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
龙门山南段大邑地区断裂带活动多期性研究
岩为主要特征;下统嘉陵江组以碳酸盐岩、砂岩、页
岩为主要
厂
组则以 色
岩、泥岩
夹
岩为主7巳
3 大邑 地区
龙门山冲断带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分段
特征首先表现在断裂属性和分布上。龙门山冲断带
主要由4个大致平行的叠瓦状逆冲推覆体系 t
(图2),自西向东依次为:后山断裂(F1)、中央断裂
(FJ、前山
(兀)、山前隐伏
1区域地质概况
大邑构造地处龙门山南段冲断推覆带前缘。龙
门山地区的区域地质情况可划分为4类构造层序, 由老到新依次为:1)扬子地台结晶基底,2)新元古 代一二叠纪时期被动大陆边缘沉积,3)松潘一甘孜 三叠系复理层,4)中生代一新生代盆地陆相沉积。
在龙门山前,这4种构造层通过一系列多阶段构造 活动并列在一起,构成龙门山逆冲带56-。大邑地区
逆冲的叠瓦状推覆 系统,将基岩和元古界、古生
覆至地表,如宝兴逆冲推覆
。
2) 构造应力的消减及传 系主要为源 地壳 逆冲
系。该 龙山 岀
叉,沿基
滑脱并向前陆方向传递而成。
传递过程中为消减其位移量,滑
会岀
现多组分枝,或向上逆冲至地表,形成逆冲推覆背斜
或 传播褶皱;或岀现以反向逆冲
冲
,10七〕。
S D
T K
组)、T((马鞍唐组),T3^2/T3^3/T3^4 J^(白田坝
组)Jg(千佛崖组)、J>(沙溪庙组)、Jsn(遂宁组)、
JM(蓬莱镇组)共13套地层。
侏罗系主要岀露棕红色、棕褐色泥岩和粉砂质
泥岩,与灰绿色细粒岩 岩等厚互层。三叠系上
统须家河组和马鞍唐组主要岀露灰黑色泥岩 、页岩
质泥页岩;中统雷口坡组主要以灰岩、泥质白云
川西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特征
建筑设计191产 城川西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特征邹媛1 王祥松2摘要: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界,是构造活动较强的巴颜喀拉地块和较稳定的川滇块体之间的界线,同时也是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部,呈NE-SW向展布,构造位置非常重要。
龙门山断裂带具有长期活动性,张培震等在2008年通过GPS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它的构造变形的速度都非常的小(小于2mm/a )。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特征1 龙门山区域地质概况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也是扬子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的分界线,还是中国中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包括 3 条大断裂,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大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 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映秀-北川-关庄,属于逆走滑断裂;龙门山主山前边界大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属于逆冲断层。
龙门山地区的构造位置属于扬子板块的西北部,其在羌塘板块和扬子板块相互的挤压的过程中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是中国大陆造山带的一个典型。
在龙门山地区内,它的地势西北部分较高,而东南部分较低。
在西北部分是山石青峰,山峦巍峨起伏的龙门山山脉,主要是要由变质岩,岩浆岩构成。
2 断裂活动性差异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特征明显,以往研究认为北(平武—青川断裂)晚更新世以来已不再活动(李传友等,2004;),最新的研究认为全新世是活动的(孙浩越,2015)。
中段在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而南段因为分支较多等因素活动性较中段弱(李传友等,2004;杨晓平等,1999;邓起东等,1994;赵小麟等,1994;李勇等,2006;周荣军等,2006;)。
由断裂活动引起的水系扭曲、断裂槽谷、阶地位错等现象充分验证了以上结论(唐荣昌等,1993; Densmore et al.,2007;陈国光等,2007;贾营营等,2010;陈立春等,2013)。
2008 年汶川 Ms8.0 地震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断裂发生地表破裂,表明了这两条断裂的最新活动性。
多灾变区域山地旅游开发研究——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网络广告是一 门包含艺术和技术的综合性 工程 。在 日新月 异 的社 会 变 革 中 , 计 师 唯 有 不 断 学 习 , 设 紧跟 时代 潮 流 的 变 化 , 熟练掌握 网络广告的设计技术 ,才能更好地在 网络广告有 限的
可 视 空 间 中开 创无 限可 能 的虚 拟 空 间 。
创新的广告形式本身就是好的广告基本标 准 ,因而要将传 统广告创新的手段运用到 网络广告上。这样不仅能减少 网民对 网络广告的排斥感 , 而且还能使广告 的效果大大提高 , 逐渐增 强 网民对于网络广告 的信任度 。 创新要适合 网络广告特点 , 针对 广 告 目标 , 针对受众心理 , 迎合网 民的接受心理与习惯。如新颖 的 交互式广告 、 叫广告 、 中广告 、 呼 文 视频广告等等 。
相媲美。
坡、 崩塌 、 泥石 流等次生灾害 ,直接受威胁 的人数达 10多万 , “ 0 是中国有史以来 一次性灾变事件 引发的最严重 的地质灾 害”】 口, 使 四川旅游业再次陷入困境。从 地震及其 引起 的次生灾害带来 的惨痛损失来看 ,限一退二进三”必将成为龙 门山地带生产力 “ 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惟一选择。而旅游业作 为第三产业 的主 导产业之一 ,承担着调整生产力 要素布局和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的重要任务圆 。而山地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旅游形式 , 其产 品涵盖观光 、 户外 运动 、 普教育 、 科 节事等多 个方 面 , 有样式 具
展。
关键词 : 多灾变 区域 ; 山地旅游; 门山断裂带; 龙 限制 因素
引 言
51 . 2汶川 地 震 , 四川 旅 游 业 沉 重 的打 击 。 震 后 , 给 因地 震 灾 害 改 变 了灾 区地 质 地 貌 状 况 , 遭 遇 多 次 强 降雨 天气 , 发 了滑 又 引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研究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省中北部,呈现西南-东北走向,其断裂带西南起四川雅安,东北至四川青川县-陕西宁强县,经大邑县,都江堰,汶川,茂县,绵竹,北川,江油,平武,剑阁;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前该断裂带历史并无8级地震记录【有一个疑似8级地震记录,是1327年8月底至9月初四川雅安天全县附近发生强烈地震,那次地震震感最远传到湖北荆州,陕西汉中等地区,官方认为是在7级至8级之间。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有3条平行的断裂带组成,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关庄】,龙门山主山前边界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
下图是龙门山断裂带该断裂带全长500多千米【个人通过谷歌测距测到了是538千米左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实际上震中距离汶川县城接近70多千米,距离都江堰县城只有30多千米】发生8级地震【也有资料显示此次地震是一个连发的双震,汶川开始破裂发生了7.8级地震,随后当断裂带破裂到北川时北川再次发生破裂又发生了7.2级地震而两次地震相隔不到1分钟,这也就解释了为啥距离四川汶川地震震中100多千米外的北川比距离震中30多千米外的都江堰灾情更严重了。
】;地震属于逆冲-走滑行地震,地震属于巴颜喀拉山地块和扬子淮板块间的碰撞导致的。
此次地震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北川这接近300多千米的断裂区域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累计的地壳挤压能量几乎全部释放了,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龙门山断裂带长度是达到500多千米呢,释放了300多千米应该还有接近200千米【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后勘探显示释放了320千米的断裂带的应力】;而至200多千米未释放能量的区域自2008年后也出现了活跃并且在2013年再次释放;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附近发生7级地震【USGS测定为6.6级】;此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地震释放了35千米至40千米断裂带的几百年累积的能量。
龙门山北部陕甘川交界三角构造区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龙 门 山北 部 陕 甘 川 交 界 三 角 构 造 区 断 裂 活 动 特 征 研 究
杜 建 军 马 寅 生 尹成明 。 龚 明权 。
1 )中 国 北 京 1 0 0 0 8 1国土 资 源 部 新 构 造 运动 与地 质 灾 害 重 点 实 验 室
2 )中 国 北 京 1 0 0 0 8 1中 国地 质 科 学 院 地 质力 学研 究 所
摘 要 龙 门山 北 部 3条 不 同 走 向 的 断 裂 带 所 围 限 的 三 角 地 区 是 我 国 陕 甘川 交界 地 区研 究 地 震 活 动 的重 要 场 所 . 通 过 对 区 内 秦 岭 南 缘 断 裂 、平 武 一 青 川 断 裂 、岷 江 断 裂 及 虎 牙 断 裂 活 动 特 征 研 究 和 活 动 时代 分 析 认 为 : 秦岭南缘断 裂 , 包 括 迭 部 一 舟 曲 断 裂 、武 都 一 康 县 及茶店 略 阳 断 裂
Ab s t r a c t :The t r i a n gl e s t r uc t ur e a r e a s ur r o un de d b y t h r e e d i f f e r e nt s t r i ke f a u l t
z o ne s i n n or t h e r n pa r t o f Lo ng me ns ha n i s on e of t h e i mp o r t a nt a r e a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e a r t h qu a ke a c t i vi t y i n Chi na .Th i s p a pe r s t u d i e s t he a c t i vi t y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龙门山后山断裂中段汶川-茂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析
为岷江在汶川 -茂县断裂区段主要发育 5级阶地。结合前 人 研 究 获 得 的 阶 地 年 龄,文 中 将 T1—T5 阶 地 年龄分别限定在 3~10ka、约 20ka、40~50ka、60ka和 80ka。另外,通过对区域内断裂沿线的阶地、
冲沟等地质地貌的野外调查,结合卫星影像解译 和 差 分 GPS测 量 等 工 作,认 为 汶 川 -茂 县 断 裂 在 T3 阶地(40~50kaBP)形成后、T2 阶地(约 20kaBP)形成前有过活动,而在 T2 阶地形成 以 来 不 再 活 动。 结合中央断裂、前山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的认 识,推 测 龙 门 山 断 裂 带 的 活 动 已 转 移 到 更 靠 近 盆
573
图 1 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活动构造分布图 Fig.1 DistributionmapofactivetectonicsinLongmenshanfaultzoneanditsvicinities.
象(Sunetal.,2015),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 研 究;位 于 南 段 的 耿 达 -陇 东 断 裂 晚 第 四 纪 活 动 不 明显(陈立春等,2013);而中段的汶川 -茂县断裂,前人 关于 断裂在晚第 四纪特别 是全新 世以 来是否活动并没有明确 的 认 识 (唐 荣 昌 等,1991;赵 小 麟 等,1994;邓 起 东 等,1994;马 保 起 等,2005;周荣军等,2006)。那么,汶川 -茂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到底如何?断裂 的最新 活动性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 的 构 造 变 形 模 式 又 有 怎 样 的 启 示? 为 解 决 上 述 问 题,本 文 通 过 详细的野外调查,结合 卫 星 影 像 解 译,从 分 析 汶 川 -茂 县 断 裂 区 域 内 岷 江 阶 地 的 发 育 情 况 入 手,并通过差分 GPS测量等手段来研 究 阶 地 和 冲 沟 山 脊 等 地 质 地 貌 的 构 造 变 形 情 况,进 而 探 讨汶川 -茂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青藏高原东端的最新构造变形行为。
第四纪活动断层及地震研究进展——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图1 龙门山断裂带的展布及其分段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
3.2 北川-映秀断裂
该断裂位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的中段,主中央断裂南西端始于泸定附近,向东北经过盐井、映秀、北川、南坝和茶坝插入陕西境内,与勉县-阳平关断裂相交。
断裂西侧为龙门山高山区,东侧则为中低山区,断裂两侧地形反差悬殊。
北川-映秀断裂的线性影像清晰,保存完好,在龙门山构造带几条主干断裂中显示出较强的活动性。
3.3 灌县-安县断裂
该断裂位于龙门山山前断裂的中段,山前断裂南西端始于天全附近,向北东经过芦山、江油、广元等地插入陕西汉中一带消失。
4.结论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地震,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在地球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以及和汶川地震的形成联系,并对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做了简要评述,得出以下结论:
(1)第四纪地壳活动日益强烈,断层的活动一般伴随着地震的发生。
(2)龙门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向扬子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冲断褶皱带,是中国大陆南北构造带中一条重要的断裂带。
图2 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剖面
图3 茂汶-汶川断裂剖面
①条带状硅质岩; ②灰白色硅化白云岩;
③钙质胶结断层角砾岩; ④疏松的破碎岩
温差作用:因气候变化而导致岩石产生崩解。
【地球科学小名词】。
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研究
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研究赵静;江在森;武艳强;刘晓霞;魏文薪;李强【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2(055)009【摘要】By using the GPS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of 1999-2007 and the negative dislocation model of Defnode, we inverted for fault locking and fault slip defici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for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analyzed crustal deformation before earthquake combining with GPS horizontal strain rate around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he inver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ddle-north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completely locked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the locking depth is about 21 km (locking fraction is 0. 99), in which normal compressiona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2. 2 mm/a and parallel dextra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4. 6 mm/a. Meanwhile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fault is tightly locked from the surface to 12 km depth (locking fraction is 0.99) , in which norma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1. 4 mm/a and paralle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4. 6 mm/a. The locking fraction decreases to about 0.83 at 12~ 16 km depth, in which norma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1. 2 mm/a and paralle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3. 8 mm/a. The locking fraction is about 0. 75 at 16 ~21 km depth, in which norma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1.1 mm/a and parallel slip deficit rate is about 3. 5 mm/a. The Longmenshan fault turns to creeping gradually between 21 km and 24 km. The inversion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gional strain results that strain accumulation rate of the middle-north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is low while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it is high. They both show that the middle-north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very highly locked while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it is a little less locked and this characteristic can explain well the rupturing process which propagated from the epicenter to the northeast in one direction.%利用1999-2007期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在汶川地震前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结合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表水平应变率场结果,综合分析了震前地壳变形特征.反演结果表明,震前龙门山断裂中北段处于完全闭锁状态,闭锁深度达到21km(闭锁比例0.99)左右,垂直断层方向的挤压滑动亏损速率约为2.2mm/a,平行断层方向的右旋滑动亏损速率约为4.6mm/a.龙门山断裂南段只有地表以下12km闭锁程度较高(闭锁比例0.99),垂直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4mm/a,平行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4.6mm/a;在12~16km处闭锁比例约为0.83,垂直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2mm/a,平行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3.8mm/a;在16~21km处闭锁比例约为0.75,垂直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1mm/a,平行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3.5mm/a.在21~24km处整条断裂均逐步转变为蠕滑.上述反演结果与区域应变计算获得的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整体应变积累速率较低、南段应变积累速率较高相一致,均表明中北段闭锁程度高、南段闭锁程度稍低,该特征可以较好地解释汶川地震时从震中向北东向单向破裂现象.【总页数】10页(P2963-2972)【作者】赵静;江在森;武艳强;刘晓霞;魏文薪;李强【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特征研究 [J], 刘耀辉;李金平;王刘伟2.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变形动态特征研究 [J], 赵静;武艳强;江在森;牛安福;刘杰;王丽凤;魏文薪3.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近场"闭锁" [J], 吴江;杜方4.汶川地震前后红河断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研究 [J], 鲁小飞;谭凯;赵斌;王东振;李琦5.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分布的GNSS反演 [J], 朱绪林;徐克科;侯争;刘吉鹏;赵付领;姚未正;邵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的开题报告题目: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及其与汶川地震的关系摘要:龙门山冲断带是四川盆地与川西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分界线,是汶川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之一。
本文研究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以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进行探讨。
研究采用露头调查、地质剖面观测、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结合实验室测试,对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冲断带中北段存在多条断裂带,其中一些断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
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断裂主要为岷江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其活动性强,是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断裂特征;地震活动;汶川地震Introduction龙门山冲断带是四川盆地与川西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分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区。
近年来,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对龙门山冲断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对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以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进行探讨。
Methodology本研究采用露头调查、地质剖面观测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对冲断带中北段的断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同时,在实验室也对地质样品进行了测试。
Results冲断带中北段存在多条断裂带,包括主要断裂带和次要断裂带。
其中一些断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
与汶川地震相关的断裂主要为岷江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其活动性强,是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来源。
Conclusion通过对冲断带中北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震特征,进一步提高对地震活动的认识。
对于预测未来地震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龙门山及邻区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差异
写一篇龙门山及邻区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差异的报告,
600字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差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龙门山及其邻区位于广东省西部,由中海沉积盆地-龙门山断裂系和淡水湖—赤坎断裂系等断裂系统组成。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断裂分布主要分为两大类:龙门山断裂系和赤坎断裂系。
龙门山断裂系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及其邻区,例如坪洲断裂、双凤断裂、仕隆断裂等;赤坎断裂系主要分布在淡水湖及其邻区,如赤坎断裂、文教断裂、九里断裂等。
在龙门山及其邻区发生的地震前后,断裂形态存在明显的变化。
例如,在双凤断裂上发生的2005年9月2日赤坎地震前,断
层走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背斜分布;然而,2005年9月2
日赤坎地震后,断层走向以西南—东北向背斜分布。
同样的,九里断裂也出现了不同的断层走向变化,地震前为东西向,地震后变成南北向。
总之,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断裂分布及地震前后断裂形态的变化对当地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理解这一地区的断裂活动,以及地震发生的成因机制。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近年活跃揭雅安地震形成原因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近年活跃揭雅安地震形成原因地震原理图。
地震因其突发性和破坏性,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按照产生原因来分,有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等;从序列特征来分,有孤立型地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双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按照划分,芦山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构造地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此次地震的烈度低于5年前的汶川地震,灾情也更小。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史料记载以来,我国60%的省份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地震是迄今为止尚不能准确预报和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此次芦山地震恰好处在汶川地震发生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因何产生、危害如何、是否与汶川地震相关等成为关注热点。
A.芦山地震因板块挤压产生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湖南省地质学会理事肖和平认为,此次芦山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向北推挤,造成了青藏高原在向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断裂带高度积累,突然发生错动而产生了7.0级的强烈地震。
“雅安一带的地质构造复杂,业内也称这一带为小金弧形地质构造带,由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构成。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说,据初步分析,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
主震7级,主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未来须注意防范发生强余震的危险。
周本刚说,一般用地震烈度来评价地震的破坏程度。
目前,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评估工作正在进行。
根据震级和计算模型初步估计,芦山地震震中烈度大约为(9)度,而汶川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
从已掌握的情况看,芦山地震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整体而言,芦山地震的灾情应小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
B.龙门山断裂带近年较活跃本次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同处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
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群。
龙门山前山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7 1 2
地 震 地 质
3 0卷
成了川青地块东部的活动边界, 晚 更 新 世 以 来 活 动 强 烈;东 北 段 第 四 纪 活 动 微 弱, 仅偶有小震 李传友等, 2 0 0 4 ;陈国光等, 2 0 0 7 ) 。此次 地 震 过 程 中, 中央断裂地震地表形变带突破了 分布 ① ( 这一活动分段边界, 向北有一定的 扩 展, 但 走 向 有 所 改 变;前 山 断 裂 地 震 地 表 形 变 带 则 局 限 于 断裂中段的白鹿—汉旺一带, 没有突破原活动断裂边界( ) 。 图1 前山断裂( 灌县 -江油断裂) 为龙门山断裂带的 东 侧 主断裂, 南起 天全, 经 都 江 堰、 安 县, 向 N E止于白龙江三堆镇一带, 全长约 4 0 0 k m , 由大川 -双石断裂( 南段) 、 灌县 -安县断 裂 ( 中段 ) 和江油断裂( 北段) 组成。其中, 灌 县 -安 县 断 裂 ( 中 段) 控 制 着 成 都 平 原 的 西 边 界, 沿 断 裂 航、 卫片上线性影像特征清晰, 两侧地貌差异明显, 断层陡坎、 边坡脊、 断层沟槽、 断错水系和 山脊以 及大小不一的断塞塘等活动构造微 地 貌 发 育 ( 李 勇 等, 2 0 0 6 ;陈 国 光 等, 2 0 0 7 ) 。晚第四纪活动 逆断层 -褶皱陡坎地貌在 T —T 陡坎高约 1~ 1 5 m , 此 次地震 形成的 1 2 阶地面上分布较为明显, 白鹿 -汉旺地震地表形变带基本上紧邻老陡坎前 缘分布。江 油 断裂 ( 北段) 分 布于安 县 永 安 镇 一带至广元三堆镇一带, 也称为香水断裂( 邓起东等, 1 9 9 4 ) 或 马角坝 断裂 ( 唐荣昌 等, 1 9 9 1 ) , 由 数条规模较小的次级断裂组成。沿断裂龙门 山 向 盆 地 呈 丘 陵 过 渡, 地 貌 差 异 不 显 著, 断裂对地 貌控制不明显, 晚第四纪活动迹象不清楚, 至今尚无确切的第四系断错剖面报道。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论文: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研究【中文摘要】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室内试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基本构造及活动性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系统研究。
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汶川地震因前山断裂引起的地表破裂特征;揭示了活动断裂对地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地质灾害链的形成机理;开展了以北川县城新址作为典型场地的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
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总体呈NE —SW向展布,走向N35°-45E°,倾向NW,倾角50°-70°,由北东段江油—广元断裂、中段灌县—江油断裂和南西段大川—双石断裂等斜列而成。
在平面上不同分支断裂大致平行排列;在剖面上构成叠瓦状构造;在走向上呈现分段性的特征。
(2)龙门山前山断裂带活动性具有明显不均匀性和分段性的特征。
总体表现为:南西段最强,中段次之,北东段最弱。
通过对各段活动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自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
尤其在5.12汶川地震时,其活动性表现得更为显著,由南向北依次表现为:泸定—双石段较明显;双石—灌县段不明显;灌县—江油段明显;江油—广元段较不明显。
(3)汶川Ms8.0级地震致其产生长约72km的单侧多点型地表破裂带。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此次地震地表破裂的表现样式以地表破裂和褶皱挠曲两大类型为主。
典型地段地表破裂分析表明,前山断裂北西盘相对上冲,具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且具有右行走滑运动的脆性破裂特征。
(4)前山断裂带地震地表破裂位移量统计分析表明,平均垂直位移为1.25m,最大可达3.6m;平均水平位移为1.05m,最大可达1.7m。
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在20:17~17:4之间,其平均比值约为2.7:1,由此说明了该地表破裂带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旋走滑运动分量,且逆冲运动分量大于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故其以逆冲作用为主,右旋走滑作用为辅,显示了以逆冲和缩短作用为主的地震地表破裂性质。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黄伟;江娃利【摘要】The Longquanshan fault zone is a regional fault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strongly concaved block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 and stably uplifted block of middle Sichuan.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the earthquake risk potential of this fault has been greatly concerned.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deep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ngquanshan fault zone are discussed. It's possible that the north segment section of Longquanshan fault zone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west side of Lonquanshan mountain at east of Deyang city. The fault emerges in both wings of anticline o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fault; and the south segment of the fault is mainly W-dipping. The fault has been active since Late Pleistocene. The previous terrace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fault zone even actived in Hol-ocene. Considering the evaluating the earthquake risk potential of this fault, further investiga-tiong on the activity time, deep structure and movement mode of the fault zone is deserved to be done.%龙泉山构造带是四川盆地内川西强烈断陷区和川中稳定隆起区之间的一条区域性断裂.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断裂带未来的强震潜势备受关注.本文对该断裂带的展布、晚第四纪活动性、深部构造形成机制以及断裂带未来的地震危险潜势进行了讨论.断裂带北段位于德阳东侧龙泉山脉西缘;龙泉山脉中段的山体两翼存在断裂;断裂带的南段以向西倾斜的断裂为主.这些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曾有活动,前人阶地调查显现该断裂带全新世存在活动.考虑到该断裂带未来的地震潜势评估,值得对该断裂带的活动性及断裂带深部构造和运动方式开展进一步的调查.【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2(034)001【总页数】7页(P50-56)【关键词】四川盆地;龙泉山构造带;晚第四纪活动;前陆盆地前隆;未来地震潜势【作者】黄伟;江娃利【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240 引言龙泉山构造带是四川盆地内喜山构造期形成的一条NNE方向展布的褶皱构造带。
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性研究杜建军;陈群策;马寅生;安其美;吴满路;孟文;李国岐【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进展》【年(卷),期】2013(0)3【摘要】汶川8.0级地震以后,龙门山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者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的地质构造特征和15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关系,探讨沿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有利于逆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不同断裂也表现出和地应力状态一致的活动特征.区内断裂处于长期的应力积累状态,长期的应变能量积累导致了汶川强震的发生.汶川地震和多次余震释放的能量向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迁移、积累.因此,不排除本区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总页数】10页(P1161-1170)【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水压致裂;地应力状态;地震【作者】杜建军;陈群策;马寅生;安其美;吴满路;孟文;李国岐【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1【相关文献】1.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地应力解耦的机理研究——以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为例 [J], 丰成君;陈群策;张鹏;戚帮申;郭长宝;孟静;孙东生;王苗苗;牛琳琳;谭成轩2.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J], 陈群策;丰成君;孟文;秦向辉;安其美3.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 [J], 李传友;宋方敏;冉勇康4.沂沭断裂带北段东支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及活动性 [J], 徐建国;徐华;张涛;张卓;祁晓凡;侯建华;纪汶龙;刘宏伟5.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 [J], 丰成君;陈群策;谭成轩;吴满路;秦向辉;孟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门山造山带演化与构造特征研究
龙门山造山带演化与构造特征研究龙门山是中国四川省的一座著名山脉,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地质地貌景区。
它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间,是一条重要的造山带,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龙门山造山带的演化过程以及其独特的构造特征。
龙门山的地质演化历经了数亿年的过程。
最早的构造事件可以追溯到古元古代,当时的地壳运动使得原始地壳碎裂形成了一系列断层。
这些断层在后期构造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促进了龙门山的形成。
随后,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的地壳挤压和折叠使得断层逐渐活动并形成了山脉。
在这个过程中,龙门山的地层经历了复杂的叠加、压扭和变形,形成了陡峭的山体和错综复杂的地质构造。
龙门山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断裂活动。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龙门山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断裂带,其中最著名的是龙门断裂带。
这一断裂带延伸数百千米,沿着山脉的走向贯穿整个龙门山地区。
断裂带的活动不仅改变了地层走向和倾角,也导致了地表的断崖陡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
其次是喀斯特地貌。
龙门山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在侵蚀作用的影响下,地下溶蚀在龙门山地区形成了许多溶洞、地下河道和地下溶蚀槽。
此外,龙门山的山麓和峡谷地带分布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石笋、石林、溶洞、溶敷地等。
这些奇特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地理学家的关注。
另外一个重要的构造特征是火山活动。
龙门山地区地壳的继续运动和构造变动导致了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里分布着数座火山,如龙门山、莲花山等。
火山活动不仅对地壳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当地的地质研究和生态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最后,龙门山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作为一个重要的造山带,龙门山地区富含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铅锌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对当地经济和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龙门山造山带是一个地质历史悠久、构造特征独特的地区。
其演化过程经历了数亿年的构造运动和地质变形,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和矿产资源。
龙门山断裂带的性质与活动性研究
龙门山断裂带的性质与活动性研究安其美;丁立丰;王海忠;赵仕广【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04(24)2【摘要】沿龙门山构造带两侧,在9个100~500 m深的钻孔中进行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断裂带两侧地表浅部构造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分布特征.据这些实测的应力资料,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分段研究了断裂带的性质和活动性.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摩擦强度(0.6~1.0)似乎适用于浅部断层构造,地壳浅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与断裂的性质及活动性密切相关,应力状态与断裂带的逆冲性质相一致;在断裂带东段的广元地区,中段的平武、汶川和茂县地区,实测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达不到逆断层活动要求的临界状态;而西段与鲜水河断裂带、南北向构造带复合部位的二郎山地区,现今构造应力状态比较复杂,实测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满足逆断层活动要求的临界状态.【总页数】5页(P115-119)【作者】安其美;丁立丰;王海忠;赵仕广【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2+7【相关文献】1.基于青衣江变形河流阶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构造活动性 [J], 苏鹏;田勤俭;梁朋;李文巧;王林2.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J], 陈国光;计凤桔;周荣军;徐杰;周本刚;黎小刚;叶友青3.基于密集台阵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空段的地震活动性 [J], 黄焱羚; 梁春涛; 吴晶; 王朝亮; 刘志强; 江宁波4.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地应力状态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J], 杜建军;陈群策;马寅生;安其美;吴满路;孟文;李国岐5.基于高精度GPS监测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活动性研究 [J], 张清志;唐文清;刘宇平;李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的调查研究摘要:为何在这一地区地震频发?为何3年前的5.12地震对这一地区的伤害如此之深?为何同处四川的成都安然无恙?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
2008年5月12日2时28分,那本是一个在平淡不过的午后,但就在那一刻,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身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
你一定会问为何这些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区受灾最严重?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龙门山断裂带在中国的数量及其分布。
1、河南龙门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的伊河两岸东、西山上;
2、山东龙门山: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城西北16公里,泗水、宁阳县交界处;
3、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
其次我们来了解断裂带的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
此次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县坐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上,它属于逆—走滑断裂。
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龙门山主边界断裂上,属逆冲断裂。
再其次,我们来谈谈断裂带与那一次地震的关系。
四川省的地震主要集中在8个地震带(区)上: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理塘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
据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士介绍,成都不属于任何地震带和地震区,成都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地震。
而大成都地区每年都有地震,主要集中在龙泉、金堂等地方。
我们因该知道地震是因为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
因为龙泉山脉是地壳积压形成的,所以每年有地壳运动时候都会有轻微的地震。
但是因为龙泉山脉属于一个小型山脉,因此地壳运动不大,每年的地震幅度都在3级及其以下,在震中附近会感觉到稍微摇晃了一下,所以一般也不会被人察觉。
汶川地震为何能量如此之大?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
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历史上,它并不安分,有过多期活动。
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
1657年4月21日,爆发有记录以来最大的6.2级地震。
据地震学者考证,此后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
所以,我认为应对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多发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避免在这一断裂带上生活。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这次地震的起因。
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
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因此汶川地
震灾情严重。
这一地区地震之所以频发,是因为地壳运动频繁。
3年前的5.12地震之所以对这一地区伤害至深,是因为其构造应力能量长期积累突然在这一地方释放。
同处四川的成都之所以安然无恙,是因为成都平原有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物组成。
当你了解了这一切,你会不会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感叹——我们的世界真奇妙?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