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适用专业:商务管理
建议学时: 30
课程标准编码:GS01901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商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该课程对商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前修课程:物流管理
后续课程:商管实操轮岗实训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供应链分析、运作和管理以及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注重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在获得品类管理师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逐步具备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质。

(一)知识目标
1.科学文化知识
(1)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具有供应链分析、运作和管理以及基于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2.社会生活知识
(1)生活中供应链知识的应用;
(2)了解商贸企业上下游供应商;
3.专业知识
(1)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掌握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关系,理解供应链驱动要素,并能进行各要素分析;
(3)了解快速反应( QR )、有效客户反应( ECR );理解供应链失调和牛鞭效应;掌握供应链协调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协调的方法;
(4)了解需求管理及其特征,掌握需求预测方法;
(5)理解通过改善供给管理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掌握管理者在制定综合计划时要权衡的问题,熟悉线性规划模型;
(6)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理解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交流和合作能力;
(2)信息管理能力;
(3)分析判断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较好的系统思考能力;
(2)具有较好的应急和应变能力;
(3)具有较好的分解与整合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的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养成自觉学习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三)素质结构
1.思想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职业素质
具有忠诚、守信、求实创新、服务奉献的敬业精神,勤奋好学、热爱专业、吃苦耐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良好的学习观念,安全环保意识,认同石油企业文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科学求实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3.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对不断变化的技术与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共10学时;
第二部分:供应链计划和需求预测的协调和平衡,共8学时;
第三部分:供应链实施中的重点要素管理,共12学时。

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了3个学习模块和8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对应具体学习性工作任务,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思想,秉承“模块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念和思路,让学生在做与学中增强自学能力。

四、课程内容
五、教学设计
六、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
(1)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出勤(10分)、提问(10分)、作业(10分),课堂表现(10分)占总成绩的40%。

(2)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方式。

期末考核: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检验学生对于本学期所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占
总成绩的60%。

总成绩=期末考核(60%)+平时考核(40%)
七、实施与建议
(一)教材与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1.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选用和建设
[1]李志君主编《供应链管理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2月
[2]栾向晶主编《供应链管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3]邵晓峰主编《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7月
2.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1)助教资源:
课程标准、教材参考、课程PPT、专业网站。

(2)助学资源:
课程PPT、图片库、典型案例。

(二)师资配备建议
本课程要求专职教师授课。

专职教师由校内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当,要求专职教师每年不少于15天的实践经历。

(三)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建议配备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素材。

制定人:
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