅档案时,只限于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中共党员干部到档案室查阅所需情况。
(3)任何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5篇)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073f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1.png)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第四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第八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范本(二篇)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5905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8.png)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人事部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信息安全性,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人事部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档案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司人事部的档案得到有效的管理、保存与利用,保证公司人事部业务的高效运转。
【第二章档案的归档】第四条档案的归档是指将文件、资料等相关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整理并存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于日常管理和查询。
第五条档案的归档按照文件和资料的性质、分类、时间等因素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分类目录。
第六条档案必须按照档案分类目录的要求进行整理,每个档案必须标注清楚相关的档案编号、标题、日期等信息。
第七条归档完毕的档案必须定期进行整理、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第三章档案的保存】第八条档案的保存是指将已归档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档案室应具备相应的防火、防水、防盗、防尘等设备和措施,保证档案的安全。
第十条档案室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灭火器材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整改。
第十一条档案室应制定档案调阅与借阅制度,对于需借阅的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和审批。
第十二条档案室应定期进行档案的清点和整理,发现档案损坏或遗失的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进行补充和修复。
【第四章档案的利用】第十三条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档案利用制度,明确档案的利用范围、条件、方式和程序。
第十四条档案利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对于无权利使用档案的人员,不得提供档案查询和复制的服务。
第十五条档案利用需要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经过审批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档案利用结束后,应做好档案的归还和记录工作,并对档案进行必要的整理和修复。
【第五章档案的销毁】第十七条档案的销毁是指对于已无保留价值和法定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第十八条档案销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有相应的销毁记录和证明材料。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细则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d7189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细则。
第二条本制度及细则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全面、准确地反映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变动情况。
2. 准确性原则:人事档案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3. 安全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
4. 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涉及员工个人隐私,应当严格保密。
5. 利用性原则:人事档案应当方便查询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档案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细则;2. 组织实施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3. 指导、监督各部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4. 处理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人事档案管理员职责:1. 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2. 负责人事档案的检索、查询和借阅工作;3. 负责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4. 负责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5. 完成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人事档案收集范围:1. 员工的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个人证件;2. 员工的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书、绩效考核材料等劳动关系材料;3. 员工的职务、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变动材料;4. 员工的奖惩、培训、调动等人事变动材料;5. 其他与员工个人相关的重要材料。
第八条人事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整理;2.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保档案的连续性;3. 档案材料应当整齐、规范,便于查阅;4. 档案袋、文件夹等应当清晰标注档案名称、编号、日期等信息。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75302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6.png)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保密性和有效性,保障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便利性、实用性、保密性和规范性原则。
第四条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法、规范、及时、准确地履行人事档案管理职责。
第二章人事档案的种类第五条公司人事档案包括基本档案、任职档案和退休档案。
1.基本档案是指员工在公司入职后,首次建立的、记录员工个人基本信息的档案,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
2.任职档案是指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形成的记录员工工作情况和表现的档案,包括员工绩效考核、晋升晋级、处分记录等。
3.退休档案是指员工离退公司后形成的记录员工退休情况和享受待遇的档案,包括员工退休时间、退休工资、退休福利等。
第三章人事档案的管理第六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人事档案室,负责公司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和完整性。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文件管理制度,明确人事档案的管理权限和流程,规范人事档案的存档、借阅和使用。
第八条公司应及时更新员工的人事档案,确保工作变动、奖惩等信息的及时记录和归档。
第九条公司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的保密管理,严格控制档案的查阅权限,禁止未经许可的查阅和泄露人事档案信息。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档案条码或电子档案系统,方便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检索。
第四章人事档案的归档和销毁第十一条公司应设立人事档案的存档期限和销毁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明确人事档案的归档和销毁时限。
第十二条员工离职后,公司应及时将其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处理,妥善保管并进行备份。
第十三条人事档案存档期限为员工离职后7年,满7年后应将人事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生效。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规章制度(5篇)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规章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a5dc4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5.png)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一、目的为了更有效的的员工人事档案进行妥善管理,有效的保守机密;同时为了维护人事档案的完整,防止材料损坏,便于高效、有序的利用档案资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档案管理内容1、员工入职档案:个人简历、员工入职登记表、应聘人员登记表、面试记录及待遇核定事项审批、笔试试题、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学位证复印件、离职证明、各类合同及协议。
2、员工培训档案:培训通知、培训总结报告或者考评结果、培训审批表、员工外派培训合同、外出培训反馈表(证书原件)、员工培训统计表。
3、绩效管理档案:将员工绩效考核相关资料按月归类整理。
4、员工离职档案:员工离岗包括员工与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死亡等情形。
三、档案相关规定1、基础管理1.1原则:分类标准、归档及时、排列有序、层次清楚、整理规范。
1.2员工入职前,人力资源部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有虚假,可不予录用和解聘处理。
1.3对人事档案按入职时间分类归档,按在职人员、离职人员进行整理,并及时登记于《入职员工人事档案登记》(见附件一)《离职员工人事档案登记》(见附件二),并在档案前页填写各种人事资料的名称及对档案进行编号,人事档案原则上是永久保存。
1.4当在职员工的基本资料有变动时(如学历变动、身份证号码变动、个人技术职称变动、婚姻情况变动等),应及时将相关资料复印件交人力资源部归档,原件当场查验。
1.5调动和录用入公司的员工,应在办理手续前调阅档案。
在其报到新岗位前,对调入或新建立的档案都应登记。
1.6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文字清楚、手续齐备。
材料须经审批盖章和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归档。
1.7员工离职档案每月清查,另外存档,档案保存原则上三年后方可销毁(高管及核心人员保留该员工离岗____年止)。
____人力资源部档案员要注意档案管理环境的清洁、整洁。
人事部档案管理制度(精选4篇)
![人事部档案管理制度(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e2d9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f.png)
人事部档案管理制度(精选4篇)人事部档案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档案,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怡通集团各项工作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人事档案工作是集团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为贯彻执行集团战略、方针、政策服务的,是选贤举能,知人善任,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员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怡通集团总部及其各子公司。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集团企业管理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责——a、负责制订、修改和完善集团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等规范;b、负责本制度在各子公司实施执行的具体指导和监督检查;c、负责怡通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d、负责怡通集团各子公司、部门的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e、负责对各子公司的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督导。
第五条:集团企业管理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义务是指导各子公司按本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程序、规范档案管理行为。
第六条:各子公司行政部门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责就是负责执行本制度,按其要求建立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负责管理企业管理部所有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人事档案内容第七条:人事档案一式两套(原件由各子公司行政部保管、复印件由集团人事部统一管理),是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员工情况的有关材料构成,主要有如下几类:a、履历材料(包括个人的简历资料、学历、资格证等);b、考核、考察材料;c、奖励及处分材料;d、培训记录及外训协议等材料;e、、保密协议、录用、任免、聘用、离职材料;f、其他可供企业用人参考的资料。
第四章、档案编号管理第八条:各子公司行政部门必须按照OA管理系统中的员工编号(即:工号)进行编号,每100个档案做一个标记,方便查找。
由其他单位转入的员工档案,按照转入单位的编号更换编号(转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4cc3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7.png)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公司人事档案管理,保障员工权益,使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科学有序、质量高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公司劳动合同的工人、职员、管理人员,以及临时工,不包括兼职人员。
三、制度内容1. 建档原则1.身份真实:要求所有员工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
2.完备准确: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准确、不遗漏。
3.按时录入:在入职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将资料完整录入电子系统。
2. 档案保管1.电子档案存储:使用公司提供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将员工档案信息录入电子档案库中。
2.纸质档案存储:纸质档案按月份分类存储,置于专用文件柜中,并进行全面保密。
3. 档案查询使用1.需求范围:员工可以随时向人事部申请查阅个人档案,管理层可以向人事部申请查阅员工档案。
2.使用方式:员工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申请,管理层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申请,人事部查阅后向申请人提供答复。
4. 档案审核1.档案审核:在员工离职时,人事部门必须对员工档案进行归档审核。
2.审核结果:审核结果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反馈员工,并将离职员工档案进行归档处理。
5. 档案合规性1.内部审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定期对员工档案进行内部审查,确保每位员工档案信息合规。
2.外部审查:定期进行公司的外部审查,避免违规情况的发生。
四、档案保密1.档案保密原则:人事部门要加强保密工作,确保员工档案信息不泄露,员工的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2.保密措施: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保密培训,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档案信息被泄露。
五、制度执行1.人事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修订;2.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凡违反本制度者,人力资源部门将依法按规定进行处理。
六、制度解释1.解释权:本制度由公司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2.修改权:公司人事部门有权修改、调整、完善本制度。
所有修改的内容,将在工作人员范围内通知公告。
修改后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即可执行。
以上是公司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确保公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公司档案人事管理制度规定
![公司档案人事管理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e1350d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d.png)
公司档案人事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档案和人事管理,规范档案和人事管理行为,保障公司档案和人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档案,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人事管理,是指公司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离职等工作过程的管理。
第四条公司档案和人事管理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保密性原则,确保公司档案和人事信息的有效利用。
第五条公司设立档案室,负责公司档案和人事管理的日常工作。
公司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档案室做好档案和人事管理工作。
第二章档案管理第六条档案室负责公司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应在产生档案的同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整理,并及时移交档案室。
第八条档案室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有序和完整。
档案室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九条档案室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提供档案查询、借阅等服务。
借阅档案应严格履行手续,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第十条档案室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对过期、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鉴定,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
第十一条档案室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性。
第三章人事管理第十二条人事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公司人事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离职等工作环节。
第十四条公司招聘员工应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并通过内部招聘、外部招聘等方式进行。
招聘过程中应遵循信息公开、竞争选拔、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五条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事部门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部门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a111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d.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事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人事部门所有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人事档案是单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单位历史、现状和发展的重要见证。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第四条人事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管理设备和设施,确保档案的存放、查阅、利用等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五条档案收集1. 人事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及时收集各类人事档案材料。
2. 档案收集应包括以下内容:职工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工作经历、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退休等资料。
3. 档案收集应确保材料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六条档案整理1. 档案整理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2. 档案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档案目录,明确档案的分类、编号、存放位置等;(2)对档案材料进行分类、归档、编号;(3)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装订、粘贴;(4)编制档案卡片,详细记录档案的基本信息。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七条档案保管1. 人事部门应建立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2. 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等设施,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
3. 档案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清理、维护,确保档案的整洁、有序。
第八条档案利用1. 档案利用应遵循合法、合理、安全的原则,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2. 查阅档案需经单位领导批准,并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
3. 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不得擅自复制、摘抄、借阅档案;(2)不得在档案上涂改、涂抹、折损;(3)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室;(4)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归还档案。
第四章档案销毁与归档第九条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执行。
行政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行政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b7546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人事档案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职、离职、退休等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二)集中统一、保密安全原则;(三)科学规范、便于利用原则;(四)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原则。
第二章档案管理范围第四条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包括:(一)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学历、学位、职称、职务、工作经历等;(二)干部任免、调动、考核、培训、奖惩等材料;(三)劳动合同、工资、福利、保险等材料;(四)其他应归档的材料。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五条人事档案收集应做到全面、准确、及时。
(一)档案管理人员应按照档案收集范围,定期收集各类档案材料;(二)各部门应将本部门产生的档案材料及时移交档案管理人员;(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材料的接收、登记、整理工作。
第六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二)按照档案材料的类别、性质、内容进行分类;(三)按照档案材料的规格、尺寸进行装订;(四)对破损、褪色的档案材料进行修复和保护。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七条档案保管应做到:(一)档案库房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防止档案材料霉变、虫蛀;(二)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第八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档案利用者应出示有效证件,说明利用目的和理由;(二)档案管理人员应按照档案利用者的要求,提供档案查询、复制等服务;(三)档案管理人员应确保档案利用者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第五章档案销毁第九条档案销毁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档案管理人员提出销毁意见,经单位领导批准;(二)销毁档案前,应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档案材料完整;(三)销毁档案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监督,确保档案材料全部销毁。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规范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8b62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0.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事档案管理,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全体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人事档案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得伪造、篡改。
2. 安全保密原则:严格保密,确保人事档案安全。
3. 规范化原则:按照国家和行业档案管理规范,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4. 服务原则:为人事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我单位设立人事档案室,负责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人事档案室的主要职责:1. 制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规范,并组织实施。
2. 收集、整理、保管人事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3. 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编目、归档,建立档案检索系统。
4. 为人事工作提供档案查询、借阅等服务。
5. 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鉴定、整理和归档。
6. 负责人事档案的销毁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1. 人员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民族、政治面貌等。
2. 学历、学位、职称、技能等证书复印件。
3. 工作经历、任职文件、职务变动情况等。
4. 奖惩情况、考核结果等。
5. 其他需要归档的材料。
第七条人事档案的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编目。
2. 档案材料应按时间顺序排列,同一时间内的材料按内容顺序排列。
3. 档案材料应装订整齐,封面标注档案名称、所属部门、归档时间等。
4. 档案材料应填写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档号、页数、归档时间等。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人事档案的保管要求:1. 档案室应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如档案柜、档案架、灭火器等。
2. 档案材料应存放在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霉的条件下。
3. 档案室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档案安全。
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b86c45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6.png)
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司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准确、全面、及时、保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档案建立1、入职申请表,包括申请者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
2、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3、学历证、职称证和其他任职合法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4、最近1寸免冠照片3张。
5、公司签订的关于保密的协议等。
第三章档案梳理1、员工入职后,由公司进行资料收集、梳理和归档,建立员工档案,包括人员信息、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培训记录、奖惩记录、薪酬相关信息等。
2、定期对员工所在工作对应的档案内容进行梳理、更新,对于岗位发生变化或者工作职责有所增减的员工,要调整相应工作记录,并进行及时录入。
第四章档案保管1、使用电子档案,任何部门都不得使用非保密的云存储和移动储存设备存储员工档案信息。
2、公司应设置安全门禁和防火措施,确保员工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密。
3、离职员工的档案应当保存两年以上,并应当妥善保管好离职员工的原始协议、离职证明、劳动合同等法律文书。
4、针对保密人员档案,有专人负责保管。
第五章档案查询和利用1、员工可以对自己的档案进行查询,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奖惩记录、薪酬等所有资料,公司对此不收取任何费用。
2、公司可以使用员工档案信息与其它模块进行采用,但必须严格控制范围,避免档案信息泄露和滥用。
第六章档案借阅1、员工申请查询和留存条款,员工提出书面申请借阅员工档案的,公司应当通过书面方式审核其申请依据,确定被借阅文件的类别、数量、借阅期限等内容。
2、因工作需要确需借阅人员档案的,公司应事先取得其本人同意,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借用,不得外借、复印、擅自转授他人。
3、借阅人员在归还时,应在借阅单上签名确认,并向公司提供复印件。
第七章档案销毁1、离职员工的档案需要保存两年以上,超过此期限后,公司应当对档案进行销毁或归档,离职档案销毁应当由档案管理员进行,并按照国家有关文件和技术规定和规程执行。
办公室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办公室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bf99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办公室人事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录用、考核、晋升、奖惩、离职等环节产生的档案资料。
第三条办公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2. 准确性原则:档案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3.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和泄密。
4. 利用性原则: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各项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办公室人事档案管理由人事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和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2. 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3. 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鉴定和销毁;4. 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5. 向有关部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第五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人事部门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按时、按规定提供员工人事档案资料;2. 对员工人事档案进行审核,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准确;3. 协助人事部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4. 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第三章档案管理流程1. 新员工入职时,人事部门应及时收集其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相关资料,建立人事档案。
2. 员工工作期间,各部门应及时将员工的考核、晋升、奖惩等资料报送人事部门归档。
第七条档案整理1. 人事部门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内容的有序性。
2. 档案整理应遵循“一人一档”的原则,每个员工建立独立的人事档案。
第八条档案归档1. 档案整理完成后,人事部门应及时将档案归档,归档时应注明档案编号、归档时间等。
2. 档案归档应按照档案类别、年份等顺序排列,方便查阅。
第九条档案保管1. 人事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精品3篇)
![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1762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3.png)
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精品3篇)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1)一、档案保管制度:1、档案实行专人管理,管理严格保管档案箱、橱钥匙,不得带至办公室外,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便开启档案箱、橱。
2、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私自摘录、擅自为他人查阅档案,不得向外传播和介绍档案、资料内容及存放位置等情况。
3、科学管理档案,档案查阅完毕,随时归还原处;档案按保管期结合年代排列存放,资料按类别排列存放。
4、档案箱、橱进行统一编号,自门口开始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编号,并插上查找案卷指引卡。
5、维护档案安全,每个箱橱必须保持整洁,并放置防霉去虫剂。
6、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理交接手续。
二、档案保密制度:1、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保守秘密,不得擅自扩大档案利用范围,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2、严格档案借阅制度,健全手续,做到万无一失。
3、不利于保密的地方不得存放机密文件和资料。
4、不得擅自摘录、复制档案内容,不得私自将机密文件和档案带回家中和公共场所查阅。
5、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通信中涉及档案机密。
三、档案借阅制度1、外单位查、借档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审明查档案原因,经本单位分管档案领导批准后可准予查阅。
2、本单位人员查阅涉入本单位机密的有关档案,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3、查、借档案者必须认真填写借阅登记簿。
4、查借档案者要爱护档案,不准在卷内涂改、勾画、撕拆、抽取档案。
5、查阅档案一律在本单位内查阅,原件一般不得借出,如特殊情况需外借者,须经领导批准,限十天内归还,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6、档案归还时,档案工作人员应清点无误后签收,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报领导处理。
四、档案鉴定制度:1、按期对档案保管满15年的短期档案进行鉴定工作。
2、鉴定工作要在分管领导下的主持下,由分管领导、业务人员、档案人员组成鉴定小组,逐卷进行鉴定,鉴定后要写出鉴定报告并注明鉴定日期。
3、对鉴定后继续保存的档案要调整保管期限,并在备考表中注明鉴定时间、意见,由小组负责人签字。
人事行政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行政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6b8f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事行政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人事行政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人事行政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人事行政档案由人事部门统一集中管理。
(二)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档案管理。
(三)安全保密原则:确保档案实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毁和泄密。
(四)高效利用原则:提高档案利用率,为各项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一)人事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人事行政档案,包括员工入职、离职、调动、晋升、考核、奖惩、培训等过程中的各类文件、资料。
(二)各部门在办理相关人事事项时,应及时向人事部门移交相关档案材料。
(三)档案收集应做到齐全、准确、及时。
第五条档案整理(一)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编号、装订、编目等要求进行。
(二)档案分类应遵循科学、系统、便于检索的原则。
(三)档案编号应采用统一编码,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四)档案装订应采用牢固、便于保存的方式。
(五)档案编目应包括档案名称、类别、编号、形成时间、保管期限等信息。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六条档案保管(一)档案保管应按照档案保管期限、密级和载体特性进行分类存放。
(二)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尘、防火、防盗等条件。
(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的登记、统计、移交等工作。
第七条档案维护(一)档案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修复、消毒、防霉等。
(二)对已损毁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三)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档案的整洁、有序。
第四章档案利用与保密第八条档案利用(一)档案利用应遵循合法、合规、便民、高效的原则。
(完整)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完整)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9473049e314332386893dd.png)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集团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集团公司员工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引进的员工的档案一律由集团人力资源中心统一管理。
(一)原始档案:员工入司时随转的人事档案材料,员工转正后调入公司管理。
(二)新建档案:员工入司以后的任职情况、培训情况、工资调整、学历、职称变化、历年考核等情况及员工基本情况复印件备查材料。
(三)电子档案:员工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户籍所在地、毕业学校、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经历、岗位、职务、合同期限等情况通过电子信息系统的形式所形成的记录。
经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授权自行招聘的各分(子)公司引进的员工的档案由各分(子)公司人资科管理.第三条人事档案由各公司、部门总经理分管或指导,该公司、部门人事负责人具体负责操作和管理,并对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全权负责对各公司、部门人事档案的监督考核。
二、人事档案的建立第四条新建人事档案收集范围由人力资源部门直接形成的材料:(一)各种履历表、登记表、面试评价表、个人经历材料及求职原始材料。
求职原始材料包括:报名登记表、照片、面试记录、身份证和毕业证复印件、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胸透检验单(要求员工在进公司之前须到公司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且出具的体检证明须真实有效)等材料。
(二)职务任免申请表、行政职务任免材料、晋升技术职称(学位等)审批材料。
(三)工资调整审批表。
(四)鉴定书、鉴定表以及其它各种鉴定材料。
(五)考核、考勤或其它类材料。
(六)有关培训学习经历及成绩、学历情况等材料。
(七)各种处分、处罚材料和通报批评等材料。
(八)有关接收、调配、解聘等情况记录材料。
(九)各种重要的个人申请、承诺、聘用合同(协议)、保险等材料.(十)各种岗位责任书、竞聘、施政方案等。
通过其它渠道形成的材料:(一)各类组织成员或代表以及各种先进模范或受奖励材料。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cf9834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c.png)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档案,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项工作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人事档案工作是公司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贯彻执行公司战略、方针、政策服务的;是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员工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各个部门;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人力资源部一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公司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等规范;二负责本制度在各部门实施执行的具体指导和监督检查;三负责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四负责对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督导;五人力资源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责具体如下:1收集、鉴别和整理档案材料;2办理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3登记职务及工资变动情况;4为有关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情况及有关材料;5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6办理人事档案有关的其他事宜;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要求和职责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二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严格执行保密守则,不向无关人员泄露员工人事档案内容;四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条例,管理好本单位员工人事档案,接受上级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五负责本单位人事档案信息的维护与管理,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转递、保管和提供查借阅等工作;六调查研究员工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七采取防盗、防火、防晒、防潮、防蛀等各项预防措施,确保员工人事档案的安全保管,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第三章人事档案内容第六条:员工人事档案正本的内容和分类:第一类履历材料:个人简历表,各类人员登记表;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鉴定含自我鉴定,调动、任免的考核材料等;第四类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指国家教委认可的学历、学位及学习成绩,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考核、审批材料,毕业生登记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着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培训内容、考试成绩以及“培训证书”复印件等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指入党入团、应征入伍等各类政审材料及更改民族、年龄、国籍、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第六类参加及退出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入党入团志愿书、申请书、转正报告,取消预备党员及党员资格的材料,退团材料,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包括科技、业务及政治等方面的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处分决定、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及个人提供的有关材料,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中形成的判决书等材料;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含劳动合同书、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体检表、评残材料、法院审判的离婚判决书,员工逝世后的有关材料,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第七条:员工人事档案副本的内容: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第三类的主要鉴定、干部考核材料;第四类的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第五类的重要政历材料;第七类的奖励材料;第八类的处分材料;第九类的任免、工资、待遇、出国审批材料;其他类别如有重复的材料,也可归入副本;第四章档案的整理第八条:整理员工人事档案,必须做到档案材料认真鉴别,分类准确,材料齐全,编排有序, 目录清楚, 装订整齐, 达到每卷档案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第九条:每卷档案材料应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的衔接或材料的形成时间排序,并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上编写类别号和顺序号,在其右下角编写页码;第十条:档案材料排序的方法:一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排序的有第一、二、三、四、七、九、十类:二按档案材料内容主次关系排序的有第五、六、八类;其中第五类及第八类应将同一件事的结论性材料排在前;第六类材料,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书应排在入党其他材料之前,先排入团后排入党材料;第十一条:档案材料目录是查阅档案内容的索引,要认真进行编写,具体要求如下:一题目与材料相符,过长的可简化,但要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无题目的可自行拟题目;二材料形成时间一般采用材料形成的最后落款时间;三档案材料页码按图书编页法进行编页,每面为一页,已印有页码的材料应如数填写;第十二条:档案材料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纯兰或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第五章人事档案的收集、保管和销毁第十三条:员工所在单位的组织、人力资源部对职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第十四条: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准确、文字清楚、手续齐备;材料须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归档;第十五条:按规定需要销毁档案材料时,必须认真履行登记手续并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可销毁;第十六条: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的样式、规格应统一使用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第十七条: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违反规定者,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理;第十八条:档案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查借阅、收集、鉴别归档、转递、检查核对、保管保密、管理人员职责、送交档案材料归档工作的八项制度及各项工作程序,并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高温、防盗等六防工作;第十九条:人力资源部的档案管理人员在以下几个时段特别需要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1、新员工报到时;新员工报到后,收齐新入职员工的所有手续、证件、资料后,统一装入新建的档案袋内,并在档案袋封面左上方书写上档案袋编号同员工的工号相同、员工姓名、性别;办理完试岗派遣手续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将以下档案、证件和资料进行再次归档:⑴、职位申请书必须要有初试、复试、录用的审批人签字及录用时的薪资标准等意见签署、贴上一张一寸的彩色照片;⑵、身份证双面都印在同一页上,A4纸、学历证、学位证及其他相关资质证件的复印件;2、员工办理正式入职手续时;办理完入职手续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将以下档案、证件和资料进行再次归档:⑴、签署好的担保书;⑵、试岗通知单必须有其直接上级对其在试岗期间表现的评价;⑶、录用通知单、实习协议;3、员工办理转正手续时;员工转正手续完成后,各级人力资源部门人事专员必须将以下资料收集齐后,归入该员工的档案袋:⑴、员工保管的实习协议和录用通知单;⑵、该员工的转正申请表、转正通知单;⑶、劳动合同;⑷、竞业禁止合同书;4、员工办理调动手续时;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在完成员工调动手续的三个工作日内,将员工调动手续资料装入该员工的档案内,具体的资料有:⑴、人事异动审批表;⑵、员工调动工作移交表;⑶、文件档案资料移交明细表、物品资产移交明细表、客户资料移交明细表、待办工作事宜移交明细表;⑷、调令;5、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时;人事处在办完员工离职手续的三个工作日内,将离职相关资料装入该员工的档案内,必须装入的资料有:⑴、该员工的书面离职申请书;⑵、该员工交回的自己保存的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合同书、转正通知单;⑶、离职申批表;⑷、员工离职工作移交表;⑸、文件档案资料移交明细表、物品资产移交明细表、客户资料移交明细表、待办工作事宜移交明细表;6、公司对员工进行表彰或处罚时,需要归档的资料必须第一时间三天以内归档;第二十条:每年一季度按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对上一年的人事档案进行整理、组卷;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本管理制度第三章中所列的档案内容涉及的相关材料;第二十一条:在整理过程中,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第六章档案的提供和利用第二十二条: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档案,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查阅本单位人员档案应填写审批表,按规定程序逐级审批,方便查阅;二如需要本公司领导干部档案,应携带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或内部审批表,经人力资源部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三人事档案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借出查阅;如必须借出查阅时,应事先提交报告,说明理由,经人力资源总监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禁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对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六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须请示档案所在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才可复制办理;第七章档案的转递第二十三条:员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工作交接并办清所有手续后,如无特殊情况,所在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档案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劳动组织、人事部门;所在单位领导如有职务调整,无特殊情况,接到任免通知后,10天内必须办理档案转递;第二十四条: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填写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并密封包装;三对转出的档案材料,应齐全,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单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单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档案丢失;第八章其他规定第二十五条:凡是公司的员工正式员工、试用员工和临时员工都必须建立档案正本,是否建立副本,根据工作需要由人力资源部自行确定;第二十六条:人事档案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接受过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在工作中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原则上安排中共党员从事此项专项工作;第二十七条: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应按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档案保管和档案销毁;第二十八条: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档案借阅申请表日期:20 年月日人事档案借阅登记表人事档案移交表。
人才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才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a2f97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才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人才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人才中心所有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人才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的全面、真实、完整;2. 准确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无误;3. 安全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4. 有效性原则:确保人事档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1. 人才中心员工入职时,应将个人简历、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材料提交给人事档案管理部门;2. 员工晋升、调任、离职等过程中,应及时将相关材料提交给人事档案管理部门;3. 人才中心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整理员工档案。
第五条档案整理1.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编目、归档;2. 档案整理应遵循档案管理规范,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可检索性;3. 档案整理过程中,如发现档案信息有误,应及时更正。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1.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2. 档案保管应按照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进行,实行分类存放、定期检查;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消毒、防潮、防虫、防尘处理。
第七条档案利用1. 人才中心员工因工作需要查询、复制档案时,应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查阅;2. 查阅档案时,应遵守档案查阅规定,不得擅自复制、拍照、摘抄档案内容;3. 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查阅记录,确保档案的利用情况可追溯。
第四章档案销毁第八条档案销毁1. 档案保管期满,需销毁的档案,应由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经批准后方可销毁;2. 销毁档案前,应进行鉴定,确认档案已无保存价值;3. 销毁档案时,应采取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第五章责任与奖惩第九条责任1. 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事制度人事档案管理
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人事档案保管制度目的第一,保守档案机密。
现代企业竞争中,情报战是竞争的重要内容,而档案机密便是企业机密的一部分。
对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能有效地保守机密。
第二,维护人事档案材料完整,防止材料损坏,这是档案保管的主要任务。
第三,便于档案材料的使用。
保管与利用是紧密相联的,科学有序的保管是高效利用档案材料的前提和保证。
人事档案保管制度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
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材料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转递制度;保卫保密制度;统计制度。
(1)材料归档制度。
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及时归档,归档的大体程序是:首先对材料进行鉴别,看其是否符合归档的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属性、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体位置;再次,在目录上补登材料名称及有关内容;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档案。
(2)检查核对制度。
检查与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
检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等,也包括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它存放错误等。
检查核对一般要定期进行。
但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进行检查核对:--突发事件之后,如被盗、遗失或水灾火灾之后:--对有些档案发生疑问之后,如不能确定某份材料是否丢失。
--发现某些损害之后,如发现材料变霉,发现了虫蛀等。
(3)转递制度。
转递制度是关于档案转移投递的制度。
档案的转递一般是由工作调动等原因引起的,转递的大致程序如下:
①取出应转走的档案;
②在档案底账上注销;
③填写《转递人事档案材料的通知单》;
④按发文要求包装、密封。
在转递中应遵循保密原则,一般通过机要交通转递,不能交本人自带。
另外,收文件单位在收到档案,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字盖章,及时退回。
(4)保卫保密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
①对于较大的企业,一般要设专人负责档案的保管,应齐备必要的存盘设备。
②库房备有必要的防火、防潮器材。
③库房、档案柜保持清洁,不准存放无关物品。
④任何人不得擅自将人事档案材料带到公共场合。
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
严禁吸烟。
⑥离开时关灯关窗,锁门。
(5)统计制度。
人事档案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人事档案的数量。
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补充情况。
③档案整理情况。
④档案保管情况。
⑤利用情况。
⑥库房设备情况。
⑦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情况。
二、人事档案利用制度目的第一,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
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程度和手续,这是保证档案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
第二,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也是为了给档案管理活动提供规章依据。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这些制度行事,这是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人事档案的利用有多种方式:(1)设立阅览室以供利用查阅。
阅览室一般设在人事档案库房内或靠近库房的地方,以便调卷和管理。
这种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便于查阅指导,便于监督,利于防止泄密和丢失等。
这是人事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
(2)借出使用。
借出库房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本机关领导需要查阅人事档案;公安、保卫部门因特殊需要必须借用人事档案等。
借出的时间不宜过长,到期未还者应及时催还。
(3)出具证明材料。
这也是人事档案部门的功能之一。
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以是人事档案部门按有关文件规定写出的有关情况的证明材料,也可以是人
事档案材料的复制件。
要求出具材料的原因一般是入党、入团、提升、招工、出国等。
人事档案利用的手续在通过以上方式利用人事档案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手续。
这是维护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保证。
(1)查阅手续。
正规的查阅手续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由申请查阅者写出查档报告,在报告中写明查阅的对象,目的,理由,查阅人的概况等情况;其次,查阅单位(部门)盖章。
负责人签字;最后,由人事档案部门审核批准。
人事档案部门对申请报告进行审核,若理由充分,手续齐全,则给予批准。
(2)外借手续。
首先,借文件单位(部门)写出借档报告,内容与查档报告相似。
其次,借文件单位(部门)盖章,负责人签字。
再次,人事档案部门对其进行审核、批准。
然后,进行借档登记。
把借档的时间,材料名称、份数、理由等填清楚,并由借档人员签字。
最后,归还时,及时在外借登记上注销。
(3)出具证明材料的手续。
单位元、部门或个人需要由人事档案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时,需履行以下手续:首先,由有关单位(部门)开具介绍信,说明要求出具证明材料的理由,并加盖公章;其次,人事档案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利用者的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最后,证明材料由人事档案部门有关领导审阅,加盖公章,然后登记、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