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实验的安全与规范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的安全与规范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的安全与规范教育一、引言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然而,化学实验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与规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就中学化学实验的安全与规范教育进行探讨。

二、安全教育1.实验室规则的遵守: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正确穿戴实验服、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不乱动危险物品等。

2.正确使用仪器:学生应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仪器损坏或发生意外。

3.危险品的处理:学生应了解各种危险品的性质及处理方法,避免因误操作或误触导致危险品泄漏或爆炸。

4.防火防爆:学生应了解实验室内的火灾和爆炸隐患,并掌握基本的灭火和预防措施。

5.意外事故的应对:学生应了解常见的化学意外事故(如烧伤、割伤、中毒等)的应对方法,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三、规范教育1.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应在实验前充分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掌握实验目的和要求。

2.实验过程的规范操作: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规范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记录与处理:学生应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应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以便更好地总结实验经验。

四、教学策略1.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讲解实验室规则和安全规范。

2.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和安全规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定期考核: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考核来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规范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结语中学化学实验的安全与规范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一、引言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化学实验涉及到一系列危险操作和物质,所以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中必要的安全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前的安全准备1. 实验室环境检查在实验前,实验室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设施完好,没有漏水、漏电等问题;检查实验室内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畅通;清理实验室内的杂乱物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2.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检查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实验器材没有破损和变形;检查试剂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确保试剂符合使用标准。

3. 个人防护措施学生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眼镜、手套和口罩等。

确保学生身体暴露部分得到充分保护。

三、实验中的安全操作1. 注意实验操作规范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操作顺序和方法。

在实验中遵循实验操作规范,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步骤,以免发生意外。

2. 控制实验条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避免因实验条件不当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3. 实验区域的划分和标识学生在实验室内要严格区分和标识实验区域。

禁止在非实验区域进行试剂配制或其他实验操作,以免发生交叉污染或危险事故。

4.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学生在实验中要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量筒等。

避免器材破损或使用不当导致事故。

5.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按照实验室规定的要求分类、分装和储存实验废弃物,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危险事故。

四、实验后的安全防护1. 实验器材和实验室清洁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和实验室,包括清洗玻璃器皿、清理试剂残留和垃圾等。

确保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2. 实验记录和总结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以便于今后的实验改进和复习。

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必须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方法,以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一、实验室安全规范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实验人员应佩戴实验室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免受化学品的侵害。

2.熟悉实验室设施:在进行化学实验前,实验人员应熟悉实验室的设施和紧急设备的位置,如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灭火器等。

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操作、调试实验设备,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方案,不得私自带入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正确储存化学品: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柜子或货架上,按照其性质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放在一起。

同时,应将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单独存放,并标明警示标志。

2.正确使用化学品: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仔细阅读化学品的安全说明书,了解其性质、危险性和使用方法。

避免接触皮肤、吸入有毒气体或误食有毒物质,必要时应佩戴防护装备。

3.避免化学品的混合和反应:不同化学品之间可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避免将不同化学品混合使用,必要时应先进行小规模试验。

三、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室通风:化学实验中常常产生有毒气体,实验人员应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在实验室内积聚。

必要时可以使用排风设备或开启实验室的通风窗户。

2.小心操作玻璃器皿:玻璃器皿在化学实验中广泛使用,但其易碎性使得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

实验人员应避免用力过猛,避免碰撞或摔落玻璃器皿,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3.避免火源和静电:在进行易燃化学品的操作时,应远离明火和火源,避免引发火灾。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与常识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与常识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与常识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实验室中的安全与常识非常重要。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实验安全,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化学实验是否安全,关键在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实验仪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对实验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和安全可靠。

尤其是在进行高温、高压、高电流等实验时,更应格外注意实验仪器的安全性。

2、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如果可能存在烟雾、蒸气、气味、火焰等危险因素,应及时进行排除。

并要注意实验室的通风设施是否完善,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流通良好。

3、充分准备防护用品在进行化学实验前,应根据实验的特点准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护目镜、口罩、手套等。

这些防护用品可以对学生的安全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二、教育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1、遵守实验室规定在进行化学实验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室规定,如何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和防护用品,如何管理废弃物等。

只有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2、保持实验现场的整洁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实验现场的整洁对于实验的安全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认真清理实验台和环境,以避免实验误操作从而引起的事故。

3、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化学试剂的操作方法,并遵循实验要求,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如果遇到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求助,而不要自行处理。

4、不贪图便利化学实验中,如果有学生觉得某些实验用品不够方便,就随意搬动或者改变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操作的实验,学生必须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不能自作主张。

三、化学实验后的安全措施1、清洗和处理实验用品学生在进行实验后,要对实验用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处理。

废弃物应根据规定进行分类,禁止在实验室内随意处理实验废弃物,并且要注意实验用品的妥善保存。

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教育

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教育

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教育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

进入实验室时,一定要穿着合适的实验服,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

这不仅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还能在意外发生时减轻伤害。

女生要把长发扎起来,避免头发接触到实验仪器或化学试剂。

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危险特性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对于不熟悉的试剂,切勿随意触摸或使用。

同时,要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并更换。

化学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存放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不同的化学试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危险程度。

强酸、强碱等具有强腐蚀性的试剂,要小心取用,避免溅到皮肤上。

有毒试剂要在通风橱中操作,并严格控制用量。

易燃易爆试剂要远离火源,并按照规定存放。

在取用试剂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浪费和意外发生。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也不容忽视。

加热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但必须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和仪器。

例如,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在进行加热液体的实验时,要防止液体暴沸溅出伤人,可以加入沸石或碎瓷片。

在进行有气体产生的实验时,要确保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如果产生的气体有毒或有刺激性,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并做好尾气处理。

在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打破。

一旦玻璃仪器破裂,要及时清理,并注意不要被碎片划伤。

实验过程中的搅拌操作也要规范,搅拌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仪器或使试剂溅出。

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废弃物。

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要按照规定分类存放,进行专门处理。

对于未用完的化学试剂,要妥善保存,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化学实验安全教育一、基础知识概述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试剂或仪器等具有危险性。

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化学实验时都要遵守安全规定,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1.1 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化学实验中会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试剂。

如果处理不当或者量测不准确,那么就有可能会发生危险事故。

实验当中会产生一定的气体,有的火爆易燃,有的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可能会因为实验设备损坏而引起火灾、爆炸等各种危险事件。

1.2 安全规范化学实验室设有化学品消防仓和防爆柜,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佩戴安全试剂。

禁止私自拿取化学试剂并放在衣兜或手中。

需要提醒学生不要乱扔化学试剂残渣,以免污染实验桌面和使用其他实验设备。

当你在使用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备使用顺序。

1.3 实验前的安全讲解在开始化学实验前,老师应当进行一次安全讲解,详细解释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以及防范事故发生的方法,同时应当让学生重视实验安全,避免草率安排实验并提醒他们事故处理时的应急措施。

二、化学实验的防火措施2.1 安全用火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采用开放式或封闭式的实验体系。

如果使用开放式体系,要保证实验器材的位置合理,同时在加热时,需要保证加热源和实验器材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同时,加热必须采用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安全用火方法。

2.2 保证实验设备完好在使用仪器时,需要确保它们完好并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以避免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

2.3 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实验中往往选择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因此需要学生遵守相关实验规定,加倍小心处理这些化学试剂。

试剂的搬运和使用需要与其他操作分别进行。

此外,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一定要佩戴安全试剂,并保证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在培训室内使用。

实验时还应避免拥挤,以免导致工作区域不足。

三、化学实验的应急处理方法3.1 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如果意外发生火灾或爆炸,学生需要迅速切断电源,放置灭火器进行救火并及时报警。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与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与教育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与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涉及到一些可能危险的情况,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能会造成一些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是每个化学实验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必要技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与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室规则的遵守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应该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包括实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喝水等行为。

此外,学生应该了解实验室内的设备、药品的性质和使用方法,避免误操作或误用。

2.实验用品的准备在实验前,学生应该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如实验器材、药品、手套、口罩等。

同时,学生应该按照实验要求准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正确使用化学药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正确使用化学药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药品,避免将药品溅到皮肤、眼睛和衣物上。

如果药品溅到身上,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2.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在操作实验器材时,学生应该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器材损坏或人身伤害。

同时,学生应该注意器材的放置位置,避免滑倒或摔伤。

3.通风和排毒在实验室中,通风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应该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因空气不流通造成有毒气体的积聚。

此外,对于一些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学生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

三、实验后的清理工作1.废弃物的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将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

对于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实验室的清洁和整理在离开实验室前,学生应该将实验室清理干净,整理好实验器材和药品。

同时,学生应该关闭电源和水源开关,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四、教育策略1.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学校应该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确保每个参与化学实验的学生都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教案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教案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 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2.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3.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中的危险性及安全意识培养。

2.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安全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三、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危险性并培养安全意识。

(时间:15分钟)1. 安全意识教育化学实验中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

例如,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试剂、注意实验室中的紧急出口、注意气味等。

2. 实验室常见危险源简要介绍实验室中的常见危险源,如化学试剂的腐蚀性、毒性等,以及火源、电源等。

教师讲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时间:30分钟)1. 实验室规则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如禁止单独实验、禁止随意触摸器材等。

2. 物品摆放将不同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分别放置,避免相互污染和触发危险。

3. 试剂使用学生应熟悉不同试剂的性质,按照教师要求正确使用,避免误操作。

4. 实验器材使用学生应掌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5. 废物处理学生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的废物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师介绍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安全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时间:15分钟)1. 安全器材学生应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器材,如消防器材、安全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等。

2. 个人防护用品学生应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如实验服、安全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四、教学总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安全措施和知识。

(时间:10分钟)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引导学生培养了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实验的安全措施可能没有涉及到,需要在后续的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

初中化学实验中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中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中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然而,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以下是一些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1.穿戴实验服和实验手套: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学生必须穿戴好实验服和实验手套,以防止化学试剂或其他物质对皮肤造成刺激或损害。

2.戴上护目镜:化学实验中常常会有喷溅物或挥发物飞溅到眼睛,因此必须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不受伤害。

3.保持实验台面整洁:实验台面必须保持干净整洁,避免试剂溅到地面或其他物品上,防止摔碎或者滑倒的危险。

4.注意处理化学试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确保正确使用化学试剂,遵循实验指导书上的具体步骤,不可任意更换试剂或进行“混合试验”。

5.小心操作实验仪器: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操作实验仪器,避免碰撞或损坏设备,以免引发意外事故。

6.遵守实验室规定:在实验室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和规程,不得私自调节化学设备,不得私自行动或调换实验器材。

7.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应该事先熟悉各种应急处理措施,如溅洒酸碱试剂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觉得头晕或不适应该立即停止实验。

8.避免直接闻气味: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避免直接闻气味,尤其是挥发性气体或有毒气体,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上口罩等。

9.合理储存化学试剂:化学试剂应该按照要求妥善储存,不能混放不同试剂,应放置在标有化学品名称的瓶子中,并保持密封。

10.实验后注意清洁: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室和实验仪器,不要留下任何化学试剂或实验废弃物,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但是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不仅学生要自觉遵守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督,确保各项实验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措施与教案推荐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措施与教案推荐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措施与教案推荐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然而,由于实验涉及到许多化学品和操作步骤,安全问题成为教学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措施,并推荐几种适用的教案。

一、安全措施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实验的步骤、反应特点和潜在危险。

并确定所需的安全设备和消防设施是否完备,以保障实验的安全。

2. 实验场所与装备化学实验室应当设有安全出口,并配备灭火器、毒物解毒剂、急救箱等安全装备。

同时,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个人防护措施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实验服等。

特别是与有毒、刺激性物质接触的实验,更需要保护措施。

4. 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针对每个实验,教师和学生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并遵循其中的操作步骤。

禁止随意创新或改变实验步骤,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5. 实验废物正确处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有毒废物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方法,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

二、教案推荐1. 教案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步骤:1) 准备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

2) 分别取三个试管,注入适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指示剂。

3) 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滴一滴地混合,每加入一滴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变化。

4) 重复步骤3,并记录滴加的滴数,直到溶液由酸性转变为中性。

5) 计算溶液的酸碱滴定比例。

安全措施:1) 佩戴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

2)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盐酸和氢氧化钠。

3) 操作时需要小心加入试剂,避免溅出引起伤害。

4)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正确处理。

2. 教案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实验目的:通过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加深对气体特性的了解。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化学现象,观察和探索化学反应过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然而,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室个人安全注意事项2.1 穿着合适的实验服装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同学们需要穿上合适的实验服装。

这包括穿戴长袖衣物和长裤以保护皮肤免受试剂溅及热源伤害,并戴上封闭式鞋子以防止试剂溅入脚部。

2.2 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某些特定实验时,还需要佩戴专门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在与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接触时,应戴上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面罩等。

2.3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对实验室安全同样重要。

在实验室中,大家应该保持双手干燥和清洁,并定期洗手。

另外,在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更换实验服装,不要将污染的实验服装或个人防护装备带回宿舍或其他区域。

三、试剂和设备的安全使用3.1 熟悉试剂性质及操作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同学们应事先了解所用试剂的性质,包括其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

并且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遵循操作指南进行正确使用是保证安全的基本前提。

3.2 控制火源火源是实验室中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进行与火有关的实验时(如加热反应),需要确保火焰处于安全位置,并随时准备扑灭装置(如灭火器)以应对突发情况。

3.3 妥善处理废弃物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同学们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正确处理废弃物,如分类存放并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四、实验室事故应对4.1 知道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在实验室中,事故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为了能够妥善处理事故并减少损失,同学们需要提前了解实验室的应急处理程序。

这包括知道灭火器和紧急淋浴等设备的位置以及使用方法,并清楚响铃或求救信号。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与教育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与教育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与教育方法一、引言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然而,化学实验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以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中学化学实验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1.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易燃、易爆物质,如氢气、乙炔、甲烷等。

这些物质在不当操作或环境条件下,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有毒物质的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有毒物质,如氨气、硫化氢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吸入过量可能导致呼吸系统问题。

3.腐蚀性物质的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还可能涉及到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皮肤、眼睛等部位造成损伤。

4.实验设备故障:实验设备如试管、烧杯、搅拌器等,如果维护不当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破裂或泄漏,引发安全问题。

三、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法1.制定明确的实验室规则: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当向学生明确实验室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禁止吸烟、进食、喝水等行为,以防意外发生。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应当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避免随意丢弃废料等行为。

3.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培训,讲解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强化实验设备管理:学校应当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5.引入虚拟实验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实验系统已经成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

通过虚拟实验系统,学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操作各种化学物质和设备,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6.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模拟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如火灾、泄漏等,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实验涉及到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只有通过正确的安全措施和教育,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旨在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

一、实验前的安全教育在进行任何一次化学实验之前,实验参与者必须接受充分的安全教育。

首先,必须对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进行详细说明,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禁止在实验室内食物和饮品的摄入以及如何正确处置废弃物等。

其次,必须对各种实验操作进行具体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介绍,包括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操作方法、应急措施等。

同时,还要对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错误和事故进行警示和强调。

二、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教育在实验操作中,安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实验室内必须明确规定各项操作的责任人,并确保这些责任人具备足够的实验经验和操作技巧。

其次,在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有关安全的操作规程,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量取化学品时的准确性和谨慎性、避免实验室内火源等。

同时,必须加强实验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既要关注自身的安全,也要关注他人的安全,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氛围。

三、紧急事故的安全教育尽管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但仍然无法完全排除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实验室中,必须进行常见紧急事故的安全教育。

实验参与者应该明确各种紧急情况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演练。

同时,实验室中应该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指定专人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参与者的安全。

总结起来,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前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教育以及紧急事故的安全教育,我们能够提高实验者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和危险的发生概率。

只有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化学实验的始终,才能使化学实验更加安全可靠,保障实验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

第 一 部 分 化学试剂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习惯等级与代号
保证试剂 优级纯(GR)
分析试剂 分析纯(AR)
化学试剂 化学纯(CP)
实验试剂(LR)
化学试剂的分类
标签颜色 绿色


纯度很高,适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有 的可作为基准物质。
红色
纯度较高,适用于一般分析及科研用
蓝色 棕色
适用于工业分析与化学试验 只适用于一般化学实验用
第 一 部 分 化学试剂
4)做好化学试剂的经常性的保管保养工作
经常检查储存中的化学试剂的存放状况: 发现试剂超过储存期或变质应及时报告,并按规定妥善处理(降级使用或报废)和销账。 在正常储存条件下,一般化学试剂储存不宜超过2年。定期盘点、核对。 避免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所有化学试剂一经取出,即不得放回原储存容器; 属于必须回收的试剂或指定需要“退库”的试剂,必须另设专用容器回收或储存; 具有吸潮性或易氧化、易变质的化学试剂必须密封保存,避免吸湿潮解、氧化或变质。
第 一 部 分 化学试剂
五、化验室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置
1、化验室废物的处理处置原则
(1)回收利用 (2)无毒害化 (3)低毒害化
第 一 部 分 化学试剂
2、化验室常见有毒害废弃物质的处理
1)废酸、废碱溶液的回收和处理: ◆ 没有收到污染的,回收利用;浓度很稀的可以简单中和后再用大量的清水稀释后排放。 ◆ 收到污染或者没有必要再回收的废弃的酸、碱溶液,集中储存于耐腐蚀的容器中,用 于中和其他需要处理的废物,以消除(或降低)其毒害性;
常见化学灼伤的急救方法:
① 碱液: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乙酸 溶液冲洗,或撒敷硼酸粉,或用2%硼酸水溶液洗。 ② 酸液: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 溶液漂洗,凃油膏及磺胺粉。

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案

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案

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案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实验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案。

一、了解实验前的安全知识在实验前,学生应该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所需化学物品,并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试剂,以及如何识别危险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正确佩戴实验装备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正确佩戴实验装备。

这包括实验室白大褂、安全护目镜、实验手套等。

实验室白大褂可以保护学生不受化学药品的侵害,安全护目镜可以保护眼睛免受化学药品的伤害,实验手套可以避免化学试剂直接接触皮肤。

三、学会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实验操作规程。

例如,他们应该熟悉如何正确调配试剂,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物等。

同时,学生还应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室中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清洗器、眼部冲洗装置等。

四、注意事故预防措施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前,应该做好事故预防措施。

例如,他们应该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实验室是否通风良好,实验区域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等。

如果发现任何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并终止实验。

五、学习急救知识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意外事故。

因此,他们应该学习一些急救知识,以便能够正确应对意外情况。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快速处理化学药品溅入眼睛或皮肤,如何使用急救设备等。

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

六、实施紧急疏散措施在化学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学生应被教导相关的紧急疏散措施。

例如,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迅速疏散实验室,如何联系相关的紧急救援部门等。

七、加强实验监督在化学实验中,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

他们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纠正。

当学生违反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惩罚,以起到警示效果,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普通化学实验安全培训

普通化学实验安全培训
普通化学实验安全培训
探索普通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室安全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实验室安全规范
人员
保持实验室的人员安全,包括合适的装备和 培训。
实验室布局
合理组织实验室的工作空间和容器储存。
设备
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排放和废物处理
妥善处理和处理化学废物,确保环境和人员 的安全。
常见的实验室危险品
实验室外套
防止化学品直接接触皮肤,提供额外的防护。
安全淋浴
处理紧急情况下的身体接触和溅洒事故。
灭火器
及时扑灭实验室内的火灾,保护人员和设备。
实验事故和急救措施
1
化学品外溢
迅速将受影响的区域隔离并使用化学品吸收剂进行清理。
2
火灾
立即拉响警报,逃离火灾区域,并使用灭火器扑灭明火。
3
误吸入有毒气体
前往通风良好的区域,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实验室安全宣传与培训计划
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提供实验室安全宣传材料,以增加人们对实验室 安全的了解和意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腐蚀物质
硫酸、酸性碱、溶液等。
3 剧毒物质
氰化物、有机溶剂等。
2 易燃物质
酒精、醚类、有机溶剂等。
4 易爆物质
硝化物、酶类等。
化学品储存和处理方法
储存
根据化学品特性分类储存,并保持适当的标签 和容器。
处理
妥善处理化学品废物,遵循安全的标准操作规 程。
实验室安全装备和防护措施
安全眼镜
保护眼睛免受化学物质喷溅和颗粒物的伤害。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安全教育实践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安全教育实践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安全教育实践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探索未知的化学领域。

然而,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各种危险化学品、高温高压设备以及复杂的操作步骤,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正确操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对实验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实验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化学试剂是实验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但许多化学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等危险特性。

例如,浓盐酸、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一旦接触到皮肤会造成严重灼伤;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在储存和使用时如果不注意防火防爆,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实验设备也是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来源。

高温炉、高压反应釜等设备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烫伤、爆炸等事故。

此外,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也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比如,加热时没有均匀受热导致容器破裂,倾倒试剂时速度过快导致液体飞溅等。

为了有效预防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事故,我们需要加强实验安全教育。

实验安全教育应该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开始,就要让他们树立起安全意识。

在实验前,教师应该详细讲解实验目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安全事故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教师应该亲自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实验室应该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通风橱、灭火器、洗眼器等,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除了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学生自身也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则。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操作,集中注意力,不得随意嬉戏打闹。

化学实验教育的安全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教育的安全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教育的安全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然而,化学实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教育中的安全实验操作方法。

第一部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一个化学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实验室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设施,如安全洗眼器、紧急洗眼器、抽风装置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其次,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手册或操作指南,并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同时,应对实验材料和化学药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其性质、危险性和处理方法等。

最后,实验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手套等,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二部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实验操作应准确、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任何个人的偏离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危及安全。

其次,实验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带有情绪波动或分心。

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专注,不要与他人交谈或做其他无关的事情。

此外,实验器材和试剂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并正确储存和处理。

在进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实验时,要格外小心,遵循特殊的操作规程。

最后,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器材,对废弃物做好分类、储存和处置。

第三部分:事故与应急措施即使在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事故仍然有可能发生。

化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溅液、燃烧、爆炸等。

对于溅液,首先要冷静应对,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对于燃烧和爆炸,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断电、拉响警报器等,确保实验室的其他人员的安全。

在应对事故时,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并及时向导师或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第四部分:实验教育中的安全培训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并不仅仅是实验操作者的责任,也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制定和实施安全教育计划,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

教师在每一次实验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指南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指南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指南一、引言进行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实验安全是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

本文将为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指南,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二、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应具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洗眼器和安全淋浴器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2. 实验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实验室空气清新,并有必要的通风设备。

3. 检查实验器材和试剂的质量,确保符合使用要求,避免使用失效或损坏的设备和试剂。

三、实验前准备1. 学生应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并进行必要的预习。

2. 学生应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如有毒、易燃、易爆等,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学生应佩戴实验室常规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和实验手套等。

四、实验操作1. 学生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循教师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2. 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避免混用和误用,并及时清理实验现场,防止污染。

3.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时,学生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五、实验废弃物处理1. 学生应正确识别和区分废弃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

2. 酸性和碱性废液应分别储存,并在专用容器中进行中和处理。

3. 固体废弃物应进行密封并分类储存,待集中处理或专业机构处理。

六、实验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有关设备的电源或气源,尽量防止事故扩大。

2. 在人身受伤或火灾事故发生时,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并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处理。

3. 学生应定期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七、实验后清理1.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及时清理实验器材、试剂和实验台面,并将废弃物按照前述方法妥善处理。

2. 清洗实验器材时,学生应遵循正确的清洗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八、实验安全文化的建设1. 学校和实验室应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和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化学课安全教育记录(2篇)

化学课安全教育记录(2篇)

第1篇一、安全教育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化学实验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进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我校特开展化学课安全教育,以下为本次安全教育记录。

二、安全教育内容1. 化学实验的基本安全知识(1)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应了解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危险。

同时,熟悉实验室内各项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2)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规程,佩戴好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饮水。

(3)实验废弃物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2. 常见化学实验事故及处理方法(1)火灾: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明火,如酒精灯、火柴等。

如发生火灾,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同时迅速撤离现场,拨打火警电话119。

(2)爆炸: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爆炸,应立即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现场。

同时,关闭所有气源,切断电源。

(3)中毒:实验过程中,如发生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如症状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

(4)烫伤:实验过程中,如不慎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如烫伤面积较大,应立即送往医院。

3.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

(2)实验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

(3)实验室内禁止存放食品、饮料等生活用品。

(4)实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饮水。

(5)实验室内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三、安全教育实施1. 实验室安全培训:对新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实验室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宣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实验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和实验室的安全。由教 安全教育很有必要,并且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近几
师引导学生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避免规章制度流 年,普通化学实验室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并且达
于形式; 各楼层在醒目位置张贴实验室人员管理规 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章、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房间示意图等; 各实验室 实行实验室负责人制度和单位负责人制度,在实验 室房间大门上张贴本房间安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 姓名、联系方式,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能第一时间 联系到相关人员。采取这些办法并不能真正消除安
[6] 鲍敏秦,张原,张双才,等. 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 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 1) : 189 - 191.
[7] 鲍敏秦.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 实验室研究与 探索,2011,30( 11) : 189 - 192.
2. 2 营造化学实验室安全环境,加强安全管理
完善安全设施,营造安全实验环境。安全管理 工作有一句名言,“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 浮现。”这句 话 强 调 实 验 室 的 管 理 人 员 要 认 真 查 找 安全隐患,尽可能地消除这些隐患所带来的安全风 险。注意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在有腐蚀性气体的房 间,导线应采取防腐蚀措施或装在室外; 在高温的房 间,导线应带有耐热绝缘层; 在潮湿的房间,电气设 备要采取防潮措施。确保水、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完 善; 实验室现场布置合理、通道畅通、排风畅通; 实验 室设备及各种附件完好、性能良好; 危险化学品储存 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储存场所必须安装通风 装置。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性能,对性质相抵触 的化学危险品要严格分类存放; 保证各类安全防护 设施与报警装置完备、可靠; 安全事故抢救设施齐 全、性能良好; 根据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 方案和应急预案,实验过程中采取严密有效的防护 措施,并且为实验者提供实验过程中必要的防护器 具,如护目镜、手套等[6 - 8]。要保证实验室安全,必 须营造安全的实验环境。
大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缺乏必要的安全知 识,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难以正确处理。 但是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仍然依靠带有命令性
基金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多样化 的考核方 法 探 索 与 评 价 机 制 改 革—面 向 普 通 化学”( 项目编号: MS201368) 。
和强制性的安全规定来保障[4],学生只是被动的实 验者和被管理者。他们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规定的 操作,不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限 制,而且实验室安全意识也比较差。为了改变这种 状况,我们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督促学生认真学 习相关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摘 要: 由于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质,在实验课程中加强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阐述了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影响,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组进行安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通过开展安全讲座、营造安全环境、分析安全事故等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达到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安全教育; 普通化学 中图分类号: F253; N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4305. 2014. 01. பைடு நூலகம்56
普通化学实验是工科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 一,是本科生阶段最早的系统性实践教学环节,对提 高学校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有全局性影响。学生可 以通过化学实验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 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 然而化学实验室并不是校园中最安全的场所,房间 里面的化学药品、实验装置均存在一定隐患,如果本 科生缺乏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知识,可能会导致 安全事故。普通化学实验是大多数学生接受安全教 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工 作非常必要[1 - 3]。
Safety education of general chemical experiment
TAN Da - zhi,DENG Chao,LIU Xue - fei
( Experiment Center of Chemistry,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3,China)
2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
2. 1 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千百年来用无数血的 事实总结出来的经验,预防工作,教育为先。在普通 化学实验开始前,我们安排一次关于实验室安全的 讲座,保证新生在第一次进实验室之前就受到初步 的安全教育。讲座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的安全常 识以及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环境和各项制度、纪律。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安全因素时时在、
1 化学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普通化学实验室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涉及人为 因素和环 境 因 素[5]。 这 些 因 素 在 化 学 实 验 室 安 全 管理中必须认真分析,全方位改善,才能有效地避意 外发生。 1. 1 人为因素
凡不知、不顾、不理、不能、粗心、疲劳、情绪等各 种内在或外在的行为均属于不安全人为因素,普通 化学实验室中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新生安全意识 淡薄,安全知识不足。许多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时,抱 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忽视安全警告,擅自触动实验室
Abstract: Due to the specificity of chemistry laboratory,it'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afety education in the experiment cours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effects on laboratory safety work.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safety education in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e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to prevent accidents were enhanced by conducting safety lectures,creating a safe environment and analyzing safety accidents. Key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safety education; general chemistry
实验室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条例形 同虚设也是实验室不安全环境因素之一。我国高校 化学实验规范中虽然介绍了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包 括从实验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的安全操作注意事 项。但是由于化学实验室千差万别,很难面面俱到, 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学 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处理建议较少。某 重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有几十条之多, 详细具体地阐述了对药品的配制与处理、加热的方 法、水电和煤气管理等,但是比较烦琐,看似把各方 面都考虑在内的制度,却难以得到有效落实[4]。
化学实验室与其它实验室最大的区别是学生会 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危险化学品。例如实验中常用 的酸、碱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学生的眼睛或皮肤有被 灼伤的风险; 药品柜中有少量的危险化学品,如甲 醇、丙酮,这些易挥发的液体对实验室的空气有一定 影响; 有的房间还气体钢瓶或电加热设备,进入实验 室时需要学生格外留意。此外,化学废弃物通常也 具有危害特 性,如 果 不 能 妥 善 处 理,不 但 会 污 染 空 气、水源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对人体安 全与健康造成伤害。这些因素都是化学实验室潜在 的安全威胁,仪器和化学药品使用或保管不当就可 能引发事故。
处处有,认识到在实验室中粗心大意造成的严重危 害性,从而全方位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受实验课程 学时的限制,所讲授的安全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但 是要通这样的讲座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了解发生事 故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掌握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及相关要求; 学习其它应知应会的安全事项,提高安 全防范能力。
安全意识的培养还在于平时实验时的严格要 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我们要求学生认真遵守 实验室要求,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首先实验开始 前必须整理个人着装,穿好实验服后才可以进行实 验。学生穿上实验服后,自然会重视安全,而且白大 褂连身披风式的设计是为了在发现化学物质溅到身 上时,可马上脱去而减少危害。其次教师重点讲解 仪器操作规范,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后自主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桌面要保持整洁,用 完的仪器立即放回原处,不要随处摆放。特别是易 碎的玻璃仪器,如量筒、容量瓶等器皿在使用完毕后 及时归位。实验结束后,学生要认真打扫实验室,关 闭好水、电和火源才可以离开实验室。这样,不仅能 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实验室环境,而且还能帮助学 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实 验习惯,才能逐渐培养出严谨的治学态度,熟练的操 作技能以及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 保证实验安全。
2. 3 收集安全事故事例,吸取教训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实验室安全 一再经受拷问[9 - 10]。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不仅 有科学实验 中“量 杯 碎,试 管 炸 ”的 小 事 件,更 有 类 似有毒气体泄漏的大事故。我们指导学生观看近几 年国内外化学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录像或图片, 共同探究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这些惨痛的教训
谭大志,等: 普通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
183
在保证实验室硬件设施合格的同时,化学实验 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等措施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
教学中心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营造安全 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项工作普遍得到了实验指导教
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共同 师的认可和帮助,认为在普通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