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宏观经济展望
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4)
1、长期增速趋缓:从制造到服务的“二次结构转型” (4)
(1)人均GDP 增长率的“钟形曲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变化 (4)
(2)产业结构变化主导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生产率变化 (6)
(3)中国经济正处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二次转型”阶段 (6)
(4)服务业发展过快导致劳动生产率大幅下滑 (8)
2、短期经济“L”型:新动能决定韧性,旧动能带来边际变化 (9)
(1)“L”型增长阶段名义增速更重要 (9)
(2)新动能决定经济增长的韧性,旧动能带来经济的边际波动 (10)
二、2018年经济逻辑:地产后周期,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 (12)
1、地产后周期的经济逻辑 (12)
(1)国内经济:地产周期驱动库存周期 (12)
(2)全球经济:地产投资推动全球贸易复苏 (13)
2、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 (14)
3、三个值得关注的结构性机会 (14)
(1)“先进制造”引领制造业结构性复苏 (15)
(2)“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消费升级的“阶梯效应” (16)
(3)PPI与CPI“久别重逢”,上中下游行业利润再分配 (17)
三、2018年经济数据前瞻 (19)
1、投资:地产降、基建稳、制造业升 (19)
2、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增速10-11% (20)
3、进出口:向好趋势不变,高基数下增速有所回落 (22)
4、物价:PPI高位回落,CPI中枢抬升 (23)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从何而来? 长期来看,国际经验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着从制造到服务的“二次转型”,GDP 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快速下降,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短期来看,受益于新旧动能的双支撑作用,未来几年L 型增长态势
能够延续。

“L”型增长阶段,名义增速更重要。

“L”型增长背景下,实际经济增速波动率降至低位,但经济周期并未消失,这就意味着名义增速成为市场投资的风向标。

新动能决定经济增长的韧性,旧动能带来经济的边际波动。

从需求端看,2016 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先后发力,今年则是全球经济向好带动出口复苏,推动名义增速大幅回升。

从生产端看,第二产业名义增速变化几乎决定了GDP 名义增速走势,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1。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均与投资、出口关联度较高,名义增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018年经济逻辑:地产后周期,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

为期三年的地产周期成为理解宏观周期特别是名义增速变化的关键。

国内经济,地产周期驱动库存周期;全球经济,地产投资推动全球贸易复苏。

基于新旧动能双支撑的分析框架,我们判断2018 年实际GDP 增速有望达到6.6-6.7%;名义增速从目前的11.2%回落至9.5%左右,名义和实际增速从分化走向收敛,成为把握2018 年经济逻辑的主线。

三个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

名义向实际增速收敛背景下,我们认为2018 年权益市场的投资逻辑应该是结构性机会而非总量驱动,这里主要提示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1)“先进制造”引领制造业结构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