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II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70a8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c.png)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而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展开分析。
1.1 更好的降糖效果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们在降糖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降糖效果。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餐后血糖波动,从而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病情。
1.2 减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现象,导致血糖无法有效利用。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改善血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1.3 降低血脂和血压除了降糖效果,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血压,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1.4 减轻肥胖和改善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而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促进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合成和提高脂肪氧化,从而达到减轻肥胖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效果。
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和血压、减轻肥胖和改善代谢综合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面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1 胃肠道不适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腹胀等。
而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f2d8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9.png)
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的作用不正常。
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的功能和数量逐渐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
甘精胰岛素和利格列汀分别是一种胰岛素类药物和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可以调节血糖及脂质代谢。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精胰岛素与利格列汀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
然而,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果。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以及评价其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通过临床试验和实验室研究,我们希望验证甘精胰岛素和利格列汀联合应用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其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更深入的认识,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1.3 研究意义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特征为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和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平衡的关键激素,胰岛β细胞的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高血糖,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甘精胰岛素和利格列汀分别是胰岛素替代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两者在降糖效果和保护胰岛β细胞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糖尿病药物分类汇总和归纳
![糖尿病药物分类汇总和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782a6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b.png)
糖尿病药物分类汇总和归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患者。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糖尿病药物进行分类汇总和归纳,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一、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
它们直接补充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机制和来源不同,胰岛素类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快速,可以在进餐前或进餐时注射,以提供及时的胰岛素供给。
常见的快速作用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亚切、胰岛素利素等。
2. 中速作用型胰岛素中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相对较慢,可以在进餐前30分钟到1小时注射,以抑制餐后高血糖。
常见的中速作用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吲哚菁、胰岛素维达等。
3. 长效型胰岛素长效型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提供持续胰岛素供给,帮助控制空腹和夜间血糖。
常见的长效型胰岛素药物有胰岛素格列齐特、胰岛素劳拉等。
4. 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促泌剂的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促泌剂药物有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等。
二、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双胍类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
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血糖升高的速度。
常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3.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自然GLP-1的作用,促使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有西格列汀、阿利塞普等。
4. 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da80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0.png)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有效的血糖控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阿卡波糖和维格列汀是两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分别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本文旨在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 阿卡波糖和维格列汀的作用机制阿卡波糖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道内葡萄糖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升高。
维格列汀是一种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可以提高胰岛素和降血糖素的水平,减少胰岛素释放后被降解的速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一项研究中,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治疗组,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
另一项研究发现,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组的HbA1c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用药组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能够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3.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的不良反应尽管阿卡波糖和维格列汀在改善血糖控制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如腹泻、恶心、腹胀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度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通常可以逐渐适应这些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
4.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的安全性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的安全性良好。
一项大规模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药物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717730110661ed9ad51f374.png)
作用机制 抑制 DPP-4,升高内源性 GLP-1 的水平
低血糖风险 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注意事项
需减量: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 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 不需调整剂量:在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利 格列汀时
以肠促胰岛激素为基础的治疗
进餐
肠道 Incretin
释放
GLP-1 类似物
起始剂量为0.1~0.3 U/(kg·d) 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1次,
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 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HbA1c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法
预混胰岛素
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可选择每日1~2次的注射方案
效
效 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
胰岛素 分类
谷赖胰岛素
中
短
效
效 短效胰岛素
预 混
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短效/速效+中效
动物来源普 通胰岛素、 重组人短效
胰岛素
(30/70,25/75,50/50)
胰岛素常规治疗路径
胰岛素起始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 新发2型糖尿病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
肾脏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取决于肾糖阈 当超过肾糖阈,过量葡萄糖从尿排出
葡萄糖的过滤率 / 重吸收率 / 排泄率 (mmol/min)
• 肾糖阈指血糖逐渐升高时引起糖尿现象时的血糖浓度,正常值为8.88-10.55mmol/L,血糖超出肾糖阈,
肾葡萄糖转运体饱和导致糖尿
排泄阈 3
饱和阈
开始出现糖尿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67867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8.png)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延缓肠道中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则是一种促进糖原合成和抑制葡萄糖生成的药物。
研究方法: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和单用阿卡波糖组。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体重、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
结果:治疗16周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单用阿卡波糖组(P<0.05)。
同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血糖水平、体重和血脂水平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
此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组的药物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讨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阿卡波糖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降低了肠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减少了血糖水平的升高。
二甲双胍则促进了糖原的合成和抑制了葡萄糖的合成,能够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因此,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以协同作用,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
此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点还包括降低了患者的体重和血脂水平等附加效果。
阿卡波糖可以减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卡路里的摄入量,而二甲双胍则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体重和血脂水平,同时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低。
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联合疗法,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Ⅱ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种磺酰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Ⅱ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种磺酰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https://img.taocdn.com/s3/m/bd9142a965ce050877321303.png)
School of sciences
Ⅱ型糖尿病(NIDDM)
控制饮食
XUT
School of sciences
Ⅱ型糖尿病常用药物种
磺酰脲
双胍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 胰岛素治疗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一节 胰岛素
XUT
School of sciences
3. 双胍类
二甲双胍(甲福明)
苯乙双胍(苯乙福明)
【药理作用】
对无论有无胰岛B细胞功能的糖尿病人均 有降糖作用,对正常人则无。
XUT
School of sciences
【作用机制】
抑制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
促进骨骼肌和脂肪等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
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XUT
School of sciences
1. 胰岛素增敏药
噻唑烷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显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以及相关代谢紊乱,对Ⅱ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 发症有显著疗效。
XUT
School of sciences
【 药理作用】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使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胰岛素及 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降低。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显著降低Ⅰ型患者的甘油三酯。 对Ⅰ型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阿卡波糖:抑制淀粉酶 伏格列波糖: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在小肠刷状缘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 从而减少淀粉、糊精、双糖的吸收。不刺激胰 岛素分泌,不产生低血糖。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XUT
School of sciences
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1f8b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d.png)
· 药物与临床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2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朱红梅,刘颖,邓春英,张海英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成都 611730[摘要]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 )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HOMA-IR 均较对照组低、FINS 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叠加阿卡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理想。
[关键词] 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2(b )-0074-04Effect of Acarbose Tablets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Fasting Insulin Levels and Safety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U Hongmei, LIU Ying, DENG Chunying, ZHANG Haiy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Chengdu Pi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173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carbose tablets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du District, Chengdu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rawing lots,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tablet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fasting insulin(FINS), and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HOMA-IR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INS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71% lower than 11.43%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metformin treatment, the ef⁃fect of adding acarbose tablets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s ideal.[Key words ] Acarbose tablets;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pplication value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病程进展缓慢[1]。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f0cde1e6edb6f1aff001f4e.png)
格列吡嗪 控释片 6-12
格列喹酮 2-3
半 衰 期 6-12
6-12
2-4
2-4
3
维持时间 16-24
10-20
8-12
8-12
清除途径 50% -尿 60-70% -尿 90% -尿 90% -尿 5% -尿
50% -粪便 20% -粪便 10% -粪便 10% -粪便 95% -粪便
代谢物 代谢物有降 代谢物抑制 代谢物抑制
产物经胆道从粪便排泄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磺脲类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最常见的为
格列本脲)
— 低血糖发生往往不象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 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老年人慎用。个 体差异较大,临床中需注意
磺酰脲类
(优降糖、格列美脲、达美康、美吡哒、糖适平)
非肥胖2型DM 首选 药物
* 每日1.5g提高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18%。 * 空腹血糖250mg%也可单用此药,使血糖正常。
双呱类降糖药剂应用
超重或肥胖 无肝肾功能损害 非慢阻肺 非孕妇
无论轻中重度高血糖病人 可广泛大胆应用 足量应用 全程应用
预先告知 诸多优点 如减肥
可能的副作用 腹泻 胃不适 恶心
以利合作
双胍类药物-总结
口服治疗糖尿病药物分类
• 磺酰脲类——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奇特
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第三代:格列美脲
•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 双呱类—— 苯乙双胍,二甲双胍 • 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 作用:刺激β细胞胰岛素分泌 (原发失效、继发失效)
治二型糖尿病的药
![治二型糖尿病的药](https://img.taocdn.com/s3/m/120837c70975f46527d3e1cc.png)
治二型糖尿病的药文章目录*一、治二型糖尿病的药*二、多食干果预防二型糖尿病*三、2型糖尿病饮食应注意哪些问题治二型糖尿病的药1、治二型糖尿病的药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它们的兴起还有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最初研发了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的拜耳公司试图将这两款药物开发成广受欢迎的降糖药,却因降糖效果并不突出而销量不佳。
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它们在亚洲市场却成为了重磅炸弹,还在亚洲人中被证明了降糖效果优越。
原来,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延缓肠道中复杂碳水化合物(淀粉等)的吸收,而亚洲人以大米为主食的饮食体系使得进食的复杂碳水化合物比例很大,因此能发挥很好的降糖效果。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以胃肠道不适(如胀气)为主。
2、治二型糖尿病的药之肠促胰岛素类药物这一分类包含了两种较为新颖的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名称一般为X格列汀)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国内有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
它们作为降糖药的“新宠”,上市时间并不长,却有着诸多老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今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
3、治二型糖尿病的药之磺脲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口服降糖药物,是通过与β-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的相互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而起作用的,使用时二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先从小剂量开始,餐前30分钟服用,此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所有二型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在使用时应注意预防。
4、治二型糖尿病的药之双胍类药物多用于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可做为一线药物,并能降低体重,与磺脲类药物分用,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和代谢异常,并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双胍类药物在单独使用时不引起低血糖。
多食干果预防二型糖尿病研究人员对这些年龄在34岁至59岁之间的妇女进行了长达16年的调查。
在调查开始时,她们没有任何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等疾病病史,但在调查期间约有3200人患上了II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a4d50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2.png)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而维格列汀则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也是一种口服药物。
它们都是常用的降糖药物,用于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将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代谢失调,严重时会导致血糖过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降糖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常见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而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阿卡波糖是一种通过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而降低血糖的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的酶,它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促使血糖的升高。
阿卡波糖主要作用于肠道,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而维格列汀则是一种口服药物,它主要作用于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的联合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联合应用可以减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同时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
而且这种联合用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通常是可以被患者所接受的。
有研究表明,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一项研究发现,将阿卡波糖与维格列汀联合应用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12周的空腹血糖水平较单药治疗组显著降低。
这表明这种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外,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也备受关注。
Ⅱ型糖尿病宜七分养三分治Ⅱ型糖
![Ⅱ型糖尿病宜七分养三分治Ⅱ型糖](https://img.taocdn.com/s3/m/e7ad161f5f0e7cd1842536c1.png)
II型糖尿病宜七分养三分治作者:陈胜白季波张丽梅金鑫【摘要】目的:探讨对II型糖尿病人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认识I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发病特点、不同血糖对身体的损害程度,采取七分养三分治,以预防血糖升高为主,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
结果与结论:对血糖达到长期稳定的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关键词】II型糖尿病;七分养;三分治;控制血糖;健康教育;生存质量II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病率将会继续增加。
糖尿病可合并其他多种疾病,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1]。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根据1999年全国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彡11. 1 mmol/L或空腹血糖彡7.0mraol/L或糖耐量试验多11. lmmol/L,发现异常者择日复查血糖,若复查结果符合以上3条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据国外糖尿病研究表明,只有将血糖、血压严格控制在良好水平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调查结果:病人平均空腹血糖11. Ommol /L,餐后2h血糖16. Ommol/L。
这表明以治疗为主的方法对血糖的控制效果不理想[2]。
为了解II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空腹血糖浓度的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有文献动态观察了正常健康组和空腹血糖在l(Tl4mm0l/L和空腹血糖在7. 0^9.8mmol/L的两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C肽兴奋水平的变化[3]。
空腹血糖在7. 0、8mmo l ,/L组较l(Tl4mm0l/L组的胰岛功能损害程序轻。
这说明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有毒性作用,能使胰岛素分泌减少,逐渐处于衰竭状态。
对判定II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损害程序很有价值,进而对临床指导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所以对II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高血糖,使血糖控制达标以降低葡萄糖毒性作用[3]。
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f0be1626fff705cd170a9c.png)
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由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慢性、终生性的疾病。
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有九成以上的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患者能够通过饮食的调整和身体的锻炼,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但是大部分患者依然需要服用降血糖方面的药物,本文主要对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梳理,以此来为医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新进展糖尿病在临床当中主要以高血糖作为主要的特点,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也就是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并且会出现疲乏无力的情况[1]。
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引发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心脏病变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有的患者甚至会有双目失明和严重感染等情况存在,这些症状都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体的健康,从而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2]。
糖尿病通常情况下会划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前面两种类型是最为常见的[3]。
我国的患者最主要是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当中的总体人数达到了90%以上。
目前对于糖尿病还不能够进行根治,只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控制,在临床当中一般会采用适量运动,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4]。
控制饮食和开展适量的运动对于少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仅仅在发病的初期有效,大部分的患者依然需要进行药物方面的治疗,因此降血糖在糖尿病的防治当中处在一个重要的地位里面[5]。
一、磺脲类磺脲类药物是胰岛素促泌剂当中的一种类型,这种药物在人体当中主要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最终使得降血糖的作用得到发挥[6]。
这种药物一般适合用在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是人类发现最早的一类用于降血糖方面的口服药物[7]。
这种药物由于自身的药物作用比较弱,需要进行大剂量的服用,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8]。
第二代的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奇达和格列喹酮等等[9]。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febf6b5f5335a8103d2209d.png)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发表时间:2014-08-06T14:39:08.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小林1 姜建勤2 [导读] 糖尿病作为21世纪的流行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李小林1 姜建勤2(1阿勒泰市阿苇滩镇中心卫生院 836502;2新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 836502)【关键词】糖尿病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38-01 糖尿病作为21世纪的流行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病变之间亦存在着密切联系。
严格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长远意义。
我国目前的糖尿病患者已达3000万人左右,其中约95%属于2型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因素很多,主要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种族、肥胖及人口老龄化等。
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早期者可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法加以控制外,大多数病人需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可分为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和胰岛素6大类。
其基本理念是“严格血糖控制,超越血糖控制”。
药物治疗1 、磺脲类磺脲类是临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常用的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等。
本类药物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和释放胰岛素,其降糖作用有赖于还有相当数量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反射用药可见B细胞增生。
此外,本类药物还有胰外作用,即可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格列本脲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易离解,因而降糖作用持久,有效时间可达20~24h,对控制空腹血糖效果较好。
而格列吡嗪为相对短效药物,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较好。
总体来说本类药物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常见有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眩晕、神经痛、肝功能异常等,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2 、双胍类常用的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2型糖尿病常见药物分类
![2型糖尿病常见药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61e8a0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0.png)
空腹血糖。
代表性 药 物 有 苯 乙 双 胍 ( Phenformin) 二 甲 双 胍 ( Met⁃
formin) ,双胍类药物是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首选药,也因其安全性较高,成为唯一批准用于儿童 2 型糖
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
四、 α-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
对糖的摄取,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及调控脂肪细胞,同时使
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下降。 该类药物对血糖控制的改善作用
较持久,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会增加心血管风险,禁用于心
力衰竭患者。
代表性药物有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吡格列酮( Piogli⁃
tazone) 和曲格列酮( Troglitazone) 等。
经验交流
2 型糖尿病常见药物分类
①
张径舟 周在富 黎庆 孔庆新 姚远
摘 要: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异质性、代谢性的困扰全球的慢性终身疾病,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不足和( 或) 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亦是心脑血管
疾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DM 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而常见的 DM 主要以 2 型糖尿病为主;故文章主要阐述 2 型糖尿病的常见药物;
制胰岛 β 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J] .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
(10) :915-920.
[5] 杜佐华,陈建国.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下) [ J] .中国药
师,2008,011(007) :786-789.
2型糖尿病的药物使用
![2型糖尿病的药物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b5d36127d3240c8447efc0.png)
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抗糖尿病化学药物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有: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2.磺酰脲类(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
3.双胍类。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奥恬苹(米格列醇,))。
5.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吡格列酮(艾汀片)、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
6.促胰岛素分泌剂(瑞格列奈(诺和龙、普瑞丁)、(2)那格列奈(唐力、唐瑞)、(3)米格列奈)。
7.中成药七大类品种。
1.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 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
该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谢紊乱,与此同时,这一类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对肾脏的保护方面也显示了作用。
最先开发成功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
在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应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这些药物逐渐被淘汰或撤市。
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有日本武田的吡格列酮,葛兰素史克的马来酸罗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特点是能明显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实现对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由于其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
在这一巨大的应用前景的影响下,国外对噻唑烷二酮系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远未停止,正待上市的药物有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法格列酮(Farglitazar)和日本武田制药研制的达格列酮(Darglitazoan)。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大类,2003年占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比重为3.5 3%,2004年为4.08%,2005年增长到4.52%。
国产罗格列酮对原研药攻势甚猛。
罗格列酮是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上市的品种, 1999年5月25日经FDA审核后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vandia”、“安糖健”。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实用指南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实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18cd3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8.png)
2024版全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实用指南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据绝大多数。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T2DM的防治工作,提高诊疗水平,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实用指南》。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全面、实用的T2DM诊疗方案。
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1.1 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高血糖,伴随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兼有。
1.2 糖尿病分类糖尿病主要分为4类:- T1DM: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 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 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明确,如胰腺炎、药物诱导的糖尿病等。
-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的暂时性糖尿病。
2. 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估2.1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T2DM的诊断标准如下:-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有高血糖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2 评估内容糖尿病评估应包括:- 病史采集:了解病情发展、症状、治疗经过等。
-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皮肤检查等。
- 实验室检查:血糖、HbA1c、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
- 并发症评估: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并发症的检查。
3. 糖尿病治疗策略3.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治疗的基础,包括:- 饮食管理: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 运动治疗:规律运动,增加身体活动量。
- 体重管理:减轻体重,减少腹部脂肪。
3.2 药物治疗T2DM药物治疗包括:- 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 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 胰岛素:起始治疗、联合治疗、强化治疗。
- 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皮下注射。
- SGLT2抑制剂:降低血糖、减轻体重。
3.3 并发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治疗包括:- 眼底病变:激光治疗、药物治疗。
哪些药物可治疗糖尿病
![哪些药物可治疗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2c040dd40b4c2e3f572763fb.png)
哪些药物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必须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合理的用药,才能使血糖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上。
那么,哪些药物可治疗糖尿病呢?1.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可减少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弱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此类药物不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不要求患者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因此,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双胍类药物能抑制人的食欲,使人少吃食物,并减轻患者的体重,因此非常适合食欲较为旺盛、体重较重的糖尿病患者使用。
双胍类药物主要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降糖灵)等。
苯乙双胍的副作用较大,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则较小。
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美国,医生们将二甲双胍列为体重超标的糖尿病病人的一线用药。
在英国,二甲双胍不仅被作为体重超标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还被推荐为体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英美国家的科学家发现,在所有口服类降糖药中,二甲双胍是惟一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致死率的药物。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时,应首选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2.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可刺激胰岛细胞,促使胰岛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可取得显著的降糖效果。
此外,此类药物还可增强糖尿病患者的食欲,改善其机体利用糖分的效率,减少尿中流失的糖分,增加患者的体重。
因此,此类药物适合血糖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尤其适合体重较轻或正常的此类患者使用。
在临床上,常用的磺脲类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甲磺丁脲。
此药的降糖作用较弱,价格很便宜。
②格列齐特(达美康)。
此药除了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以外,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和肾脏、抗血小板聚集、促纤溶酶原合成、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
③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喹酮基本不从肾脏排出,因此适合有轻微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
④格列吡嗪(迪沙片)。
格列吡嗪主要在肝脏内代谢,经肾脏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种类
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ucosidase inhibitor)主要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目 前已上市并在临床上应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 制剂类降糖药主要有:拜唐苹(阿卡波糖), 每片50毫克(德国拜耳);卡博平(阿卡波 糖),每片50毫克(中美华东);倍欣(伏 格列波糖),每片0.2毫克(天津武田);奥 恬苹(米格列醇,miglitol),每片50毫克 (四川维奥)。。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II型糖尿 病治疗中的应用
1.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定义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 机制 4.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II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 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 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 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 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 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 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定义与机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 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比较成熟的治疗 糖尿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 制为: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α-葡萄糖 苷酶,使淀粉类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 血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刺激β细胞分泌 胰岛素,但可降低餐后胰岛素水平,说明可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在血糖调节中,餐后血糖的调节是尤为重要 的.
餐后血糖--进餐10分钟,随着碳水化合物 的吸收,血糖开始升高。
此时糖尿病患者已经不能通过自身胰岛细胞 来正常调节体内血糖。这个时候就要借助胰 岛素或者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调节体内 血糖。
α葡萄糖苷酶(不要)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α葡萄糖苷酶
药代动力学:本药口服后很少被吸收(其原形生物利用度仅为1%-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口服200mg 后,代谢半衰期为3.7小时,消除半衰期为9.6小时。主要在肠道降解或以原形随粪便排泄,8小时药量 减少50%,长期服用未见蓄积。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药浓度峰值及曲线下面积较健康志愿者分别 高5倍、6倍。尚不清楚能否随乳汁排泄。
II型糖尿病的诊断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
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
机血糖≥11.1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
标;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 早期诊治。
II型糖尿病的治疗
II型糖尿病:不需要依赖注射胰岛素降糖,只 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 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 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 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 应症。 当然临床上还是首推胰岛素治疗,毕 竟无首过效应和肝脏代谢。现在大多数患者, 临床上大多采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来维持治 疗控制血糖.
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加 至一次0.2g(一次4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副作用:消化道反应:肠鸣,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偶有腹泻,一般两周后可缓解,必要是可 减量。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具有抗高血糖的作用,但它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如果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 (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
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 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 酮)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3)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 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 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4)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 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 低血糖。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 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葡萄糖苷酶是生物体内糖代谢途径中的重要 成员之一。根据水解糖苷键的类型分为α葡萄 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
β-葡萄糖苷酶可以参与纤维素的代谢以及多 种生理生化途径,α-葡萄糖苷酶更是直接参 与淀粉及糖原的代谢途径。这类酶的功能发 生异常会导致出现代谢类的疾病,同时这类 酶也是多种药物与抑制剂的作用靶点,用以 调节人体内的糖化学代谢。
一起使用时,血糖会下降至低血糖水平,故合用时需减少磺酰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的剂量。在 个别病例有低血糖昏迷发生。 2.个别情况下,阿卡波糖可影响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需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3.服用本药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考来酰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类制剂,以免影响本品的疗效。未发 现与二甲基硅油有相互作用。
阿卡波糖
拜唐苹:(阿卡波糖),Acarbose 特点: 由白色放线菌属菌株发酵而成,为德国拜耳公司出品,仅有微量原形或分解产物为人体吸收,
绝大部分经肠道排出。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片。 用法用量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需个体化。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一次
伏格列波糖
倍欣:(伏格列波糖), Voglibose 特点:由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生产,通过抑制α- 葡萄糖苷酶,延缓双糖(淀粉在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