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摘要】2008年次贷危机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和监管机制的不足所导致的。
在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对消费者的保护,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风险管理意识。
监管机制的不足也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强化监管机制,倡导道德风险管理,以避免未来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通过加强社会责任观念和道德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不当行为、监管机制、消费者保护、道德风险、理念缺失、社会责任、监管、强化、倡导、管理。
1. 引言1.1 2008年次贷危机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是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许多金融机构因为不当的行为和风险管理失误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破产。
次贷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当时美国的住房市场繁荣,许多人获得了低息或无息的次级抵押贷款,但随着房价下跌和贷款利率上升,许多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失衡,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和道德风险管理上的缺失,也引发了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这场危机不仅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对社会和人们的信心产生了严重影响。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倡导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道德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1.2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概念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负责。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金融机构在履行自身经济职能的也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金融市场稳定、维护客户权益等多重责任。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包括诚信经营、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客户利益至上等。
金融机构在实施社会责任时,应当注重社会责任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一、雷曼兄弟破产案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因为2007年金融危机而破产。
雷曼兄弟在卖出次级房贷债券时进行了欺骗,故意掩盖了其高风险性,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损失惨重。
这一事件暴露出了许多金融机构在诚信方面的严重缺失。
二、沃尔沃汽车缺陷案2015年,沃尔沃汽车因缺陷制动系统问题,导致数十万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沃尔沃公司在发现问题后积极隐瞒,未及时召回受影响的车辆,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该事件引起了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对公司的形象造成了巨大损害。
三、百事可乐染毒事件2003年,百事可乐在印度市场销售的产品中被发现含有农药成分。
该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并对百事可乐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此事揭示了百事可乐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与消费者隐瞒了产品质量问题。
四、丰田汽车制动失灵案2009年,丰田汽车因制动失灵、加速失控等安全缺陷问题,导致数百人死亡,成为汽车行业中的一起重大诚信缺失案例。
丰田在发现问题后未及时公开并采取措施,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五、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奶粉被曝光存在大量的三聚氰胺问题,造成大量婴幼儿生病甚至死亡。
三鹿公司在发现问题后选择隐瞒,而不是立即召回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该事件对中国奶粉行业的信任度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六、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安然会计丑闻2002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涉嫌为安然公司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帮助其掩盖财务危机。
此举导致了安然公司的破产,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
德勤此次丑闻揭示了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客户信任和守护公众利益方面做得不够好的问题。
七、长江商学院造假事件2010年,长江商学院被揭发造假,学院在招生中夸大宣传自己的关系、资源和声誉,欺骗考生和家长。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长江商学院的声誉和学院的招生形象,也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
八、雅虎用户信息泄露事件2014年,雅虎公司被曝光泄露了5亿用户账户的信息。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一、案例背景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道德义务,包括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企业存在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
本文将以某家电子公司为例,详细描述其社会责任缺失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某家电子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创造商,其产品畅销全球。
然而,近年来,该公司被曝出多起社会责任缺失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1.员工权益缺失该公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设有生产基地,据报导,该公司的员工在这些基地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
工人们每天需要长期工作,工资低廉,且没有充足的歇息和健康保障。
此外,该公司还被指责使用童工,并且忽视了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2.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据调查,该公司的一家工厂在处理废水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破坏。
此外,该公司还被指责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量,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3.产品质量问题该公司的一些产品被曝出存在质量问题。
据消费者投诉,该公司的某型号手机存在电池爆炸的风险,但该公司对此问题的回应不及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三、案例影响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声誉受损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被媒体广泛暴光,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
消费者开始对该公司的产品产生怀疑,对其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印象,导致销售额下降。
2.法律风险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可能违反了当地的劳动法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面临着法律风险和法律诉讼的可能性。
一旦被判违法,将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3.投资者关注度下降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投资者开始对该公司的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质疑,对其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意愿减弱,导致股价下跌。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该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员工权益该公司应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员工的歇息和健康保障。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引言概述: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然而,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社会责任,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
本文将以五个案例为例,探讨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员工权益被忽视1.1 案例一:某跨国公司削减员工福利某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削减了员工的福利待遇,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浮现了大规模的员工离职潮。
1.2 案例二:某创造业企业违反劳动法某创造业企业违反劳动法,拖欠员工工资,不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导致员工的权益受到侵害,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谴责。
1.3 案例三:某互联网公司加班文化过重某互联网公司加班文化过重,不仅导致员工的工作负担过重,还忽视了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引起了员工的不满情绪和健康问题。
二、消费者权益被忽视2.1 案例一:某食品公司销售过期产品某食品公司为了追求利润,销售过期产品,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为了潜在的危害,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和抵制。
2.2 案例二:某电子产品公司隐瞒产品缺陷某电子产品公司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隐瞒了产品的缺陷,导致消费者购买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
2.3 案例三:某金融机构误导消费者某金融机构在销售金融产品时,故意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了高风险的投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破坏了市场秩序。
三、环境保护被忽视3.1 案例一:某化工企业排放污染物某化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违反环保法规,大量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3.2 案例二:某矿业公司破坏生态环境某矿业公司在开采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植被减少、水源污染等问题,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3.3 案例三:某建造公司违规倾倒建造废料某建造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违规倾倒建造废料,污染了土壤和水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为了严重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本篇文章来源于有效营销原文链接:/article/2007/108221.shtml 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集体遭遇危机:广本、亨氏、宝洁、卡夫、肯德基、强生、索尼等等,被神化了的跨国公司优秀管理水平似乎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跨国公司怎么会这样,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然?卓跃咨询认为,变化的不是这些跨国公司,变化的是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中国消费习惯,以及媒体整体的理性并承担起“第三方公信力”的角色,成为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研究的命题。
根据卓跃咨询的判断,因为危机事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损失至少在50亿人民币。
套用一句话,幸福的企业看起来是类似的,不幸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幸。
危机事件处理优秀的公司都是类似的,那就是遵从了“5P”原则,而如果缺失其中的一个“P”或者几“P”,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遭遇危机和不幸。
借鉴是一种智慧。
这是我们重新将这些遭遇危机的企业案例呈现出来的目的,也许当事企业或者第三方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迪。
在本文中,卓跃咨询推出“5P研究模型”,以对这些危机事件做出评估:1、端正态度(Perception):态度决定一切。
2、防范发生(Prevention):优秀的危机管理企业都有良好的危机预案和危机预警机制。
3、时刻准备(Preparation ):面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和危机事件爆发后出现的可能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出各种准备策略。
4、积极参与(Participation):危机爆发后,企业应该本着一种积极态度处理危机事件,而不是逃避责任或者推委。
5、危中找机(Progression):危机处理的最高境界是能把“危”变成“机”,从中获利或者得以提升。
案例一:索尼“问题相机”危机品牌:索尼危机性质:产品质量危机指数:6案例描述:12月上旬,浙江方面抽检发现,索尼6个型号30个批次的数码相机存在包括自动白平衡失效、成像均匀度不好、液晶屏亮度不够、自动曝光不准确等问题,被定性为“不合格”。
警惕跨国公司的污染行为

警惕跨国公司的污染行为作者:表言来源:《绿色中国》2008年第02期近日,三家跨国公司因为屡次有污染行为被环保总局通报批评。
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说,近期环保部门对130家曾经上过环保黑名单的跨国企业进行后督察,发现大部分企业已经整改,但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及今麦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仍然对中国的环境法律置若罔闻,数次被发现有环境违法行为。
去年11月以来,环保总局对2004-2007年间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跨国公司进行专项后督察,涉及到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安徽、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蘑庆、云南、甘肃、内蒙古、贵州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家跨国公司,包括食品、发酵、化工、机械制造、电子、造纸等行业。
这些跨国公司多数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既有世界知名品牌,也有“世界500强”,拥有较好的环保口碑,但近年来在中国却发皇了一系列环境违法行为,这是严重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可以说,一年前诸如“双重标准”、“社会责任缺失”等对跨国公司的舆论批评和指责,都是客观而准确的。
但遗憾的是,当初的批评并没有让跨国公司“涉污”问题止步,反而有愈加扩大的迹象。
从环保总局公布的情况可以看出,盯贯标榜“重视社会责任”的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不但违反了中国最基本的环保法规,有的还成为当地的污染大户。
这种现象原因何在?首先是一些跨国企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这次被曝光的跨国公司,有的任意排放超标废水,有的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或未建污染治理设施便擅自投入生产,有的电镀生产线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这些情况对国内企业来说都是不得逾越的“高压线”。
此次媒体曝光后,多数违规公司用“巧合”、“疏忽”、“意外”等进行辩解,实际上都是在回避自身的向题。
我们看到,一些头顶“光环”的跨国公司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不仅在华执行低于母公司的标准,甚至违反了中国最基本的环保法规。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社会责任缺失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经营活动中忽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违背了道德和伦理原则,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某知名跨国公司为例,探讨其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二、案例描述该跨国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的公司,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和供应商。
然而,该公司在其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
1.劳工权益缺失该公司的供应链中的一些供应商存在违反劳工权益的情况。
工人们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此外,他们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
2.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水和废气排放未经过适当的处理,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此外,该公司未采取有效的资源节约措施,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
3.不公正竞争行为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存在不公正竞争行为。
通过操纵价格、违反竞争规则等手段,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利益,也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三、案例影响分析该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劳工权益受损供应链中的工人们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工作环境恶劣,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这不仅违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规定,也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2.环境破坏公司的环境污染行为导致周围环境受到破坏,水源受到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长期的损害。
这不仅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市场秩序扭曲公司的不公正竞争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阻碍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
这不仅损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违反了相关的反垄断法规。
四、应对措施为解决该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对措施:1.加强供应链管理公司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管,确保供应商遵守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定期检查供应商的劳工和环境管理情况,并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外国企业合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于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在中国某市设立了一家生产基地,但由于管理不善,该基地在2015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后,我国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二、事件经过1. 环境污染事件2015年5月,该公司生产基地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导致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当地居民投诉不断,政府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
2. 政府调查经过调查,政府环保部门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废气排放超标,严重污染大气环境;(2)废水排放超标,污染周边地表水;(3)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土壤污染。
3. 处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府环保部门对该公司作出了以下处罚决定:(1)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进行整改;(2)对公司罚款人民币1000万元;(3)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三、合规法律问题分析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2.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跨国公司,该公司有义务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
然而,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3. 合规管理该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合规管理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该公司未能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四、案例启示1.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案例分析(抄录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一、三鹿奶粉事件回顾从2008 年3 月份开始,三鹿集团陆续接到一些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
8 月初经专家鉴定三鹿公司涉嫌问题奶粉中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氰胺,并未对外公布。
9 月份三鹿集团向消费者宣称已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公司产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
直到2008 年9 月13 日,卫生部把“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定性为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时,三鹿集团仍未就此事向社会民众、媒体以及政府做出合理解释。
随后,蒙牛、伊利、光明、完达山等数十个国内奶制品厂家的部分产品均被检测出不同程度的含有三聚氰胺,至此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2008 年家喻户晓的事件,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被人们提到了首要位置。
二、三鹿奶粉事件原因分析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在现象背后掩藏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如下:1.奶制品供求关系不平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与健康,受近邻日本“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影响和启发,以及营养科研的发展所证实,牛奶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因此,专家大力呼吁公众增加奶的摄入量,而政府也制订各种政策来支持奶行业的发展。
这些确实为增强国人体质做出贡献。
然而问题在于,制订政策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看人们对牛奶的需求。
国家的草场面临沙漠化、过度放牧等问题的困扰,因而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畜牧业的受限自然导致了牛奶的产量的增长难以跟得上市场的需求。
而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为了企业的盲目扩张,“满足”所谓的市场需求,在奶源不够的情况下,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方式。
同时,由于面临跨国大公司的竞争和压制,企业为了在日益开放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反制外资企业的压制,盲目追求短时间内企业的飞速壮大,这一切都导致了企业的负责人头脑发热,罔顾食品安全和老百姓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最终坑害了消费者,也毁了企业自身。
07~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07~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经过5个月的调研、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定,“07/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今天出炉。
这次评选始终以开放、理性、客观为基本原则,为搞好评选,做了认真和严肃的筹备工作。
首先于4月11日公布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LCL5+1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参考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美国《BusinessEthics》、加拿大《CorporateKnights》以及评级机构Repu-Tex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从非法用工及侵犯员工合法权益、产品质量、违规经营、诚信缺失、重特大安全生产或环境污染事故、恶劣影响力六个方面,来认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其中,在打分操作时,某企业只要有1至5项中任一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案例发生,就可认定该企业已责任缺失。
然后再拿该项与第6项结合,综合考评其责任缺失程度。
4月22日,17名当前在我国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权威的专家学者组成了“《中国企业报》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研究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专家此次参考公众投票情况,对20个初选案例进行了投票,最终产生了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我报再次强调,“07/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推选不是想跟哪个企业过不去。
我们始终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建设性的研究这些社会责任缺失案例本身及其责任缺失的根源,为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01、三洋:产品执行“双重标准”事件回放:去年底,因被曝出含有可能致癌的重金属物质后,三洋微波炉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2007年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在与三洋售后部门取得联系后得知,该公司将有条件地对问题微波炉进行召回。
“我们的产品在质量上没有任何问题,被曝光的一款微波炉仅仅是标识存在问题”,三洋售后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根据国家规定,2007年3月1日以后生产的产品,必须在产品及包装上对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标识,三洋此次被查处的微波炉EM-2010EB1型号属于未按要求标识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的例子

企业社会责任的例子篇一: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万科“捐款门”学生姓名:戚玮院(系):劳动经济学院专业:劳动关系班级:11级劳动关系班学号: 320xx05018720xx年 12月30日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万科“捐款门”一、案例综述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宣布捐款200万元。
与去年超过4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0万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
万科因此被批为“捐款数额与收入不符”。
5月15日,王石在博客中予以理性回应:“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
”5月19日晚,王石公开道歉。
5月21日,万科发出“补捐”公告,称将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该工作为纯公益性质,净支出额度为人民币一亿元。
万科在5月24日发表声明称,公司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是完全无偿的,不收取任何直接与间接经济回报,不回收任何成本的纯公益性质,万科在本次地震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不承揽任何有回报的重建业务。
6月5日万科召开20xx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表决通过此前捐款1亿元的董事会决议。
至此,轰动一时的捐款门事件基本告一段落。
一直以来,有“好公民”之称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中国地产界享有很高声誉,他领导的万科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
然而,因为给地震灾区捐款事件,王石和万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几乎成为众矢之的。
声声质疑,步步回应,王石和万科完全处在被动境地。
①二、原因分析不管万科在经济利润方面取得过多么巨大的成功,但在此次“捐款门”事件中万科无疑是失败的,王石的一篇博文引来无数非议,很多网友称王石花钱买了个负面新闻。
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王石没有深刻领会慈善事业在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从富士康事件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

·总第453期·2011第6期□龚永芳从富士康事件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前言据笔者调查,富士康只是台湾地区企业“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全球品牌,其在大陆的主要子公司名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然而,按照跨国公司三特征,鸿海集团作为世界500强及全球第2大IT企业,在包括中国大陆、印度及越南等国家都有投资布局,具有跨国性、战略全球性及管理集中性、内部相互联系性,是一个典型的跨国公司。
针对近期富士康出现连续12名员工自杀事件,笔者论述跨国公司在保护人权和劳工权益方面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并希以此为鉴,助益于不断跨出国界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
即使企业里12名员工连续自杀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富士康企业领导人郭台铭本人仍然符合绅士的标准(他为娶新妻,先去亡妻坟前垂泪解释;他为治疗亲弟绝症,花费几亿巨资;他个人对社会捐助无数),因此,跨国公司的人权及劳工权益责任问题,不应从企业所有者个人素质角度出发,应站在跨国公司集团的宏观体制层次来分析。
一、跨国公司人权和劳动权益问题严重1.跨国公司长期存在漠视人权及劳动权益的问题2006年6月,一篇题为《iPod之城》的文章发表在英国《星期日邮报》。
该文称苹果iPod代工厂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工作条件恶劣,工人月收入仅有几百元,每天都工作十几小时。
这篇报道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并促使多家关注劳工权益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发出号召抵制苹果产品。
该文还直接引发了苹果公司派出规模庞大的调查团,进驻富士康深圳工厂,展开全方位的有关工人待遇的调查。
2006年6月15日,中国《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一文,被“鸿海”旗下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该报两名记者提出总额人民币3000万元索赔,查封、冻结了两名记者的个人财产。
此举迅速将本应顺势延展开的相关报道和调查被遏制,国内媒体纷纷止声,相关部门沉默不作为,问题因而拖延至今。
跨国公司十大在华危机事件

跨国公司十大在华危机事件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然而,他们在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事件也是非常多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这对于他们的声誉和业务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下面将介绍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危机事件的十大案例。
1. 美国百事可乐公司的污染事件2004年,百事可乐公司曾被曝光在中国市场出售含有农药成分的产品。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抵制,对百事可乐公司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手机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电子公司的部分手机在中国市场出现了爆炸的情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
3.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公司被曝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柴油车辆存在排放造假问题,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抵制。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4. 英国荣誉出版集团的敏感书籍事件2009年,荣誉出版集团出版了一本敏感的书籍,引发了中国政府的愤怒和抵制。
该事件导致荣誉出版集团的图书在中国市场无法销售,对其业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 美国苹果公司的劳工问题近年来,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劳工条件和待遇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有报道称,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中存在着违法劳工条件的问题,这对于苹果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6. 日本东芝公司的财务丑闻2015年,东芝公司被曝光存在财务造假问题,这一事件对于东芝在中国市场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东芝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下滑,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了重创。
7. 法国路易威登公司的价格歧视2015年,路易威登公司在中国市场被曝光存在价格歧视问题,对于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定价不同。
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和抨击,对于路易威登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8.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贿赂事件2008年,西门子公司被曝光在中国市场存在贿赂问题。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案例01、米其林:环保违规被点名批评事件回放:全球最大轮胎企业―――米其林公司在华投资的米其林回力股份有限公司因环保违规,2007年1月10日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批评。
被点名的米其林轮胎项目涉及的问题有:未按环评要求完成对3台链条炉进行脱硫除尘改造;轮胎厂无组织排放恶臭超标;未落实锅炉在线监测装置以及厂界噪声超标严重。
作为世界上领先的轮胎制造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财力上,米其林应该都有能力解决这四大问题,杜绝这些仅仅在中国工厂才发生的问题。
被查出了问题才去整改,不免让人对公司的形象打了折扣。
点评:这到底是全球最大轮胎企业米其林还是一个小作坊?这些问题为什么仅仅在中国出现?中国在米其林的全球战略中应该不仅仅是排污地这么简单吧。
■02、爱普生:双重标准拷问企业责任事件回放:2007年1月13日,广东消费者状告爱普生残墨过多,经交由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测,显示“墨已用尽”的该爱普生墨盒,黑色墨盒中剩余的墨水占到总量的30.9%,而彩色墨盒的剩余量最高达到了58.2%。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虽然这些公司在国际上已经开始用极大的努力进行环保回收,但在中国市场却基本上是让这些带有大量有毒物质的墨盒放任自流进入中国的江河大地,造成水源污染。
爱普生对环境保护的双重标准让中国公众对该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出强烈质疑。
点评:以爱普生产品的普及程度,用“流毒天下”这个成语来形容爱普生或并不为过。
这些流出的污染也抹黑了爱普生自己的脸面。
■03、宝洁:船到江心才补漏事件回放:在2007年4月份牙防组被确定其关于牙膏等口腔护理类产品的认证属于无授权、不合法之后,宝洁千万捐赠的事件瞬间成为热门话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宝洁在风口浪尖的危机处理能力显然令人不敢恭维。
宝洁对外回应始终仅仅是在强调“捐赠对象是中国牙防基金会,而非全国牙防组”。
但这两个组织穿同一条裤子的暧昧关系很快就被公之于众,这也彻底掀开了宝洁对捐赠事件的“遮羞布”,暴露出宝洁在该危机公关中前瞻性和预判能力的不足。
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20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1. IBM:劳动用工因歧视而违法2008年6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IBM公司歧视抑郁症员工一案作出裁决:IBM(中国)公司与抑郁症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4个月工资及奖金共计57332元。
本案申诉人袁元(化名)26岁,两年前正式签约IBM,成为其上海分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
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袁元2007年6月被确诊为双向性情感障碍,袁元向公司请求辞职,随后经IBM公司主动提议,转成了病假。
而2008年2月27日,IBM上海分公司突然向袁元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是,袁元多次违反公司纪律,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工作秩序,且屡教不改。
袁元遂于2008年3月7日,将IBM(中国)公司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袁元的代理律师认为,袁元递交的辞职报告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已与经理协商撤销,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
IBM 在知晓袁元患病的情况下,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益仁平就业歧视法律援助事务所负责人于方强认为,作为一个国际著名企业,IBM不但违反了其签署的EICC《电子行业行为准则》中“不歧视”条款,还违反了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
2. 奔驰汽车:质量问题致人死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这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
而2008年底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商奔驰公司生产的一款汽车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却与其品牌极不相称。
2008年11月5日,黑龙江车主刘某驾驶帕杰罗越野车时操作失当迎面撞上大树,驾驶员位置安全气囊没有弹出,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判决该车生产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销售商共同赔偿65万元。
报道称,2006年7月,刘某驾驶帕杰罗小型越野车由哈尔滨市去往逊克县,途中遇急转弯,车辆与一棵大树相撞。
副驾驶位置安全气囊弹出,坐在该位置的孙某幸免于难,但驾驶员位置的安全气囊未弹出,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责任缺失的案例也逐渐浮出水面。
社会责任缺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忽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没有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给社会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行为。
本文将以某知名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案例为例,详细分析该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
二、案例描述某知名跨国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的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虽然该公司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但在社会责任方面却存在一些缺失。
1.劳工权益缺失该公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厂中,存在劳工权益缺失的问题。
工人的工作时间过长,加班费不合理,工作环境差,安全措施不到位,甚至存在强迫劳动和童工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侵犯了劳工的权益,违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规定。
2.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大量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危害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3.供应链管理不善该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未能有效监督和管理供应商的行为。
一些供应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比如非法采矿、滥砍滥伐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同时,一些供应商存在劳工权益缺失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该公司自身劳工权益缺失问题的延续。
三、影响分析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社会形象受损该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劳工权益缺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曝光,使得消费者对该公司的产品产生了质疑,并对其企业道德产生了怀疑。
这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带来了负面影响。
2.法律风险增加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涉及到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违反,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的风险。
一旦被罚款或受到牵连,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3.可持续发展受阻社会责任缺失导致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度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度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各种公关危机。
以下是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一:_____汽车召回事件_____汽车曾因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车辆,但在处理中国市场的召回时,其态度和措施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中国消费者认为_____汽车对中国市场存在歧视,召回不及时且解决方案不合理。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_____汽车的品牌形象,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
案例二:_____快餐食品安全问题_____快餐曾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卫生条件不达标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消费者的恐慌,对_____快餐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尽管_____快餐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关措施,但消费者对其信任度大幅降低,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案例三:_____电子产品电池爆炸事件_____电子产品的某款热门产品频繁出现电池爆炸的情况,引发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
_____公司在危机初期反应迟缓,未能及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导致舆论持续发酵,不仅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还对整个品牌的口碑产生了负面影响。
案例四:_____化妆品虚假宣传事件_____化妆品品牌夸大产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被消费者举报和媒体曝光。
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广告准则,使得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诚信度产生质疑,市场份额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案例五:_____服装品牌文化歧视事件_____服装品牌在其产品设计或宣传中涉嫌文化歧视,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抵制。
该品牌未能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公关措施来挽回局面,最终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受到重创。
案例六:_____超市价格欺诈事件_____超市被发现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标价与实际结算价格不符。
这一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怒和投诉,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
_____超市的形象受损,消费者对其信任度急剧下降。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生存环境和其他利益方带来的不利影响所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时需要兼顾社会效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帮助企业长久运行下去。
但是有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充分,也没有重视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且自律性不强,认为这是企业的负担,而这些都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耐克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装销售商。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耐克公司面临日益严峻的社会责任问题。
然而,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耐克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态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策略也在不断发生着重要变化,公司逐步由“血汗工厂”的代名词转变为备受社会尊重和最善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之一。
耐克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问题一:答:耐克公司作为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曾经也面临严峻的社会责任挑战,在努力承担其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耐克公司也实现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纽交所公告信息,2013 财年耐克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3 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8%。
耐克公司采用“轻资产”战略,即公司只保留有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部门、营销与品牌管理部门、必要的行政管理团队外,自有生产加工部门很少,大部分都外包给第三方进行OEM 代工。
耐克公司通过自有或外聘专业化成本核算人员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推算,为代工厂制定一个稳定但是利润水平很低的“合理利润率”。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微笑曲线”理论,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分布在研发(包括采购与设计)和营销(包括品牌与金融)环节,而生产(包括组装与加工)环节则占比很低。
耐克产品的附加值分布也符合这个规律,例如2011 财年,公司的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11.7%,预留给代工厂的利润空间大概只有5%以下。
这个数字反映还是近几年多次上调后的情况,上世纪该比例比这个数字还要更低。
问题二:答:极低的利润率水平使得代工厂必须及其重视成本的控制,在生产环节用尽一切可能压缩开支。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案例引言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国公司由于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应该对社会和环境承担更多的责任。
然而,有些跨国公司在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社会责任缺失的案例。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案例分析公司背景案例中的跨国公司是一家在亚洲地区拥有全球知名品牌的零售企业。
该公司主要经营服装和配件,并拥有全球范围的供应链。
该公司在衣物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廉价劳动力,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工人。
然而,这些工人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薪酬低廉且远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该公司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其生产工厂使用的化学物质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了危害。
社会责任缺失劳工权益缺失该公司在保障工人劳动权益方面显然存在缺失。
低工资、恶劣的工作条件以及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工人的权益。
环境责任缺失该公司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使用有毒化学物质、排放废水和废气等行为,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种社会责任缺失对跨国公司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例如:1.公众形象受损:公众对该公司的品牌形象产生负面看法,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不购买该公司的产品。
2.法律风险增加:该公司可能面临劳工法律诉讼和环境法规的违反指控,进一步增加了法律风险。
3.社会不稳定:工人权益受损可能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跨国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其社会责任:1.调整供应链:与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内的合作伙伴合作,确保他们遵守劳动法规和环境保护法规。
2.提高工人薪酬:确保工人薪酬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并提供更好的福利和工作条件。
3.推行透明度:公开公司的生产供应链信息,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名称和业务实践,以便公众监督。
4.加强合规审查:设立合规审查机构,并监督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5.投入环保技术:研发和采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社会责任缺失案例一、案例背景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员工、环境、社会及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回报。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缺失的情况。
本文将以某家跨国公司为例,详细描述其社会责任缺失的案例。
二、公司简介该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拥有庞大的员工群体和广泛的供应链网络,其产品销售遍布全球各地。
三、社会责任缺失案例1. 员工权益缺乏保障该公司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缺失。
首先,公司的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员工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其次,公司未能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导致员工收入水平低下,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公司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缺乏投入,导致员工发展空间有限。
2. 环境污染问题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公司的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方式未能达到环保标准,导致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
其次,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3. 供应链管理不善该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缺失。
首先,公司未能对供应商的劳工条件和环境责任进行充分审查,导致一些供应商存在违法劳工和环境破坏行为。
其次,公司未能建立健全的供应链追溯机制,无法确保供应链中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四、案例影响该公司的社会责任缺失对企业自身和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员工权益缺乏保障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对企业生产和运营造成了不利影响。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抵制行动,对公司形象和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
此外,供应链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法律诉讼和经济损失,对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五、解决方案为了改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员工权益保障,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合理薪酬福利待遇,以及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跨国公司十大社会责任缺失案例1. IBM:劳动用工因歧视而违法 2008年6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IBM公司歧视抑郁症员工一案作出裁决:IBM(中国)公司与抑郁症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4个月工资及奖金共计57332元。
本案申诉人袁元(化名)26岁,两年前正式签约IBM,成为其上海分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
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袁元2007年6月被确诊为双向性情感障碍,袁元向公司请求辞职,随后经IBM公司主动提议,转成了病假。
而2008年2月27日,IBM上海分公司突然向袁元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是,袁元多次违反公司纪律,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工作秩序,且屡教不改。
袁元遂于2008年3月7日,将IBM(中国)公司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袁元的代理律师认为,袁元递交的辞职报告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已与经理协商撤销,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
IBM在知晓袁元患病的情况下,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益仁平就业歧视法律援助事务所负责人于方强认为,作为一个国际著名企业,IBM不但违反了其签署的EICC《电子行业行为准则》中“不歧视”条款,还违反了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
2. 奔驰汽车:质量问题致人死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这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
而2008年底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商奔驰公司生产的一款汽车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却与其品牌极不相称。
2008年11月5日,黑龙江车主刘某驾驶帕杰罗越野车时操作失当迎面撞上大树,驾驶员位置安全气囊没有弹出,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判决该车生产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销售商共同赔偿65万元。
报道称,2006年7月,刘某驾驶帕杰罗小型越野车由哈尔滨市去往逊克县,途中遇急转弯,车辆与一棵大树相撞。
副驾驶位置安全气囊弹出,坐在该位置的孙某幸免于难,但驾驶员位置的安全气囊未弹出,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刘某家属遂向北京奔驰公司和销售商粤港先锋汽车公司索赔,要求北京奔驰公司将缺陷车辆召回和赔礼道歉。
北京奔驰公司称,车辆安全气囊系统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质量缺陷,气囊未打开是由于故障造成的。
法院认为,驾驶员气囊未弹出,说明车辆存在缺陷,且与刘某死亡存因果关系。
终审判决北京奔驰公司与粤港先锋汽车公司共同给予刘某家属以上赔偿。
3. 雅芳:商业贿赂丑闻2008年,直销巨头雅芳因涉嫌商业贿赂而丑闻缠身。
2008年10月20日,雅芳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一项声明,称接到一项举报,其在中国的经营机构可能存在着不适当的差旅费、招待费和其它费用,公司内部正对雅芳 (中国)有限公司进行商业行为的调查。
据悉,此次内部调查早在2008年6月就已启动, “目前仍处于调查初步阶段,尚未有任何可以披露的调查结果。
”雅芳 (中国)公关部表示。
据悉,雅芳美国总部此次调查的重点是,检视中国公司是否违反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
为保证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公司委派某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突击对雅芳 (中国)公司的行政办公室进行了全面证据调查。
就在雅芳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之前的 9月 26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前副司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邓湛已被检察院正式批准逮捕,商务部于日前正式下达通知免去其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一职。
由于此前邓湛主要负责直销行业管理工作,因此,此间有媒体和行业内人士质疑,邓湛的落马与雅芳自查事件有牵扯关系。
与此同时,邓湛之前所提出的 “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就是雅芳模式”也为此次 “贿赂门”事件而再次掀起争论。
4. 夏普:液晶电视“双重标准”2008年2月,一位陈姓网友向媒体投诉称,其花费3万多元人民币购买的夏普52GX3液晶电视效果比在香港同事家中的同等产品差。
该网友由此判定,夏普同一型号的产品出售给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质量要比出售给中国大陆的强许多,其认为夏普存在 “歧视性销售”。
IT168网站经过调查后表示,经详细比对后发现,在中国大陆销售的夏普52GX3和夏普在中国香港、日本销售的同型号产品在参数上有很大不同。
销售人员告诉IT168网站人员,这款电视没有倍速技术,对比度也不清楚。
IT168网站了解后得知,倍速技术能缩短响应时间,是夏普液晶电视最大的武器,2000∶1的对比度是夏普在龙山第二工厂制作的第8代液晶屏幕特有技术。
从2007年7月开始,日本销售的新款夏普液晶电视都已经全线采用了这两种技术。
5. 乐购:销售注水牛肉2008年12月5日,浙江省宁波市工商局在对流通领域鲜牛肉商品质量专项监测中发现,宁波乐购等5家知名超市销售注水牛肉。
相关专家表示,被注水的牛肉因含有大量病害微生物,极易变质,既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又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因为牛肉纤维组织丰富,1斤牛肉起码可以 “吃”2两水,这就意味着注水牛肉的暴利达20%以上。
宁波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表示,所售牛肉都是从正规屠宰场进来的,应该是源头上存在问题,不合格产品均已下架销毁。
虽然如此解释,但乐购作为一家著名卖场公司,在进货把关上理应有自己严格的标准,销售注水牛肉肯定难辞其咎。
6. 麦当劳:疏于细节问题不断因与一名值班经理解除劳动关系,麦当劳陷入几重官司的“混战”之中。
据媒体报道,原告崔女士于2001年与麦当劳签订全职服务员劳动合同,2007年12月,麦当劳口头通知崔女士终止劳动关系,后经有关部门调解,崔女士重回餐厅工作。
2008年2月,崔女士发现其工作内容变更为打扫厕所和擦玻璃,便以麦当劳未与其商量为由,向公司管理层写信投诉表示不满,并拒绝工作。
2008年4月,麦当劳向崔女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崔女士不服,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
裁决认为,麦当劳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瑕疵,应当支付崔女士经济补偿金2万余元。
麦当劳对此不服,于2008年6月将官司打上北京市东城法院。
法庭一审认定,麦当劳未与崔女士协商就变更其职务,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欠妥,判决麦当劳支付经济赔偿金2.7万元。
此外,崔女士在诉讼过程中还发现,麦当劳在对其月薪改为小时薪酬的变动中,以原月薪1180元除以30天作为小时薪的计算依据的计算方法违法,致其工资被克扣,遂要求麦当劳补发工资差额。
法院审理认为,麦当劳公司按照每月计薪天数30天计算崔女士的小时薪酬不当,对于2002年5、6月份因计薪方法错误所造成的崔女士的工资损失,麦当劳公司应予补付。
法院最后判决,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支付崔女士在2002年5、6月份工资差额1481.6元及经济补偿金370.4元。
2008年1月1日,北京33岁的师女士在北京北宫门附近的麦当劳餐厅进餐时,她突然感觉咽部有刺痛感,呕吐有血迹。
医院诊断为咽部损伤。
师女士随后起诉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要求赔偿误工费300元,并赔礼道歉。
麦当劳代理人表示,师女士所吃食物是流水线生产的,同一批次产品已经销售,没有问题,导致师女士受伤的食物也没了,没法调查。
道歉仅针对就餐中的不愉快。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麦当劳方面向师女士一方当庭道歉,并同意支付师女士300元损失。
麦当劳近年来因疏于细节管理麻烦不断,他们惹得更大的麻烦是在2008年5月19日。
当全国人民沉痛哀悼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时,市民却惊奇地发现当天出版的南京某报里面夹着鲜艳的麦当劳促销广告,此事引起市民强烈反响。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在于未能够及时通知负责夹报广告投递的地方邮局,致使少部分夹报广告被投递出去。
麦当劳随后通过媒体表示道歉。
7. 高露洁:“液体钙”忽悠人2008年6月13日,打假名人王海在广西南宁宣布举报高露洁,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王海在给该报记者的举报信中称,他在当地一家沃尔玛超市买了一支高露洁牙膏,全名为 “高露洁液体钙+MFP2双氟,全面防蛀超爽冰凉薄荷牙膏”。
其包装盒上写有:“高露洁液体钙和氟离子迅速渗透在牙齿四周、牙缝之间,甚至刷牙时难以刷到的地方”、“液体钙———修复早期小蛀斑,坚固牙齿,有效防止根部蛀牙,洁白牙齿,清爽薄荷口味,清新口气”。
王海称,钙是一种金属,熔点是850摄氏度,只有在850摄氏度这样的高温下才能够形成液体的钙,因此是不能存在于牙膏当中的。
而高露洁公司对此问题的回应为,暂时无法解释。
王海认为,高露洁利用广大消费者盲目追求补钙的心理,试图将牙膏中可溶解的钙离子故意曲解描述成液体钙,虚构其产品的成分,涉嫌欺诈消费者。
而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够,虚假宣传的风险很低。
因此他特别呼吁消费者要提高风险意识,在遇到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应积极向工商、质监、卫生部门举报,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其他消费者。
工商部门表示,标签内容和产品不一致确实是违反规定的。
对于游离态钾、液体钙这样的概念,普通老百姓的确很难搞清楚,如遇这类问题,消费者可以进行投诉维权。
8. 索尼:电视退货“踢皮球”2008年元月1日,张先生在广州苏宁电器天河旗舰店购买了两款索尼液晶电视。
元月3日电视送到家当晚拆开包装测试电视效果时,发现该电视信号接收不良,不能正常观看。
原本有线电视网络40多个台,但自己的电视只能收20多个台,而且图像不清晰。
考虑到苏宁公司有承诺,如对产品不满意可在7日内退货。
随即张先生拨打苏宁电器的投诉电话,详细登记了购机资料和相关情况。
苏宁建议张先生给索尼服务热线打电话。
索尼的服务人员称在保修7天之后方可上门维修。
考虑到苏宁的退货时间是7天之内,张先生元月5日晚又一次打电话给苏宁,同样没有得到具体回复。
被厂家与商家来回踢过一番皮球后,张先生很无奈的迎接了新年。
费尽周折,张先生终于更换了新电视。
但张先生同时提出疑问:苏宁规定的退货时间是消费者7日内凭索尼公司的故障检测报告才可退货,而索尼则要求保修7日之后才可以上门检测,厂商之间明显存在猫儿腻。
9. UPS:“快递不快” 据报道,2008年9月10日,韩国人金先生在北京通过UPS,给首尔的家人寄送了5盒月饼。
UPS工作人员口头承诺,月饼将于中秋节前送达。
中秋节时,金先生致电家人得知月饼未送达。
两天后,月饼才送到家人手中。
金先生认为,节日已过,自己寄月饼的目的落空了,因此要求UPS退还寄送费850.4元。
UPS公司曾答复金先生说,月饼在香港海关检查时延误,并在台湾遭遇台风,都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因此不同意退费。
而金先生通过UPS 网络追踪查询得知,寄送的月饼在辗转途经香港、台湾、菲律宾等地后才到达目的地韩国。
他对此十分不满,认为UPS公司在选择路线时舍近求远才是延误的根本原因。
庭审时UPS公司的代理人说,对于未能及时送达金先生的月饼,表示遗憾和道歉,愿意退还寄送费。
10. LV:商品质量问题屡被查 2008年2月17日,根据消费者的举报,江苏省南京市物价局检查分局工作人员来到LV南京店执法检查时发现部分商品无法找到价格标识,商品的品名、质地、规格也未见明确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