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浊度控制与饮用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浊度控制与饮用水安全浅议
————————————————————————————————作者:————————————————————————————————日期:
2
低浊度控制与饮用水安全浅议
查人光徐兵
(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
摘要国外研究及实践表明,浊度≤0.1NTU 是微生物学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国内在推广“直饮水”工程时,借鉴这一成果。就此提出,为提高工程运行及管理可行性,应充分研究低浊度检测监控存在的问题。建议综合考虑原水、制水设施、监测手段、管理水平,并作充分经济技术比较,力争新建给水厂出水浊度≤0.1NTU,老水厂出水浊度≤0.3NTU,并引入O3—BAC深度处理技术等新工艺,建立多级屏障,以确保水质安全。
关键词浊度检测低浊度净水工艺优化水质安全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高速推进,目前不少城市提出了城市供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目标,力争在一定期限内,使城市自来水达到直接饮用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对城市供水微生物致病风险加以高度重视,保证城市供水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的充分消毒灭活。
目前我国供水行业普遍以加氯消毒为主,其杀灭致病原生动物如贾第虫、隐孢子虫需较高的GT值(分别为300-360mg/(min.L)和7.7×106-8.7×106mg/(min.L),显然,水处理工艺难以达到。
国外的长期研究、实践表明,为有效去除贾第虫、隐孢子虫等致病原生动物,应大幅提高浊度去除率,尽可能降低滤后水浊度,使浊度≤0.1NTU是保证城市供水微生物学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内相关城市在制定“直饮水”标准时,对此予以借鉴。为使出水浊度控制标准与我国供水现状更好地结合,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一管之见。
2 关于低浊度的监测
2.1 浊度仪的检测限
到目前为止,国产的浊度仪尚未能正确检测到0.1NTU及以下的浊度。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可供选择的国外产品也不多。目前较为成熟的、应用较广的能正确检测到0.1NTU及以下浊度的,实验室用仅有美国HACH公司的2100型、2100A型等几款。据了解,即使在HACH 公司本部严格的试验条件下,其检测限也仅为0.07NTU,而绝大多数户,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做到。
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在线检测的浊度仪也仅有HACH FT660激光浊度计一款,在日本应用较多,在美国通常应用于膜出水的水质检测。HACH公司的专家认为原水TOC含量对FT660检测有较大影响,要求原水TO C≤2mg/L因此,对我国90%以上水源存在不同程度有机物污染的现状而言,该仪器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美国供水企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HACH公司的1720在线系列,据介绍,即使是其最新的1720E 因0.1NTU已非常接近该仪器的检出限,故不适用于在线准确检测≤0.1NTU的水样,仅能满足对0.3-1NTU水样的在线准确监测要求。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2“零浊度水”和低浊度标准液问题
2.2.1 不同方法的“零浊度水”差异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定义取蒸馏水经.0.2um滤膜或膜滤器过滤,弃去200mL 初滤水即得“零浊度水”。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1995)中定义“精制水(浊度用)”用0.2um膜滤器过滤,使其浊度达到0.02NTU以下即得。
而USEPA推荐的浊度测定方法180.1#中“零浊度水”定义为将蒸馏水经0.45um膜过滤,如果滤后水显示的浊度低于蒸馏水即得。而USEPA推荐的方法10133中“零浊度水”定义为去
离子蒸馏水经0.2um或更小孔径的膜过滤即得,并提到反渗透过滤后的水也适用于该方法。显然,彼此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确立浊度控制标准时,应对我国、欧美、日本所实施的不同检测方法的“零浊度水”标准之间的差异加以充分考虑。更何况,按上述方法制得的“零浊度水”仍有0.02-0.03NTU 的浊度,当配制校准标准时,还须考虑这一因素。
2.2. 低浊度标准液的不确定性
浊度标准溶液采用福尔马肼聚合物为基准物,其计量单位采用NTU。受福尔马肼聚合物特性所限,通常先配制4000NTU 或400NTU的福尔马肼标准液,而低浊度标准系列需经稀释得到,极不稳定,宜现用现配。由于低浊度标准系列使用液与标准液相差3-4个数量级,因此,稀释水(“零浊度水”)、配制仪器、操作人员、操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将给低浊度标准溶液带来相当的不确定性,从而给浊度仪的低量程校正带来较大的困难,最终对生产运行的监控带来影响。
2.3 不同浊度检测方法的分辩度差异
如前述,国内的方法还未有能检测到0.1NTU浊度的。即使同为USEPA推荐的方法,其分辩度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如方法180.1#,对于0-1NTU的浊度值,规定按最接近的.0.05NTU报告,则0.1NTU以下的浊度只能区分为0.05NTU,其余读数可理解为低浊度下的光电信号,而非准确读数;而方法10133规定,按最接近的0.01NTU报告,可见,低浊度水的计量监测有着相当的主观因素,这给生产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综上所述,我国供水行业在具体实施低浊度水的监控时,尚须对监测仪器、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加以分析论证,对“零浊度水”标准加以统一,对浊度低量程校正加以实验室攻关。
3 单一控制浊度的局限性
水中所有的各种杂质,按它们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3类:悬浮物、胶体物和溶解物,主要由其自身的颗粒大小决定,见表7。
引起水的浊度的颗粒大小介于1nm到1mm之间,其中悬浮物(≥0.1um)、胶体杂质(1-100nm)对光线具有反射和散射作用,它们是使水产生浑浊现象的主要原因。浊度仅仅反映水中悬浮颗粒的光学性质,并不能定性定量地说明悬浮颗粒的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等。
另外,有资料显示,浊度与水样中颗粒的大小分布和数量变化并没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不同的原水,由于“本底”不同,即使控制相同(近)的滤后出水浊度,其出水的颗粒分布仍然有较大的差异,见表2。
理论上,2-10um的颗粒涵盖了贾第虫、隐孢子虫的尺寸范围。故日本、美国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得出的结论:一般常规处理厂,滤后水浊度<0.3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