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文学实用教程》中的《儿歌》章节。根据教材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技能要求,我说课内容如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儿歌》选自高教社出版的《幼儿文学实用教程》第二章第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幼儿文学基本理论》之后,在对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对幼儿文学的特征、幼儿文学的作用等基本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个幼儿文学文体类型。这一节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由概括的幼儿文学理论学习向具体幼儿文学文体学习转化的第一步,也是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的第一步,在整个教材学习中、在学习方法的转变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2、目标分析:

依据《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及单元训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制定如下目标:认知目标:掌握儿歌的概念、分类、儿歌的特征;

技能目标:根据儿歌特点朗读、背诵、表演、创作儿歌。

情感目标:感知儿歌的魅力,从而对儿歌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培养幼儿情趣,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儿歌的自豪感。

3、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儿歌的分类、特点,诵读、表演儿歌。

教学难点:根据儿歌特点进行儿歌的表演和创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说学情:

我授课的班级是学前教育1.5班的学生,入校以来,她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如幼儿生理、心理,普通话、音乐、绘画、舞蹈等知识,有明确的职业展望,而且她们性格活泼,参与性强,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她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也有较高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的作用。

三、说教法:

本课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创造力入手,采用激发兴趣——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拓展等教学法,其中穿插着手指操表演法、情景教学法、朗诵指导法、评价激励法、设疑讨论法等。

1、激发兴趣:幼儿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很多儿歌学生耳熟能详,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们对儿歌的原始兴趣;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容易因为儿歌内容简单而产生懈怠情绪。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创造力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手指操表演法:我在每次上课的课前三分钟和课尾五分钟,都设计了手指操表演内容,这种表演利用多种感官的相互配合,既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的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注意力。

情境教学法:在新课引入环节中,我特别设计了新颖别致的“听觉视觉冲击入课法”,借助儿歌歌曲、色彩鲜明的画面,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美好的童年回忆和已有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萌生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让原始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理性的学习态度。

评价激励法:在整个环节中,始终给予学生以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

朗诵指导法、示范法:老师的示范诵读、示范表演,适度的朗读指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

2、小组合作:新课引入后,在第二环节要对诗歌进行分类,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作品交流,使同学们在讨论中明晰了分类方法。我会适时给与必要指导,设疑讨论、并掌控进程,这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诱导他们充分展现自己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的能力。

3、自主探究:教学的第三环节——总结儿歌特点,这是一个需要高度概括的环节,需要引导学生从语言、内容、形式来深入思考,探究归类,这一环节之前,会有一小段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安静思考,在深思熟虑基础上,再展开讨论,这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总结归纳能力有较好的作用。

4、能力拓展:在了解了儿歌的基本文体知识之后,我把教学的第四环节设定为能力拓展——让学生根据儿歌的特点,进行儿歌表演和儿歌创作。这个环节的目的是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通过儿歌表演的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作品表达能力;通过儿歌创作的设定,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熟悉幼儿特点,让创作富有幼儿情趣。因为儿歌虽然短小,但创作起来并不容易,难度就在于必须具有幼儿情趣。

四、说学法:

激发兴趣、产生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大多源自他们儿时的经验,兴趣往往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教学中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很重要,如何扩展他们的视野、全面拓展其学习兴趣呢?在实际授课中我以大家熟悉的儿歌为引子,利用这一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心,引导他们在好奇心、探究心的驱使下主动学习,从而使兴趣学习法得以实现。

诵读感知法: 反复诵读儿歌,感知儿歌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自主互动学习:总结儿歌的特点,表演和创作儿歌——是这堂课难度较大的环节,但我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充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起来。实践证明,这种自主互动学习方式效果非常好,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同时提升了他们自学的信心,实现了从想学到会学、从会学到自学,到主动学的重要转变。

五、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三分钟手指操表演:我真的很不错

(二)新课引入:

我采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儿歌,借机引发思考“儿歌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此引入新课。(情境教学法)

(三)讲授新课:分四部分:

1、形成能力——达成目标:揭示儿歌概念:

通过“我最喜爱的儿歌”这一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回忆、朗诵儿歌;学生想到的儿歌有(马兰花、找朋友、丢手绢、一分钱、两只老虎……)然后师生明确儿歌的概念;接着我补充介绍儿歌的发展历史,拓展教材内容含量,开拓学生视野。

2、自主互动——达成目标:进行儿歌分类: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关于“儿歌的形式”及“优秀儿歌导读”的内容,明确儿歌是如何分类的,每类代表作品有哪些?

学生自主进行作品归类后,选代表回答归类情况;全体同学甄别作品。

集体朗诵优秀作品,诵读中感受儿歌作品中蕴含的美;

熟悉作品分类情况(抽签形式:作品和类别对号应答训练);

本环节设计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性,合作性。

3、合作探究——总结儿歌特点: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的内容等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