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摘要: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
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课是学生的必
修课,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所收到的效果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意识培养身心发展安全意识团队合作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
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施教者首先应该明确德育的重要性
1.教师应起到表率作用
教师高尚文明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
作用。反之,如果教师忽视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在教学工作中,不负责任,作
风浮夸,行为散漫,其后果必然误人子弟,害人害已。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
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
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2.体育教育中如何参入德育
规范课堂常规。常规是对师生提出基本要求,内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种
种常规。这些常规内容和讲文明礼貌、讲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安全教育结合在
一起,并使之制度化。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保证课的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班风班貌。学生在一个良
好的班集体里,更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并无先后轻重之分。教师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思想状况,有条不紊地重点实施,要深入分析结合对象,努力把握结合时机,有效掌握结合程度,不断改进结合方法,保持学生共性特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中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
教育于教学之中,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体育教学鲜明动态性和群体性,有
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
道德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就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任务
的完成,就能为全民族素质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实施方法
1.严格开展队列练习
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
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
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
的应变能力。
2.耐心进行思想教育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
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
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
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
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
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3.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猎人打猎”(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例如,做“胯下头上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但由于各种游戏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4.关心器材收拾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振川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3]金一鸣教育原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4]乐龚进教师职业道德.北京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