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优秀3篇】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优秀3篇】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1. 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 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高中音乐鉴赏教案2(一)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唱段,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现代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乐趣。
(二)了解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
重点: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感受、体验其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难点:理解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一)唱段初次欣赏;引领学生思考教师课前已准备的试题板所示思考题目(题目的拟定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中的内容,难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赏唱段中重点部分节选,引领学生边听边依据题板、记录作答。
1、再次欣赏:学生间的交流,教师针对某些学生中还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后再次欣赏。
2、分组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从完整唱段中根据声腔及板式的特点,有目的挑选简单的局部唱段让学生分组进行唱段模仿、板式节奏敲击体验。
(一)学生资源(二)多媒体资源(三)网络资源(四)知识的学习,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预习式学习方法,每个人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共享。
同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讲解有关音乐知识。
(五)重要唱段的了解、掌握,采用针对性多次重复听赏、听辨法以及模唱唱段来获得在感受体验中的音乐理解。
(六)能基本掌握中国戏曲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等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能在课堂上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鉴赏不同音乐曲目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重点:音乐曲目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欣赏材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如何鉴赏音乐:向学生解释音乐的鉴赏方法和技巧,例如注意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方面。
3. 分类鉴赏:向学生介绍不同音乐类型和曲目,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鉴赏。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围绕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学习音乐历史:通过介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
6. 听力训练:播放一段音乐,并要求学生在听完后能够准确描述其风格和特点。
7. 创作体验: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过程,如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
8. 总结辨析:结合课堂学习和个人感悟,让学生总结音乐鉴赏的要点和方法。
9.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对其风格和特点的描述,并附上个人感受。
10.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对音乐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鼓励学生多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
教案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理解和分析古典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古典音乐作品、音乐欣赏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引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古典音乐的特点:向学生介绍古典音乐的特点,如严肃、优雅、复杂等,并通过示范音乐作品进行解释和说明。
3. 古典音乐的风格: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古典音乐风格,如巴洛克、古典、浪漫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4. 音乐表达:通过不同的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围绕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套)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套)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音及音名?教学目的:学习这一讲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关于音的一些知识知道音的性质,在音乐中使用的所有音、乐音体系。
找到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1、音是怎样产生的。
2、音的性质。
3、乐音与噪音。
4、乐音体系。
5、音名。
6、音组。
7、标准音与中央c。
教学重点:?4、5、6教学步骤?:一、音就是怎样产生的。
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传送到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属于空气传播)我们所能听到的音,大致在每秒钟振动11―20000次的范围之内。
比这个范围再高或再低的就听不到了.而在音乐中所用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这个范围。
但这些音也不是全部都用以形成音乐。
二、音的性质。
1、音高:音的多寡。
就是由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去同意。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2、音值:音的长短。
由发音体振动沿袭的时间长短同意。
沿袭时间长音则短;时间短音则短。
3、音量:音的高低。
由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同意。
振幅大音则弱;振幅小音则弱。
4、音色:音的色彩。
由发音体振动的方法,性状、成分及发音体的品质等多种因素同意。
(1)、各种乐器的形状,质量相同音色就相同。
例如二胡、笛子、钢琴等。
(2)、同一乐器的原料的质量相同音色也相同。
(3)、同样乐器弹奏方法或弹奏水平的相同音色也可以有区别。
(4)、人声分男高、女高、男高、女低等但音色也相同。
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整体表现中的促进作用就是各不相同的。
必须特别注意,并非所有的“音”都具备上述四种特性,乐音有,而噪音不具备固定音高的特点。
乐音与噪音。
乐音,振动规则的,听到出来音高十分显著的音叫做“乐音”。
例如定音鼓、小提琴、钢琴二胡等。
噪音,振动圆形,听到出来音高不显著的音叫做“噪音”。
例如军鼓、锣钹、木鱼、梆子、大鼓等打击乐器。
它们不是没音高,而是高低不明显。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基本思路]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3. 理解音乐的基本形式,如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音乐的基本元素3. 音乐的基本形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示范法:播放音乐作品,分析其基本元素和形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形式。
3. 分析:播放音乐作品,分析其基本元素和形式。
4. 练习:学生练习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元素和形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分析练习:检查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基本元素和形式的分析能力。
第二章:音乐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2.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3. 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2. 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3.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知识点。
2. 欣赏法:播放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风格。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2. 讲解: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欣赏:播放音乐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风格。
4. 讨论:探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掌握。
2. 音乐作品分析:检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旋律与和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旋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旋律的分析和创作方法。
3. 了解和声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4. 掌握和声的分析和创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旋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 旋律的分析和创作方法3. 和声的概念、特点和作用4. 和声的分析和创作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旋律和和声的概念、特点和知识点。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音乐鉴赏的概念、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乐器、曲式等。
2.了解不同类型音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探讨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学习欣赏一些典型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小步舞曲》、苏格兰民歌《你究竟有多久没有回家》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讲解图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试听不同类型音乐,感知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小组讨论,分析探讨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
四、教学步骤1.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名作或典型音乐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
2.学习音乐鉴赏的基本要素:通过课堂讲解和图表等方式,介绍音乐鉴赏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乐器、曲式等。
3.学习不同类型音乐:通过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类型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4.欣赏典型作品:教师选取一些典型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等,让学生试听,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乐器等的特点,学习欣赏音乐的技巧和方法。
5.探讨音乐文化背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探讨音乐创作的文化因素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6.课后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音乐鉴赏知识,多听多欣赏不同类型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听力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听力水平,判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分析能力。
2.课堂表现:通过课堂发言、讨论和提问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锦集5篇)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锦集5篇)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志存高远、为梦想努力的积极心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学唱等教学手段,深入剖析理解作品。
【知识与技能】流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流行音乐中的弱起、切分节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流畅、完整、生动的演唱歌曲,能够结合自身、体味作品的对于未来的憧憬。
【难点】流行音乐中弱起、连续切分节奏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设置情境,点击课件,伴着舒缓的旋律,展示各种职业的工作图片,引导学生选择以后理想的职业,与同学们们分享。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联系顺势引入本课。
(二)感知歌曲1、教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叙述、自信的情绪,速度中速。
2、再次聆听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听完歌曲后,又怎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讲述了遇到挫折困难不怕输,要勇敢面对才有美好的未来。
3、教师询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旋律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开始教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发声练习,气沉丹田、轻声高位的去练习,保护好声带。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或哼唱。
3、视唱乐谱(1)注意旋律部分多处弱起节奏与切分节奏的处理,可先击打流畅拍子再加入旋律。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尝试独立唱旋律,注意弱起、切分节奏的处理。
(3)旋律部分还有多处倚音、跨小结连音线,教师采用“慢练—回归原速”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唱谱。
4、理解歌词(1)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结合歌词的意境去体会旋律中“从迷茫到坚定”的态度。
(2)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说一说自己有关“从迷茫到坚定”故事。
5、完整演唱(1)将歌词加入旋律,有节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2)分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轮流演唱歌曲。
(四)拓展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加入表现记号演唱。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流派的辨识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4.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的基本元素第一节:旋律第二节:节奏第三节:和声2. 第二章:中国民族音乐第一节:民间音乐第二节:传统戏曲音乐第三节:现代民族音乐3. 第三章:西方古典音乐第一节:巴洛克时期音乐第二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第三节:浪漫主义时期音乐4. 第四章:流行音乐第一节:摇滚音乐第二节:爵士音乐第三节:电子音乐5. 第五章:音乐鉴赏方法与技巧第一节:听觉训练第二节:音乐分析方法第三节:音乐鉴赏心得分享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风格、流派等相关知识。
2. 运用示范法,播放各类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辨别不同的音乐特点。
3. 采用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
2. 音乐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评估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音乐作品展示: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其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的PPT,辅助教学。
2. 音乐素材:收集各类音乐作品,包括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音乐鉴赏相关的书籍,丰富其音乐知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鉴赏素材和相关知识。
六、第六章:现代音乐第一节:现代音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20世纪音乐的主要流派第三节: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七、第七章:音乐与情感第一节:音乐的情感表达第二节:不同音乐风格的情感体现第三节:情感共鸣与音乐欣赏八、第八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节:音乐与人生经历的关联第三节:音乐疗愈与自我成长九、第九章:音乐鉴赏实战第一节:音乐会鉴赏第二节:音乐专辑评价第三节:音乐比赛欣赏与分析十、第十章:音乐鉴赏拓展第一节:国内外音乐节的特色与价值第二节: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第三节:音乐产业的发展与未来十一、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20世纪音乐的主要流派。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1.2《音乐情感及情绪》教学设计-人音版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1.2《音乐情感及情绪》教学设计-人音版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音乐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音乐情感及情绪教科书书名:《音乐鉴赏》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目标1.聆听作品,感知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方面的作用。
2.在聆听与赏析中,感受音乐的时代性,学习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及多元不屈的民族性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知音乐要素在推动音乐情绪情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尝试演唱《流浪者之歌》第三部分和《祝酒歌》B乐段主旋律,体会旋律起伏和情感波动走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1.视唱主题旋律,分析、体会不同情绪的作品。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回顾音乐的基本要素,引出主题通过对三个音乐片段的聆听,感受不同作品表达的音乐情绪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引出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与音乐表情达意的关系。
新授《流浪者之歌》1.作品简介:《流浪者之歌》是作曲家萨拉萨蒂在匈牙利旅行时,听到当地吉普赛人演唱的歌曲受到启发而创造的小提琴曲,作品通过流畅委婉的旋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表达了吉普赛人四处流浪的哀愁与热情奔放的性格。
2.引子部分:(1)关注引子开始部分的演奏乐器,旋律特点。
(2)体会衔接句和引子结束句的旋律特点,体会旋律背后传递出的吉普赛人民的内心情感。
3.第二部分:对比音乐情绪发生的变化。
4.第三部分:(1)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力度、演奏音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唱旋律,感受旋律的凄美与忧伤。
5.第四部分:对比与之前乐段音乐情绪的变化,体会音乐要素在传递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祝酒歌》1.完整聆听作品并思考:(1)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2)作品表达了亿万人民怎样的心声?2.分段聆听(1)分析A乐段“香”字演唱特点——吸取了戏曲元素,使得旋律婉转流畅。
(2)通过打节奏、唱旋律,体会B乐段音乐情绪的变化。
(3)教师范唱C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表达了华夏儿女对实现美好宏伟蓝图的信心。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五篇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五篇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丝竹乐的基础知识、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民间丝竹乐欣赏中感受丝竹乐的艺术美,提高对民间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自觉的去查阅、收集有关丝竹的资料,懂得民乐的同学,能够自己组成一个民乐队来演奏,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
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原因。
教学难点: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辨别。
教学方法:聆听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上课礼仪2、请几位懂得民乐的同学上台表演一段民乐合奏。
二、导入: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这几位同学的表演,精不精彩?(生:……)。
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几位同学在表演中分别使用了哪些乐器吗?(生:……)。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有二胡、笛子。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乐器种类众多,刚才同学们看到几位同学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只是我们众多民族乐器中的一小部分。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案
教案:高中音乐鉴赏课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材:高中音乐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鉴赏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 音乐鉴赏的定义和意义;
2.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听取不同类型音乐,分析欣赏。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引入音乐鉴赏概念,与学生们讨论音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们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音乐鉴赏的定义和意义,包括通过鉴赏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对不同音乐类型的理解等。
Step 3:方法和技巧(10分钟)
介绍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倾听音乐的要点、辨别音乐风格的特征、分析音乐结构等。
Step 4:欣赏音乐(10分钟)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们辨认音乐的风格、特点和结构,在欣赏过程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Step 5: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音乐鉴赏对于个人修养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
1. 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对音乐鉴赏的认识和见解;
2.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音乐风格和特点,并准确分析音乐的结构。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音乐,进行鉴赏分析,写一份音乐鉴赏报告。
拓展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剧院等文化艺术场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高中教研室音乐鉴赏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和创作过程。
2. 《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对《黄河大合唱》中不同乐章的分析和鉴赏。
2. 将音乐与爱国主义情感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视频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吗?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二、新课导入1. 介绍《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和创作过程。
-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在1938年创作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 冼星海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鼓舞抗战士气,创作了这首具有深远意义的音乐作品。
2. 分析《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色。
- 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结合了合唱、独唱、器乐等多种表现手法。
- 歌曲分为八个乐章,每个乐章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分析《黄河大合唱》中的不同乐章。
-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表现了黄河船夫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拼搏的精神。
- 第二乐章《黄河颂》:歌颂了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
-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
- 第四乐章《黄水谣》:表现了黄河流域的灾民在战争中的苦难。
-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表现了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和信心。
- 第六乐章《黄河怨》:表现了妇女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
-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号召人们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愤怒和决心。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对《黄河大合唱》的鉴赏体会。
四、总结1. 总结《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
2. 强调《黄河大合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吗?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优秀15篇)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优秀15篇)高中的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两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10分钟)(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
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约30分钟)(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
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
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
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约5分钟)(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教案:高中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能独立思考、分析音乐作品;3. 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音乐元素、音乐风格、音乐史背景等;2. 音乐分析的方法:旋律分析、和声分析、结构分析等;3.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指导学生听懂、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10分钟)1.向学生介绍音乐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让学生思考大自然中的声音、音乐和人类的关系;3.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鉴赏的认识和理解。
步骤二:音乐元素的学习(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音乐元素的概念和种类,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2. 让学生品味不同音乐元素在具体音乐作品中的作用;3.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
步骤三:音乐风格的学习(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2.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在不同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3. 引导学生聆听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分析其特点。
步骤四:音乐作品的分析(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2. 选择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指导学生分析其旋律、和声、结构等要素;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评价该音乐作品。
步骤五: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价(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价;2. 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作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其的个人感受和评价;3.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音乐作品,展开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方式:1.讲授:通过向学生讲解音乐鉴赏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2.听力训练:通过向学生播放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和欣赏能力;3.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听取学生的自主讨论和表达,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检查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个人观点的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介绍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及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认识、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对作品整体把握的鉴赏能力,通过细赏其中的乐章,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教材分析:1、《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
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
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去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去光复被蹂躏的每一寸土地。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是诗人光未然根据原拟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的八乐章歌词,而且每乐章前都有诗歌朗诵。
《黄河大合唱》的全部合唱谱曲仅用六天的时间,连同伴奏音乐也不过半月。
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在曲式结构上既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又强烈地突出了民族音乐的色彩、风格;在伴奏音乐上,既发挥了管弦乐有宏大气魄的特长又突出了民族乐器的色彩;演唱前的诗歌朗诵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心潮为之震撼。
《黄河大合唱》是堪与世界任何声乐名作相媲美的永世辉煌的音乐名著。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激越而惊心动魄的战歌。
2、《黄河颂》气势雄伟的男中音独唱。
高中音乐鉴赏示范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音乐鉴赏授课年级:高中年级课时: 2课时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 学生能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和分析,独立鉴赏音乐作品。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作品的评论和评价。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古典音乐鉴赏1. 教学环节:- 导入:以音乐名曲片段导入,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和兴趣。
- 讲授:讲解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品和作曲家。
- 鉴赏:播放经典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
-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典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 总结:教师总结古典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资源:- 教学PPT- 音乐播放设备- 古典音乐作品录音第二课时:现代音乐鉴赏1. 教学环节:- 复习: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巩固古典音乐鉴赏的知识。
- 新授:介绍现代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摇滚、爵士、流行音乐等。
- 鉴赏:播放现代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 实践:学生分组,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 总结:教师总结现代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音乐创新的重要性。
2. 教学资源:- 教学PPT- 音乐播放设备- 现代音乐作品录音- 音乐创作软件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结合PPT,讲解音乐知识和鉴赏方法。
2. 聆听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4. 实践法:学生分组创作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品鉴赏: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论水平。
3. 音乐创作: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全)第一章:音乐鉴赏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定义和作用。
2. 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听觉分析、情感体验、历史文化背景了解。
3. 音乐鉴赏的步骤:聆听、分析、评价、总结。
三、教学重点1. 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1. 音乐鉴赏方法的运用。
2. 音乐鉴赏步骤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音乐鉴赏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听觉分析、情感体验、历史文化背景了解。
3. 示范音乐鉴赏的步骤:聆听、分析、评价、总结。
4. 学生实践:选取一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
5.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第二章:古典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古典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古典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旋律、和声、节奏、形式。
2. 古典音乐的分类: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
3. 古典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品结构、关注演奏技巧、了解作曲家背景。
三、教学重点1. 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古典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古典音乐特点的把握。
2. 古典音乐鉴赏方法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讲解古典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品结构、关注演奏技巧、了解作曲家背景。
3. 示范鉴赏一首古典音乐作品。
4. 学生实践:选取一首古典音乐作品进行鉴赏。
5.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民族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掌握民族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高效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高效教学一、背景与意义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通过音乐鉴赏课的开设,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培养音乐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和思辨能力。
因此,如何进行高效的音乐鉴赏课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整体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任务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具体任务包括。
1.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感知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要素。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风格特点等。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音乐作品的优劣,理解作品背后的音乐思想。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三、教学策略1.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放映音乐演出录像、展示音乐图片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视听效果。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
2.互动式学习。
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应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
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问题导向的学习。
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应该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要素和特点。
4.综合性学习。
音乐鉴赏课是综合性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1.演示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演奏、演唱、弹奏等方式,将音乐作品呈现给学生,使他们直接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刍议
摘要:在现行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欣赏目标的知识本位化、欣赏理解的先行标准化和作品欣赏的机械肢解三者共同铸造了音
乐欣赏教学的迷惘和音乐欣赏精神的失落。
它们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笔者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促进鉴赏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审美体验;音乐教学;精听;第二课堂
随着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转变,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
传统的教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年龄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使学生对音乐艺术特征产生错误的理解,出现了各种各样有悖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规律的现象。
那么究竟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笔者总结如下。
一、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想”是指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根据音乐展开想象和联想。
音乐艺术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能给学生提供想象与联想的广阔空间。
这一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方面的延伸提供良好的基础。
如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境界,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
结果有的想到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也有的想到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恋等。
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说出所听曲名,待学生第二遍
欣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的提示对优美的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
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二、有选择地多听、精听音乐作品
聆听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本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中小型著名音乐作品来欣赏,然后再有选择地欣赏有标题的大型管弦乐曲和交响乐作品,最后再欣赏那些无标题音乐作品,这样循序渐进,由易而难,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对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要指导学生精听,采取分章分段听与整体连贯听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让学生熟悉乐曲的形式,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可将教材中一些交响乐的主题做成音响资料,在学校的广播台播放,当学生对这些主题音乐耳熟能详时,就容易领会到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欣赏全曲时,学生就容易参与教学。
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更需要熟悉相关的音乐学理论、音乐背景知识、历史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配合大量的曲目聆听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艺术修养、陶冶道德情操的过程。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普遍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
(1)定期举行各种艺术活动。
如多多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举办展览、观看校内外演出,尤其是让学生观看高雅音乐会,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摩戏剧表演、话剧表演
等,丰富学生的戏剧体验或让学生参与表演,用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从而使审美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因为各种文艺活动能吸引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文艺积极分子的参与,而他们往往能带动一大批普通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人数,让其真正实现全体性;(2)组建艺术团以及其他艺术组织形式。
艺术团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以及教育效果较明显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集中一起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高,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例:组建学校合唱团比较适宜,它的设备“声带”人人都有,只需一块场地,一个指导教师就可进行,这样还能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普通高中进行音乐教育的较好途径之一。
四、开展研讨性的专题音乐欣赏活动
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状况普遍存在,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陈旧的教材,不习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他们对教师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而感到失望、无助。
其实,教师不必要担心他们会因为受到社会音乐的负面影响而步入歧途。
高中阶段,学生的道德感已逐渐形成,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上也更显得理智,他们更有判断事情利与弊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可以做一些大胆的改革,可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判断什么样的音乐是适合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让他们自己来理解什么是值得欣赏的作品,什么是糟粕。
相信教师不用再费九牛二虎之力来束缚学生选择欣赏的对象,一切难题都可通过学生自主了解和分析来树立
正确的欣赏方向。
对一些好的音乐作品,我们可通过研讨性的形式一起探讨音乐的艺术价值。
学生通过自主的研究和了解,使自己对音乐了解得更透彻,在不知不觉中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探索潜能,更让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五、结语
音乐鉴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音乐教育中也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音乐鉴赏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眼界,在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这也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使加强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显得更加急迫和必要。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