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电子政务(ppt 64)

合集下载

第十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电子政务》 PPT课件

第十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电子政务》 PPT课件
项目启动
项目采购
项目实施
系统评价
电子政务系统的 管理
项目准备阶段的任务和关键
项目准备阶段的任务:建立信息化机构、制定战 略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化系统,为具体项 目的成功打下管理基础。
项目准备阶段的关键: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必须有最高行政领导直接参与)以保证实施有 效地组织与控制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系统评价
电子政务系统的 管理
识别潜在项目,进行项目选择-4
从政府自身建设方面选择项目: 提高政府核心业务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 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反腐倡廉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综述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的方法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 建设过程
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启动
项目采购
项目实施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
电子政务系统的 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综述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的方法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 建设过程
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启动
项目采购
项目实施
系统评价
电子政务系统的 管理
战略集转化法-2
机构战略集
政务系统战略集
使命 目标 战略 其他组织属性
战略集转化过程
系统目标 系统约束 系统发展战略
战略转化过程图
电子政务系统的 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建设的关键问题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综述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的方法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 建设过程
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启动
项目采购
项目实施
阶段
关键问题
负责人
项目准备阶段 战略规划的制定 项目启动阶段 项目的目标和需求 项目采购阶段 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发商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课件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课件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其组成结构、实施方 案、优势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建议。
什么是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定义与重要性
阐述电子政务安全的概念,并说明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安全的组成结构
数据安全
介绍数据保护和数据传输安全的 重要性和方法。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发展趋势
1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
探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趋势和对电子政务安全的影响。
2 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
介绍技术创新对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推动作用,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3 组织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讨论组织政务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提出完善体系的建议,以应对未 来的挑战和威胁。
4
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描述应对安全事件的基本步骤和组织架构,以及预防措施。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优势
1 提升政务公信力
解释通过实施安全体系来 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 形象。
2 保障公民信息安全
强调安全体系对保护公民 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 倡导隐私保护的意义。
3 提高政务办公效率
说明安全体系的实施可以 加强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共 享,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安全
解释系统架构安全和系统运行安 全的概念和措施。
应用安全
讨论应用程序开发安全和维护安 全的重要性和方式。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实施方案
1
信息安全政策制定
详细说明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政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信息安全人员培训
强调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介绍培训计划和方法。
3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
介绍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防火墙、加密和访问控制。

电子政务概述PPT课件(64页)

电子政务概述PPT课件(64页)

电子政务建设的 背景和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 电子政务建设的 战略地位
电子政务实践意义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发展动力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应用模式及价值取向
内容及功能 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相关概念——国家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 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 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 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国家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
电子政务建设的 背景和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 电子政务建设的 战略地位
电子政务实践意义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发展动力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应用模式及价值取向
内容及功能 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 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人员素质等诸方面进行优化、改造的过程。政府信息化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电子政务也可以分为 广义电子政务和狭义电子政务。
武汉大学出版社; [6] 钱毅,政务数据库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 侯卫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电子工业
出版社; [9] 王琰,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第2章 中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第3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第4章 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 第5章 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 第6章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 第7章 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 第8章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第9章 电子政务的现代信息技术 第10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第11章 电子政务标准 第12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第13章 电子政务监理、审计与评价 第14章 电子政务的相关法律 第15章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未来

第9章 电子政务标准《电子政务》PPT课件

第9章 电子政务标准《电子政务》PPT课件

电子政务标准概述
电子政务标准 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基本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体系结构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框架
电子Hale Waihona Puke 务总体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 标准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2.电子政务标准的目的
确立电子政府标准对电子政务的健康、快速、稳定 和有序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推广和实施电子政务标准的目的: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化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总体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 标准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3.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要求
标准对电子政务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标准的统 一实施有助于大规模电子政务的应用,提升电子政 务建设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 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 标准应该具有发展性和延续性 ; 标准应该和应用结合。
应用业务标准
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 的主要内容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2of 2
网络管理规范
网络管理规范涵盖:电信管理和相关技术的标准、 网络管理接口测试方法、用户接入网网络管理接 口技术规范—通用传输部分、宽带接入网网络管 理接口技术规范—ADSL部分、电子政务综合业 务网(专网)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电子政务内部 办公网(内网)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电子政务公 众服务网(外网)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等共21个管 理规范。
是指针对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标准,以电子政务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 代表厂商协商一致,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 的形式发布,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ppt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ppt

• 网络入侵
– 窃听、截获、假冒、堵塞等。
• 恶意软件
– 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炸弹等。
安全威胁(续)
• 数据受损
– 丢失、损坏、窃取等。
• 人员疏忽
– 虚假安全、滥用授权、泄露、出卖等。
• 管理不善
– 安全策略不明、规章制度不利、系统配置有 误等。
防范措施
• 物理安全
– 门锁等物理访问控制、废物处理守则、敏感 设备防干扰措施等。
• 电子政务的信息模型
– 明确原始信息的采集点和采集者
• 原始信息在业务流中信息发生处采集 • 由原始信息的直接接触部门采集 • 一种原始信息来源一个可靠的信息源
– 明确原始信息的所有者和所有权
• 原始信息由权威部门拥有和管理 • 原始信息应为其他部门共享
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 • 国家基础信息系统 • 政府信息平台 • 公钥基础设施 • 政府门户网站
• 系统安全
– 及时安装最新补丁程序、防火墙、入侵检测、 应急响应、日志审计等。
• 网络安全
– 安全通道、入侵检测、身份认证、访问控制、 应急响应、日志审计等。
• 软件安全
– 使用和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检查病毒等。
防范措施(续)
• 数据安全
– 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系统镜像、身份 认证、访问控制等。
什么是电子政务
• 电子政务的宏观模型
电子政务
政府
企业
电子商务
居民
电子社区
什么是电子政务
• 电子政务的参考模型
人事管理 公文管理 资产管理 财务管理 档案管理 政府采购 库房管理 器材管理 决策层 实现战略决策的辅助 纵 向 模 型 行业层 实现政府的各种职能 基础层 实现基本要素的管理 ……

网络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服务

网络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服务

某金融机构电子银行服务的安全保障
总结词
严格监管、加密传输、客户身份验证、风险 控制
详细描述
该金融机构在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时,注重严 格监管和风险控制。通过采用加密传输技术 ,确保客户资金和交易信息的安全。同时, 实行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机制,防止身份冒 用和非法交易。此外,该金融机构还建立了 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
移动设备接入安全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如何保障政 务服务在移动端的接入安全也是一 个重要问题。
04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服务的
措施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网络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服务的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 方责任和义务,为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严格执法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网络空间 的秩序和安全。
建立人员管理制度
制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和 操作规范,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 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
组建专业的应急响应团队,负责 应急处置和协调工作,确保在发 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 置。
05
案例分析
某市政府电子政务服务的安全实践
总结词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统一管理、安全可靠
详细描述
该市政府在电子政务服务中,首先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安全目标和实施步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分步 实施策略,确保每一步的安全性。同时,实行统一管理,对所有政务服务进行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最终,通过 这些措施,实现了电子政务服务的全面安全可靠。

电子政务课件学习(ppt 34页)

电子政务课件学习(ppt 34页)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9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电子商 务一般是指以网上数字的处理和传输为 基础的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商业交易。这 里的网络既可以是开放的网络如互联网, 也可以是能够通过网关联接到开放网的 网络,所传输的数据包括文件、声音和 图像。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概论
李国辉
第一章 电子政务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第三节 电子商务的分类与特征 第四节 电子商务系统 第五节 电子商务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第六节 电子商务人才结构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2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过程 认识电子商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掌握电子商务的定义 认识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 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和特征 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模型及系统架构 认识电子商务对当今社会的产生的影响 认识电子商务人才结构,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7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1、国际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定义 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认为,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 式进行货物和服务的生产、销售、买卖和传递。 这一定义奠定了审查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的 基础,也就是继承关贸总协定(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的多边贸易 体系框架。
电子商务概论
2020/12/14
3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产生
基于电子通讯工具的初期电子商务 基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电子商务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和安全ppt(共64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和安全ppt(共64页)

9.2.4 信息共享指南
适用范围:
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开展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项目 的信息资源规划 尤其适用于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并指 导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开展信息共享基础标准体系 的建设
9.2.5 支撑技术指南
应用支撑技术:
集成技术:侧重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信息交换和功能互操作等 实现技术:侧重于具体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实现
9.2.3 网络建设指南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化指南组成

网 络 基 础 标 准


址 与 域 名 解 析 标 准

组 网 标 准
VPN IP






网 络 设 备 标 准
络 安 全 标 准 ( 见 信 息 安 全

网 络 管 理 与 维 护 标
证 、 鉴 权 与 计 费 (

指 南


AAA
9.2.4 信息共享指南
结束
9.1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所开发的设施就无从互通;没 有国家级的标准,那么地方级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无法互通;没
有世统界级一的电标准子,政政务务工标程就准无的法与必世要界沟性通,无法适应全球
化电子商务的需要。
统一电子政务标准的重要性
在电统子电一政子务政电的务子建中设包政过含务程许中多标,标准大准家的的各“迫唱零各部切的件性戏”、,条如块果分将割这、些“零
(2)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结构(按照电子政务标准技
术参考模型和标准体系的定 位,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纵 横关系,给出电子政务标准 体系结构 )
9.2.2 工程建设指南

《电子政务概论》课件

《电子政务概论》课件

法律法规滞后
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 规支持,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存 在滞后现象。
05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提供了高效、 灵活和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 了IT成本。
云计算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和业务协同提供了平台,促进了部门 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电子政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 府部门间数据互通,提高信息利
用效率。
透明度提升
电子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增加政府 透明度,便于公民监督与参与。
决策支持
电子政务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为政 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质 量。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个性化服务
电子政务能够根据公民需求提供 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服务便捷性
案例内容
具体分析所选国家或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等方面的特 点和优势。
借鉴意义
总结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借 鉴和参考,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层
总结词
提供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接口
详细描述
服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与公众互动的界面,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 的便捷化、个性化。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总结词
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支撑,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 ,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
城市管理智能化包括智能交通、智能 环保、智能安防等多个方面,通过智 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电子政务ppt精选课件

电子政务ppt精选课件
▪ 南唐 李中 《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 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宋 陈亮 《梅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 藏。”《水浒传》第四回:“ 宋江大喜, 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 息。’”巴金 《家》三一:“二表哥的事 情怎样了?为什么连信息也不给我一个?”
编辑版pppt
6
▪ 2. 现代科学指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消息、指 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 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 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 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 系的形式。
▪ 最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编辑版pppt
31
三、网络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 1988年,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 到56000台,此后每年更以2到3倍的惊人 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Internet上的主机 数目达到了320万台,连接了世界上的 35000个计算机网络。现在,Internet上已 经拥有5000多万个用户,每月仍以10-15 %的数目向前增长,2001年全球超过1亿 台电脑和100万个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联,上 网用户达到5亿户。
电子政务导论
▪ 第一章 社会信息的网络化 ▪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述 ▪ 第三章 电子政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政务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 ▪ 第五章 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知识 ▪ 第六章 政府上网工程 ▪ 第七章 网络银行 ▪ 第八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 ▪ 第九章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挖掘 ▪ 第十章 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 第十一章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 第十二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 第十三章电子政务应用实例
34
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
▪ 在信息网络的支撑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 全球化将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 PPT课件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 PPT课件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内网(机关内部办公网),主要运行党政决策指挥、宏 观调控、应急处理、监督检查等各类相对独立的电子政 务应用系统 。
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连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 政机关。专网上运行各级政府间的办公系统、行业部门 业务管理系统。专网与内网之间采取逻辑隔离。
外网(公共管理和服务网),主要用于政府信息发布, 向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3)政务内网可包括局域网、园区网、城域网、广域 网等,一般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要使用互联网的 保留地址。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
政府外网是政府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府部门面向 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即“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所需要的不涉及 办公业务的服务。
我国电子政务的体 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的组织体 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5.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互联、 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1)总体标准; (2)应用标准; (3)应用支撑标准; (4)信息安全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6)管理标准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冒
Deposit $1000
Deposit $100
拒绝服务
CPU
Customer
完整性
Bank
身份认证
冒充 我在与谁通信?
信息完整性
篡改
机密性
窃听 我的信息是否被偷看?
不可否认性
?
未发出 抵赖 未收到
安全风险分析
黑客愈加猖獗 损失日益巨大 防范相对软弱 解决刻不容缓
电子政务对网络的高度依赖 网络过于开放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的缺陷
安全风险分析
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
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关键数 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其根 本目的是防止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息被破坏和非法使 用。
• 物理安全风险
— 自然灾害
• 系统安全风险
— 网络系统
• 网上交易的安全风险
— 窃取保密数据
— 人为破坏 — 电气故障
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
存在的不足
•安全防范缺乏:许多政府网站缺乏安全防范措施,隐患 较大
•信息服务服务不充分:信息滞后、更新速度缓慢、有些 政府 部门仅仅满足于网上亮相,有用内容不多,仅限 于把法律法规 和政策条文搬到网上、缺乏经过加工的信 息。
•网上办事能力缺乏:目前可从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 上采 购、网上发证、网上录取等工作入手,协助职能部门 开发相应的办事程序,逐步使网上办事成为现实。
信息安全技术介绍
计算机物理安全技术 计算机软件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技术
计算机物理安全
定义:对计算机设备、设施(包括机房建筑, 空调,供电)、环境、人员等采取适当的安全 措施。 内容:
机房场地环境 机房的安全技术要求 实体访问控制 磁场 静电 电磁波辐射与干扰 电源保护 磁介质的存储与处理 应急备份
技术
政策
保护 P
人 恢复
R
检测 D
反应 R
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
身份认证
完整性
可用性
机密性
不可否认
实施安全解决方案:
---就是为了把政府的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资产
资产
威 胁

风险

RISK
风险
漏洞 基本的威胁
漏洞 采取措施后剩余的威胁
安全电子政务背景知识
▪ 创造一个安全的电子政务应用环境 ▪ 大量的政府信息不能公开 ▪ 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保证政府机密的安全尤其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 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 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 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 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 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 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 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 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操作系统安全
核心是访问控制 两个方面问题
授权策略问题:按照什么规则给主体授权是 安全的
控制机制问题:用什么方法实现授权是安全 的
访问控制矩阵模型 多级安全模型
目前我国的对策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管理系 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平台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防火墙 入侵检测 漏洞扫描 防病毒 物理隔离 保密检查 VPN 加密、数字、签名/CA
操作 失误
信息网络实体
有意 逻辑 特洛伊 犯罪 炸弹 木马
假冒欺骗 数据篡改 流量分析 密码破译 网络攻击
网络管理 输出控制 输入控制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硬件结构 网络结构 数据安全 电脑病毒
触目惊心: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损失达75亿美元!
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的一个动态模型
反击 C
预警 W
A1:经过验证的设计 A2:A1级以外的系统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498-2中描述开放互 连OSI安全体系结构的5种安全服务项目
鉴别 访问控制 数据保密 数据完整 抗否认
信息系统安全的对策
技术对策 管理对策 国家法令
技术对策
网络安全检测设备 鉴别:智能卡、证书、数字签名 防火墙 安全工具包/软件 线路保护、端口保护 数据加密 访问控制 通信流控制、数据完整性控制
安全是电子政务 实现的基本保证
安全风险的来源
安全威胁
telnet username: dan password:
m-y-p-a-s-s-w-o-r-d d-a-n
窃听
I’m Bob, Send Me all Corporate Correspondence
with Cisco Bob
— 操作系统 — 应用系统
— 盗用账号、窃取 密码
安全风险分析
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
• 来自互联网风险 • 链路传输风险
— 非法入侵
— 窃听
— 主页篡改
— 截获数据
— 传播病毒
— IP伪装
• 来自内部网风险
— 恶意破坏 — 泄密
网络信息系统攻击手段
搭线窃收 行为否认 口令猜测 电磁辐射 拒绝服务
计算机软件安全技术
•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 数据库系统安全技术 • 反病毒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
除了计算机硬件以外,操作系统是保证安全的 重要基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操作系统安全标准: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 NCSC的《可信计算机评价准则》,桔皮书 操作系统安全的核心在于访问控制,即确保主 体对客体的访问只能是授权的,未经授权的访 问是不能进行的,且授权策略是安全的。操作 系统管理的资源
安全与电子政务
前言
网络安全性现已成为必须考虑的支出项目” IDC, 不断变化世界中的全球软件,2001年11 月
“信息安全性已成为 CIO 最关心的问题” The Meta Group,不断增加的威胁增加了对安 全性 IT规划的关注,2001年10月1日
“信息安全性已成为2002年CIO最重要的10大 问题之一”– iga Information Group,是 什么使 CIO 们彻夜难眠,2001年12月18日
重要 ▪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安全性问题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框架
• 物理层 • 传输层/链路层 • 网络层 • 应用层 • 操作系统 • 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
美国国防部85年
D级:最小保护 C1级:自主型安全保护 C2级:可控访问保护 B1级:标记安全保护 B2级:结构化保护 B3级:安全域 A级:验证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