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复习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AE∥B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3:如图,已知AB=AD,AC=AE, D ∠ BAD= ∠ EAC,求证:BC=DE
C E
证明:∵ ∠ BAD= ∠ EAC(已知)
B A
∴ ∠ BAD+ ∠ CAD= ∠ EAC+ ∠ CAD(等式性质)
即∠ BAC= ∠ DAE
∠A有什么关系?如果设∠A为求∠BIC(用α表示).利用上
述关系,计算: (1)当∠A=50°时,求∠BIC;
A
(1) ∠BIC=900+ ∠A/2 D
E
=900+250 I
(2)当∠BIC=130°时,求∠A.
=1150C
B
解: ∠ BIC=1800-(∠ ICB+ ∠ IBC) (2) ∠A=2(∠ BIC-900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
例1:解答下列各题: (1) △ABC中,∠A=370, ∠ C=550,则 ∠B=___8_80 (2) △ABC中, ∠A: ∠B : ∠C=1:2:3, 则△ABC是_直__角__三__角_形__ (3) △ABC中, ∠ A + ∠ B=1050, 2∠ B+∠ C=1650,
2cm,4cm。它的周长是__1_0_cm_____
解:(1)腰为4时,底为5,周长为4+4+5=13cm,腰为 5时,底为4,周长为5+5+4=14cm。(2)腰为2时, 因2+2=4,与三边关系不符,腰为4时,底为2,周长 为4+4+2=10cm
4、如图,在ΔABC,角平分线BD、CE相交与I,则∠BIC与
所以 ∠C=900
∠A=1050- ∠B =600
4、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 小于第三边。
1、已知三条线段a>b>c ,它们要组成三角形需满足的 条件是( D )
A.a=b+c B.a+c>b C.a>b-c D.c>a-b
解:由三边关系知,A错误,B、C一样,大边与小边 之和大于中边不能保证三边关系,D两小边之和大于 大边,能保证三边关系成立。
{ AB=AC(已知) ∠ BAD= ∠CAD(角平分线定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BD C
AD=AD(公共边)
∴△ABD≌ △ACD(SAS)
∴BD= C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即AD平分BC
作业:
B
E
1、如图,AB=AC,BD=CE 求证:AE=AD
2、如图,AB=AC,BD=CD 求证: ∠B AD= ∠CAD
A
A
B
∴∠ D= ∠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练习1:如图,AD=BC,BD=AC
D
C
求证: ∠ A= ∠ B
A
B
例2:如图,AB=AC,AD平分∠ BAC, A
求证:AD⊥BC
证明: 在△ABD中和△ACD中
{ AB=AC(已知) ∠ BAD= ∠CAD(角平分线定义)
BD C
AD=AD(公共边)
∠C=40°,求∠BAD和∠ADC的度数。
A
4、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 )
A.65°
B. 60°
B
D
C
C.55°
D. 45°
结束
5、全等三角形:
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C
D
A
结束
BDC
有一个条件需要证明:
例3:如图,AE=BF,AC=BD,DE=CF 求证:AE∥BF 证明:∵AC=BD(已知)
∴AC+CD=BD+CD(等式性质) 即AD=BC
在△ABD中和△ACD中
{ AE=BF(已知) AD=BC(已证) DE=CF(已知)
E
AC D B F
∴ △ABD ≌ △ACD(SSS)
=1800-(∠ ACB+ ∠ ABC)/2 =1800-(1800- ∠ A)/2 =900+ ∠ A/2
=2(1300-900) =800
作业: 1、如何将一根10cm长的木棒截为两根,使得这两根中 的任意一根都能和长度分别为4cm
2、 △ABC中,已知∠A=2∠B=3∠C,则∠A= °
3、如图,在ΔABC中,AD是角平分线,∠B=70°,
在△ABD中和△ACD中
{ AE=BF(已知) ∠ BAC= ∠ DAE (已证) DE=CF(已知)
∴ △ABD ≌ △ACD(SAS)
(3)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4)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三个条件都不需证明:
例1:如图,AD=BC,BD=AC
D
C
求证: ∠ D= ∠ C
证明: △ABD中和△BAC中
{ AD=BC(已知) BD=AC(已知) AB=BA(公共边) ∴△ABD≌ △BAC(SSS)
第四章:三角形
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 第二课时:全等三角形(1) 第三课时:全等三角形(2)
第四章:三角形
一、认识三角形
1、分类
锐角三角形
按 斜三角形
按
角
钝角三角形
边
分
分
类 直角三角形
类
2、三线 中线
定义:
角平分线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不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高
特点: 3、三内角的关系 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0
则∠ A=__6_0_0 , ∠ B=__4_5_0, ∠ C=___7_5_0
解:(1) ∠B=1800- ∠A- ∠C =1800-370-550 =880
(3) ∠C=1800-(∠A+ ∠B) =1800-1050 =750
2∠B=1650- ∠C=900 ∠B=450
(2)设∠A=x 则∠B=2x ∠C=3x 得:x+2x+3x=1800 x=300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和7cm,第三边的长为 整数厘米,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几个?
解:第三的范围是:7-5和7+5之间,即2和12之间的数 都可以,这样的三角形共有9个。
3、(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cm,5c。它的周 长是_1_3_c_m_或__1_4_c_m__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ABD≌ △ACD(SAS)
∴∠ BAD= ∠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BAD+ ∠CAD=1800(平角定义)
∴ ∠ BAD= ∠CAD=900(等式性质)
∴ AD⊥BC(垂直定义)
练习2:如图,AB=AC,AD平分∠ BAC, A 求证:AD平分BC
证明: 在△ABD中和△ACD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