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知识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文
是托尔斯泰这一时期思想和心境的真实 流露,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了地主经 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矛盾,并把这 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 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甚至 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 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皈依上 帝,爱人如己。
“我是一个坏女人”,“堕落的女 人”。
“我还是同原来一样,可另外一个女 子附在我身上,我怕她,因为她爱上了另 一个男人。我这个人坏。”
她在临死时说道:“上帝,饶恕我的 一切。”
悲剧的根源
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 冲突的必然结果。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 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
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 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官僚世界。
列文:“这是怎样一个女人!”
“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 人!”
“这个女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 的风度。”
卡列宁是一个生命意识丧失净尽的人
“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 “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就是一架凶
狠的机器。” “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
西!” “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
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 “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 “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
女人。”
2)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
作为贵妇人的安娜自身思想、性格 方面的矛盾,是其悲剧的内在根源。
一方面追求爱情,渴望达成有爱情 的婚姻。
另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 冲动,把爱情同堕落和犯罪相提并论。
艺术特色
出色的心理描写
第一,小说注重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 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
第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 其内心世界。
第三,善于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 物的内心世界世界。
1、注重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 的过程
安娜的心理活动描写侧重于展示其 情感与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如a 安娜和渥伦斯基相遇后,当卡列宁再次 去车站接她时,安娜觉得他很丑陋。b 当安娜分娩时,内心希望两个情敌能和 好,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
美丽的安娜
作者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 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以致他娓娓写道:“她 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 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 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 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 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 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 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
——迷惘的安娜
遭遇渥伦斯基冷落 ——万念俱灭的安娜
倒在火车轮下的安娜
思考:
如何理解安娜形象
安娜
安娜是一个追求 新生活,具有个性 解放特点的贵妇形 象。一个被虚伪道 德所束缚和扼杀的 悲剧人物。
1)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
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 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
①在安娜生活的时代,女人实现自 我价值的空间狭小,只能以爱情为突破 口。
安娜
安娜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 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 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1)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 解放的贵妇形象。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 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在安娜生活的时代, 女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狭小,只能以爱情为突破 口。无爱的婚姻使安娜倍感压抑,希望通过爱情而 获得精神自由。2)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 悲剧人物。作为贵妇人的安娜自身思想、性格方面 的矛盾,是其悲剧的内在根源。外在根源:第一, 上流社会的迫害是根本原因;第二,把个人幸福完 全维系在渥伦斯基身上,也是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 原因。
②无爱的婚姻使安娜倍感压抑,希 望通过爱情而获得精神自由。
“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 内心世界。
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而且非常 虚伪。
两人思想、性格反差巨大。
安娜的魅力在于她内心丰盈的生命意识
“渥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压抑 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 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 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 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 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
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
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 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 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 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列文
列文的道路:改革—绝望—找到归宿。 通过列文这一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
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 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 心情。
安娜
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 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女人,她嫁给了比她大20 多岁的彼得堡官僚卡列宁为妻,多年来安于贤 妻良母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风流倜 傥的年轻军官渥伦斯基相遇而坠入情网。她弃 家出走,面对整个上流社会的敌意,她奋勇反 抗,然而好景不长,终于与伏伦斯基的感情出 现裂隙,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美丽的安娜
美丽的安娜
调停哥嫂的矛盾,正在劝慰嫂子 ——善良的安娜
与卡列宁一起生活 ——倍感压抑的安娜
与渥伦斯基幽会 ——幸福的安娜
聚精会神观看渥伦斯基赛马 ——失态的安娜
“我爱他,我 是他的情妇…… 随你高兴怎样把 我处置吧。 ”
——向丈夫坦言与 渥伦斯基的私情的安娜
为爱情而抛夫弃子,而 爱情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善于描写了安娜的眼神、笑容等展现 安娜的美丽,揭示她渴望爱情的心理感受。 如安娜第一次在舞会上出现时,作者通过 对她的穿着、佩带的首饰、外貌等的描写 来揭示她的内心被压抑的情感。

《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内容 :
安娜追求爱情自由 列文探索社会出路
两条线索
安娜 卡列宁 渥伦斯基 主
吉提 列文
要 人
奥勃朗斯基 道丽

情节
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 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 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 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 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