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全面认识京剧的形成
1.形成因素
(1)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帝时,徽班进京,为京剧形成创造了条件。
(2)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其形成提供了舞台。
(3)广大艺人们的努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1900年之前,戏曲抄本是清代南北传统市集庙会上销售的一种主要商品,抄本经营盛极一时,但进入20世纪后,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材料所述现象
A.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体现了文学改良运动的诉求
C.折射出民众崇尚西学的心理
D.推动了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
梅兰芳在晚年写的《五十年来的国剧》一文中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按:台湾人对京剧的叫法)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注意,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他意在强调
A.京剧艺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B.京剧艺术应该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
C.京剧剧本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古典戏曲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梁辰鱼写成《浣纱记》图2 徽班进京
材料二全社会痴迷昆曲的拐点出现在康熙年间,昆曲与康乾盛世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不相吻合。文字狱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有多少文人敢于冒本人与亲人被杀头的风险搞昆曲创作?道光之后,人们因亡国灭种的危险而焦躁不安,这样的心境又如何会喜欢哀婉缠绵的昆曲?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了花部、雅部的区分,花部为京腔、秦腔、梆子腔等,雅部专指昆曲。徽班到京后,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道光年间,到北京加入徽班演唱的汉调演员逐渐增多,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到1845年,徽班向京剧的演变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当时还不叫京剧。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于哪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并指出它们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昆曲衰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京剧形成的特点。
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戏剧。“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据材料“只重视其艺术”“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可知京剧应注重社会教化,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说法不当,排除D项。
3.【答案】(1)皇帝:图1为隆庆帝在位期间、图2为乾隆帝在位期间。
影响: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徽班进京有利于徽戏吸收其他戏曲的优点,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主要原因:昆曲的风格与时代特征不符;文字狱导致文人创作剧本的热情下降;昆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在花部的冲击下,逐渐被观众抛弃,进而日趋衰落。
特点:在徽戏等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的优点逐渐演变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