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学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
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
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
国出口值之和。(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
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
5、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外贸的标准。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
6、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
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
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
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
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8、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
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称为易货贸易。
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通常是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
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1、国际分工: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他是社会分
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发展(特征):
(1)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
(3)“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主流。
(4)国际分工的界限发生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
3、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从静态上来看,贸易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换,参与
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在封闭状态中有自己来生产得到的数量。这是在资源总量未增加,技术未进步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所取得的利益即为静态利益。
相对价格:指直接用一种商品来表示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或是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
4、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1)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3)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
(4)加速资金积累
(5)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6)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1、古典国际贸易分工理论阶段:
(1)重商主义: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要通过对外贸易来积累金银货币财富,就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2)绝对成本理论:一国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反,就是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产业。(3)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2.1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生产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1)生产劳动率相同条件下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1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这是产生国家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2各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价格差异
生产要素禀赋:指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拥有状况。
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等同于生产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生产各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比例。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就会便宜。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本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3)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