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和写作复习资料(全)
![新闻采访和写作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f886a46833687e21af45a9fd.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一、选择、判断、填空题涉及部分1.认识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因为这太平常了。
但是人咬狗是新闻。
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或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了解)2.新闻与新闻报道:新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新闻报道是主客观的整体呈现:采、写、编、发各环节无不表现为主观性重要价值。
(了解)特派记者: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
(如奥运会、伊拉克)特约记者:编制不属于编辑部,是社、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3.新闻奖项: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4.新闻记者的自律与他律:自律:主要指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守则他律:包括法律与纪律两方面5.★新闻记者的素养:记者素质:政治素质(上层建筑思想)业务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生动的表达能力、健全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坚强意志)身体素质(身体要好)记者修养:知识修养、作风修养、职业道德修养6.★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准确:核实、核实、再核实•信源:明确新闻来源、有直接引语;•公正:平衡地报道争论各方观点•客观:不把记者个人感情、观点投射到作品中;•清晰:文字简练、主题鲜明、图像清晰;•人性:有故事(在所有上述这些要素中,准确和公正是核心)7.★★★新闻采访与写作之间的关系:纵观新闻写作、采访、编辑、发行等过程,采访是基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新闻实践的角度上看两者的关系:一是反映在活动程序上【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二是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事实是第一性,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三是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是认识实际,新闻写作是反映实际,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归宿】四是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经验可让采访少走弯路,达到采访效果】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的观念。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dbfa6fa960590c69ec376dc.png)
自学考试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二)31.评论式导语写的好坏,是与记者的目光是不尖锐,分析问题是否深入,见解是否深刻中肯息息相关的。
32.评论式导语缺点①可能使新闻拉长②稍不注意,容易掩饰报道中事实的不足③过分着眼于抓结论33.提问式导语把新闻报道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然后用事实加以回答,这实际上是设问手法,在叙述性写导语作中的运用。
34.设问是为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用提问或反问方式把确定的思想表达出来一种积极修辞手法。
35.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提问①抓住读者关心或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提问②抓住读者未知而欲的新鲜事来设问③提问时可从读者已知的引出未知的,从读者熟悉的事物引出他陌生的新闻事物来,这更会激起他了解新闻的兴趣。
36.提问式导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提的问题别太多②回答问题时别拖泥带水,经干脆利索为好③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内容不空洞,应具体④别不问场合的应用37.对比方式导语具有什么效果①使事实的变动显得更加鲜明②显示新闻事实的意义③突出矛盾,产生悬念④京戏平板为跌宕有势38.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①党的文件②各种重要会议③报纸④读者采访,电,稿⑤记者招待会⑥自己细心观察⑦广播,电视,互联网⑧领导人讲话⑨专业消息来源⑩广交朋友,建立关系网39.怎样培养新闻的敏感①新闻敏感来自熟悉,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两头,上头方针政策②来自熟悉掌握各方面情况③来自研究,分析,连贯对比的思索④来自于政治责任感,探索精神,勤奋精神⑤来自于记者磨炼,刻苦,认真探索本身的精神⑥来自于记者敢于破除陈旧的框框⑦来自于记者善于积累材料40.准备工作有临时常性和经常性两种相辅相成41.如何做好临时性准备工作①明确采访目的②熟悉采访对象A. 对象大致经历B. 主要成就C. 性格,爱好D.情绪,亲友关系③学习有关政策④知识方面准备⑤准备一些问题⑥设计作战方案42.什么是访问是记者通过与被访问者的谈话,向客观事实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①从形式上分为:现场访问,正式、非正式访问②从内容上分为:因人访问,因事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43.如何选择被采访对象①唱主角的,他本人是新闻中的主角,或者是他虽不是新闻的中心主角,但他提供的材料将构成新闻主要事实②唱配角的,他本人在新闻中处于次要地位,或他提供的材料只构成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新闻采访与写作(背诵)
![新闻采访与写作(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6263e37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b.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背诵)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背诵)新闻采访与写作绪论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新闻传播必须以调查采访为基础,离开了调查采访,新闻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传播就会成为不实抑或虚假信息的传播。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对新闻事实的真实的和有深度的报道,都是深入细致地进行新闻采访的结果;虚假失实的报道,往往都与新闻采访不深入有一定的关系。
(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在反映报道对象方面的深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记者的政治思想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新闻素材思考的深度,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调查采访的深度。
具有一定深度的报道,总是和深入的新闻采访联系在一起的;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一个原因在于,新闻采访满足于蜻蜓点水。
因此,新闻写作在深度方面,无疑是受到新闻采访制约的。
(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新闻作品的有血有肉,不能依靠虚构,也不能依靠合理想象。
既要写得有些有肉而又不能虚构情节和合理想象,唯一可取的方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生动感人的事件细节和人物动作、言语等方面的细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异常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特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所谓“特定价值”,体现在事实被报道后,受众的新闻需求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上。
生活中的某种事实(或者是新的事物,或者是原有事物出现了新的变动),是新闻之源。
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必须强调敏捷,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
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媒体确保新闻传播的迅速快捷。
(二)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还应该表现在能准确地对生活中的事实进行价值判断上,新闻工作者应该能对此迅速地做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应注意: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b0993deddccda38376bafec.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北印新传专硕笔记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
“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
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4bed86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5.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2.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 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 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 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
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3.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一.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 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 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 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 秉笔直书,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 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 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 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满足其新闻需求, 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
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新闻写作要写得好, 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 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f9bc6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d.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环节,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这两项技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新闻采访(一)采访的准备1、明确采访目的:在进行采访之前,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于报道的重要性。
2、研究采访对象: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经历、观点等,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3、拟定采访提纲:根据采访目的和对采访对象的研究,列出需要提问的问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4、准备采访工具:如笔记本、录音笔、相机等,确保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采访内容。
(二)采访的方法1、面对面采访:这是最常见的采访方式,可以直接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动作,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2、电话采访:适用于无法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但要注意电话信号和通话质量。
3、邮件采访:对于一些时间较为充裕、回答需要深思熟虑的采访对象,可以采用邮件采访的方式。
4、观察法: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环境等,获取间接的信息。
(三)采访中的提问技巧1、开放式问题:让采访对象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2、封闭式问题:用于获取明确的答案,例如“您是同意还是反对这个方案?”3、引导式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或梳理思路,例如“您能不能先从当时的情况说起?”4、追问:当采访对象的回答不够完整或清晰时,要及时追问,例如“那后来呢?”(四)采访中的注意事项1、保持礼貌和尊重:尊重采访对象的意见和感受,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语言。
2、注意倾听: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不要打断对方,以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客观公正: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中立,不带有个人偏见和主观色彩。
4、核实信息:对于采访中获取的重要信息,要及时进行核实,确保其准确性。
二、新闻写作(一)新闻的结构1、标题: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adba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e.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四、新闻采访的涵义: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
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
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资料,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笔记串讲4-6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资料,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笔记串讲4-6](https://img.taocdn.com/s3/m/f687d8f7cc1755270622086f.png)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资料,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笔记串讲4-6自考“ 新闻采访写作” 串讲(4 )二十、新闻语言的概念、构成因素、特色*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住处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
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 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 新闻语言的特色: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如何做到客观?1.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2.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3. 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如何做到简练呢?1. 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2. 要说短话,写短句。
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3. 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 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二十一、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叙事突出动感2. 描绘富有美感3. 修辞强调实感二十二、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二十三、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表现及培养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 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以下四种判断能力:1. 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也就是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2. 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会分析材料,取舍内容的能力3. 判断某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4. 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新闻敏感的作用是:1. 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2. 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3. 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4. 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2a52e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北印新传专硕笔记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
“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
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自考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
![自考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cc1695b1bb4cf7ec4afed09f.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串讲资料(上)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1. 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2.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3. 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4.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
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5. 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
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三.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实践性;二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四.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五.新闻采访艺术: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
六.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edcf6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5.png)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一、新闻采访
1. 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和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2. 新闻采访的特点:
真实性:新闻采访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保证所获得的素材是真实可信的。
时效性:新闻采访需迅速及时,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深入性:新闻采访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探究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3. 新闻采访的方法:
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访问法: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获取信息。
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收集。
4. 新闻采访的技巧:
提问技巧: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接、间接、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倾听技巧:认真听取对方的回答,不要打断对方。
观察技巧: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态、动作等非言语信息。
二、新闻写作
1. 新闻写作的定义:新闻写作是将采访所得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
2. 新闻写作的特点:
客观性: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简洁性:新闻报道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生动性:新闻报道应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3.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
标题:简明扼要,突出主题。
导语:简短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详细阐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结尾:总结全文,提出建议或展望。
4. 新闻写作的技巧:
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注意段落和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使用数据和事例增强说服力。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资料自考“新闻采访写作名词及知识点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资料自考“新闻采访写作名词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cf355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3.png)
新闻采访写作串讲资料自考“新闻采访写作名词及知识点自考“新闻采访写作”名词及知识点(1)名词解释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4.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
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8.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
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
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9.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
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10.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
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1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12.新闻宣传价值——所谓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
包括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这几个因素。
13.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
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知识点(1)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知识点(1)](https://img.taocdn.com/s3/m/d9dfb77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5.png)
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担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向。
第⼀⼿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材料具有实证性、⽣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材料——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和⽬击者那⾥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类。
真实是新闻的⽣命,是新闻写作的第⼀要领。
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事实说话,作为⼀条报道原则,⼀种实践⽅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学、评论等⽂体最显著的标志。
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
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新闻要素的选择依据其新闻性和宣传性,在新闻要素是“何事”是核⼼,新闻报道必须有两个要素,其中必须有“何事”。
⽤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场和主张的⼀种⽅法。
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法,也是⼀条报道原则。
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
它符合⼈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体的基本特征,因⽽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
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形象化的⼿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
它⽴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运⽤特写的表现⼿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真实是新闻的第⼀⽣命,快,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命。
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
新闻写作上的“慢三拍”现象是指:采访慢、写作慢、传播慢边缘⽂学包括:报告⽂学、调查⽂学、采访札记、⼯作研究、来信《察世俗每⽉统纪传》是历第⼀家以中国⼈民为阅读对象的控中⽂报刊,其中的《⽉⾷》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条消息;1874年1⽉30⽇《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是我是中⽂报纸上第⼀则新闻电讯记者黄远⽣以写通讯闻名,被称为“印象派⼤师”⼀事⼀报——指⼀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侧⾯。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下篇)2041素材及写作指导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下篇)2041素材及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941acbf2e3f5727a4e9626e.png)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下篇)2041—素材及写作指导第四章的写作(上)第一节的作用及分类,是新闻写作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体裁,也是新闻传播媒介经常大量采用的主要报道形式。
一、的地位与作用简单的来说就是新闻媒介播出的或刊登的信息,一般以短小、精悍、性强为特征.地位:是的主角,也是广播和电视节目的骨干。
的作用集中表现在:1.最迅速、最简便地传播**种信息.2。
学会了写作就意味着掌握了打开新闻写作大门的钥匙。
此外,还能够很好地体现新闻的引导和实行“监督”的作用.二、的**种分类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随之而来,的写作也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列举**种类型如下:1.按新闻事实的性质分类,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事件性新闻讲究时效性,一定要争分夺秒,非事件性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降低了,但是也要努力抓住一些新闻的理由、新闻的根据;2.按报道的内容分类,有治新闻,还有一些最常见的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文艺新闻、新闻等等。
3。
按写作特点分类,又分成特写式、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背景报道要。
4.按篇幅长短分类,有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5.其他样式的分类,比如说答记者问、公报式、对话访谈等等。
在西方新闻界对还有这样一些分类:硬新闻,一般指的是重大事件的客观报道,重要公众事件的报道。
软新闻,往往是带有一些趣味性,同时老百姓愿意看。
纯新闻,直截了当的事实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也没有文采的修饰.第二节四大类及其特点四大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分类方法。
就是把按照写作形式、特点分成:动态、经验性、述评性和综合。
════════════════════════════════════════════════════════════════════自考365(——)一、动态动态,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体裁。
(一)动态的特点:1.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2。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0bd2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7.png)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第一篇原理篇第一章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1新闻采写特征的内在本质属性: 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1)新闻采写源于、立足于社会生活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是社会的镜像反映。
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 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 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 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2)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 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
我们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评价与认可与否, 来判断新闻采写是否成功。
(3)新闻采写的责任担当是守望社会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 承担起守望社会的责任担当, 这也是检验新闻采写成功与否的一大凭据。
2新闻采写特征的外在行为方式: 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1)以逐新为本能新闻是新近发现或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采写要求记者持续发现、追逐新近事实, 记者的职业本能是逐新。
(2)以客观、公正为准绳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采写需要做到认识、把握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并力求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全面性, 这是新闻采写的一大主要职业行为特点。
考点二、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1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1)实有其事新闻基于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 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
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 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2)展示真相新闻报道所叙述的基本事实以及背景环境、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一定环境要与事实相符, 凭空捏造和想象是新闻采写的大忌, 也绝不允许歪曲事实。
2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信息, 其采写的价值原则包括两方面: 其一, 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 与新闻传播的要求相符;其二, 合乎社会公众的需要、保护公众利益、获得公众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采访与写作”串讲资料(上)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1. 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2.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3. 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4.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
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5. 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
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三.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实践性;二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四.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五.新闻采访艺术: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
六.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
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七.采访的特点: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表现在:1. 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2. 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3. 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不同点表现在: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八.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采访的作用有:1.发现和落实线索 2. 获取第一手材料 3.增加感性认识 4.核对新闻事实* 增加感性认识的作用有:1) 捕捉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2) 增加真实感,增加知识和见闻,获得真知灼见3) 有记者自己的比较深刻的感受,能写出独到的见解,能写的感人九.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1. 全面情况 2. 主要事实 3. 有关背景 4. 典型事例和细节十.采访的指导思想: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
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1. 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2. 讲究唯物辩证法3. 要有历史发展观点4. 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由上面四项引申的问题:* 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一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三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1. 正确地选择事实2.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3. 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1. 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2. 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3. 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1. 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2. 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3. 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十一. 采访的原则: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
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1. 实事求是2.依靠领导3.执行政策4.内外有别*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1. 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2. 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3. 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
* 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 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d. 采取第三人称e. 注明消息来源。
4) 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a. 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b. 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c. 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15. 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新、快、短、活* 有关具体要求的小问题:1) 如何把新闻写短?a.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b. 空话少说c. 一事一报d. 语言准确、洗练e. 善于删改2) 怎样把新闻写活?a. 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b. 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c. 多写视觉新闻十六. 新闻体裁的分类:a 消息b 通讯c 特写 d边缘体裁* 关于每个分类的具体内容1) 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a.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2)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a.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b.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c.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d.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3) 特写的概念和特点: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特写的特点:a. 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b. 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c. 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十七. 新闻主题的概念、标准、提炼方法:* 概念: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 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有以下标准:1. 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2. 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3. 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的提炼方法:1. 从认识事实入手2. 在比较中鉴别3. 上头下头结合4. 选好主题角度* 关于主题的具体问题1) 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A. 党的政策B. 当前形势C. 客观实际2) 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A. 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B. 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C. 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3) 选取角度的方法: A. 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B. 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C. 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小知识点:* 新闻典型——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分段的依据:单一性、完整性、逻辑性十八. 新闻选材的概念、原则及要求:*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 新闻选材的原则:一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二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三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新闻选材的要求:新闻选材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1. 选新鲜生动的材料2. 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包括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经济动向3. 选独具特色的材料4. 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新闻选材与写作的关系:1. 选取准确、真实、生动、深刻的反映事实的材料而进行的写作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否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2. 新闻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3. 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会一个目的性的问题十九. 新闻结构的概念及一般规律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1. 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2. 有利于表现主题3. 适应受众心理4. 紧凑又富于变化5. 符合体裁的特点二十. 新闻语言的概念、构成因素、特色*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住处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
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 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 新闻语言的特色: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如何做到客观?1.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2.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3. 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如何做到简练呢?1. 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2. 要说短话,写短句。
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3. 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 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二十一. 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叙事突出动感2. 描绘富有美感3. 修辞强调实感二十二. 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二十三. 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表现及培养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