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目标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3.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

4.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学情分析

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方法

运用所学的科学观察、描述、记录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 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

观察的方法。

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 (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 设计意图:用曾经在本单元中学过的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 如颜色、

味、轻重、形状、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来研究今天的主题——空气。

二、探索

(一)指导学生收集一袋空气,并进行观察。

(教师出示一个空烧杯或一个空玻璃杯,让学生观察) 1.提问:老师的玻璃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事物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探查, 同时引发学生深入思

考。 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

(板书:空气) 设计意图: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让他们知道空气虽然是看不见、

总被我们

忽略的,但我们的周围充满空气,我们离不开空气。

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

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步步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明确本节课的

学习目标。

4.提问。

(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设计意图:首先使学生意识到研究需要有明确的方法(但这个问题比较笼统, 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

象) , 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在

学生交流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 设计意图:将问题缩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 设计意图:问题更加具体!通过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指向性,便于实现

学习目标。

(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儿,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 设计意图:问题指向到一个具体的方法。使学生的研究落实。

(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 设计意图:研究材料的问题已经解决, 下边的问题指向我们研究的目标——

观察空气的特征。

(二)指导学生将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 1.提问. (1)可以用什么感官

来观察空气?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

“摸一摸”“捏一捏”, 用眼睛

“看颜色”“形状”“是

否透明”用鼻子“闻”等。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

的安全教育) (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

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

(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 设计意图:问题具有直接指向性,让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

(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 (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 (6) 现在, 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 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

上。 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 (1)提问:还记得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的时候,我们使用过的记录单吗? 设计意图:记录单的再现,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

经历从

木块到水, 再到空气的科学观察历程, 初步感受科学观察的方法。

继续加强培养

说和听的习惯。

(2)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

(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 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 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

(4)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 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

摸不着空气”等。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总结。

(5)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

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描述。

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 教

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

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 学生将

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 (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 (6) 现在, 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 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

上。 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 (1)提问:还记得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的时候,我们使用过的记录单吗? 设计意图:记录单的再现,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

经历从

木块到水, 再到空气的科学观察历程, 初步感受科学观察的方法。

继续加强培养

说和听的习惯。

(2)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

(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 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 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

(4)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 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