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POL基础知识及检验方法
TFT-LCD模组工艺介绍
POL
POL贴附
※ 偏光片产生的最大不良时偏光片异物。
POL
一、概述
1. POL定义
POL工艺:将光轴垂直两片偏光片按照一定方向贴在上下玻璃上,在 经过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脱泡,达到点亮后正常显示的目的。
2.车间资材
车间所用材料:直接材料、消耗材料 直接材料:最终保存在产品上的材料,如:POL、PANEL 消耗材料:最终不存在产品上的材料,如:酒精、全棉纸、无尘布、刀片等;
工序介绍
TUFFY 涂敷
目的:将端子区域涂上一层 保护层,保护ITO电极。
遮光带粘贴
目的:将端子正反两面贴上 黑色的遮光带,使IC不受光 照,保护脆弱的IC芯片。
工序介绍
U/V涂敷&固化
目的:将FPC与PANEL连接处涂上粘力很强的UV胶,使FPC 更加牢固地固定在PANEL上。
工序介绍
组装
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使背光源焊接到FPC上,为显示提供光。 组装客户所要求的所有部件。
工位常见不良: 原材不良:FPC材质不良、FPC线路刻痕等 作业不良:FPC压接错位、FPC剥离强度不够(温度、压力、时间选择)、FPC邦定异物、 偏光片烫伤
FOG车间
上下错位判定基准
水平对 位标记 水平对位,向下或者向上错位,若错位超出出一个水平对位BUMP的宽度(或 ITO的宽度),为不良.水平对位标记FPC BUMP和PANEL ITO有重叠就为良品
RUBBER放置时重叠导致温 度压力异常
FOG车间
4、导电球状态及错位基准
左右错位判定基准
两边空的线路,不作为错位判定基准
两边第一根有效线路,作为判定的基准
若错出的宽度超出BUMP宽度(或ITO的宽度)的1/2,判定为不良品;若错出1/2或1/2以 内,判定为良品.
《LCD屏检验培训》课件
LCD屏基础知识介绍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屏是一种使用液晶材料制成的光电显示装置。它具有低功耗、薄型化、反应速 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结构
LCD屏由液晶层、驱动电路、背光源等组成。
工作原理
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来控制光的透过和阻 挡。
LCD屏检验的重要性
使用坏点检测工具,确认屏幕是否有坏 点。
实际案例分析
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LCD屏检验的重要性和应用。
缺陷检测
举例说明如何检测并解决LCD屏上的缺陷。
色彩校正
介绍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吗?请在提问环节向我们提出。
确保制造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是每个制造商的责任,LCD屏检验起到关键作用。
品质控制
检验能够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和规范。
用户满意度
高品质的LCD屏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品牌声誉
质量可靠的产品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常见的LCD屏问题
1 亮点或暗点
屏幕上出现亮点或暗点,影响图像质量。
2 坏点
屏幕上出现坏点,影响视觉观感。
《LCD屏检验培训》PPT 课件
欢迎来到《LCD屏检验培训》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介绍LCD屏的 基础知识,探讨LCD屏检验的重要性,并分享常见的LCD屏问题以及检验步骤 和工具。
培训目标
1. 了解LCD屏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理解LCD屏检验的意义和要求 3. 学会识别和解决常见的LCD屏问题 4. 掌握LCD屏检验的步骤和使用的工具
3 漏光
4 色彩失真
屏幕周边存在光线泄漏现象,影响画面呈现。
屏幕显示的颜色与实际颜色不符。
POL(polarizer)知识教育-精品课件
POL生产难点介绍-制造工艺2
PROCESS工程讲解
PVA染色
1. 碘系:用碘染色,并且符合一定要求的 亮度、色度、色调;
优点:偏光度高(98%以上) / 缺点:不稳定,易挥发;粘合TAC的作用之一:保护作用 。
2. 染料系:因碘易挥发,也有少数 PVA 用化学染料染色,例:高亮度照射的 LCD 投影仪。
POL 附贴工程作业方法注意事项
1.目的: 本工程是在LCD前、后面附贴符合制品规格的偏光片(POL’ )
或HOLOGRAM FILM为目的。 2.注意事项:
1)作业前一定要确认制品的规格及切断好的POL尺寸 2)注意不要让玻璃沙等异物残留在平台 STAGE表面上 3)完全地清洁LCD表面
26/ 26
。 利用WV FILN产品左右视野角已经开发成160度
12/ 26
POL的基本结构
13/ 26
POL的基本结构
14/ 26
POL偏光度与透过率的曲线关系
Y轴
100
偏 光
90
度
%
80
FG
EG SEG
■ POL的偏光度与透过率成反比
■ 偏光度可以做到很高, 接近100%。
■ 透过率不可超过50%, 原因:垂直方向,延吸收轴方向 的光全部吸收,剩下的50%还存在 少量的反射、散射等。
ROLLER压力
7
主压力
2.0~5.0kgf/cm2 1.5~5.0(kgf/cm2) 1.5~5.0kgf/cm2 1.5~5.0kgf/cm2 0.2~2.0kgf/cm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点:稳定性高
/ 缺点:偏光度低(70%左右)。
PVA延伸
(完整版)LCD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LCD 的检测方法及标准一旦信号源提供较低的分辨率时,面板电路需要将较当的画而放大成与面板的最大分辨率一样。
假如电路不能有效地进行这项工作,显示在液晶面板上的画面将严重失真。
从技术的观点来看,肖CRT 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只要调整电子束的偏转电压,就可接收新的分辨率。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像素都采用独立主动控制。
影像放大电路需要对较小的分辨率做更复杂的计算。
从理论上分析。
如果放大倍数为整数(例如,用最佳分辨率为1600X1200的液晶显示器显示800X 600的图案,放大倍数为2)的情况较为简单:只要用相邻的两个像素显示一个视觉点即可,放大后的画面质量不会有明显下降。
但是、如果用最佳分辨率为1024X 768的液显示器显示800x600的图案就没这么简单了,它的放大借数为 1.28(不是整数)。
所以并不是原画面的每一个像素都等量放大。
液晶显示器中的电路必须去决定哪--个像素该放大一倍而哪一个不须放大。
数学上的模糊误差将导致放大后的图像或文字质量下降,给人视觉上以边缘模糊或者残缺不全的感觉。
为了要得到更好的效果,放大电路通常使用一个小技巧减低这种误左,那就是。
假如画面资料不能整数倍放大时,用减低某些像素放大后的亮度加以改善,但仍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因此,建议大家在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一定将显卡的输出信号设定为最佳分辨率状态,15 寸的液晶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X 768,17寸的最佳分辨率则是1280X 1024。
3. 亮度和对比度液晶显示器亮度以平方米烛光(cd/m2)或者nits为单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由于在背光灯的数量上比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要多,所以亮度看起来明显比笔记本电脑的要亮•亮度普遍在150nits到210nits之间,已经大大的超过CRT显示器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市面上的低档液晶显示器存在严重的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中心的亮度和距离边框部分区域的亮度差别比较大.对比度是直接体现该液晶显示器能否体现丰富的色阶的参数,对比度越高,还原的画面层次感就越好,即使在观看亮度很高的照片时,黑暗部位的细节也可以清晰体现,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普遍在150:1 到350:1,高端的液晶显示器还远远不止这个数!4.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时间,组成整块液晶显示板的最基本的像素单元"液晶盒",在接受到驱动信号后从最亮到最暗的转换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液晶显示器从接收到显卡输出信号后,处理信号,把驱动信息加到晶体驱动管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上尤为明显.液晶显示器的这项指标直接影响到对动态画面的还原.跟CRT 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由于过长的响应时间导致其在还原动态画面时有比较明显的托尾现象(在对比强烈而且快速切换的画面上十分明显),在播放视频节目的时候,画面没有CRT 显示器那么生动.响应时间是目前液晶显示器尚待进一步改善的技术难关,目前市面上销售的15 寸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一般在50ms 左右。
LCD常见不良检查条件判定标准介绍版本
4
Waste Elimination by All Employees !
2 / 12
LCD 不良现象介绍及检查方法
不良名
NO 大分类
小分类
1
Low luminance
(亮度低)
2
B/L
3
B/L Off (背光不亮)
LCD 不良现象介绍及检查方法
不良名
NO 大分类
小分类
1
water mura
(水渍mura)
2
Mura
3
cloud mura (云状mura/白斑)
ripple mura (水波纹)
不良现象
挑战 883!
不良现象介绍以及检测方法
在灰阶(127gray)画面下屏上有像水一样 mura,一般是长时间使用后出现 判定标准:不可见为合格 (LPL)
6
Cosmetic
Lamp Defect (灯管线不良)
判定标准:屏组装前发现不良判厂家来 料不良,组装后发现判作业不良.
7
Other Mechanical Defect (其他不良)
屏幕划伤,铁框变形,PCB 破损等
判定标准:屏组装前发现不良判厂家来 料不良,组装后发现判作业不良.
8
Waste Elimination by All Employees !
5 / 12
挑战 883!
不良现象介绍以及检测方法
在全黑画面下发光的点,用放大镜看是 满像素格常亮的 判定标准:按照IIS判定(ZBD和NON-ZBD)
在全白画面下像素格不发光或者发光亮 度比较暗。 判定标准:按照IIS判定
在全黑画面下可发现发光细小彩色点, 每个点发光面积小于1/2sub-pixel(一 般由CELL内部异物引起) 判定标准:正常照度(200~500Lux)下 个数小于5个,30cm外肉眼不可见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配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等设备中。
为了确保LCD显示屏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对LCD显示屏的外观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屏幕表面是否有划痕、凹坑、污渍等缺陷,边框是否完整无损,连接线是否牢固等。
这些外观缺陷会影响LCD显示屏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外观检验非常重要。
其次,对LC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进行检验。
显示效果检验包括亮度均匀性、色彩准确度、对比度、灰阶等参数的测试。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LCD显示屏的显示质量,对于不同用途的显示屏,这些参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再者,对LCD显示屏的触摸功能进行检验。
对于带有触摸功能的LCD显示屏,需要测试其触摸灵敏度、触摸精度、多点触控功能等。
这些功能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如工业控制、商业展示等。
最后,对LCD显示屏的耐久性进行检验。
耐久性检验包括长时间开机后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震动、耐磨损等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模拟LCD显示屏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和条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对LCD显示屏的包装进行检验。
包装检验包括包装是否完整、防震防潮的能力、标识是否清晰等。
良好的包装可以有效保护LCD显示屏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之,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显示效果、触摸功能、耐久性和包装等多个方面。
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检验,可以确保LCD显示屏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LCD液晶显示屏检验标准1.1境温度:20℃~25℃1.2照明条件:正常照明度(光度300~800Lux之正下方1m处)入射角度45°。
2. 检验方法:目测(要求检验人员视力及色觉正常,眼睛裸视1.0以上,无近视、远视、散光、花眼、色盲、色弱等视觉缺陷,并熟悉本检验规范)。
检测时视线与LCD显示屏角度上下为90°±30°,左右为90°±45°,眼睛与LC D显示屏距离30cm,目视5sec后开始检查。
名词讲明:LCD:液晶显示屏,每个点(dot)包含R、G、B 3个像素(pixel)亮点:亮点确实是像素管短路,当其他像素管熄灭时短路的像素管长亮.暗点:暗点确实是像素管断路不再发光两点连续:三点连续:白点:(反之则为黑点)偏色:扭曲、水波浪扩散,边界不清。
微亮点、暗点缺陷即污点发光导致小于半个点的缺陷。
白斑:LCD屏内部异物或脏污导致垂直观看略暗,而以一定入射角(上下30°,左右45°)观看呈白斑点状。
3.1 外观检查:3.1.1 无面板变形,LCD与主机能紧密扣合,转轴无过松或过紧,开关LCD应无异响。
3.1.2 LCD显示屏表面不应有腐蚀及碎裂,涂覆层应平均,无凝聚、脱落、龟裂及磨损现象。
有关次要缺陷定义如下表,其余类型缺陷均判为要紧缺点:LCD尺寸:15.1”/14.1"/13.3"/12.1"/10.4"/8.4"项目不良现象描述缺点定义凹痕、气泡圆形,直径≤1.0mm,数量≤5个,间距≥50mm Mi nor线形,长度≤3mm,宽度≤0.2mm;数量≤5个,间距≥50mm Mi nor污点、异物圆形,直径≤1.0mm; 数量≤5个, 间距≥50mm M inor Minor污点、异物导致的白斑圆形,直径≤0.5mm; 数量≤2个,间距≥50 mm Minor有感刮伤长度≤3mm,宽度≤0.2mm; 数量≤3个, 间距≥50mm Minor无感刮伤长度≤20mm,宽度≤0.2mm; 数量≤3个;间距≥50mm。
LCM常见不良检查条件判定标准介绍
不良现象
不良现象介绍以及检测方法
在全黑画面下,用无尘布左右横向擦拭或轻 拍过后出现白色斑块,且不消失或消失时间 较长(2~3秒). 判定标准:轻拍后消失,正视角不可见为合格. 新开发的屏以不可见为合格要求
在低灰阶(64gray)模式下上视角可见有块状 黑影. 判定标准:64gray模式下正常视角(上下 左右+/-20°)内不可见,有限度样本的可参照.
屏幕划伤,铁框变形,PCB 破损等
判定标准:屏组装前发现不良判厂家来 料不良,组装后发现判作业不良.
8
LCD 不良现象介绍及检查方法
不良名
NO 大分类
小分类
1
Greenish
(闪绿)
2
Function 功能
3
Light Leakage (屏下部漏光)
Light Leakage (屏上下边缘漏光)
Light Leakage
LCD 不良现象介绍及检查方法
不良名
NO 大分类
小分类
1
Low luminance
(亮度低)
2
B/L
3
4
B/L Off (背光不亮)
B/L F/M (背光异物)
Light leakage 漏光
不良现象
不良现象介绍以及检测方法
屏幕上下半边或左右半边暗,一般是灯 管不良引起 判定标准:参考样板
开机后瞬间背光灭或 闪烁后灭或点亮持续 一段时间灭
在正常画面下屏上有白色mura,一般是长时 间使用后出现 判定标准:不可见为合格。(HSD,LPL)
在正常画面下屏上有水波纹一样,俯视更为 明显 判定标准:不可见为合格。(CPT)
LCD检验标准范文
LCD检验标准范文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透光和透明度悬浮式显示器。
在LCD检验中,主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包括屏幕均匀性、几何失真、色彩准确性、亮度一致性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LCD检验的标准。
1.屏幕均匀性检验:屏幕均匀性检验主要是检查屏幕上是否有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坏点、漏光等问题。
标准规定了均匀度指标,要求屏幕上的亮度、颜色、坏点等问题的分布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屏幕的整体表现一致。
2.几何失真检验:几何失真检验主要是检查屏幕上是否有几何形状、线条长度、纵横比等方面的失真。
标准规定了几何失真的限制范围,要求屏幕上的图像要与原始图像保持一致,不出现拉伸、变形等问题。
3.色彩准确性检验:色彩准确性检验主要是检查屏幕上的颜色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真实还原原始图像的色彩。
标准规定了色彩范围、色彩饱和度、色彩齐全性等指标,要求屏幕上的颜色符合标准色彩空间,能够准确还原各种颜色。
4.亮度一致性检验:亮度一致性检验主要是检查屏幕上不同区域的亮度是否一致。
标准规定了亮度差异的可接受范围,要求屏幕上各个区域的亮度不能有过大差异,以确保用户在观看时不会出现视觉疲劳或困扰。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LCD检验还包括对刷新率、对比度、响应时间、可视角度等指标的检验。
刷新率要求屏幕在显示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刷新频率,以避免出现闪烁或重影的问题。
对比度要求屏幕能够同时显示出明亮和黑暗的区域,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层次感。
响应时间要求屏幕能够快速响应输入信号,以避免图像模糊或残影的问题。
可视角度要求屏幕在不同角度观看时保持清晰度和色彩准确性,以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在LCD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使用校色仪、亮度计、对比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同时也需要进行目测判断。
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LCD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升用户体验,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LCD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屏幕均匀性、几何失真、色彩准确性、亮度一致性等几个方面,通过测量和目测判断来评估LCD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液晶屏检测标准寸到寸检验标准
主缺
/
取向错"
在可视区内,液晶排列取向异常,发生翻转、异常区与正常区区分明显,在一定角度偏光条件下观察,造成两种区域的颜色
不允许
主缺
底色不符
因盒厚不同导致底色不一致
依限度样板
主缺
不取向
由于取向层未被摩擦处理,造成液晶分子未完全规则排列
视区内不允许视区外不限
次缺
盒内气泡
液晶未能完全注入到液晶屏内或因封口原因在液晶屏内部产生气泡
依限度样板
主缺
/
显淡/显浓
显示部分出现亮暗差异的现象或正常显示全黑、红、绿、蓝等画面时颜色过轻/过重
依限度样板
主缺
/
斜纹
点亮画面出现斜纹状线条
依限度样板
次缺
/
阴阳屏
显示部分出现阴阳现象
不允午
主缺
/
背光不均
屏幕出现亮暗差异不统一现象
不允午
主缺
/
倒角状态
倒角形态,倒角状态
依工程图或样板
次缺
/
漏液晶
因框胶开裂,密封不严或封口未封住,使液晶漏
大小判定
判定标准
缺点区分
备注
长(L)
宽(W)
----
W≤0.03
不计
次缺点
两缺陷之间距离大于10mm
L≤2.5
0.03<W≤0.05
2
L≤1.5
0.05<W≤0.08
2
-----
W>0.08
0
POL表面气泡判定标准:
POL表面气泡
判定标准
缺点区分
备注
/
IA
OA
次缺
贴片气泡引发明显的点状缺陷按照点标准执行;在边缘的气泡要求不进入环氧框的1/2以内;两缺陷之间距离大于10MM
LCD基础知识讲解
■ LCD显像原理则是运用两个电极夹住一层液晶材料,然后靠 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转向列的电场效应,以 控制光源的透射或遮断功能,❹驱动红、绿、蓝三个格点构 成一个画素,进而透过彩色滤光片显示彩色影像。且由于液 晶分子本身不发光,故須于液晶后面加裝背光源模组,藉由 背光源模组发光。
Nematic(线状液晶) Cholesteric(胆固醇液晶)
线状液晶在空间上具 其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它们大
有一维的规则排列, 部分是由胆固醇的衍生物所
所有的棒状液晶分子 产生的,如果把他们一层一
长轴方向一致,并平 层分开,就会象线状液晶,
行排列,不具有分层 但从Z轴方向,会发现其指向
结构,与层状液晶比, 矢会随着一层一层的不同象
■ 还会有一些分辨率更高的面板(通常是有特 殊用途的).以及较少人用的宽屏幕,16:9 OR 16:10
■ 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表示它可以显示的点, 的数目这是一个固定值.没有办法调整的同 样的尺寸之下,分辨率越高则可以显示的画 面越细致.
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作为普通XGA屏幕的宽屏 版 本,WXGA采用16:10的横宽比例来扩大屏幕的尺寸。其最大显示分辨 率为1280×800.由于其水平像素只有800,所以除了一般15英寸的本本 之外,也有12.1英寸的本本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屏幕。
4.什么是响应时间
■ LCD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来控制光线的灰阶亮 暗,而液晶分子旋转时需要时间.
■ 响应时间33ms 1/0.030=33Hz 每秒钟显示器能够 显示33帧画面
■ 响应时间25ms 1/0.025=40Hz 每秒钟显示器能够 显示40帧画面
LCD检验标准
1 目的:与供应商端明确LCD标准,规范LCD物料的检验,确保进料的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我司IQC所有LCD屏之物料检验(自购料、客供料)。
3 检验要求:3.1 抽样标准3.1.1采样类型正常抽查一次方案;3.1.2抽样表:MIL-STD-105E-II 。
3.2 AQL可接受水准CR=0, Major = 0.65, Minor = 1.0。
3.3 不良品分类:a.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b.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c. 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d. 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3.3.2 次要的缺陷:主要缺陷之外的为次要缺陷。
3.4 .可接受程度和不能接受程度按AQL为主要的和次要缺陷数的取样中发现等于或小于AQ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此批次被接受,缺陷数的取样中发现的大于AQL,这批应当予以驳回。
3.4.1 接受批次:每批次抽检按AQL接收水平接收或者全检单项次缺陷占总比例3%以内接受。
3.4.2 不合格:每批次抽检按AQL接收水平超出不接收或全检单项次缺陷占总比例5%以内接收。
a. IQC应出份检验不合格报告并知会供应商处理。
b. 供应商应及时对不良品进行维修或更换,返回后IQC应再次检验。
4 检测方法:4.1.环境a.温度: 25±5 ℃b.湿度: 65 ±10 % RHc.照明 : (400 to 800 Lux),LCD显示检验时100-150Lux。
4.2.检测观看距离:检测者应和屏幕保持的距离为30厘米。
4.3.检测角度:应在正常的角度进行观测和检测。
5. 定义:5.1暗点:由于MOS管失效造成一个子像素一直不发光,称为暗点,如右图示,当暗点的面积大于1/2个子像素时,计一个暗点,当暗点的面积小于1/2个子像素时,忽略不计(如下图左)。
5.2 亮点:由于MOS管失效造成一个子像素一直发光,称为亮点,如右图所示。
当亮点的面积大于1/2个子像素时,计一个亮点(如上图中)。
液晶显示屏检验规范
液晶显示屏检验规范
一、定义
1.液晶显示屏,简称LCD,全称为液晶平板显示器,是目前最常用的
显示器,利用液晶背光源与驱动电路组成的显示器,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节能环保,经济的优点。
二、检验程序
1.安装检验:
(1)检查液晶显示屏的外观,确保无损伤、污渍、螺丝拧紧不足等
缺陷;
(2)检查液晶显示屏安装的型号是否匹配;
(3)检查液晶显示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包括型号、参数、尺寸等;
(4)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比如安装质量、松紧度、防护安
全等;
(5)检查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确接入,针脚是否均匀,是否能正确
获得电源;
2.频率检验:
(1)采用恒定电压输入、恒定频率进行检验,确保电子元件能正常
工作;
(2)检查液晶显示屏的频率,要求达到设计的频率要求;
3.电气检验:
(1)检查液晶显示屏的电气参数,要求符合设计规范,如最大电压、最小电压、消耗电流等;
(2)在工作电压范围内,检查液晶显示屏的频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3)检查液晶显示屏的驱动电路是否完整,并且能够正常。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检验标准LCD显示屏检验标准。
LCD显示屏作为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产品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为了确保LCD显示屏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LCD显示屏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LCD显示屏的质量检验标准。
首先,对于LCD显示屏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屏幕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或污点;屏幕边框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或损坏;显示屏的透明度和亮度是否均匀;屏幕是否存在漏光或亮点等。
外观检验是最直观的检验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可以初步判断LCD显示屏的质量状况。
其次,对LC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屏幕的分辨率是否达到要求;显示的色彩是否饱满、真实;是否存在残影或闪烁现象;观察角度下是否存在色彩偏差等。
显示效果是LCD显示屏的核心功能之一,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至关重要。
此外,对LCD显示屏的电气性能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输入电压范围是否符合要求;功耗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是否存在线路短路或断路等。
电气性能是LCD显示屏正常工作的基础,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可以有效预防因电气性能问题导致的故障。
最后,对LCD显示屏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湿度、震动和冲击等环境条件下,LCD显示屏是否能正常工作。
环境适应性检验可以有效评估LCD显示屏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LCD显示屏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显示效果、电气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的检验可以有效评估LCD显示屏的质量状况。
只有确保LCD显示屏符合相关的检验标准,才能保证其在电子产品中的正常使用和稳定性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LCD显示屏检验标准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LCD显示屏的质量检验方法。
LCD产品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LCM产品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1. LCM产品的检验标准:(1)检验条件:①环境条件定为(常温)20~25℃,(常温下)65%±5%RH(湿度)。
②检验照明工具为20W荧光灯,距工作台面(产品)上方50cm,目视距离30cm以上的条件下目视检查。
(2)检验标准:检验主要以批次抽样检验,抽样标准以GB2828-93为依据。
2.LCM检验中常用术语:(1)黑点、黑线①加电时显示深色斑点及深色线状斑点,液晶驱动电压变化时并不产生大的变化。
②加电时显深色的线状斑点,液晶驱动电压变化时产生大的变化。
(2)白点①加电时显示浅色的斑点,液晶驱动电压变化时不产生大的变化。
②加电时显示浅色的斑点,液晶驱动电压变化时产生大的变化。
(3)白线①加电时显示浅色的线状斑点,液晶驱动电压变化时并不产生大的变化。
②加电时显示浅色的线状斑点,液晶驱动电压变化时并产生大的变化。
(4)蓝点加电时显示很深颜色的斑点,液晶驱动变化时产生大的变化。
(5)纵线(竖线)缺陷加电时,纵向(一般为短轴)线不亮、浅显。
(6)横线缺陷加电时,横向(一般为长轴)线不亮、浅显。
(7)十字线缺陷加电时,横向与纵向线交叉点不亮。
3.检验范围:(1)一般外观检查:①LCM所有的外形尺寸(各器件)。
②LCM的LCD的偏光片外观、屏的颜色均匀度。
偏光片的外观包括:划伤、压痕、气泡和污物。
③焊剂、焊点的漏焊、虚焊、焊料不足、桥接、溢出(料多)。
④LCM外壳的外观,电镀漆是否均匀,有否划伤、脱漆。
⑤元器件间引线的均匀度,有否划伤。
⑥PCB板上阻焊膜有否脱落(有尺寸限制),线路铜箔有否划伤。
⑦螺钉紧固、壳脚紧固程度。
(2)通电显示检查:①输入电压、工作频率、消耗电流、LCD的对比度及响应速度。
②通电时(按标准输入电压)其视角范围、显示图形有否上述缺陷及图形错位。
4.LCM抽样环境试验:在LCM出厂之前还要抽样进行各种环境试验,项目包括:①高温加电,高温(40℃,60℃)放置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D/POL 物料特性和检验方法1. 偏光片结构以及特性 a) 偏光片的基本结构 偏光片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 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 功能的光学薄膜,按其在液晶屏 的使用位置不同,大体上可分为 面片(又称透过片)和底片两种 (又称反射片) ,右图是典型 TN 型偏光片的面片结构示意图: PVA 膜(偏光层) :是由 PVA(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拉伸后制成,该 层是偏光片的主要部分,也称偏光原膜,该膜将非偏极光(一般光线)过滤 成偏极光。
偏光层决定了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同时也是影响偏光片 色调和光学耐久性的主要部分。
偏光层的基本加工工艺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染 料系和碘系两大系列,按拉伸工艺可分为干法拉伸和湿法拉伸两大系列,改 变其材料和加工工艺可实现对偏光度、透过率、色调和光学耐久性的调整。
偏光膜 PVA 作为一种使用延伸方法制成的产品, 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 性: 光线选择性:选择通过偏振方向与延伸方向一致的光线通过; 温度、湿度敏感性:吸潮或加温后,被拉伸的成线性的分子链将会自动 还原回团状的分子链,失去光线选择性。
脆弱性: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失去光线选择性。
TAC 层:由 PVA 膜制成的偏光层易吸水、褪色而丧失偏光性能,因此 需要在其两边用一层光学均匀性和透明性良好的 TAC(三醋酸纤维素酯)膜 来隔绝水分和空气,保护偏光层。
采用具有紫外隔离(UV CUT)和防眩 (Anti-Glare)功能的 TAC 膜可制成防紫外型偏光片和防眩型偏光片。
感压胶(adhesive) :可分为反射膜侧粘着剂和剥离膜侧粘着剂。
反射 膜侧粘着剂的作用是将反射膜牢固地粘合在 TAC 膜上,其工艺要求不允许 有再剥离性。
剥离膜侧粘着剂是一层压敏胶,它决定了偏光片的粘着性能及 贴片加工性能,其性能优劣是 LCD 偏光片使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离型膜(separate film) :为单侧涂布硅涂层的 PET(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膜,主要起保护压敏胶层的作用,同时其剥离力的大小对 LCD 贴片 时的作业性有一定影响。
保护膜(protective film) :为单侧涂布 EVA 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的 PE(聚乙烯)膜,具有低粘性,起保护 TAC 膜表面的作用。
此外,在反射型的底片偏光片还有一层反射膜: 反射膜(reflective film) :为单侧蒸铝的 PET 膜,目前大多使用无指向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反射型蒸铝膜。
如将反射膜更换为半透半反膜, 则可制成半透半反型偏光片, 此外也可使用各种镀金、镀银膜、镭射膜作为反射膜,以获得各种底色和镜 面反射等效果。
使用的压敏胶为耐高温防潮压敏胶, 并对 PVA 进行特殊浸胶处理 (染料 系列产品) ,所制成的偏光片即为宽温类型偏光片;在使用的压敏胶中加入 阻止紫外线通过的成份,则可制成防紫外线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 双折射光学补偿膜,则可制成 STN 用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光线转 向膜,则可制成宽视角偏光片或窄视角偏光片;对使用的压敏胶、PVA 膜或 TAC 膜着色,即为彩色偏光片。
实际上随着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产品不断开发 出来,偏光片的类型也愈来愈多。
b) 偏光片的基本原理 当非偏极光通过 a 方向 的偏光片时, 光线被过滤成与 a 方向平行的线性偏极光。
上图:线性偏极光继续前 进, 通过第二片偏光片时, 光 线通过。
下图:通过第二片时,光 线被完全阻挡。
c) 偏光片的分类 按温度分为普通型偏光片、宽温型偏光片; 按透过率分为普通透射片、高透射片; 按底色分为灰白类偏光片、彩色偏光片; 按复合不同功能的光学膜分为全透射片、半透射半反射片、全反射片、 光学补偿片、视角控制片。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d) 偏光片的主要性能指标 下图是一份偏光片 SPEC 中列出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
其中重要的指标项目有: 1、 大片尺寸,包括长和宽。
2、 厚度,包括总厚度,胶层厚度,主要考虑的是总厚度。
3、 吸收轴方向。
4、 剥离力 偏光片的剥离力又分为保护膜剥离力、剥离膜剥离力、对 玻璃基板剥离力三项。
三种剥离力的测定均使用拉力实验机参照 JIS-C-2107 标准进行测定,其中保护膜剥离力和剥离膜剥离力的测定是沿 180°方向剥 离,而对玻璃基板则是沿 90°方向剥离。
对 LCD 制造商而言,偏光片对玻璃 基板的剥离性能十分重要。
如粘贴后短时间(4~6 小时)内剥离困难或剥 离后玻板上有残胶,则该偏光片返工性差,贴片不良会导致整块 LCD 屏报 废。
但如果剥离力很小,则易造成偏光片在玻璃基板上贴合后压敏胶耐久性 和耐湿性能下降以及剥离膜表面凹陷等不良多发,从而影响偏光片的使用性 能。
5、 透过率(Transmittance) 偏光片的透过率指标可分为单体 (single) 、平行(Parallel) 、直交(Crossed)三项。
通常使用积分球式分 光光度计依照 JIS-Z-8701 对其进行测定。
其中,单体透过率指单片偏光片的 透过率,平行透过率(H 0)指两片吸光轴平行的偏光片叠加后的透过率, 直交透过率(H 90 )指两片吸光轴直交的偏光片叠加后的透过率,在这三 项指标中 H 0 和 H 90 影响 LCD 屏的亮度(H 0)和对比度(H 0/H 90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对 LCD 制造商十分重要, 为了获得高亮度高对比度的良好显示效果, 希望 H 0 尽可能的高而 H 90 尽可能的小。
6、 偏光度(Polarizing Co-Efficiency) ,又称偏振效率。
偏光度(ν) 是一个计算值, 用来表示偏光片产生偏振光的综合效率,该公式可变 换为 H 0/H 90 = (1+ν 2) / (1-ν 2) , 可以看出, ν值越趋近 100%, 则对比度(H 0/H 90 )越高 7、 色相(Hue)由 a、b 值来表示,通常使用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进行 测定。
a、b 值为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Lab 表色系统中的色坐标值,一 组 a、b 值所对应的大致颜色可从色坐标图中查得。
8、 耐久性,偏光片的耐久性测试是将偏光片剥去剥离膜和保护膜后贴 合在玻璃基板上, 经加压脱泡后放入恒温恒湿箱中, 观察其实验前后的变化。
其中的发泡剥离指标主要是考核粘着剂的耐久性能,光学变化指标是考核 PVA 层的耐久性能。
偏光片的耐久性要求应根据不同类型 LCD 产品的设计 要求(使用环境)而定。
2. LCD 的内部结构和显示原理 a) LCD 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b) LCD 的显示原理 以 TN 型为例,如右图,LCD 内部充 满 了 液晶 。
TFT-LCD 使 用的 液晶为 TN (Twist Nematic)型液晶,液晶分子呈 椭圆状。
在没有电场的作用下,LCD 分子 长轴方向平行排列,而在靠近上下玻璃表 面的时候,则按照玻璃表面的配向槽的方 向排布。
因此, 液晶分子在 LCD 盒内呈螺 旋状排布,在两个表面间扭转了 90 度。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如下图所示,当光线通过没有加电的 LCD 时,经过第一层偏光片变 成偏振光,偏振光在经过 LCD 内部时,受螺旋状排布的液晶分子影响, 偏振方向旋转 90 度,刚好与另一层的偏光片方向相同,光线顺利通过。
当 LCD 电极加电时,液晶分子的按照电场方向重新排布,不再呈螺 旋状,偏振光因此不再旋转,当到达第二片偏光片时,无法通过。
STN 型的显示原理与 TN 相类似。
不同的是,TN 扭转式向列场效应 的液晶分子是将入射光旋转 90 度,而 STN 超扭转式向列场效应是将入 射光旋转 180~270 度。
必须在这里指出的是, 单纯的 TN 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情形 (或称黑白) ,并没有办法做到色彩的变化。
而 STN 液晶显示器由于液 晶材料的关系,以及光线的干涉现象,因此显示的色调都以淡绿色与橘 色为主。
但如果在传统单色 STN 液晶显示器加上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之任一像素(pixel)分成三个子像素 (sub-pixel) ,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黄、蓝三原色,再经由三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原色比例之调和,也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色彩。
另外,TN 型的液晶显 示器显示屏幕做的越大,其屏幕对比度就会显得较差,不过藉由 STN 的 改良技术,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比度不足的情况。
通过控制每一个子像素点的是否加电场以及所加电场的大小,即可 控制该像素点光通过量。
再配合滤色片的作用,排列在一起的 R/G/B 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三个子像素的不同光线混合成显示画面所 需的五颜六色。
3. LCD 的分类 a) 液晶显示器件在显示像素上可以分为段形和点阵形, 而点阵又可分为普 通矩陈和有源矩阵. 段形显示像素 段形显示像素是指显示像素为一长棒形,也叫笔段形,其中七段 显示是 最常见的一种。
普通点矩阵电极排布 点矩阵的构成是在液晶上下玻璃片内侧各出 X 方向,Y 方向的 ITO 电极, 在 X.Y 交叉处构成一个像素点 有源矩阵电极排布 普通点矩阵电极排布又叫无源矩阵, 制造工艺简易。
在有源矩阵中,每 个像素都连结一个有源器件。
矩阵和有源器件都在下玻璃上, 上玻璃只有 一个公用电极。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b) 点阵式 LCD 分类c) 我司常用 LCD 类型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d) 常见 LCD 类型的结构组成TN、HTN、STN 的结构:FSTN、ECB-Multi-color STN 的结构:Color STN 的结构:4. LCD 的关键参数以及测试方法 光学参数 / Optical Specification 测试条件:在暗室进行,室温条件(25℃) ,待被测对象和测试仪器稳定后 (30mins 后) ,使用 BM-7 从距离被测 LCD 500mm 处进行测量,如下图: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a) 透过率/transmittance 透过率的定义为:通过 LCD 之后的表面亮度/光源表面亮度*100% 我司测试所用光源一般即为对应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