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地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的保护
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经济化、现代化的发展,正日益侵蚀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

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城市文化特色正在消失。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相似,昔日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迅速消退。

城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千城一面,趋于同一。

人们从绝对的经济角度、旅游角度强调城市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城市的另一面——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是公共交流的介质和文明社会的结晶。

正如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没有文化,城市就失去了她的精神维系。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综合地反映了社会与历史、经济与科技、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哲学观念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状况。

我们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要素来把握其内涵。

从城市文化构成的实体性要素来看,城市文化是指一个城市的地域(包括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公共环境等)特征,现存建筑及其风格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区别于其他国家城市,一个国家的某市区别于另一城市的具体标识,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外在的、易学的,可变的,它特别体现在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建筑风格上。

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和圣母院,埃及开罗的金字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金色大厅”,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等,无一不是这些城市的象征。

从城市文化构成的人文性要素来看,城市文化是指一个城市独特历史,市民的价值观(或称城市精神)、民俗民风、组织制度、日常性和季节性的文化活动等直接相关的种种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内在表现,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内在的、独特的、可持续的。

一个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个城市除开“钢筋水泥的森林”显示的经济实力外,和其它城市没有任何差别和不同。

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实力城市,如果缺乏了文化意义的“江南水乡”的支撑,它简直就可以说是一架经济机器。

从文化的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的关系来看,实体性要素是第一性的,是显性的,容易在短时间内奏效;人文性要素是第二性的,是一个特殊地域的人们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物化的共同的观念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不完全是显性的,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实体性要素决定人文性要素,人文性要素反作用于实体性要素。

今天的世界上有许多城市己经失去了固有的品质和个性,这些粗看起来好像是全球化的冲击和城市化带来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其实这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了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追求短期的显著的效果,而不愿意投资于城市文隐性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的人文性要素所致。

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一些著名的古城在追赶所谓的“城市美化运动”过程中,毁灭了自身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而只求高楼大厦构成的钢铁森林,不关心城市居民精神生活,而只追求城市的经济效益,结果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协调,失去了自身原有的特色,成为追求利润的奴隶。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城市内外逐渐被大块面的商品房充
斥着,一时间“巴黎风情”、“地中海风情”、“夏威夷风情”……各式主题的居住区文化兴起。

康德说过:“缺乏文化的城市生活是盲目的,脱离了城市生活的文化是空洞的”。

这些文化名字背后隐藏的却是文化危机,它反映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不确定性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未知性。

中国当前的城市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记忆的消失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但是,今天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2、城市面貌的趋同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

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

但今天一些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3、城市建设的失调
今天一些城市在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却多了一些盲目决策和浮躁心态。

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幅度扩充城市用地,大面积的增加建设量,导致出现“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严重损害了民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
和“标志性”建筑,而这些项目却往往突出功能主题而忘掉文化责任。

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留,一方面得益于当地的保护意识及措施,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地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相对落后。

在原则上我们应遵循以下几点:
(1)古城文脉的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的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研究分析历史古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5)保护维修、整治和恢复只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存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四、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
在城市历史文化中除有形的文物古迹外,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筑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此应该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与利用。

从广义上来讲对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延续主要包括对旧建筑以及历史风貌地段的更新改
造,以及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协调方法、文脉继承、特色保持等问题。

城市文脉保护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以及古城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方法。

1、文物古迹的保护方法
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古城的基础,在保护工作中既要注意地面上可见的文物,又要注意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及遗址;既要注意古代的文物,又要注意近代的代表性建筑及革命纪念地。

在具体的保护方法上我们采用冻结保存和重建这两种措施。

冻结保存是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的保护起来,允许必要的修缮和加固,但必须以不改变原貌为前提,并且修复和增添的部分应该是可以识别的,即修旧如旧原则。

重建是对历史上一些十分重要的建筑由于各种原因已被毁,但它们对于地方特征却是至关重要的,起着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必要重建的。

但重建必须谨慎,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2、历史地段的保护方法
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特别强调了历史地段在社会方面和实用方面的普遍价值,指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

在我国古城历史文脉的延续中,保护历史地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护完整、需要全面保护的古城毕竟已为数不多。

对于大多数古城来说,重点的保存若干历史地段以此为代表反映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是现实可行的方法。

在此我们提出两种类型的保护方式:“博物馆”式保护及“拼贴式”保护。

(1)博物馆式保护
其主要指将地段的建筑进行复原与修复之后,将从前的生活也一起保存起来,作为供人参观、学习和观光旅游的重要设施。

美国的威利姆斯和威廉斯堡的旧城地段就是采用这
样方式进行保护的,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存在这样的城市,其中威廉斯堡最为典型。

威廉斯堡是美国独立前的英国殖民政权中心,20世纪经过全面的整修复原后,现己把整个旧城的历史地段划为保护区,作为生动的美国历史博物馆。

旧城的整个地段不大,保持着原有的街道形式与建筑风格,城郊也保留着那个世纪的风车磨坊、麦仓等以供参观。

(2)拼贴式保护
这种方式是针对有价值的古建或民居比较分散的城市而言的,其中可迁建的建筑可以按照环境的要求择地集中在一处,创建一个“历史地段”,尤其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改造的地段和历史建筑,与其被建设的浪潮所吞没,倒不如异地重建。

如七八十年代江西景德镇将一些分散在村庄中不易保护的明代祠堂、住宅、瓷窑集中迁往一处新址,规划成古代瓷窑作坊区,既便于集中保护,又便于集中观赏,同时又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许多矛盾一一因为与其勉强凑合、互相妥协而社会效益不显著,倒不如如此“拼贴”起来。

3、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方法
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反映了古城的整体风貌与特色,是古城区别于普通城市的关键所在。

它一定要从全城出发,而不能单从城市的几个珍贵的文物或地段出发。

因为即使划定了文物或地段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方法,但周围环境变化不受控制,古城的整体风貌特色就保不住了。

因此必须采用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进行保护与控制:一方面对体现城市传统空间特色的原有因素实施保护,另一方面对影响城市风貌特色的新建因素实施控制与引导,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调。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量急
剧增加,许多历史古城开始大规模改造旧城区。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旧城改造的深人开展,破旧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市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历史古城的保护与改造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慎重的研究,未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使许多城市中有价值的历史地段和街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同时,强大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更使我们许多历史古城处于完全被取代的地位,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环境的生存己经岌岌可危。

可以肯定,在这种由旧向新、由传统向现代的改造中,我们需要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不希望在向现代化的转化过程中舍弃自己的文化遗产。

实际上,保护和发展本就是城市发展变化中的一个全方面可持续的矛盾和统一的过程。

保护与发展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总体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发展策略,以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和传统历史环境的保护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