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遇到的来自政府、企业、自身等多方面挑战,进行现状梳理,探索出符合现阶段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行业特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作为我国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培养了一大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推动了企业、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合作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同时,行业特色型高校以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办学特色,为学校产学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展示了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合适载体。

但随着新一轮高校调整,特色型大学与行业的联系变得松散,行业特色不突出,办学定位不明确,呈现了“多科化”、“综合化”、“去行业化”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传承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紧密契合行业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是一个决定学校未来的重要课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在现阶段面对的紧要问题
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仍未跳出重学术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的办学惯例,高校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有效结合,学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能力薄弱,学校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现阶段,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主要呈现以下几大问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受到削弱,与行业结合的力度不足一方面,原有学科特色不再具有优势,随着高校的学科设置及科研内容的同质化,压缩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对于“211”、“985”等综合性重点高校的建设计划支持下,加剧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的弱化。

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中,因学科的同质化设置而使企业、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余地加大,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相应行业中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即使行业中的已有校友也因学历深造的多元化,淡化了校友的归属感,因校友交流而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逐渐松散。

(二)新兴学科专业发展劣势明显,健全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行业特色型高校经过转型,在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新增并培育了新的学科,形成了新的学科布局。

但由于曾经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历史所限,早已形成的窄口径、低覆盖的学科结构特
色与新增学科往往难以交融互通形成体系;而新增的学科专业科研设施落后、优秀师资缺乏、综合实力薄弱,实力也难以在短期得到提升,与优势学科差距显著;文化、艺术等通识基础课程虽然纳入培养计划,在缺乏学科支撑的情况下,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均不能满足现代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单一,未曾建立与专业匹配的灵活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教育内容上,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新知识、新技术少,缺乏教育内容的新颖性;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专业课多,选修课、通识课少,缺乏选课机制的灵活性;教学活动上,知识的讲授多,研讨式、课外研究性教学少,缺乏学生思考、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分布上,理工基础类课程多,人文社科类课程少,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此外,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孤立于高校的理论课程体系,企业没有与高校建立协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双师型教育人才匮乏
目前,高校的教师结构处于不断年轻化和学历层次持续提高的过程,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贯通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为教师队伍带来活力,提升学校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师行业经历普遍
缺乏,教师培养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实问题,从而无法有效指导与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难以培养出复合型、拔尖性人才。

原有的老教师,教育观念上普遍存在传统保守,强调“知识本位”,忽视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教学方法上较为呆板,缺乏实践教育手段,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此外,从行业、企业里聘请具有工程、生产经验的兼职教授制度,在很多高校盛行,但基本流于形式,未在人才培养中系统使用,发挥应有的作用,双师型人才甚为匮乏。

(五)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对于产学研合作各方而言,产学研合作是形式多于实质,各方之间缺乏完善的互通合作机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针对政府而言,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各级政府对产学研合作关注度增高,政策力度加大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条块分割同样严重,协同创新机制缺乏,难以形成对产学研合作支持的合力,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企业而言,行业企业在经营中缺乏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长远眼光,只使用现成的、成熟的技能人才;在企业创新时,购买已研发成功的专利、技术方案等成熟生产技术。

针对高校而言,高校政策历来都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申请纵向课题,而忽视甚至轻视以技术开发为主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主要表现于纵向项目在职称评定、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正面作用远大于横向项目,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教师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
更忽视对人才有目的地培养。

针对学生而言,以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参与时间短,程度浅,学生自身也不重视,没有强烈的实践意识,实习效果差。

(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教育目的单一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应重视培育人文精神,促进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扩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启发形象思维,同时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独立、个性人格的塑造中,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1],而人文教育则解决怎么去做,为科技把握方向。

无论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哪个阶段,倡导经世致用的专业性教育均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

当下存在结构化缺陷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无法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独立个性、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灵魂落后与发展脚步”的现状,形成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之间的脱节和矛盾。

二、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从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轨迹看,既不能照搬以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沿用以获得职业技能,培养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建立以
高校人才培养为主导,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载体,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形成精英化教育和专门化教育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备基础知识宽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合作专业的广度与深度
一方面,完善学科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学科及专业的均衡发展。

以强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形成符合区域及行业需要的优势学科群;以理科、工科带动文科,形成通识与专业交互、文理交融的行业特色群;以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带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主动调整和开设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学科体系。

另一方面,提高合作专业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以企业各层面的需求为抓手,基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相关要素,从信息、技术、科研、管理、人力等方面,展开多形式、多层次、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教育。

同时,相关合作模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深度。

例如在校企科研平台建设的同时,拓展利用行业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根据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应当构建以公共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以专业限
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为重要组成,以实践性教学贯穿其中的特色课程体系。

实践性、应用性应当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主导思想,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开放育人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从有条件的专业中选择性的开设相关实践性课程,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将实践教育由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由学校内扩展到学校外,由行业内扩展到行业外,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建立灵活、可操作的寓专业教育于通史教育,寓分层、分类培养于模块化课程,寓实践性教学于课堂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
产学研合作教师专业化程度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尽快建立具备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实践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强化教师的产学研工作经验,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挂职,深入一线实践锻炼,获得企业在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增强个人技术研发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指导能力,拓展教师自我提高的渠道,从而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

其次,鼓励有经验的教师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借助企业之力建立科研、技术产品的实验场所、中试基地等,积极为企业科研创新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出谋划策,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此同时,高校将横向项目的经费总额、学生培养人数、专利申请数量等,作为专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最后,以聘任兼职教授或柔性引进的方式,将行业、企业中的技术、科研领军人物请进学校、课堂,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参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参与学生的课程指导,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建立以校企为主导的人才培养长效互动机制
产学研各方可以拓展与深化合作方式,共同提高双方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首先,各级政府在进一步鼓励产学研合作,提高覆盖面的背景下,保持扶持政策的体系化,通过制定相关的奖罚措施,对于产学研合作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注重政策扶持的有效性,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做好政策保障。

其次,高校除了向企业输送人才以外,还可以配套提供研发条件,如科研团队,研发设备,研发场所等,提高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

再次,校企在共建研发基地、研发中心,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所突破的同时,不断探索开放办学的新模式,通过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载体,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具体培养计划方面有所突破。

最后,校企双方可以建立校企互通领导机构和校企合作管理实施机构,形成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保证高校与行业企业沟通的有效性。

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行业特色大学十分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特别在“共同管理、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建设、平台搭建等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保障了大学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和实现实质性的融合”[2]。

(五)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培养双统一的优秀人才,即行为、修养、信念、人格的道德性的统一,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求索的统一。

“科学技术进步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一种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却往往被人忽略了,‘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观念悄然滋长。

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科学教育一跃而升到了最高的位置,而人文教育则从原有的鼎盛时代一步一步地滑落到了最低点”[3]作为21世纪新形势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特别是工科背景的高校,应当在已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寻找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结合点,实现人才培养的交叉与融合。

通过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改革,改进课堂教育,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与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待知识、创新和科学的态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知识、技术创新基地和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摇篮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抢抓机遇,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将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转化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
竭动力,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作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5.
[2]钟秉林,王晓辉,孙进,周海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4-9.
[3]文辅相.21世纪的大学教育目标:高科技水平与高文化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5(6):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