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菠萝蜜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西亚菠萝蜜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技术总结报告
海南省农垦总局菠萝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科研协作组
东升农场2000年引种马来西亚和泰国品种菠萝蜜,2002年在试种中不断发现问题,开始对菠萝蜜栽培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跟踪对比研究,通过试种,实现栽培品种良种化,选育优良品种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为主栽品种,探索总结一套包括高产稳产型培养,营养诊断配方,低位换冠,修剪丰产树型,花期调控,标准化生产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一整套技术,单位产量达到省内最佳先进水平,平均亩产4500公斤,高产株可达600公斤,亩产值在10000-18000元之间。解决菠萝蜜生产“粗放品种混杂、果品口感差、产期集中”问题,实现早结、丰产、优质、果实分期分批上市,使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占有市场。
1、项目研究背景与立项
菠萝蜜属热带植物,喜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海南适应性强,速生、易长、早结、丰产、结果周期长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马来西亚菠萝蜜优良品种果色香味浓郁,跟本地品种相比,少胶、香甜可口、熟果果肉含糖量15.15%,即可当鲜果,也可酿酒。加工点心、蜜饯、罐头。现广东有一种菜肴,主菜来自马来西亚菠萝蜜肉包。种仁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可煮炒食,也可加工食品、饲料,木材淡黄色,坚硬耐用美观。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一旦规模种植,有较大开发空间,如建立食品加工厂,对产品精加工,废料可加工生物肥料等,即可果园栽培还
可绿化环境,因此研究、开发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东升农场位于琼海市西北部、地貌类型次砂页岩残丘地和花岗岩缓坡地为主,气候属琼东湿润频繁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年降雨量约2500毫米,土壤以砂页黄色砖红壤为主,土壤的PH值6-6.5之间,是种植菠萝蜜的优良地带。过去种植菠萝蜜沿用传统的耕作办法,产量低,管理粗放,以后在引种国外品种时没有试种,鉴选适生就盲目大面积推广,技术服务跟不上,果品肉质差,造成部分已成林的菠萝蜜被砍伐,菠萝蜜栽培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品系混杂,盲目种植
我省在90年代未引进马来西亚菠萝蜜品系有5个,泰国小叶种和大叶种品系有3个。由于在推广前没有做好品种的试种鉴选工作而大面积种植,因达不到商品果品质或根本不结果,最终只好忍痛砍伐品系差的果树。菠萝蜜主要存在问题:①品系混杂或因天气、环境变化,引种时与当地条件不一样,品系在异地起变异;②与本地砧木与引种芽条不相亲和;③盲目选用不成熟的过嫩芽条或品种不纯芽条。
1.2栽培管理粗放,措施不到位
过去果农种植菠萝蜜采用粗放办法,不施肥、不修剪、不防治病虫害,这种光顾种植忽视抚管,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致使菠萝蜜发展迟缓,生产速度慢,结果迟,产量低,一般一年一造。因授粉不好和不注重防治病虫害,出现较多的畸型果、腐烂果。
1.3科研不到位,技术力量滞后
我省引种菠萝蜜起步晚,在这方面研究还是十分溥弱,在
品种选育、鉴定优良品种,修枝整型,配方施肥,控花产期调节、贮藏、加工等方面,理论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只停留在较低水平。果园设施建设较差,果农得不到良好培训,制约菠萝蜜生产。显然我省大多数地方天气、环境条件对种植菠萝蜜相当有利,但由于对科研和技术研究不到位,制约菠萝蜜发展。引种以来,2002年-2005年是我省发展菠萝蜜最缓慢之年。
1.4包装、贮运、加工、流通脱节
菠萝蜜在流通过程中,对菠萝蜜鲜果精包装、真空包装空白。菠萝蜜加工条件落后。一是鲜果的处理加工,可利用菠萝蜜生产多种高档商品;二是鲜果的初级加工,但我省菠萝蜜加工还未形成气候,菠萝蜜只存在粗放的销售方式。因果大,没有小包装,很不适合家庭鲜食,也不方便运销到内地各个地方,因此在全国很多地方没有经销菠萝蜜。另外我省菠萝蜜生产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与之相配套运销体系难于建立,随着菠萝蜜快速发展,贱卖、难卖矛盾将会出现。
1.5标准化生产程度低,技术措施不到位
菠萝蜜在生产中没有制定标准化生产制度,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产量,而不合理甚至滥用农药、化肥和生长激素。虽然菠萝蜜在生产中病虫害较少,但对如何防病虫害知识知道甚少,因过量滥用化肥,严重降低菠萝蜜的品质,并增加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效益。没有按标准化生产,也不利于菠萝蜜对外出口、国内菠萝蜜生产应从标准化生产规范市场和种植者的行为,生产优质的产品占领市场。
自2003年以来,我们在省农垦总局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进行菠萝蜜的课题研究工作,2006年承担总局优势农产品
重大推广科研项目工作。近年来研究内容包括(1)引进优良品种试种鉴选适生课题;(2)菠萝蜜最优良品种选定低位嫁接换冠技术研究;(3)菠萝蜜修剪技术;(4)花期调控技术研究;(5)配方诊断施肥技术研究;(6)病虫害综合防治;(7)采收技术。
2、研究情况与成果
2.1 引进优良品种,鉴选适生良种化进程
90年代末,海南从马来西亚引进5个品系,泰国引进小叶种和大叶种3个品系。在2002年—2003年期间发现引进马来西亚5个品种品质差异很大,有的品种收购商拒绝收购;2003年至2004年发现引进泰国小叶种不结果或结果个头小,基本不能食用。为此,我们对引进的品种进行筛选。在引进马来西亚菠萝蜜的5个品种中,进行选育比较,选育出抗逆性强,抗病虫害,产量高,品质好的1号品种作为主栽品种,3号、6号为保留品种,淘汰2号、5号劣质品种。而引进泰国小叶品种,由于该品系芽条和当地砧木不亲和等问题,造成长势慢,有的多年不结果,有的结果个头很小,肉质差,基本不以食用,我们进行改种或换冠。
2.2 选定品种,改良品系,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几年我们对不符合本地区生长和品质差的菠萝蜜品系进行改良研究工作,对马来西亚菠萝蜜除1号、3号、6号外,对2号、5号、泰国小叶种品系进行改良改接换冠。我们采用改接换冠技术采用低位换种技术,首先距离基部15公分处锯断,让其抽生出芽,抹去多余枝条,只剩二根,生长至直径1厘米就可选择马来西亚1号芽条换冠芽接,成活后留取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