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人口现状

合集下载

2023无锡人口发展报告

2023无锡人口发展报告

2023无锡人口发展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无锡市2023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总结过去几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并对未来人口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估。

通过对无锡市人口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决策和规划的依据,促进无锡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历史背景无锡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无锡市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移居和流动。

过去几十年,无锡市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压力等问题。

3. 人口变化趋势3.1 过去几年的人口变化根据无锡市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至2022年期间,无锡市的人口总量从800万增长至900万。

这表明无锡市的人口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带动了外来人口的流入。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无锡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对社会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未来人口发展预测根据经济增长、迁移趋势和政策变化等因素,预计无锡市的人口发展趋势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人口增长速度可能会逐渐减缓,受到生育率下降、就业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

预计2023年,无锡市的人口总量将达到950万左右。

4. 影响因素4.1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无锡市作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移居和流动。

随着无锡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多的人口将选择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4.2 教育资源无锡市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这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和家庭选择在无锡市生活和工作。

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3 政策调整政府的政策调整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优惠的户籍政策和居住证制度的改革将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在无锡市定居。

此外,适当的人口控制和生育政策也会对人口规模的增长产生影响。

5. 挑战与机遇5.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无锡市面临着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挑战。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据此,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总体呈现出增长缓慢、生育水平低、净迁移率低、社会从业人员增长放缓、人口城市化率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等特点。

最后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下一步的人口发展策略。

标签:人口数量;现状;特点;对策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城市中人口的数量和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合理分配城市资源。

“十二五”时期,无锡市综合治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有力促进了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近年来,无锡市人口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人口总量增长缓慢,增速进一步降低“十一五”结束时无锡市的常住人口为637.56万,其中市区、江阴、宜兴分别为354.44万人、159.54万人、123.58万人。

进入“十二五”之后,无锡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放缓,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48.41万人。

从户籍人口数量来看,2001年-2013年增长率都维持在低位,基本低于1%,近五年在0.2%-0.5%区间。

“十五”期间共增加了16.94万人;“十一五”期间共增加了8.76万人;“十二五”前三年共增加了4.26万。

截至201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22263人。

图1 无锡市常住人口数量(2006年-2013年)1.2 生育水平低,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从1991年开始,无锡市就进入了平稳的低生育水平时期,全市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平缓而稳定,从1991年的11.27‰,下降至2002年的7.66‰,2006年更是降至6.66‰,之后稍有回升,2010年为7.82‰,2013年为8.78‰,仍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11‰的平均水平。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无锡市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1.44,率先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比全国提前了至少10年的时间。

临平区人口数据分析报告(3篇)

临平区人口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日益频繁。

临平区作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城区,近年来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临平区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报告通过对临平区人口数据的分析,揭示其人口特征、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临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人口特征分析1. 人口总量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临平区常住人口为123.6万人,较2010年增长47.5%。

近年来,临平区人口总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这与临平区作为杭州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密切相关。

2. 人口密度临平区总面积为63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932人/平方公里。

从人口密度来看,临平区属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

其中,中心区域人口密度较高,达到3000人/平方公里以上。

3. 人口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来看,临平区人口以中青年为主。

0-14岁人口占比为17.5%,15-59岁人口占比为62.8%,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9.7%。

中青年人口占比高,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人口性别结构临平区人口性别结构较为均衡,男性人口占比为49.7%,女性人口占比为50.3%。

性别比例基本接近1:1,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四、人口结构变化分析1. 人口迁移近年来,临平区人口迁移趋势明显。

一方面,区内人口迁移较为活跃,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向中心区域集中;另一方面,区外人口迁入较多,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和浙江省内其他城市。

2. 城乡人口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临平区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2010年,临平区城镇人口占比为49.3%,乡村人口占比为50.7%;到2020年,城镇人口占比上升至63.1%,乡村人口占比下降至36.9%。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一、规划背景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苏州。

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金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吴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1月成立,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

太湖新城将致力产城融合、城旅一体发展,推进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双核”驱动,真正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样板、新型城镇化的示范、现代化建设的标杆。

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位于吴江松陵城区西部、太湖东岸(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作为吴江市一个重要的功能片区,规划主要职能为商务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居住,未来将发展成为吴江太湖新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区。

二、规划指导思想1、注重与上位规划《苏州市总体规划》、《吴江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2、注重与太湖的关系,彰显滨湖地区空间规划设计的特色。

3、在透彻分析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合理组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规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突出强制性控制要求,实现“定性、定量、定界”的控制要求,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研究,保证规划范围内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设计范围在长三角位置在苏州市位置在吴江松陵城区位地块范围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4、《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7、《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8、《吴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9、《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五、规划编制任务1、详细规定规划范围内不同使用性质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无锡太湖新城:正在崛起的新城市中心

无锡太湖新城:正在崛起的新城市中心

无锡太湖新城:正在崛起的新城市中心作者:沈雷张杰来源:《创新时代》2014年第05期前言巍巍太湖,悠悠水韵。

滨水而建的城市,总是有着出众的灵性与魅力。

水,是孕育文明的摇篮。

滨水而建的城市,总是有着出众的灵性与魅力。

巍巍太湖,悠悠水韵,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无锡太湖新城,位于长三角中心点,成长于无锡城南三面环湖之毓秀板块,东起京杭运河,西接梅梁湖,南依太湖,北至梁塘河,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融汇自然生态,实现超前规划,精铸品质生活,绘制着无锡最引人向往的魅力宜居之城,正朝着打造“无锡城市新中心、产业发展新高地、生态宜居新天堂”的目标迈进,助推无锡从“运河时代”向“太湖时代”的全面跃进。

作为无锡“一城一岛一带”重要承载地的太湖新城,按照150平方公里统一规划的原则,自东往西分为东区、中心区和西区。

东区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全力打造滨水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及国家物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区。

中心区是无锡最富魅力、最有特色、最具品质的城市新名片,是集产业、资本、人才、就业和工作、生活、商务、休闲活跃便捷的无锡城市新中心。

西区为无锡科教产业园,着力开发以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为核心功能的国家公园、国际化度假区和新兴产业高地。

无锡城市新中心无锡因水而兴市,因市而兴城,这种发展脉络,造就了无锡老城早年的繁华。

近年来,随着无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不断攀升,无锡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路:跳出老城建新城,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

于是,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为无锡乃至长三角城市功能配套,并由此成为苏南都市圈发展新制高点的太湖新城正呼之欲出。

太湖新城中心区于2002年开始规划、2007年正式开建,经过5年规划、7年建设,“道路成网、绿地湿地成片、功能性项目成形”的城市新中心雏形已现。

在太湖之畔最美丽的土地,完备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秀美建筑,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相融,正逐渐辉映成一幅现代化国际化滨水花园城市画卷。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规划吴中太湖新城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畔,是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地区。

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地区,太湖新城规划应运而生。

以下是对这个规划的简要介绍。

一、地理环境太湖新城地理环境优越,水质好,风景宜人。

规划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新城。

二、城市功能太湖新城将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等。

同时,规划中还将设立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三、交通规划太湖新城交通规划以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基础,便于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同时,规划中还将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四、建筑布局太湖新城建筑布局注重景观和生态,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建筑物设计以低碳环保为原则,同时考虑实用性和美观性。

五、生态保护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保护太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规划中将设立保护区和植被区,保护稀有物种和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

六、人口规模太湖新城的人口规模暂定为30万人,以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七、公共设施太湖新城规划中将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

同时,还将建设公园和休闲娱乐设施,提供居民生活的便利和娱乐场所。

八、环境治理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环境治理,加强废水、废气、噪音等的控制和治理,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良好。

九、文化传承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文化传承。

规划中将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同时还将建设文化广场和博物馆等设施,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综上所述,吴中太湖新城规划中注重生态和人文,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太湖新城将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现代化新城。

开发地下空间,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专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

开发地下空间,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专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
《瞭望东方周刊》:相对于地表开发,地下 空间开发利用有更多不可知性,有哪些地方需 要注意?
易荣 :地下空间开发应注重总体规划引领, 地质调查先行。
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建设受地质环境因素 的影响巨大,施工建设也会诱发地质环境负效 应,引发地面沉降、塌陷、坍塌等灾害事件。
因此,必须坚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 性、系统性,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 对地下空间的地质结构、岩土体特性、地下水 体以及地质灾害等要素进行调查和评价,利用 获取的信息数据,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实现地 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透明化、可视化”,为城市 规划和空间资源利用提供信息பைடு நூலகம்撑。
43 2024.03.21
ORIENTAL OUTLOOK
重要战略资源
《 瞭 望 东 方 周 刊 》:在 七 部 门 联 合 发 布 的 《意见》中,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列入 未来空间赛道的重要板块。你如何看待?
易荣 :这个文件非常重要。说明“地下空间” 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可以预期,未来地下空间领域将出现全方位 的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模式、技术 标准等也将不断改进。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
易荣 :十多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高速发展,现在到了一个“瓶颈期”。特别是在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
法律法规、管理机制、资源确权登记等方面都 有待突破。
国家对地下空间非常重视。1997 年,建设 部印发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中提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地下空间 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但在具体执行层面,由 于监管部门众多,多头管理与无人管理等现象 并存,无法很好地形成监管合力,容易导致建 设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先占先用现象。我们 曾调研过,某城市地下空间的主管部门多达 13 个,比如自然资源、发改、住建、交通、市政、 人防等部门。

长兴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长兴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3、规划内容
绿地率 分区控制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概述
1.1 地域文脉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概述
1.2 文物保护单位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概述
1.3 古树名木分布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概述
1.4 森林分布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1、现状概述
1.5 水资源分布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构思
2. 规划目标与定位
1
规划诉求 规划构思 规划内容 实施策略
2
3 4
汇报内容框架
1、现状概述
自然资源及人文环境
一、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2、规划结构
1、区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3、规划内容
2、分项规划 3、廊道体系规划
1、现状概述
自然资源及人文环境
总体布局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规划结构
公园绿地、防护绿地… 绿带宽度
● 1号区域绿地:洞山-常青岭区域绿地;
● 2号区域绿地:顾渚山区域绿地; ● 3号区域绿地:合溪水库区域绿地; ● 4号区域绿地:八都岕区域绿地; ● 5号区域绿地:包漾湖-盛家漾区域绿地; ● 6号区域绿地:二界岭区域绿地; ●7号区域绿地:仙山湖区域绿地;
●8号区域绿地:周坞山区域绿地;
●9号区域绿地:弁山-图影区域绿地 区域性大型生态廊道: ● 1号:滨湖景观廊道 ● 2号:12省道生态廊道 ● 3号:金沙涧生态廊道 ● 4号:合溪北涧-合溪新港生态廊道;
4 5 6 7 8 9 10 11
科教生态城体育公园里体育馆等建筑,所属用地性质为公 已经将次用地划除 共服务设施用地 科教生态城内有变电站一座,220KV线路走向应设置高压 未改动,原因:变电站周围安排生产用地 走廊防护绿地。 太湖新城绿化带宽度控制中,考虑到次干道道路宽度较窄, 已经根据意见调整,详见太湖新城分区图纸 绿化宽度设置为10米及以下,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5•【字号】锡政办发[2011]286号•【施行日期】2011.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11〕286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人口计生委、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无锡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市人口计生委、市发改委2011年10月)“十二五”时期是无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锡委发〔2010〕63号)、《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锡政发〔2011〕27号)、《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的通知》(锡委发〔2011〕55号)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决定》(锡委发〔2008〕50号),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十一五”人口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综合治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有力促进了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口总量适度增长。

吴江北厍未来规划

吴江北厍未来规划

吴江北厍未来规划在谋划“十三五”规划发展的关口,必须审慎地思考和抉择发展的理念、战略和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各种生产力要素和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整合,有利于减少资源损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最大程度地激发生产的活力和动力。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会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优化空间布局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在对吴江的空间布局发展回顾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需求,对吴江区未来空间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提出建议和构想。

一、吴江空间发展沿革(一)空间发展演变过程。

吴江至梁开平三年(909年)建县,曾于元元贞二年升为州,明洪武元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分吴江为震泽县和吴江县,到1912年复合为县,1992年撤县设市,2012年撤县设区。

苍海桑田,吴江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变化最大的是近三十年,变化特别大的是近15年。

从人口数量看,1949年吴江总人口为46.8万人,到1985年末增至73.3万人,到2000年末增至85.71万人,到2014年末总人口增长到159.4 万人,是1985年人口的2.18倍,30年人口增加了近1.2倍,外来人口急剧增加。

从全区建成区面积看,1996年全区建成区面积为21.8万亩,2005年增至29.78万亩,到2014年建成区面积已扩大至53.98万亩,是1996年建成区面积的2.48倍,也就是说20年左右建成区面积扩大了近1.5倍。

于此同时,区内经济总量和经济贡献也跨越式增长,1949年吴江工业总产值仅2932.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仅7374万元;到1985年工业总产值提高到19.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10.3亿元;到200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至413.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至181.20亿元;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提升到380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到1486.5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192.2倍和144.3倍。

纵观吴江的发展,密织的河道和京杭大运河成就了吴江古代和近代的繁华,享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便利的航运为古代吴江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也为古代绸都描绘了“风送万机声,晴翻千尺浪”的壮景。

xx摄影征稿启事范文

xx摄影征稿启事范文

xx摄影征稿启事范文太湖是苏州的名片,环境是太湖的灵气,文化是太湖的底气。

吴江太湖新城集秀美山水和灿烂的吴文化资源于一体,是苏州最具开展潜力的宝地之一。

吴江太湖新城于xx年1月成立,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原名为滨湖新城,xx年1月更名为太湖新城。

行政区划由原横扇镇与松陵镇合并而成,与合并后的松陵镇、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全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下辖4个办事处、3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常住人口20万人。

当前,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苏州提出打响美丽苏州湾新名片,吴江围绕“四新”开展定位,加快施行“四五六”开展战略,太湖新城迎来了加快率先崛起的新机遇。

太湖新城将致力产城交融、城旅一体开展,推进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双核”驱动,真正建立成为绿色低碳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样板、新型城镇化的示范、现代化建立的标杆。

为了最大程度展现吴江全区特别是太湖新城建立的最新成果,吸引摄影人群以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视角通过优秀摄影作品充分挖掘吴江太湖新城的城市形象,提升太湖新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摄影报社与中共吴江区委宣传部、苏州太湖新城吴江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xx“乐居吴江太湖新城”全国摄影大展。

热诚欢迎广阔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奉献佳作。

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合作媒体:***************全面征集反映以吴江区太湖新城建立开展、人民安居乐业为主要内容的摄影作品。

xx年12月1日——xx年8月15日(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入展作品数量及稿酬特级收藏作品 1幅稿酬人民币3万元一级收藏作品 2幅稿酬人民币各1万元二级收藏作品 3幅稿酬人民币各5000元三级收藏作品 80-100幅稿酬人民币各500元获二级收藏作品以上荣誉的投稿者不得重复,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之规定累计入会积分。

吴州太湖新城规划方案

吴州太湖新城规划方案

吴州太湖新城规划方案概述太湖新城位于中国南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西南部,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

该区域总面积约为33.5平方公里,其中约有25平方公里的用地将被规划为城市区域,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商务和公共设施等。

这篇文档将会介绍关于吴州太湖新城的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吴州太湖新城是苏州市重点发展的城市区域之一,其规划目标在于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

具体的规划目标如下:1.建立一个生态城市,保持大部分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2.促进新城的经济发展,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产业;3.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并提高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4.建设一个人性化的城市,关注居民的居住安全和舒适度。

规划原则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吴州太湖新城遵循了以下规划原则:1.保持自然和生态环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处理水、山、林、田和其他生态要素的关系;2.优先考虑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3.合理分配用地和资源,并坚决规范城市建设行为;4.推广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市区交通系统,创造一个安全、方便、高效和环保的城市交通环境;5.力求实现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均等化,并为人民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和环境;6.把保护农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

规划内容产业结构规划1.把失业保持在3%左右;2.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3.构建以住房和社区服务中心为功能支撑,以生态农业、以“生态休闲度假劳动”为主题的农业体系;4.夫妇创业计划:夫妇双方在区内创业,优先安排一个人在区内就业。

基础设施规划1.完善城市交通系统;2.不断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鼓励居民用公共交通出行;3.建设较高水平的居住和办公综合楼宇;4.适应农业和生态环境地貌需要,并团结农民,依托现代科技,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致富。

社区建设规划1.建立中心广场,作为市民文化生活和公众活动的主要场所;2.提供智能化基本公共设施及服务;3.增加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配套设施,包括城市民间文化设施、城市历史遗产重建和文化走廊;4.建设各式各样的健身场所,满足各个年龄段市民的需求;5.积极组织庆祝活动、主题活动和群众文化艺术演出。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
•2
苏州的城市演变过程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 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 湖,北临长江。 苏州最初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吴国的兴 起始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的开发,至寿梦时期,开始在 苏州建立临时都城。苏州城的发展特点之一是位于吴文化 中心地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二,苏州城市的城址中 心历经2500年来未曾改变过。其三,苏州城在唐中叶以前 长期以来只是“江东一都会”,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很快 便成为了封建王朝府库依仗之地。其四,近代苏州的衰落 有历史原因,也有城市定位的原因。其五,今天苏州发展 非常快,在中国很少有城市既有这么长的历史,又有这么 快的发展速度。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明确了保护的范围。即古城区、7个古镇和11个古村及历史文化环境 。
古城区保护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包括一城、二线、三片,即古城、山塘线和上塘线,虎 丘片、留园片和寒山片。
传统街区保护:保护范围为5个历史文化街区,它们是平江、拙政园、怡园、阊门和山塘, 总面积为323公顷;38个历史地段总面积为73公顷,主要保护具有文物价值的遗址、古建筑、 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3个传统风貌地区总面积为116公顷,包括盘门地区、 观前地区和十全街地区3处,主要保护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7个古镇是:甪直、周庄、同里和木渎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东山、金庭(西 山)和光福3个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特色小镇级四苏州主城区北部发展规划四苏州主城区北部发展规划城市北部平相组团发展规划城市北部平相组团发展规划近中期启动平江组团建设后十年北拓建设相城组团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北部平相组团建城市北部平相组团建设设北部平相组团发展战略北部平相组团发展战略近中期结合苏州老火车站的建设启近中期结合苏州老火车站的建设启动平江组团的建设疏解老城人口动平江组团的建设疏解老城人口并控制相城组团用地为城市远期发展并控制相城组团用地为城市远期发展

苏州各区调研报告

苏州各区调研报告

苏州各区调研报告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

这份调研报告旨在对苏州市各区进行调研,从不同方面了解各区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吴中区吴中区位于苏州市西南部,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区。

该区拥有苏州工业园区、虎丘景区等著名景点,旅游资源丰富。

吴中区经济发达,是苏州市的商贸中心之一,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

不过,该区也存在着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继续加以解决。

二、相城区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南部,是苏州市的新兴区域。

该区拥有中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太湖新城等重点项目,发展潜力巨大。

相城区还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拥有相城古城等文化景点。

然而,该区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姑苏区姑苏区位于苏州市中心,是苏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该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苏州博物馆、平江路等著名景点。

姑苏区依托苏州古城风貌和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成为苏州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但该区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好古城文化遗产。

四、高新区高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是苏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该区拥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开发区域。

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然而,该区也存在着科技人才流失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发展。

五、吴江区吴江区位于苏州市西部,是苏州市的工业基地之一。

该区拥有吴江经济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等。

吴江区经济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苏州市各区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各有特色和优势。

然而,也不可忽视各区在交通、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未来,应继续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各区协调发展,推动苏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招商,系列广告,商铺-范文模板 (14页)

2018年招商,系列广告,商铺-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招商,系列广告,商铺篇一:万科魅力生活广场招商手册文案欣赏万科魅力生活广场招商手册文案欣赏万科魅力生活广场招商手册一、活力城市篇(P3- P4)二、潜力区位篇(P5)三、企业品牌篇(P6- P7)四、理念规划篇(P8- P12)五、品牌联盟篇(P13)六、多元业态篇(P14- P16)七、强势消费篇(P17)八、投资优惠篇(P18)九、招商细则篇(P19- P20)万科(VANKE)招商手册封面:(万科LOGO,魅力生活广场LOGO)招商手册封二:万科商业形象广告语10000?Living Mall生活广场无锡首个国际化开放式时尚生活街区P1前言与世界同步,与全球接轨万科Living Mall生活广场既同于Mall的功能,涵盖了集休闲、购物、娱乐、餐饮美食为一体的多元化时尚消费模式,同时又是Mall时代的创新产品,万科颠覆传统商业模式,运用22年开发理念菁华,立足服务生活,提取Block街区与shoppingmall的优点,引进国际顶级品牌主力店,融入国际化商业街区规划理念,首创无锡国际级开放式时尚生活街区。

Living Mall的商业生活方式,以便捷、休闲、开放与亲和为特征,融合在人们的居住中,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为前提,其家门口休闲娱乐的新生活模式将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暗合了魅力之城的“和谐社区”,与世界同步,与全球接轨,符合无锡区域特点与中国商业发展实情。

万科正是以这种不断创新的规划理念与执着的服务态度,为魅力之城、太湖新城乃至整个无锡带来应有尽有的时尚消费生活服务。

P2目录一、活力城市篇(P3- P4)二、潜力区位篇(P5)三、企业品牌篇(P6- P7)四、理念规划篇(P8- P12)五、品牌联盟篇(P13)六、多元业态篇(P14- P16)七、强势消费篇(P17)八、投资优惠篇(P18)九、招商细则篇(P19- P20)P3一、活力城市篇聚焦长三角,经济发展走进无锡时代◆枢纽之地,牵动长三角轨道交通主脉无锡,位于长三角核心位置,是苏、锡、常都市圈的几何中心和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享有“太湖明珠”的美誉,地理位置无比优越,是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随着无锡机场的恢复通航、城际轻轨的规划、宁杭、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无锡的交通枢纽地位越加明显,主角之势渐已形成。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第一篇: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区位: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

五街道(滨湖、雪浪、太湖、华庄、新安)两园区(科教园、太科园)现状:新城范围:北起梁塘河,南至太湖,西邻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大运河,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80万,就业岗位约50万。

建设用地规模约95.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用地约54.3平方公里。

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主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主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的集聚区。

务的集聚区。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核”(行政文化及商务金融核心区)、“一带”(环太湖山水风光带)、“两园两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科教产业园及核心区两侧的生活区)太湖新城以华谊路和蠡湖大道为界,自东往西分为东区、中心区和西区。

西区中区东区华谊路以东,高浪路以南以太湖国际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数码设计园、创意研发园。

中区华谊路以西、蠡湖大道以东重点建设太湖新城商务中心、市民中心及各类居住社区。

蠡湖大道以西蠡湖大道以西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WEASTSECTION核心区位于太湖新城中心部位,北至高浪路,南至太湖,东至贡湖大道,西至立信大道,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

核心区集中了市级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

中心区“十一五”建设目标基本完成55平方公里内主要干道和重点绿化环境建设,基本完成水系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市民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完成300万平方米以上农民安置房和300万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框架和风貌。

无锡太湖新城水系规划研究

无锡太湖新城水系规划研究

无锡太湖新城水系规划研究陈娟;朱前维;秦建国【摘要】简述无锡市太湖新城水系现状,从河网水系、防洪除涝、水环境水生态、河道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现状水系存在的问题。

介绍水系总体规划布局,在太湖新城“三纵三横”主干水网格局基础上,蠡河以东太科园区继续完善“三纵七横”之框架性河道,蠡河以西地区则通过进一步强化“三纵一横”次干水网来改善北部区域引排调蓄能力。

并对太湖新城水系规划在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system in Wuxi Taihu new city is briefly introduced. Problems of current water system a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river network,flood and waterlogging,water environment and water ecology,river management.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water system layout is introduced. On t he base of“three vertical and three horizontal”backbone water network,“three vertical and seven horizontal”framework river is keep on improving in east area of Li River.“Three vertical and one horizontal”secondary backbone water network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west area of Li River to improve the drainage storage capacity of north region. The social benefits,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economic benefits of water system planning of Wuxi Taihu new city are evaluated.【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水系规划;太湖;城市水利【作者】陈娟;朱前维;秦建国【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江苏无锡 214000;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江苏无锡 214000;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江苏无锡 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无锡市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市南部,北起曹王泾,南至太湖,西临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运河,总面积150 k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到总部经济6号地块,南到中央绿轴,西到总部 2013/4/19 经济4号地块,北到空地 东到空地,南到中央绿轴,西到总部经济5号地块, 2013/4/19 北到空地 东到总部经济8号地块,南到空地,西到春江路, 2013/4/19 北到中央绿轴 东到中山南路南到河西到出让用地北到云龙路复 2013/3/13 线 吴江中山南路与长板路交汇处 东到思齐路,西南北到空地 2013/2/17 滨湖新城滨湖路东、人民路北 2012/10/28 松陵镇菀坪社区农贸市场地块 2013/1/4 滨湖新城滨湖路东、人民路北 2012/10/28 松陵镇人民路南、长安路西 2012/10/24 滨湖新城核心区春江路东侧A2-1 2012/7/13 滨湖新城核心区春江路东侧A2-2 2012/7/13 滨湖新城核心区春江路东侧A2-3 2012/7/13 滨湖新城核心区春江路东侧A8-1 2012/7/13 滨湖新城核心区春江路东侧A8-2 2012/7/13
瑞景国际
人口:16848
运动公园 1544亩
大学城及未来居住 板块
商住用地
动迁住宅及学校
商住用地
红星美凯龙 WJ-J-2013-031、 WJ-J-2013-032
温泉
周边人口调查
小区类型 小区名称 长安小区 成杨小区 奥林清华西区 君临太湖 太湖小区 振泰小区 梅里村 丽都花园 名城花园 锦怡花园 梅里新村 吴越尚院 江城花园 联杨小区 上海城 江陵小区 阳光嘉园 水乡花园 华盛家园 桃花园 阳光悦湖公馆 吴越领秀 新城国际公寓 九龙豪苑 吴模小区 高新花园 户数 3300 2200 3000 84 800 1300 308 276 288 500 302 1257 5000 828 1058 485 994 550 260 116 1200 1200 238 100 900 230 入住率 0.9 0.9 0.8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0.95 0.95 0.9 0.9 0.9 0.9 0.9 1 0.9 0.9 0.9 0.9 0.9 0.9 0.9 2013年 户数 2970 1980 2400 76 720 1170 277 248 259 450 272 1194 4750 745 952 437 895 495 260 104 1080 1080 214 90 810 207 人口数 9266 6178 7488 236 2246 3650 865 775 809 1404 848 3726 14820 2325 2971 1362 2791 1544 811 326 3370 3370 668 281 2527 646 入住率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1 0.95 0.9 0.95 0.9 0.95 0.9 1 0.9 0.9 0.95 0.95 0.95 0.9 0.9 2015年 户数 2970 1980 2700 76 720 1170 277 248 259 450 272 1257 4750 745 1005 437 944 495 260 104 1080 1140 226 95 810 207 人口数 9266 6178 8424 236 2246 3650 865 775 809 1404 848 3922 14820 2325 3136 1362 2946 1544 811 326 3370 3557 705 296 2527 646
圣欧(中国)有限公司
周美青 江苏万宝房地产有限公司 吴江滨湖投资有限公司 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 吴江市松陵农村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 吴江商会置业有限公司 苏州圣美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江苏倍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龙英(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新恒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德尔集团苏州博世国际地产有限公司 吴江滨湖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吴江市东太湖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源翔置业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源翔置业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源翔置业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源翔置业有限公司
商服
商服 商服 商务金融 商用 商务金融 商务金融 商务金融 商务金融 商务金融 商务金融 商务金融
9398
201549.2 60000 12729.2 28436.8 5619.9 28436.8 29349.9 10140 10095.1 10463.2 10140 10095 10460.8 39165.3 35584.3 84018.3 36825.8 39357 79675.2 62479 38579 60714 53981.6
城市规划
天 地
20110108-1
005
绿地住宅 宗地编号:20110107-2、 20110108-3
绿地别墅区 编号:WJ-J-2013-038、 039、040、041
住宅用地
滨湖华城 人口:29307
中南世纪城 人口: 9087 中
小 学
华邦 花园 人口: 华城 人口:2583 金科廊桥 人口:5186
滨湖新城核心区春江路东侧A8-3 2012/7/13 商务金融 滨湖新城滨河路西侧20120101地块 2012/2/15 其他商服 滨湖新城B2地块 2011/10/29 商服 东到春江路,南到学院路,西到规划支路,北到 2011/10/29 商服 人民路 东到规划支路,南到中央绿轴,西到滨湖路,北 2011/10/26 商服 到人民路 松陵镇三船河南侧地块 2011/4/25 商业 吴江市区中山南路东侧、体育路北侧地块 2011/2/28 商业 2011/10/25 住宅 太湖新城吴江东太湖大道以南、秋枫路以西地块 太湖新城吴江思齐路以东、三船河以北地块 太湖新城吴江秋枫路以西、思贤路以北地块 2011/10/25 2011/10/25 住宅 住宅 住宅
56392.2
302323.8 150000 76375.2 255931.2 6181.89 255931.2 117399.6 52728 52494.52 5440864 52728 52494 54396.16 23499.18 320258.7 588128.1 331432.2 39357 199188
389382 347158.2 266492.5 210159.32 317023.6 123416.64 17477.1 24810.75 58181.4 102776.52 56382 100791
周边土地出让情况
商服 商服 9344 9694.7 56067 58168.2 苏州友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东恒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周边土地出让情况
地块位置 吴江市体育路北侧、吴模路东侧 滨湖新城思齐路以西地块 滨海新城顾家荡难思齐路东地块 滨海新城芦北路以东东太湖大道北 滨湖新城高新路北思齐路东地块 高新路南230省道东 人民路北芦北路西 芦北路西230省道东 松陵镇吴模村 鲈乡南路西侧中心河南侧 鲈乡南路西侧芦荡路北侧 松陵镇芦荡村 松陵镇梅里村 滨湖新城9号西侧地块 滨湖新城湖光路地块 东到学院河,南到规划住宅,西到住宅, 北到学院河 东到秋枫路,南到人民路,西到思齐路, 北到规划支路 东到苏河西路,南到人民路,西到秋枫路, 北到规划支路 东到溪环路,河流,南到空地,西到河流, 跃进路,北到文广路 松陵镇八坼社区学校路北侧、通联路西侧 太湖新城吴江公共卫生中心东南侧 太湖新城吴江高新路以南中山路以西 太湖新城吴江规划支路北侧湖光路西侧 东到规划运动公园,南到空地,西到规划 太湖大堤,北到三船河 东到总部经济5号地块,南到中央绿轴,西 到春江路,北到空地 太湖新城吴江云龙复线南中山南路东地块 时间 2011/7/6 2013/2/17 2013/3/15 2013/2/17 2013/3/16 2013/1/28 2013/1/28 2013/1/28 2012/7/3 2013/1/4 2013/1/4 2012/10/19 2012/7/3 2012/10/28 2012/10/28 2011/10/29 2013/5/8 2013/5/8 2011/9/28 2011/2/14 2013/8/7 2013/8/7 2013/7/19 2013/4/26 2013/4/19 2013/7/03 用途 商办 商办 住宅 商办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商住 商住 商住 商住 商务金融 商办 商业 商服 商服 商服(批发 零售、商 务) 出让面积(㎡) 9590 12729.2 52389.2 13398.8 52157.1 55528.3 53112.2 55099.2 13063 41500.2 27576.1 139638 56082.1 64897 57859.7 106597 75056.9 79255.9 68564.8 11651.4 9924.3 4973.2 9696.9 73411.8 9397 33597.5 建筑面积 (㎡) 9590 125734 125177 144374 138092 143258 竟得公司 吴江滨湖投资有限公司 吴江滨湖投资有限公司 中房重实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体江苏有限公司吴江分公司 中房重实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吴江城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吴江市鹏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吴江市鹏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吴江城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吴江城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 苏州恒力置业有限公司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创拓发展有限公司 香港创拓发展有限公司 吴江中源地产有限公司 吴江市松陵房产综合开发公司 吴江市科建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恒达城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吴江青商投资有限公司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百胜电子有限公司 江苏品达置业有限公司
已建成小区
周边人口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