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a084a452767f5acfa1c7cdaa.png)
中间宿主:扁卷螺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1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2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4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5
五、流行与防治
地理分布
内含卵细胞 1 个,卵黄细胞 20~40 个。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8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9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来自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4 年半; 保虫宿主:猪。
1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5 一、形态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长 20~75 mm,宽 8~20 mm,厚为 0.5~3 mm。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 4~5 倍,肠支分 2 支。 睾丸 2 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
1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3 三、致病
人体寄生虫学-8线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8线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蛲虫](https://img.taocdn.com/s3/m/48ba47737c1cfad6195fa7dd.png)
粪便里含有受精蛔虫卵的病人和带虫者
• 感染方式
误食感染期虫卵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 的主要原因
1. 生活史简单, 不需要中间宿主 2. 蛔虫产卵量大 ( 24万个/日/雌 ) 3.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 (卵壳蛔甙层) 4. 含虫卵的粪便污染土壤 5. 人们不良的卫生行为
六、防 治
卵 壳 中层 —— 壳质层(较厚较硬,对虫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内层 —— 脂层/蛔甙层(可防止虫卵内、外水份的渗透)
• 内含物 (从宿主体内排出时)
• 内含一个卵细胞(蛔虫卵、鞭虫卵) • 内含多个卵细胞(钩虫卵) • 内含幼虫 (蛲虫卵 )
有些线虫为卵胎生,雌虫直接产出幼虫(丝虫、旋毛虫)
丝 虫
三、致 病
• 幼虫致病
主要为移行时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和变态反 应,如发热、咳嗽、咳血痰等一过性肺部炎症, 称为肺蛔虫症(Loeffler 综合征)
• 成虫致病
• 夺取营养 • 变态反应 • 并 发症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 如发热
胃肠病变或食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以及驱虫方法不当等,均
防治原则
• 加强卫生宣教 (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 查治病人/带虫者(控制传染源) • 粪便无害化处理 (杀灭粪便中的虫卵)
本节要点
1. 蛔虫成虫(雌/雄)和虫卵(受精/未受精)的形态特征 2. 蛔虫生活史(发育阶段、感染阶段、感染方式) 3. 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径 4.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5.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6. 蛔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7.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
丝虫成虫
新鲜血滴中的微丝蚴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人体寄生虫图片
![人体寄生虫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305bfd6d580216fc710afd37.png)
133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134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5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6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7
溶组织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8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9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40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41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14
肥胖带绦虫成虫(牛带绦虫成虫)
精选ppt
115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6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7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8
肥胖带绦虫成节
精选ppt
119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0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1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2
带绦虫卵
精选ppt
精选ppt
142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143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55
曼氏迭宫绦虫成节
精选ppt
56
曼氏迭宫绦虫虫卵
精选ppt
57
曼氏迭宫绦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精选ppt
58
曼氏迭宫绦虫第二中间宿主:蛙
精选ppt
59
华支睾吸虫成虫(肝吸虫成虫)
精选ppt
60
华支睾吸虫成虫(肝吸虫成虫)
精选ppt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旋毛虫、丝虫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旋毛虫、丝虫](https://img.taocdn.com/s3/m/612a5ee0e009581b6bd9eb7d.png)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四、致
相关因素:
食入囊包的多少 幼虫的活力
病
幼虫的侵犯部位 宿主的功能状态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成。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旋毛虫幼虫囊包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 钻入肠粘膜发育后再返回肠腔)
脱囊幼虫
( 肠腔内 )
成 虫
( 产出)
( 被另一宿主食入)
幼虫囊包
( 肌肉等组织内 ) ( 至横纹肌内发育) ( 随血流至全身)
新生幼虫
( 侵入小肠 ) ( 小L\小V )
Lu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美蓝染色图片
未染色和部分染色-美蓝染色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T1肌幼虫常温下(25℃) 形态观察(100×)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LuoChao,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medicine,Xianning University
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学
![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cd08d708a1284ac850432e.png)
棘阿米巴滋养体 15~45 μm
A.astronyxis morphology group 1
棘阿米巴包囊
A.castellanii morphology group 2
A.culbertsoni morphology group 3
感染途径与临床表现
耐格里阿米巴:滋生于淡水 人接触污水或游泳时,虫体侵入鼻腔粘膜,经
流行 Epidemiology
全球性分布,热带及亚热带为高发区 夏季多,农村>城市 男性>女性 同性恋者多 传染原:带虫者为主、慢性期和恢复期患者 传播途径:使用粪肥不科学;污染食物、水 饮食卫生习惯不良; 蝇及蟑螂起传播作用; 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防治 Prevention & Treatment 1、治疗病人及带虫者,控制传染源
嗅神经穿筛状板到颅内寄生。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PMA) 见于健康青年人,发病急 病程短 预后差 潜伏期1-7d,突发高热,头痛,恶心呕吐 1-2d出现脑水肿,昏迷 谵妄 瘫痪 1周内死亡
感染途径与临床表现
棘阿米巴:多见于污染的土壤或水
侵入途径:经皮肤 角膜 眼结膜伤口 呼
吸和生殖道侵入
GAE:潜伏期和病程较长占位性病变症状
果酱色
腹痛 腹部不适 腹胀 里急后重 恶心呕吐 不典型时间歇性腹泻、下腹隐痛 消瘦贫血 肠外阿米巴病:肝 肺 脑脓肿和皮肤溃疡
E539
实验诊断
Diagnosis
病原诊断 粪检-直接涂片、碘液染色法
急性脓血便中查滋养体
慢性时滋养体和包囊 带虫者成形便中可查包囊 未检出时增养 组织检查:结肠镜检—活检、刮拭物涂片 取材部位应溃疡边缘,脓肿壁 免疫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
寄生虫生活史表格归纳
![寄生虫生活史表格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e89b0fe90c69ec3d4bb752a.png)
猪
/
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荸荠、水浮莲、水芹菜、浮萍、茭白〕
人、猪
小肠
囊蚴
食入含囊蚴的水生植物
虫卵随粪便排出
成虫
1.粪便中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
2.粪便中查到成虫
日本血吸虫
间接型
哺乳动物,主要是牛、猪
/
XX钉螺
人与哺乳动物
门脉-肠系膜静脉
尾蚴
经皮肤而感染
虫卵随粪便排出
尾蚴、童虫、
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取材时间:清晨排便前
2.粪便或肛周检获成虫
取材时间:入睡1~3小时后
钩虫
直接型
/
/
/
人
小肠上段
丝状蚴
经皮肤,经口(十二指肠钩虫)
卵随粪便排出
有
1.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
2.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方法
3.钩蚴培养法
4.痰液中查幼虫
丝虫
间接型
/
/
蚊
班氏:人
马来:人,脊椎动物
淋巴组织
丝状蚴
经皮肤
微丝蚴随蚊吸血离开人体
无?
1.血液查微丝蚴
厚血膜法:〔微丝蚴具夜现周期性,晚9时-2时为宜〕
新鲜血滴法、浓集法、海群生诱出法
2.体液和尿液查微丝蚴
3.组织内活检成虫法
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查〕
生活史类型
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
离开人体阶段
肺部移行过程
旋毛虫
线虫
生活史
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查〕
生活史类型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0bd7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e.png)
形,具有4个吸盘,顶端具顶突,其上 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内 圈的较大,外圈的稍小。链体节片数约 700-1000片。孕节内子宫高度发达。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雄性生殖器官: 睾丸:150-200个 输精管,阴茎囊,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3叶 受精囊,卵模,子 宫,卵黄腺
❖ 绦虫的分类:假叶目Pseudophyllide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一、形态
❖ 背腹扁平,带状,多分节,无消化道,多为雌雄同体。 ❖ 头节上有附着器:吸盘、沟槽等。假叶目、圆叶目 ❖ 颈部: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 ❖ 链体:幼节、成节和孕节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 假叶目
易感者: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温、雨量、水质
社会因素----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流行区类型:水网型(平原水网型)——长江三角洲(7.9%) 湖沼型(江湖洲滩型)——长江中下游湘鄂 赣皖苏(82.1%) 山丘型——平坝、丘陵和高山(10%)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七、防治
肝硬化
门静脉压力增加
门静脉淤血
出现腹水(肠系膜静脉压力增高,淤血导致漏出液)腹大如鼓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侧支循环形成,左胃静脉、食道静脉丛), 上消化道出血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破坏血液有形成分。
WBC下降
继发感染
RBC下降
进一步贫血
导致死亡
凝血功能下降 全身各处出血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三、致病
❖ 棘球蚴生长缓慢,对人致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体积 大小、寄生部位和数量多少。 主要受损器官:肝、肺、 腹腔等。
人体寄生虫概述教程文件
![人体寄生虫概述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91b5b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4.png)
然
疫
源
季节性
性
❖ 寄生虫病的危害性
• 引起疾病传播,危害人类健康与畜牧 业生产。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 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有五种均为寄生虫 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 病和锥虫病。中国五大寄生虫病分别为: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 虫病。
❖寄生虫病的防治
消灭传 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
特点1 特点2
❖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寄生虫抗原激发宿主免疫系统的一系 列免疫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
抗处 原理 的与 摄提 取呈 、
T
细 细胞 胞因 的子 激的 活产 和生
免疫效应 体细 液胞 免免 疫疫
❖ 免疫逃避
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 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的 现象,其机制为:
体外寄生虫(蚊)
体内寄生虫 (钩虫)
上图:钩虫成虫寄生 在人体肠壁。
左图:钩虫幼虫在人 体肺组织内移行。
第二节 寄生虫生物学
❖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 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宿主转换的全 部过程。
❖ 宿主的类别( Types of Host ):
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第一节 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
互利共生(Mutualism) • 特点:互相依赖,双方有利。
片利共生(共栖 Commensalism)
共生
特点: 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
(Symbiosis) 也不受害。
寄生(Parasitism) 特点: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概念: 寄生虫(parasite)宿主(host)
特异性免疫
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https://img.taocdn.com/s3/m/c20fc25d998fcc22bcd10de1.png)
《人休寄生虫学》图表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成虫―阳―k毛⅛⅛_____________ 腕働 ___________ k雷働沼螺、豆螺等肝1 F胆屋⅛⅛淡水鱼虾脱愛后的⅛⅛⅛iJi胆汁逆断而行或经血管或穿过肠壁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囊勵【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 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底电____ t.虫甲______ ⅛⅛ _______ ___________ k r &≡⅛⅛T子葩T鎮讳左老口日入O.GJ¾⅛⅛ * ----------------- 槪【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 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 OnimUS WeSterma 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 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整理 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整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3ca38265ce05087632137f.png)
(二) 范围和内容:
1.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2.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1)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Nematoda (2)扁形动物门:①吸虫纲 Trematoda
②绦虫纲 Cestoda 3.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简称 十二指肠钩虫、亚洲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简称美洲钩虫
锡兰钩口线虫(A. Ceylanicum ):偶可感染人体 犬钩口线虫( A. Caninum):偶可感染人体 巴西钩口线虫( A. Braziliense):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1. 地方性 2. 季节性 3. 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四)寄生虫病的检验
1. 病原学检验:最可靠、最常用 2. 免疫学检验:适用早期、轻度和深部感染,检
测不到病原体的情况
3. 分子生物学检验:DNA探针和PCR技术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受精蛔虫卵
蛋白质膜 卵壳(卵黄膜、壳质层、蛔甙层) 受精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成虫
(人小肠)
3周
受精虫卵 感染期虫卵
(24万/日) 经1次蜕皮
经口 幼虫
(小肠内孵化)
成虫
经1次蜕皮 咽
小肠
肝 “移行”
气管
肺
右心
经2次蜕皮
生活史小结:
宿主:人是唯一宿主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小肠 幼虫移行路径 产卵量大,24万/日
12
成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图表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
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
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
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生活史】成虫多寄生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肝胆管内,人因生食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而感染。
第一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媒介植物为水田芹等。
刼—卵―毛榆T餾―,tW' 询1T代討 ------------- 翰------------ 關【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较复杂:胞蚴经历1〜2代,雷蚴经历1〜3代。
(2)肝片形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童虫移行期对各脏器特别是肝组织的破坏及成虫对胆管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物的化学性刺激。
(3)粪便镜检检获虫卵是确诊肝片形吸虫病的根据,但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
(4)治疗患者的药物首选硫双二氯酚(biti n)。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生活史】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分为终宿主(人,水牛等)和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两个发育阶段。
感染性尾蚴自钉螺体内逸出后,一旦接触人的皮肤,便在瞬间(1 min〜5 min )钻入皮下,进入组织和循环系统,并在肠系膜和肝门静脉定居、产卵。
【学习要点及难点】(1)在终宿主体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门静脉- 肠系膜静脉系统;虫卵经粪便排除的过程伴有宿主肠粘膜的破溃。
(2)幼虫的无性繁殖在钉螺体内进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灭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3)血吸虫的感染期是尾蚴;感染方式是经皮肤钻入。
(4)雌虫所产的大多数虫卵顺门静脉血流到肝脏和逆血流到达肠壁。
(5)日本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成熟的虫卵所致。
基本病变为虫卵沉积在组织内诱发虫卵肉芽肿(granuloma )形成,病变部位以肝脏及结肠组织为主。
(6)粪便中发现虫卵或孵化发现毛蚴,是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诊断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测,是目前综合检查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有效手段。
(7)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宜采用综合措施:查病治病,查螺灭螺,管粪管水和加强个人防护等;研制新的杀虫药物、对环境无害的灭螺新药、基因工程疫苗和标准化免疫检测试剂等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急需的,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生活史】牛带绦虫生活史基本同猪带绦虫,成虫均寄生在人的消化道。
但幼虫阶段仅寄生在牛体内,人体感染是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所致。
因牛囊尾蚴不能在人体寄生,因此人不会患牛囊尾蚴病,危害性不如猪带绦虫严重。
【学习要点及难点】(1)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但它们的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以及生活史和致病都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2)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孕节脱落后经常主动地逸出肛门。
牛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
(3)人因误食活的囊尾蚴而感染,成虫引起的肠绦虫症症状较猪带绦虫略重。
但该虫卵对人无感染性,人体内极少见牛囊尾蚴寄生。
(4)除全国各地有散在病例外,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农牧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防治原则同猪带绦虫。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引起猪带绦虫病;成虫的孕节及其内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猪吞食后,孵化出六钩蚴,后者移行于肌肉组织发育为囊尾蚴。
人体感染是因为误食活囊尾蚴引起。
【学习要点及难点】(1)人是该虫唯一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小肠,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
(2)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当猪吞食到孕节或虫卵后,六钩蚴在猪体肌肉内发育成囊尾蚴。
(3)囊尾蚴和虫卵都是感染期:当人误食活囊尾蚴后,在人体内长为成虫;人若误食虫卵,释出的六钩蚴在人体发育成囊尾蚴,导致人体猪囊尾蚴病。
(4)成虫寄生除掠夺营养外,可通过机械损伤和化学刺激引起消化道症状。
囊尾蚴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成虫,并依寄生的数量、部位和患者的反应不同而异。
在临床上常见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和眼囊尾蚴病三类。
人感染囊尾蚴病常通过自体内、自体外和异体感染三种途径。
(5)肠绦虫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询问和粪检虫卵和孕节;囊尾蚴病的诊断则依寄生部位的不同可通过手术活检、眼底镜、X光、B超、CT和MRI等进行诊断,并常需血清学技术予以辅助诊断。
(6)全国有散在病例,但主要流行在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各省,以及鲁、豫、皖交界地区,南方主要见于广西和云南省。
(7)防治主要靠抓好“驱、管、检”的综合措施,即驱虫治疗患者、管理好粪便和水源以及加强肉类检疫,改变不良的食肉习惯等。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犬、狼等食肉动物小肠,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当中间宿主(羊、牦牛等)吞食后,六钩蚴孵出,钻肠壁经血流至肝、肺等器官,发育成棘球蚴。
当终宿主捕食羊等中间宿主后,棘球蚴中的原头蚴进入犬的小肠,发育成成虫。
人因误食了污染有虫卵的食物或饮水,可导致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布和北方广大农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人兽共患病。
【学习要点及难点】(1)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幼虫寄生棘球蚴在多种草食性动物,生活史循环是在动物之间完成。
但棘球蚴也可寄生人体。
(2)对人体而言感染期是虫卵,人因误食虫卵而感染。
棘球蚴主要寄生于肝脏,其次是肺脏等,引起棘球蚴病。
(3)棘球蚴为圆形的囊状体,大小可由数毫米到数十厘米。
囊内充满淡黄色囊液,囊壁内层向囊内芽生大量的原头蚴和生发囊、子囊、孙囊等。
在人体内主要表现为囊性包块形成、对组织压迫占位、超敏反应以及中毒等。
(4)棘球蚴病的诊断主要靠X线、B超、CT等影像学手段;体液的病原学检查可确诊;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用作辅助诊断。
( 5)该病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牧区,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中注意要完整摘除虫囊又勿使囊液外漏。
预防靠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严格处理病畜内脏等。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和阔节裂头绦虫( Diphyllobothrium latum ) 【生活史】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猫肠道内,偶然寄生人体;但其幼虫 (裂头蚴)可侵入人的组织,引起裂头蚴病( sparganosis )。
【生活史】阔节裂头绦虫的生活史与曼氏迭宫绦虫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中间宿主是鱼类而非蛙类,人是主要的终宿主。
【学习要点及难点】(1)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狗等动物,虫卵入水后才能发育,有两个中间宿主以及转续宿主,裂头蚴可以在多个转续宿主体内实现转换,在人体内寄生的时期主要是裂头蚴,人体成虫感染较少见。
(2)裂头蚴对人体主要引起占位性损害,尤以眼、脑等重要器官受累为甚,感染原因是由于生食蛙肉、蛇肉,用蛙肉敷贴伤口或饮用生水等。
(3)在全国各地均有散在的裂头蚴病病人,防治主要靠加强卫生宣传,治疗主要是手术取虫。
(4)阔节裂头绦虫形态和生活史等都与曼氏迭宫绦虫很相似,但其虫体更长大,节片中子宫盘曲为玫瑰花状。
成虫可以寄生于人体,症状同其他肠绦虫症,但可致贫血。
(5)阔节裂头绦虫感染主要因生食含有裂头蚴的鱼类引起,病例见于我国东北、广东和台湾。
防治方法同上。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生活史】【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
成虫(adult)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腔内。
受精虫卵(fertilized egg)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infective egg )。
(2)本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infective stage egg ),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感染后在宿主小肠孵出的幼虫,必须在体内经过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
(4)幼虫和成虫均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以成虫引起的合并症的危害最为严重。
(5)在粪便内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蛔虫病的防治以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为主要手段。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生活史】【学习要点及难点】(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内。
受精虫卵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所需条件与蛔虫的相似。
(2)本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感染后在宿主小肠孵出的幼虫钻入肠黏膜进行发育,返回肠腔后再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
(4)成虫是本虫主要致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