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教学设计模板
注:填写表格时,请您删除蓝色部分
课题:《青山不老》
科目:小学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
提供者:钟俊梅单位:瑞金市九堡镇清溪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播放我国大西北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等视频。
2、播放改造大西北后的森林视频图片。
师:美吗?在这美丽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读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迹。
1、师: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
2、用一句话向大家形容一下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这位老人。
板书:老人81岁瘦小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课文讲了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的事情。课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书:奇迹)
师:什么样的事才称得上奇迹?你能举个例子吗?
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指读,理解,指导读,比赛读。
师:我们的学校大不大?一亩约667平方米,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20亩,3700亩约等于多少个珠光小学?180个。想一想,我们学校全种上树是什么样子?180个珠光小学全种上树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
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请找出来。(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一读这段话吗?
指导读这段话。
第3句话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辛,义无反顾地植树造林,绿化山野,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额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先描写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副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以“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经创造了这块绿洲”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想象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心情会怎样?再找找出体现老人年纪的语句,想象老人的形象。学生通过读句子想象,一个饱经风霜、脸上刻满岁月痕迹、手上长满老茧的晋西北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我让学生找找如此年迈的老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通过找句子、想象画面、谈体会,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八旬老人创造的奇迹令人敬佩。然后马上组织学生找一找老人再怎样的环境中创造出了这片奇迹。在交流中插入晋西北的资料,让学生想象老人植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再一次被老人的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执着精神所震撼。此时再读“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时,学生充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因为这个教学环节比较深入,因此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永远不会老的”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以小练笔“如果为老人塑造了一座铜像,你站在铜像前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心里话”结课,学生在写话中再次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
我觉得每单元的略读课文应该是让学生在前几篇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这一课中运用,这样的文章教师应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纵观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觉得从让学生了解一位老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创造的奇迹,到最后集中体会老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时由表及里,梯度把握得当,情感体验层层深入。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学生自读自悟的氛围,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让学生由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想开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但整堂课教学节奏有些前松后紧,导致课堂时间不够,对学生的回答反馈语言还有待于再细化。
辛,义无反顾地植树造林,绿化山野,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额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先描写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副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以“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经创造了这块绿洲”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想象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心情会怎样?再找找出体现老人年纪的语句,想象老人的形象。学生通过读句子想象,一个饱经风霜、脸上刻满岁月痕迹、手上长满老茧的晋西北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我让学生找找如此年迈的老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通过找句子、想象画面、谈体会,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八旬老人创造的奇迹令人敬佩。然后马上组织学生找一找老人再怎样的环境中创造出了这片奇迹。在交流中插入晋西北的资料,让学生想象老人植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再一次被老人的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执着精神所震撼。此时再读“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时,学生充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因为这个教学环节比较深入,因此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永远不会老的”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以小练笔“如果为老人塑造了一座铜像,你站在铜像前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心里话”结课,学生在写话中再次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
我觉得每单元的略读课文应该是让学生在前几篇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这一课中运用,这样的文章教师应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纵观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觉得从让学生了解一位老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创造的奇迹,到最后集中体会老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时由表及里,梯度把握得当,情感体验层层深入。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学生自读自悟的氛围,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让学生由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想开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但整堂课教学节奏有些前松后紧,导致课堂时间不够,对学生的回答反馈语言还有待于再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