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题
一、选择题
1.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是60m/s,加速度大小是6m/s2,则飞机着陆后12s内的位移大小是()
A.288 m B.300 m C.600 m D.360 m
2m/s,则该汽车在任意1s内2.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
()
A.位移一定为2m
B.速度一定变化2m/s
C.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D.末速度比下1s的初速度小2m/s
3.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4.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A.m、kg、S B.g、m/s2、S
C.m、N、s D.kg、m/s、S
5.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
C.D.
6.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1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7.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受到的重力分别为10N和8N,不计弹黄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18N B.8N C.2N D.10N
8.如图,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9.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
B.两个石子同时落地
C.质量大的先落地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小张和小李同时从A出发,分别沿路径1、2先后到达B、C点,线段AB、AC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同
B.两人的位移大小相同
C.两人到达的时刻相同
D.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相同
1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2.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
在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B.物块受到4个力的作用
C.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的作用
D.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
13.为了使交通安全有序,公路旁设置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小型客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0km/h;乙是指路标志,表示此处到下一出口还有
25km、下列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位移B.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路程
C.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位移D.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路程
14.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图,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
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2
,则( )
A .12F F =
B .12F F >
C .12F F <
D .无法确定 16.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B .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C .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 .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17.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2121F F l l --
B .2121F F l l ++
C .2121F F l l -+
D .2121
F F l l +- 18.如图,三根绳子一端结在一起,绳子OA 和OB 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OC 的另一端用力F 拉着。
OA 、OB 与天花板间夹角分别为60︒、30︒,OC 与OB 间夹角为θ。
当OA 和OB 上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时,θ角等于( )
A .150︒
B .135︒
C .120︒
D .90︒ 19.运动的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越大时( )
A .它的速度也越大
B .它的位移也越大
C .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快
D .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大
20.小明回老家过年时恰逢亲成家建房,工人正在给房屋上梁只见工人用铁锤竖直向上连续敲击木楔,木楔缓慢地将横梁抬起,如图所示开始时绳子与墙壁的夹角α小于木楔的尖角β,若不考虑横梁与木楔之间的摩擦,在α还未超过β的过程中( )
A .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
B .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不变
C .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小
D .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
二、多选题
21.如图,一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060α=,使飞行器恰与水平方向成030θ=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力大小等于mg
B .动力大小等于3mg
C .加速度大小为g
D .加速度大小为3g
22.如图,斜面粗糙,滑槽B 放在斜面上,槽内有一物体A 。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A 与B 之间的摩擦因数为2μ,初始时A 物体放在B 槽内的中间位置且不与B 的前后挡板接触,现在将A B 、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最终达到平衡时A B 、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12μμ>,则稳定后物体A 贴靠着
B 的前挡板 B .若12μμ>,则从释放开始物体A 将一直相对于B 静止
C .无论12μμ、,有什么关系,稳定后物体A 都不会贴着B 的后挡板
D .物体A 有可能贴着B 的后挡板与B 一起匀加速下滑
2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若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
A .L v
B .L v +2v g μ
C 2L g μ
D .2L v
24.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 =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 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而不会相撞,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有可能相遇两次
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可能不相遇
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
25.在汽车的维修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图中分别为剪式千斤顶的实物图和示意图。
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汽车刚被顶起时,若已知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4.0×104N,且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恰为120°,则
()
A.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4.0×104N
B.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各为2.0×104N
C.若摇动把手把车继续往上顶,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D.若摇动把手把车继续往上顶,两臂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三、实验题
26.用等效替代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中“等效替代”的含义是________。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
(3)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
27.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像,造成图线不经过原点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把砝码和盘的总重视为拉力大小,为了便于探究和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____的条件;
(3)该同学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
②与纸带上C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 m/s。
28.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s,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
29.某同学利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
(1)图 2 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 5 个计数点,依次为A、B、C、D 和E,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使用交流电源
的频率为 50Hz.由纸带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AB=4.22cm 、sBC=4. 65cm、SCD =5.08cm、sDE =5.49cm, 打点计时器打下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探究“保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如图 3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
(3)该同学探究“保持物体质量不变,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出的 a-F 图线,如图 4 所示,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未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四、解答题
30.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3N、F2=4N,求下列两种情况时它们合力的大小:
(1)两共点力的方向相同;
(2)两共点力垂直。
3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
5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m/s2)
3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在距地面h高处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飞机飞经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一段时间炸弹落在观察点B前方的C点,炸弹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45°角,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观察点B前方的D点,BD距离为BC距离的3倍,空气阻力不
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飞机第一次投弹时的速度v1的大小及BC之间的距离x BC;
(2)飞机水平飞行加速度a的大小;
(3)两次投弹时间间隔内飞机飞行的距离s。
33.如图所示是富春江畔一高层住宅小区,我校小杰同学住在该小区。
周末放假回到该小区。
他乘坐竖直快速电梯,从底层到达第36层共用时24s。
若电梯先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达到最大速度5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最后以大小相同的加速度a 做匀减速运动恰好达到36层。
用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电梯的加速度a及上升的总高度h
(2)若小杰同学乘电梯时,手里竖直地提着一份质量为2千克的快递包裹,求整个过程中,小杰同学手臂承受的最大拉力。
(g取10 m/s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
v
a
t
∆
=可得,飞机在10
t s
=时静止,故12s后的位移和10s时的位移相
等,根据公式22
02
v v ax
-=可得
2
60
300
26
x m ==
⨯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不知道初末速度的信息,无法求解任意1s 内位移,故A 错误。
BC .加速度大小为2m/s 2,根据公式
v a t ∆=∆
可知任意1s 内的速度变化量为2m/s ,即任意1s 内末速度比这1s 的初速度大2m/s ,故B 正确,C 错误。
D .任意1s 内末与下1s 初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D 错误。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从图可知火箭的速度一直为正,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即一直上升,在120s 上升到最大高度,而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800120480002
h m m =⨯⨯=,AC 错误B 正确;0~40s 加速上升,40~120s 减速上升,而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为228000/20/40
a m s m s -=
=,D 正确.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选项中的单位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是基本单位,故A 正确;
B .g 、s 是基本单位,m/s 2为导出单位,故B 错误;
C .m 、s 是基本单位, N 为导出单位,故C 错误;
D .kg 、s 是基本单位,m/s 为导出单位,故D 错误。
故选A 选项。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CD 、由题意知,在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sin mg cos mg ma θμθ-+=,故加速度保持不变,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所以C 、D 错误;
B 、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2012
s v t at ,可得B 正确; A 、下降的高度sin h s θ=,所以A 错误.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v-t 图像的面积可求得0—1s 的位移s=1m ,时间t=1s ,由平均速度定义得:
1m/s s
v t
=
=,故A 选项错误; B 、由v-t 图像的面积可求得0—2s 的位移s=3m ,故B 选项正确;
C 、利用图像斜率求出 0-1s 的加速度:1a =2m/s 2、2-4s 的加速度2a =1m/s 2、因而:
12a a >,故C 选项正确;
D 、由图像可见0-1s 、2-4s 两个时间段内速度均为正,表明速度都为正向,运动方向相同,故D 选项错误.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弹簧秤在一对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合力为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拉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去分析即可. 【详解】
物体B 处于静止状态,对B 受力分析,B 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弹簧右端受到的力大小为8N ,故绳子拉力为8N .又因为弹簧秤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弹簧秤受力是平衡的,弹簧右端受到的拉力是8N ,则左端的拉力为8N ,读数是8N ,故B 项正确.
8.D
解析:D 【解析】
木棒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接触面为水平面,所以弹力的方向应该与地面垂直,木棒的上端与台阶的一点接触,接触面为木棒一个面,所以弹力的方向和木棒垂直,故D 正确,ABC 错误.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与物体的质量和初速度无关,因下落的高度相同,故两个石子的竖直分运动完全相同,因而两个石子同时落地,B 正确.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可知轨迹长度不一定相等,即路程不一定相同,故选项A 错误;
B、位移为矢量,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由图可知,二者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相同,故选项B正确;
C、由题可知,二者同时从A点出发,先后到达B、C两点,可知两人到达的时刻不相同,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也不相同,故选项CD错误。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伽俐略斜面实验的物理意义,伽俐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详解】
A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物体运动或静止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故AB错误;
C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物块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 C.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没有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作用,故BC错误;
D.物块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小型客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0km/h,也就说这个速度表示瞬时速度;乙图的25km表示的是到下个出口的实际路程,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错误;
B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 错误;
C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C 正确;
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错误; 故选C 。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a M m
=
+ 两次系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一次用水平力F 由左向右推M ,对m 运用牛顿第二定理得
1mF
F ma M m ==
+ 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 由右向左推m ,对M 运用牛顿第二定理得
2MF
F Ma M m
==
+ 因为M >m ,所以F 1<F 2。
故选C 。
16.A
解析:A 【解析】
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一定是变速运动,但是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选项A 正确,选项BCD 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掌握了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胡克定律得F =kx ,式中x 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 0,则有
F 1=k (l 0-l 1) F 2=k (l 2-l 0)
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
)21122121
F F F F F k x l l l l --+∆===∆--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对O 点受力分析可知,当OA 和OB 上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时,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以两拉力为邻边的四边形为菱形,由平衡可知,则F 的方向为AOB ∠的角平分线上,则
135θ︒=
故选B 。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小车做减速运动,故A 错误;
B .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小车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到0,再反向加速,故B 错误;
C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变化也越快,故C 正确;
D .加速度越来越大,但速度变化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D 错误。
故选C 。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横梁为研究对象,横梁受到重力、斜劈的支持力N 和绳子的拉力F ,如图所示:
木楔缓慢地将横梁抬起的过程中,支持力方向不变,根据图示情况可知,绳子拉力逐渐减小、支持力逐渐增大;再以斜劈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N 逐渐增大,则N 在竖直方向向下的分力增大,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f 逐渐增大.故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 .
二、多选题 21.B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飞行器所受力如下图所示,飞行器重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F ,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飞行器所受合力,就是重力和发动机动力这两力的合力,设沿飞机飞行方向为x 轴正方向,垂直
解析:B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飞行器所受力如下图所示,飞行器重力mg ,发动机提供的动力F ,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飞行器所受合力,就是重力和发动机动力这两力的合力,设沿飞机飞行方向为x 轴正方向,垂直x 轴向上为y 轴正方向,对飞机受力分析。
y 轴方向上合力为零,有:
沿飞机飞行方向,动力F 及重力mg 的合力产生加速度,垂直飞机飞行方向上合力为零,有:
sin()cos 0F mg αθθ--=
00sin 30cos300F mg -=
3F mg =
故A 错误,B 正确。
沿飞机飞行方向合力不为零,有:
00cos30sin 30F mg ma -=
解得:a g = 故C 正确, D 错误。
故选BC 。
22.AC 【解析】 【详解】
若,设稳定后整体的加速度为a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档板对A 没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而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则,说明档板B 对
解析:AC 【解析】 【详解】
若12μμ>,设稳定后整体的加速度为a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sin cos A B A B A B m m g m m g m m a θμθ+-+=+
解得:1sin cos a g g θμθ=-
设档板对A 没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sin A A m g f m a θ-=
解得:11cos A f m g μθ= 而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max 2cos A f m g μθ=
则111max 2cos cos A A f m g f m g μθμθ=>=,说明档板B 对A 有沿斜面向上的弹力作用,即稳定后A 贴着B 的前档板一起向下匀加速度,故一开始时,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当A 与B 的前档板接触时,两者加速度相等;
若12μμ<,设档板对A 没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sin A A m g f m a θ-=
解得:11cos A f m g μθ=
而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max 2cos A f m g μθ=
则111max 2cos cos A A f m g f m g μθμθ=<=,说明档板对A 没有作用力,即一开始时A 就相对B 静止,一起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综上分析可知,无论12μμ、有什么关系,稳定后物体A 都不会贴着B 的后挡板,AC 正确,BD 错误。
故选AC 。
23.BCD 【解析】 【详解】
小木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有以下几种可能:①木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运动;②只做匀加速运动,但到达最右端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③只做匀加速运动,但到达最右端的速度等
解析:BCD 【解析】 【详解】
小木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有以下几种可能:①木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运动;②只做匀加速运动,但到达最右端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③只做匀加速运动,但到达最右端的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
B. 小木块放到传送带上之后,若L 较长,木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运动
到最右端时间2
22v L v L
v g t g v v g
μμμ-
=+=+ ,故B 正确; C. 小木块放到传送带上之后,若L
较短,木块只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到最右端时间
t =
C 正确; D. 小木块放到传送带上之后,若L 可能为某一个值,木块只做匀加速运动,且运动到最右端时,速度就是传送带的速度v ,运动时间2L L t v v
==,故D 正确; A. 由BCD 分析可知,A 错误。
24.BD 【解析】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知两车可能不相遇,可能相遇一次,但是不可能相遇两次.故A 错
解析:BD 【解析】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知两车可能不相遇,可能相遇一次,但是不可能相遇两次.故A 错误,B 正确.若乙车在前,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在t 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然后甲车在前面,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可能乙车速度减为零时还未追上甲车,故C 错误.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 1时甲车追上乙车,速度相等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则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者不会再相遇.故D 正确.故选BD .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速度相等前后两车的速度大小关系,结合之间距离的变化分析判断.
25.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故A 正确;
B .将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分解沿两臂的两个分力,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44.010N ⨯,故A 正确;
B .将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F 分解沿两臂的两个分力1F ,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由12cos θF F =得
41 4.010N 2cos60F
F =
=⨯︒
故B 错误;
CD .继续摇动把手,两臂靠拢,夹角θ减小,由1
2cos θ
F
F =分析可知,F 不变,当θ减小时,cos θ增大,1F 减小,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
三、实验题
26.D F ′ ABC 【解析】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