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安良任明珠李芸赵晓莲冯源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8期摘要:指出了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排放,会破坏环境,并危及人们的健康。

在介绍有机硅单体生产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报道的新型处理方法,希望能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硅;废水;特性;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X7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80055031引言有机硅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其生产可以完全脱离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因此对于缺油少气的我国具有重大的意义\[1\]。

有机硅材料的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具有不导电、耐温度变化、不易燃和无毒无味等优异特性,因此不论在工业生产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极具优势\[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国内多个行业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日趋旺盛。

这也推动和促进了我国有机硅材料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的最大消费国\[3\]。

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等7省,主要集中在浙江和江苏两省\[2\]。

与以上省份相比而言,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虽然有机硅单体产量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涌现出武大有机硅、湖北新蓝天、应城德邦等大型有机硅企业。

根据2017年3月湖北省经信委正式下发的《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湖北省对有机硅材料产业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该省的有机硅产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和大多数传统化工产业相似,有机硅材料,特别是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排放,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会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4\]。

在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的今天,如何有效处理有机硅单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下简称有机硅废水),正逐渐成为决定相关生产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硅烷污水处理方案

硅烷污水处理方案

硅烷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硅烷污水是一种含有有机硅化合物的废水,通常来自于硅烷制备、硅烷气相淀积等工艺过程。

硅烷污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案。

二、硅烷污水特性分析硅烷污水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硅化合物含量高:硅烷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硅化合物,如二甲基硅烷、三甲基硅烷等。

2. 高度可燃:硅烷污水中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可燃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酸碱性强:硅烷污水通常呈酸性或碱性,pH值较低或较高。

三、硅烷污水处理方案针对硅烷污水的特性,我们提出以下处理方案:1. 初步处理:将硅烷污水进行沉淀、澄清等物理处理,去除悬浮物、沉淀物等固体颗粒,减少水中的浊度和悬浮物含量。

2. 中级处理:采用化学方法对硅烷污水进行处理,包括中和、氧化等过程。

通过添加适量的酸碱试剂,将硅烷污水的酸碱度调节到中性范围,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同时,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硅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其毒性和可燃性。

3. 高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硅烷污水进行二次处理,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通过好氧生物反应器或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硅化合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达到彻底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4. 深度处理:对处理后的硅烷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技术。

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残余的有机物,臭氧氧化消除硅烷污水中的异味和色度,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5. 净化处理:对深度处理后的硅烷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包括过滤、消毒等工艺。

通过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悬浮物,通过消毒杀灭残余的微生物,确保处理后的硅烷污水符合排放标准。

四、处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硅烷污水处理方案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试验。

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硅烷污水的有机硅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酸碱度调节到中性范围,水质透明度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经过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硅烷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达到了排放标准要求。

硅冶炼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考核试卷

硅冶炼中的资源循环利用考核试卷
B.煤炭
C.电力
D.废水
2.在硅冶炼中,以下哪个环节的资源循环利用最为关键?()
A.硅矿开采
B.硅石粉碎
C.炼硅过程
D.硅渣处理
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硅冶炼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A.提高炉温
B.增加原料
C.采用热风炉
D.废渣回收利用
4.硅渣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回收硅渣中的硅元素?()
C.炼硅过程
D.硅渣处理
8.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降低硅冶炼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A.提高炉温
B.采用大型炉子
C.优化工艺流程
D.减少原料使用
9.在硅冶炼过程中,以下哪种资源循环利用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A.废渣回收
B.废水处理
C.能源优化
D.原料替代
10.下列哪种技术在硅冶炼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7.硅冶炼企业通过提高产量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8.硅冶炼中的资源循环利用仅涉及废渣和废水处理。()
9.国家环保法规对硅冶炼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提出了严格要求。()
10.硅冶炼的资源循环利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没有直接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硅冶炼过程中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10分)
3. C.采用热风炉
4. D.熔融电解
5. D.以上都对
6. C.空气
7. C.优化工艺流程
8. B.废水处理
9. D.市场竞争
10. D.旧设备
二、多选题
1. A.提高炉温控制
2. B.硅渣回收
3. C.资源分类
4. D.技术创新

有机硅废水处理技术方案(60吨)

有机硅废水处理技术方案(60吨)

技术方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依据 (1)1.3工程范围 (1)2.水量、水质及处理要求 (2)2.1水量、水质 (2)2.2处理要求 (2)3.工艺选择 (3)3.1设计原则 (3)3.2废水特点分析 (3)3.3工艺流程选择 (4)3.4处理效率预测 (10)4.工程设计 (11)4.1工艺设计 (11)4.2建筑和结构设计 (19)4.3电气设计 (21)5.工程投资估算 (22)5.1编制说明 (22)5.2编制依据 (22)5.3土建投资估算 (23)5.4设备投资估算 (24)5.5工程总费用 (25)6.技术经济分析 (26)6.1人员编制 (26)6.2运行成本 (26)6.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7.施工进度与工期 (28)7.1施工工期 (28)7.2施工进度表 (28)8.售后服务 (29)1.概述1.1工程概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生产太阳能材料企业,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中,切片、硅片清洗产生部分有机物废水,该公司生产线所产生的含硅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达到三级标准)。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方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以及从事类似废水处理设计、施工的成熟经验,编制本设计方案供建设方和有关主管部门审查、选择。

1.2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质、水量等技术资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4-200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T2932-86);✧《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总则》(GB/T13992.1-9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其它相关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消泡剂成分

污水处理消泡剂成分

污水处理消泡剂成分标题:污水处理消泡剂成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消泡剂是一种用于消除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泡沫的化学物质。

消泡剂的成分对于其效果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消泡剂的成分及其作用。

一、有机硅类成分1.1 有机硅类成分是污水处理消泡剂中常见的成分之一,主要作用是破坏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迅速破裂。

1.2 有机硅类成分通常是聚硅氧烷或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消泡效果。

1.3 有机硅类成分在污水处理消泡剂中的含量通常在5%-20%之间,具有较高的消泡效果和稳定性。

二、表面活性剂成分2.1 表面活性剂是污水处理消泡剂中常用的成分之一,具有降低泡沫表面张力的作用。

2.2 表面活性剂通常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破坏泡沫结构。

2.3 表面活性剂在污水处理消泡剂中的含量通常在1%-5%之间,能够提高消泡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有机溶剂成分3.1 有机溶剂是污水处理消泡剂中常见的成分之一,主要作用是帮助其他成分均匀分散在水中。

3.2 有机溶剂通常是乙二醇或异丙醇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3.3 有机溶剂在污水处理消泡剂中的含量通常在5%-10%之间,能够提高消泡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四、无机盐类成分4.1 无机盐类是污水处理消泡剂中的辅助成分之一,主要作用是调节消泡剂的PH值和离子浓度。

4.2 无机盐类通常是氯化钠或硫酸钠等化合物,能够提高消泡剂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4.3 无机盐类在污水处理消泡剂中的含量通常在1%-3%之间,能够提高消泡剂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五、其他添加剂成分5.1 污水处理消泡剂中还可能添加其他辅助成分,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以提高消泡剂的性能和稳定性。

5.2 其他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应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5.3 综合考虑各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作用,能够选择合适的消泡剂成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

TiO2光催化技术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进

TiO2光催化技术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进

第51卷第12期 辽 宁 化 工 Vol.51,No.12 2022年12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December,2022收稿日期: 2022-03-12 作者简介:何景儒(1998-),男,新疆沙湾市人,2020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TiO 2光催化技术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何景儒(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168)摘 要:由于TiO 2光催化技术具有无毒、稳定性好、材料易得和氧化能力强的特性,在印染废水前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文章阐述了TiO 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对近年来国内外不同TiO 2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TiO 2光催化技术在处理印染废水时的效果,并对未来TiO 2光催化技术在降解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光催化氧化技术;掺杂;TiO 2改性;印染废水中图分类号:TQ4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2)12-1762-03印染工业为我国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废水的排放量逐年攀升,现已跃居为我国水量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1],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新型染料可生化性显著降低,生物法处理效果较差[2],电解法阳极材料消耗大,产生铁泥需要处理。

在众多不同的光催化剂里,TiO 2的相关研究得最为广泛,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无毒、具有超亲水性[3]、高耐久性、化学稳定性、成本低。

而因TiO 2禁带宽度大(Eg =3.0~3.2 eV),故在可见光下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4]。

本文综述了TiO 2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TiO 2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应用现状及巨大潜能。

1 TiO 2光催化机理TiO 2属于n 型半导体,禁带宽度大,锐钛矿相带隙能为3.2 eV,金红石相带隙能为3.03 eV,只有在λ<387 nm 的紫外光下被活化。

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

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

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污水处理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硅藻土作为一种天然的吸附剂,在污水处理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原理硅藻土是一种由硅藻类遗骸形成的沉积物,具有多孔、大比表面积和高吸附能力的特点。

在污水处理中,硅藻土通过吸附、离子交换和生物降解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悬浮物等污染物。

三、方法1. 硅藻土滤料法硅藻土滤料法是将硅藻土填充在过滤器中,通过物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

该方法适合于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

2. 硅藻土吸附法硅藻土吸附法通过硅藻土的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该方法适合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3. 硅藻土生物降解法硅藻土生物降解法利用硅藻土作为载体,培养和固定微生物群落,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该方法适合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中的有机物。

四、应用1. 工业废水处理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利用硅藻土滤料法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提高废水的澄清度和透明度。

同时,硅藻土吸附法可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达到排放标准。

2. 生活污水处理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硅藻土滤料法可以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提高水质。

硅藻土生物降解法则可以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 农业废水处理农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硅藻土处理污水技术可以利用硅藻土吸附法去除农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五、案例分析以某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为例,该园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通过使用硅藻土滤料法,将硅藻土填充在过滤器中,废水经过滤料层后,悬浮物被拦截并去除,废水澄清度明显提高。

催化氧化工艺对有机硅废水的深度处理r——基于江西某有机硅扩改一体化配套项目

催化氧化工艺对有机硅废水的深度处理r——基于江西某有机硅扩改一体化配套项目

催化氧化工艺对有机硅废水的深度处理r——基于江西某有机硅扩改一体化配套项目秦晔伟【摘要】此项目主要是对有机硅类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并在中试论证的基础上对实际工程方案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从中试数据可以看到:有机硅生产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分别进行O3+H2O2、O3+催化剂等中试论证,O3+催化剂反应装置可将有机硅废水处理至一级排放标准.O3+催化剂中试试验工艺,氧化塔出水COD均值为57.4mg/L,去除率达到93.3%,O3+催化剂工艺对与COD的降解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运行稳定,受水质波动影响较小.【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7(000)023【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有机硅废水;臭氧;催化氧化;一级排放【作者】秦晔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83.21.1 项目背景江西某有机硅项目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一体化项目,但因废水处理设施能力滞后,需要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运行数据显示有机硅废水有机物浓度中等,同时具有酸碱性变化大、Cl-含量和硫酸盐含量高等特点,且废水中的有机物中也不乏有毒和生物难降解的物质。

有机硅厂生产废水的BOD5与COD的比值小于0.2,实际中废水生化运行段并不能进行COD的有效降解,通过多种方案比选及小试论证,最终决定选择采用催化氧化工艺作为核心工艺。

1.2 有机硅废水处理项目工艺的难点及问题目前国内对此类废水并没有较为可靠及稳定的处理工艺,现有处理设施主要由物化段和生化段组成。

物化法中多数采用混凝沉淀、催化还原内电解[2]、Fenton[3]等处理工艺。

生化法[4]采用厌氧/好氧,利用微生物自身对其进行降解。

由于有机硅类废水氯离子、总盐度较高,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以上处理工艺并不能长期稳定的运行。

1.2.1 物化法有机硅废水普遍呈酸性,大多数采用催化还原内电解工艺,即铁碳微电解,利用废水的酸性特征,使铁屑与投加的碳粒构成无数微型电解电极,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值,再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

有机硅废触体合成四氯化硅新技术的研究

有机硅废触体合成四氯化硅新技术的研究

瓶 化 ,『 冲 ,转 计 后 人 化 与 一 一叩 。 图 汽 后进 缓 罐经 子 量 进 汽 罐 Ⅷ 6 n 入 H 冷 v e
四氯化硅气体混合 。废触体 由废 触体贮罐定时补料
进人 流化 床反 应器 中。
1 2 3 中试试 验 ..
中试在 ‘ 0 m p 0 m流化床中进行 , 6 由槽车运来 的废触体 , 真空吸人废触体计量罐中, 然后 由定量加料 器在带料气体 四氯化硅作用下加人流化床反应器中 , 供合成 四氯化硅反应使用。来 自电解车间的液氯 贮存于液氯贮罐中, 定量加入液氯计量罐中, 在夹套水的换热作用下 , 氯气 自动进入氯气缓冲罐 , 与来 自 四氯化硅汽化罐的气体 四氯化硅一 同进入气体混合器 , 混合预热后进人流化床反应器中, 供合成 四氯化
到 了证实 。


词: 合成 ; 四氯化硅 ; 有机硅废触体 文 献标 识码 : A
中图分类 号 : 3 ’ 1
在无催 化剂 条件 下 , 甲烷 需在 30c 以上 才 能与硅 粉 反应 , 主要生 成 甲基三 氯硅 烷 , 催 化剂 , 氯 5 二 I 并 无
直接合成法将失去意义 。即便使用催化剂 , 由于直接法为多相接触催化放热反应 , 影响反应 的因素极为 复杂 , 故掌握最佳反应条件 , 实现较理想的反应 , 也非易事 。通过选用高性能的触体( 硅粉、 催化剂及助
1 2 实验方 法 .
1 2 1 冷模 流态 化试 验 川 ..
在 ( 0 m 有机玻璃 流化床 中进行 冷模 流态 p 0m 2
化, 流化 床 的 分 布 器 采 用 筛 板 式 , 化 介 质 是 氮 气 。 流 实 验流 程 如 图 1所 示 。将 冷 模 流 化床 中加人 一 定量 的废 触体 , 气从 分 布 器底 部 通 人 , 氮 通过 改 变 氮 气 的

微量有机硅的分析及其在不同基质上的吸附性能

微量有机硅的分析及其在不同基质上的吸附性能

l I I l u1 u 1 3 3 u1 3 u1 3 图 有机硅的典型几何结构
污整理 、 抗静 电整理 和抗 菌 防霉 整理 中有优 异 的表现[ ] 整理后 织物 的服用 性能 得到 明显改善 , 4 , 显著 提 高 了
织 物 的附加值 。另外 , 由于有 机硅合 成过 程无毒 、 无污 染 , 符合 绿 色生 产 要求 , 成本 较 低 I , 且 7 使得 有 机硅 在 ]
理 剂 的利用率 , 削弱 整理 效果 , 还会 引起一 些其 它 问题 , 如长 时 问吸 附和 沉积 的有 机 硅 在整 理器 壁 表 面形 例 成 硅垢 , 造成 对织 物 的沾 污 ; 物洗 涤和烘 干器 壁吸 附的有 机 硅使 机器 变得 过 于光 滑 而难 以带动 衣 物运 行 , 衣 降低 了洗涤 或烘干 效率 ; 染整 废水 中残 留的有机 硅对 污水 处理 装 置 中过滤 膜 的 吸附 和沉 积会 严 重影 响膜 的
性 能 , 致膜 分离效 果 的下降 。生产 应用 实践表 明 , 同 的有机 硅 整理 剂在 织 物上 的吸 附性 能不 同 , 导 不 整理 效
果不同, 它们 对生产 设备 造成 的影 响也有 差异 。这种 现象 揭示 : 以通 过有 机 硅产 品的优 选 和设 计 开发 , 可 减
少其 负面影 响 , 高整理 效果 。因此 , 提 研究 各种 有机硅 在不 同基 质 表 面的 吸附 性 能 , 探 寻解 决 上述 问题 的 对
途径具 有重要 意 义 。
收稿 日期 : O O O 一O 2 1 1 4
基金 项 目 : 江理 工 大 学 浙
美 国宝 洁 公 司纺 织 品 保 护 研 究 中心 项 目 (7 1 1一) 0 1 0 5J

有机硅废渣浆处理技术探讨

有机硅废渣浆处理技术探讨

有机硅废渣浆处理技术探讨作者:马颖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严重。

在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对于有机硅的使用十分常见,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但是,有机硅废渣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程度十分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字】有机硅废渣浆,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通过不断加强对有机硅废渣浆的处理技术和方法的分析,可以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对于有机硅废渣浆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损害,这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传统的有机硅废渣浆的处理技术分析1、水解法有些美国企业对有机硅废浆渣进行水解前处理,在有机硅水解前向浆渣中加入少量的矿物油或混合至少两种物质以使混合物流的 SiCl 官能度大于或等于 2.8,加入物质后使得浆渣水解产物颗粒不黏附,易于处理,以方便对浆渣进一步处理操作。

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渣浆与水解介质接触不充分,水解的速度比较缓慢,得到的水解物为黏稠状态,难以从混合体系中分离;而且在水解过程中加入物质将增加废料处理费用,并增加了新的污染源,不符合环保要求。

还有些美国企业和德国企业利用不同的水解介质对有机硅浆渣进行水解处理。

该工艺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减少了水解液中的重金属浓度,解决了废物处理的难题,水解工艺得到的产品为惰性,高闪点,无气体析出,不黏稠、无尘易流动,易于处理和运输;并且,铜被富集在固体水解物中,可以充分回收。

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把渣浆液相完全水解掉,浪费了资源。

2、高温裂解法高温裂解法是在300-900℃高温条件下,使高沸物中的Si-Si键断裂,得硅烷单体。

此法优点是对原料要求宽松,不需要除去高沸物中的一些固体杂质〈这些杂质有可能催化剂中毒),可以裂解所有的硅烷(不同型式的催化剂只针对不同型式的硅烷效果较好〉。

缺点是反应温度较高,积碳严重。

有机硅浆渣处理的新方法

有机硅浆渣处理的新方法
硅 浆渣 焚烧技术 。
关键词 : 有机硅 浆渣 ; 水解法; 裂解法; 焚烧法
中图分类号: 75 X 0 文献标识码 : A
1 . 水 解 法 .1 1
有机硅 废浆渣 ( 以下简称 “ 浆渣 ” , )是指 有机硅单体 合成过 程 中产生的浆渣 , 由沸点超过 7 0℃的高沸物和细微硅粉 、 粉组 铜
物的利 用问题 。 11 国外有机硅浆渣的处理方法 .
裂解法 主要有高温裂解法和催化裂解法 。高温裂解法是在 30 90 0 ℃一0 ℃高温条件下 , 使浆渣中高沸物 中的 s s键断裂 , ii — 得
硅烷单体 。此法优 点是对原料要求宽松 , 不需要除去高沸物 中的
Ta k n b u e a- i e SW a e e e to n n r l o k li ga o t Op n Co l m n ’ t rPr v n i n a d Co t o r W
S I E H I F R TO E E O M N C— C O M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T N CN M 文章编号 : 0 — 0 3 2 1 )3 0 2 - 2 1 5 63 (0 13 — 2 0 0 0
21 年 第 2 卷 0 i l
第 3 期 3
有些美 国企业对有机硅废 浆渣 进行水解前处理 ,在有机硅
成。 有机硅浆渣是一种带有流动性 的液 固混合物 , 物料总排放量
水解前 向浆渣 中加入少量 的矿物油或混合至少两种物 质以使混 合物流的 S 1 i 官能度大于或等于 2 , C . 加人物质后使得浆渣水解 8
产物颗粒不黏附 , 易于处理 , 以方便对浆渣进一步处理操作 。但 该 方法的缺点在于 : 渣浆与水解介质接触不充分 , 水解 的速 度 比 较缓慢 , 得到 的水 解物为黏 稠状 态 , 以从 混合 体系 中分 离 ; 难 而 且 在水解过程 中加人 物质将增加废料处 理费用 ,并增加 了新 的 污染源 , 不符合环保要求 。还有些美国企业和德 国企业利用不同 的水解 介质对有机硅浆渣进行水解处理 。该工艺的优点在 于 : 该 方法减少了水解液 中的重金属浓度 , 解决 了废物处理 的难 题 , 水

血透中心的废水处理工艺

血透中心的废水处理工艺

血透中心的废水处理工艺血透中心是提供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服务的医疗机构。

在血透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血透中心需要建立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以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

一、血透中心废水特点分析:1. 废水量大:血透中心每天进行多次血液透析,每次透析都会使用大量的水。

因此,产生的废水量相当可观。

2. 有害成分含量高:血透中心的废水中包含大量的尿素、尿酸、肌酐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体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

3. 微生物污染:血透中心的废水中存在着多种病原微生物,如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等。

这种微生物的存在会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血透中心废水处理工艺设计:1. 初步分离工艺:首先,将废水经过初步分离,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如格栅分离或离心分离等。

2. 水质调节:废水初步分离后,需要进行水质调节,以便后续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调节废水的pH值、温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使其适应后续工艺的要求。

3. 生物处理工艺:废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工艺。

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和生物膜反应器等。

举例:将废水投入人工湿地,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吸收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4. 高级处理工艺:在生物处理工艺后,废水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可能无法完全被去除,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高级处理。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如臭氧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等。

举例: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在废水中注入臭氧气体,臭氧能迅速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有效去除潜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5. 最终消毒工艺:经过高级处理后,废水需要进行最终的消毒,以杀灭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使用次氯酸钠或紫外线照射。

6. 排放水质监测: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步是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有机硅检测方法

有机硅检测方法

有机硅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硅橡胶、硅树脂等。

由于其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可能的污染风险,对其检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硅检测方法:1. 气相色谱法(GC):这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分离和分析气体或液体样品中的混合物。

通过GC,有机硅分子可以被分离并测量,从而确定其浓度。

2. 红外光谱法(IR):IR是一种用于确定分子结构和形态的技术。

通过分析有机硅样品在红外光下的反应,可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和结构。

3.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NMR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合物分子结构和复杂性的技术。

通过分析有机硅样品的氢核、碳核等核的磁共振反应,可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形态。

4. 质谱法(MS):MS是一种用于确定分子量和结构的技术。

通过分析有机硅样品的离子化分子,可以确定其分子量分布和结构。

5. 经验方法:一些简单的方法,如感官检测、燃烧检测和试剂显色等,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有机硅产品。

但是,这些方法通常只能检测特定类型的有机硅产品,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来检测有机硅。

例如,可以先使用气相色谱法确定有机硅的总体含量,然后再使用红外光谱法或质谱法进一步确定其具体类型和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有机硅产品的性质和潜在风险。

此外,对于某些有机硅产品的检测,还需要考虑其应用环境和条件。

例如,在食品和医疗领域使用的有机硅产品需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更严格和复杂的检测方法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有机硅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来获得准确的结果。

了解有机硅的性质和潜在风险,以及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条件,对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Fenton试剂处理含有机硅废水的研究

Fenton试剂处理含有机硅废水的研究

GU a —a g W Xi oy n , ANG Xioj n a - ,C N 一 MA u —h n u HE I J nse g
( c . n i S iE g S uhC iaU i. eh o ,G a gh u 5 0 4 ,C ia S h E vr c. n . ot hn n T cn 1 un zo 1 60 hn ) . , v .
维普资讯
第 2 4卷第 7期
20 07年 7月
印 染 助 剂
TEXTI LE AUXI ARI U ES
Vo .4 No7 12 .
J1 0 7 u. 0 2
顾 晓扬 , 汪 晓军 , 陈思 莉 , 麦均 生
( 华南理 工大学 环境科 学与 工程学 院,广 东广 州 5 04 ) 16 0
摘 要 : 含有机硅废水毒性较 高、 可生化 性较差, 可用 Fn n试剂进行氧 化处理; 了 H0 和 F 农 、 但 et o 探讨 e 度 反应时 间、H等 p
因素对模拟废水 C D 去除率的影 响. O 。 结果表 明: F S H O 9 m l 、 4 m l 、 在 e O ・ z m o L H O 5 o L 反应时 间 1 、 水 p = 的条件下 , 7 / m / .h废 5 H 3 对模 拟废水 的处 理可使 C D 由 1 0 # 降 到 10m L以内. Oo 0 L 0 m 0 #
e c so h a t s s c s H2 n e c n n .r a t ntm ea d p n t e CO D rm o a ft e sm uaie n e ft e fcor u h a 02a d F “ o c s, e c i i n H o h o 。 e v l h i lt o v wa t wae e e iv s ia e y o ia in te t e tw i e t n r a e t Th i uaie wa t wa e se t rw r n e t t d b xd t r am n t F n o e g n . e sm lt se t rCOD。 d - g o h v e

硅烷污水处理方案

硅烷污水处理方案

硅烷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硅烷污水是指含有硅烷类化合物的废水,通常来自于硅烷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

硅烷类化合物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对硅烷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硅烷污水特性分析硅烷污水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浓度:硅烷污水中硅烷类化合物的浓度较高,通常在几百至几千毫克/升。

2. 挥发性:硅烷类化合物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容易从水中蒸发。

3. 易燃性:硅烷类化合物易燃,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4. 有机物污染:硅烷污水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有机物污染物,如溶剂、重金属等。

三、硅烷污水处理方案针对硅烷污水的特性,我们提出以下处理方案:1. 预处理硅烷污水在处理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调节pH值等步骤,以去除悬浮物和调整水质。

2. 活性炭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是处理硅烷污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吸附有机物和硅烷类化合物。

通过将硅烷污水通过活性炭床,可以有效地去除硅烷类化合物。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可以将硅烷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性固体去除。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适合于硅烷污水的处理。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硅烷污水中的有机物。

通过构建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培养适宜的微生物群落,可以将硅烷类化合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5.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将硅烷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6. 植物处理植物处理是一种利用植物吸收和降解有机物的方法,适合于硅烷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情况。

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吸附和降解有机物,可以有效地净化硅烷污水。

四、处理效果评估对于硅烷污水处理方案的效果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去除率:评估处理方案对硅烷类化合物和有机物的去除率,以确定处理效果的好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硅废水处理技术分析化工有机硅行业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其单体合成工序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铜、锌离子,且酸度大,COD 高,可生化性差。

目前针对有机硅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氢氧化物沉淀法、芬顿处理法、铁氧体法、离子交换法和铁碳微电解法等。

但氢氧化物沉淀法、芬顿处理法、铁碳微电解法均存在处理后重金属污泥量大的问题,而离子交换法存在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需要探索不同的处理方法解决有机硅重金属废水处理的难题。

诱导结晶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磷酸盐和氟离子等。

诱导结晶工艺是对化学沉淀工艺的改进,与沉淀工艺相比具有水力负荷高、设备占地面积小、无污泥和无复杂的污泥脱水工序等优点。

使用诱导结晶技术处理含单一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较多 ,但目前使用该方法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采用诱导结晶技术对混合重金属废水进行去除及回收,着重研究诱导结晶反应器在实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及最佳运行参数下的运行效果。

1 实验部分1. 1 实验方法与装置本实验所用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分为下部反应区及上部沉淀区,反应区内径30 mm、高500 mm,沉淀区内径100 mm、高100 mm。

模拟废水浓度为C(Cu2 + ) = 20 mg·L - 1 ,C(Zn2 + ) = 10 mg·L - 1 ,由分析纯试剂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锌配制而成,pH 调节在5. 5 ~ 6 范围内,结晶药剂采用分析纯无水碳酸钠配制。

模拟废水由反应器底部侧口进入反应器,结晶药剂及内循环管路由反应器底部正下方入口进入反应器。

结晶反应器通过循环管路控制其水力负荷,确保结晶反应器内的流态。

反应器下部填充石英砂200 g,模拟废水和结晶药剂首先在反应器底部混合,再由上升液体逐渐将其提升至顶部,提升时通过石英砂流化层在其表面完成诱导结晶反应。

本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如下式(1)、(2):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结晶药剂投药量(1 ∶ 1、2 ∶ 1、4 ∶ 1、6 ∶ 1)、不同水力负荷(14、20、30、40 和50 m3 ·(m2 ·h) - 1 )、不同停留时间(10、30、60 和90 min)等参数,考察诱导结晶反应器对去除混合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最佳运行效果。

本实验所采用的装置如图1 所示。

1. 2 水样及结晶产物的测定水样前处理:取样酸化至pH < 2,经微孔滤膜过滤,待测;诱晶载体前处理:取样后自然风干24 h,待测;Cu2 + 、Zn2 + 浓度: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MS7700)颗粒粒径:激光衍射法(激光粒度测定仪-Mastersizer2000)颗粒形态、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S4700)颗粒晶型:X 射线衍射(日本株式会社)2 实验结果及分析2. 1 结晶药剂投药量对重金属铜、锌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晶药剂投药量(以下简称投药量)是指阴离子(CO3^2- )与待处理废水中全部阳离子之和(Cu2 + 、Zn2 + )的摩尔比。

通过对投药量的对比,研究不同投药量下的去除效果,确定适宜的投药量。

本实验操作条件为C(Cu2 + ) = 20 mg·L - 1 ,C(Zn2 + ) = 10 mg·L - 1 ,水力负荷14 m3 ·(m2 ·h) - 1 ,停留时间30 min。

实验以碳酸钠作为结晶药剂处理模拟废水,投药量对比情况如图2。

从图2 可以看出,投药量在1 ∶ 1 到4 ∶ 1 之间变化时,出水铜离子含量由1. 18 mg·L - 1 降至1. 05 mg·L - 1 ,去除率从94. 1% 提高到94. 7% ,投药量在此范围内对铜离子的结晶影响较小;投药量提高到6 ∶ 1 时,其出水含铜量降低至0. 605 mg·L - 1 ,去除率提高到97. 0% ,出水铜离子浓度较其他条件下有明显的下降。

当投药量在1 ∶ 1 到4 ∶ 1 之间变化时,出水锌离子含量由4. 64 mg·L - 1 降至3. 77 mg·L - 1 ,去除率从53. 57% 提高到62. 29% ,投药量在此范围内的变化对出锌离子结晶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当投药量提高到6 ∶ 1 时,其出水含锌量降低至0. 31 mg·L - 1 ,去除率提高到97. 0% ,投药量的变化对锌离子结晶的影响较大。

这种现象的产生可以从投药量影响结晶反应器过饱和度来解释。

结晶药剂的浓度会直接影响溶液过饱和度,姜科研究表明当向含氟废水中投加的CaCl2 浓度增加时,体系过饱和度增加,CaF2 结晶溶解平衡改变,出水F - 浓度降低。

因此,当投药量增加,结晶颗粒溶解平衡改变,出水重金属铜、锌离子浓度均有所减小。

但当投药量过大(6 ∶ 1),饱和度也会更大,造成均相成核的发生,导致出水重金属离子总浓度的迅速降低。

但实际反应的过程中,配合比大于4 ∶ 1 时,诱晶载体流化床上部会沉积较多微晶颗粒,进药管及反应器壁出现结巴现象。

除此之外,配合比过大会增加工艺的运行成本,应该控制其配合比在1 ∶ 1 ~ 2 ∶ 1 之间,既减少运行成本和反应器清洗成本也能保证诱导结晶反应器出水铜、锌离子含量在较低水平。

2. 2 水力负荷对重金属铜、锌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由于诱导结晶反应器为流化床反应器,其流化状态对反应器运行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流化床中的水力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反应器单位截面积的流体体积,其单位为m3 ·(m2 ·h) - 1 。

本研究通过改变结晶反应器的水力负荷来实现不同的流化状态,确定出2 种重金属同时诱导结晶的最佳水力负荷。

为得到最佳处理效果,在其他运行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从14 m3 ·(m2 ·h) - 1 ~ 50 m3 ·(m2 ·h) - 1 逐步增加反应器水力负荷,得到出水铜、锌离子含量及混合晶体的生长速率,如图3。

图3 中晶体生长图线表明,水力负荷< 40 m3 ·(m2 ·h) - 1 ,混合晶体平均生长速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传质效率是晶体生长的推动型因素,水力扰动影响液相与诱晶载体表面的传质效率,从而影响结晶的生长速率;水力负荷> 40m3 ·(m2 ·h) - 1 ,混合晶体生长速率下降,这可能由于水力负荷过大,流化床中水力扰动作用增强,液相与诱晶载体接触面浓度出现较大波动,而液相浓度会影响溶液过饱和度从而影响传质效率,造成混合晶体生长速率的下降。

水力负荷的变化不仅会对晶体生长速度产生影响,也直接影响了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

如图3 柱状图所示,当水力负荷在< 40 m3 ·(m2 ·h) - 1 ,出水锌离子浓度逐渐下降;出水铜离子浓度呈现波动状态,但波动范围很小。

这说明当水力负荷较小时,晶体的生长主要通过影响锌离子结晶来实现晶体的生长。

当水力负荷为40 m3 ·(m2 ·h) - 1 时,出水锌离子浓度、铜离子浓度均达到最小值,说明该条件下水力负荷适宜,这也与该条件下晶体生长速率最大值相呼应。

当水力负荷继续增加至50 m3 · ( m2 ·h) - 1 ,出水铜离子浓度及锌离子浓度较水力负荷为40 m3 ·(m2 ·h) - 1 时有所增加,说明当水力负荷过高时,水力扰动作用会使结晶效果变差,从而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过高。

2. 3 停留时间对重金属铜、锌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在结晶过程中,重金属离子与结晶药剂之间会经历晶体成核、晶体生长和晶体二次生长等行为。

而停留时间(HRT)的改变可以对结晶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变结晶状态。

停留时间主要是指连续运行的反应器中废水在反应器中停留的有效时间,计算公式如式3:HRT = V / F (3) 式中:V 为反应器有效容积,m3 ;F 为废水进水流量,m3 ·h - 1 。

由于模拟废水是由两种重金属配制,其单独运行的最佳停留时间会有所不同。

在工况条件下,通过调整诱导结晶反应器停留时间来寻找其最适宜的操作时间。

在操作条件为C(Cu2 + ) = 20 mg·L - 1 ,C(Zn2 + ) = 10 mg·L - 1 ,水力负荷14 m3 ·(m2 ·h) - 1 ,投药量2 ∶ 1 时对比不同停留时间下的运行效果如图4 所示。

由图4 可知,停留时间为在10 ~ 60 min 时出水铜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由2. 36 mg·L - 1 降至1. 12mg·L - 1 ;90 min 以后出水铜离子浓度不再下降,其浓度保持在0. 8 mg·L - 1 左右。

停留时间在10 ~ 60min 内出水锌离子浓度在5. 5 mg·L - 1 左右波动;停留时间增加至90 min 后,出水锌离子浓度迅速下降至4. 4 mg·L - 1 ,并呈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停留时间对混合重金属同时结晶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停留时间10 ~ 60 min 和90 ~ 120 min 2 个阶段。

第1 个阶段,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铜离子去除效果较好,而锌离子去除效果稳定,说明该阶段结晶过程主要通过影响铜离子的结晶来实现其生长的。

第2 个阶段,停留时间增加,出水铜、锌离子含量稳定,且其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均小于第1 阶段。

这种现象产生可能是由于,过饱和度一定时非均相核成速率一定,而停留时间短时进料速度快,晶体生长速率会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而相对增加,但却不能与进料速率同步,造成其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停留时间增加,晶体的成核速率与生长速率相匹配,晶体生长达到最佳状态;停留时间过长,会造成结晶反应器运行效率的下降,不仅如此二次成核会使细晶出现,影响结晶生长的最大粒径。

故诱导结晶反应器存在一个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相匹配的最佳停留时间,本研究选取停留时间90 min 为结晶反应器的最佳停留时间。

2. 4 混合金属废水处理效果及产物形态的研究通过对反应器运行条件的优选,确定诱导结晶反应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为:进水C(Cu2 + ) = 20 mg·L - 1 ,C(Zn2 + ) = 10 mg·L - 1 ,水力负荷40 m3 ·(m2 ·h) - 1 ,投药量2 ∶ 1,停留时间90 min,模拟进水pH 值控制在5. 5 ~ 6. 0 之间。

反应器连续运行40 d,运行效果如图5。

从图5 出水铜离子浓度数据来看,整个处理过程数据较为稳定,在1 ~ 18 d 内出水铜离子含量在总体呈下降趋势;19 ~ 40 d 内出水铜离子浓度稳定在1 ~ 2 mg·L - 1 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