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没写在工作职责上的事儿,做做无妨。凡是有台能上网的电脑的员工,谁会忙得连网上的新闻和热门视频都没空看呢?与其在网上磨洋工打发时间,不如利用它们做些疑似“拍马屁”的事儿:比如给客户打个赞扬电话,夸他的博客文采好;比如帮热爱唱KTV的老板搜集一些新歌mp3,当然事先要研究他喜欢的风格,别忘了送顶“歌神”的高帽子;比如给即将离职的高管写一首情深意切的十六行诗,歌功颂德之外不经意间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绪——谁知道人家是不是被挖走坐更高的职位了呢?

这些举手投足之劳的小事儿——大部分属于礼节性或是保姆性的,说得难听点,是马屁,是阿谀奉承,说得好听些,是懂事,善解人意,甚至善良勤劳。难道不是吗?作为公司员工,主动与客户维系优质的关系;作为下属,积极为上司分担劳动密集型事务;作为同事,乐于在办公室创建其乐融融的工作氛围。如果业务能力相当,这样的员工不升职,升谁的?

但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常常不是按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老法则来的。恰恰相反,你过于勤劳,就容易致使你的受益人懒惰;你过于善解人意,就会培养别人的贪得无厌。就像溺爱的母亲和被宠坏了的儿子,当儿子终于犯下滔天大罪时,很难说清母亲的过错究竟占几成。

例如“奉陪”的马屁。偶尔的奉陪,谁都碰到过。海外的大领导来访,陪形单影只的领导喝喝酒,聊聊闲话,陪客户泡吧、吃宵夜。但若是叫你天天陪,夜夜陪,陪到一年到头看不到家人,陪到爱人孩子怨声载道,就要对“过度奉陪”亮红灯了。这时候需要思考的是,减少“奉陪”的频率甚至改变“奉陪”的习惯,究竟会给职业带来多少损失?以前我曾经有过一个被外派到上海的老板,那时候很忙,几乎天天加班到**点。第一天上班时,她请我们几个同事去酒吧喝一杯。第二天,又请喝一杯时,我拒绝了,说家里有事。事实证明,她是个公正的老板,单身的她只是没意识到这世界还有比喝一杯更有趣的消遣。那一段工作经历证明,我获得的提升机会一点也不比常陪她喝一杯的人少。而且我还感悟到,距离产生美。出于奉迎的动机而过于频繁地和领导混在一起,会让精明的领导开心之余怀疑你的专业素质。

对领导的错误决策也不能乱拍马屁。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只立不破,并且白纸黑字写在E-mail里是最好的方法。清朝的良臣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折子上写“皇上圣明。臣以为……”也就是前一句拍着皇上的马屁,后一句却在阐明自己的不同意见——注意,他拍的是人的马屁,而不是这个决定的

马屁。这个方法可以效仿。中国历史上的大臣几乎没有不是马屁精的,学一点皮毛,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涉及幕后交易或违规操作的事,就更不能随便迎合了。一些金融机构的中层经理常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大领导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明示或暗示他们放款,而签字的却是中层经理。签,还是不签?很明显,听话的,或许容易升迁,但等到哪一天真的东窗事发,悔不当初已经来不及了。这很像是进入一个职场赌局,高风险,高收益,很可能做10次都没事,但一旦失手,全盘皆输。我不是这样的赌徒,但愿你也不是。

当听到说某个人是靠拍马屁发财的,我们往往便会对他投以不屑眼光,认为他一定是个无用之徒。不是吗,有本事又怎用拍人马屁?不过,要是有真本事的人拍马屁,那会多精彩。
我们认为拍马屁肉麻、下流、不要脸,这其实和马屁本身无关。问题是出在拍马屁的人身上。肉麻、下流、不要脸的人,不管他做什么事都会是肉麻、下流、不要脸的,那又岂只是拍马屁而已?
马屁怎么会无用?连上帝都要我们每日赞颂、膜拜,更要看你祷告时是否诚心。用诚心的祷告去拍马屁,那马屁还是马屁吗?真诚已将马屁变成赞美了。最高境界的赞美是让被你赞美的人不知道你是在赞美他。最高境界的马屁是让你赞美的人全心全意相信你的赞美。
我们都不甘心只是活在真实中,因为太多的真实会令人透不过气来。为了让自己好过,我们都选择活在真实和梦幻中。唤醒我们的实质潜能的是梦幻。
只有选择成功的人,才会懂得踏上成功之路。不是成功了,才会感觉到什么叫成功;选择成功的人是先有了成功的感觉,才能激发他走向成功的。当还没有留意到他们时,成功的人早已经知道自己是非池中之物了。人的潜质便好像山中的羊群,而人的精神面貌便是牧羊人。听到牧羊人的呼唤,羊群才会从山中走出来。牧羊人的呼唤就是对自己不断的自我激励——有时一些梦想成真的胡说。我们奋力做人,最后真的梦境成真了。自我胡说是自我不停的安慰,是在拼搏中的人夜阑人静时的精神支柱。有时人是要活在梦里的,因为现在现实中不断拼搏来得太疲倦了。是梦境引发的激情、启示的信念,激发出超乎现实的斗志,令我们充满信心地奋力纵身一跳,飞跃梦境中的深渊,捉摸到真实的成果。没有什么比梦境成真带来的亢奋来得更过瘾。最高境界的拍马屁,是令对方有梦境成真的感觉——尽管那只是刹那的亢奋。
拍马屁高手的本领,能揣摩到别人梦境里的“真实”在哪里,在恰倒好处的关头给它轻轻一拍,令他

顿然感到梦境成真的亢奋。在那一刹那,你已经成为他的知已了。
拍马屁高手看准了你的梦想,当你的梦想还未成真便已亢奋。更高境界的拍马屁高手,会替对方编织一个梦境,将对方放进这梦境里。这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马屁又岂可替你解答这个问题?



“你做的企划非常棒,对我很有启发”,甚至是一句“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鼓励,都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注,无形中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电视里,职场专家在高谈阔论:“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


“哼,马屁精!”我的朋友A一脸不屑,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耍嘴皮子!”也难怪,自打进了职场,A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耿耿于怀——办公室里吃劲儿的活儿都是她干的,可领导却偏偏青睐另一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不就因为他会拍马屁吗!”A愤愤不平。



而B恰好相反。作为外企中层,他正在体验被下属赞美的奇妙感觉。前些天的一次会议发言之后,他手底下的那帮小美女一下子围拢过来:“老大,你讲得太棒了!”“就是,真给咱们部门长脸!”“下回有机会教我们两招!”……B连连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心里还是忍不住乐开了花。



是啊,那些溢美之词确实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


《武林外传》里也在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为了鼓励小郭干活,同事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一样——


秀才说:“帮我把这双鞋洗了吧,顺便把鞋底儿重新纳一下。你是最棒的!”


大嘴说:“帮我把这苞米搓了,顺便磨成面。你行,你不是一般人。”


小贝抱来要洗的被子还不忘搭上句好话:“谢谢你啊,全靠你了!”


在这样的“马屁”面前,不仅仅是小郭,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了。


曾经看到过一个消息说,在日本,两名大学生毕业后成立了“奉承恭维公司”,专门提供“奉承恭维服务”。他们用尽一切美丽言辞称赞过路人,让对方心花怒放,而后收费,一分钟费用100日元。据说,生意相当火爆。



其实,当面赞扬他人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从“气色不错”到“这个发型很适合你”,或者“你做的企划非常棒,对我很有启发”,甚至是一句“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鼓励,都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注,无形中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白领黑皮书:拍马屁黑带

自幼受中国章回小说的影响,大一点又有《读者文摘》杂志的洗脑,根深蒂固地以为拍马屁是无耻小人的行为,是有真材实料的君子所不为。在读书、工作时一直坚持这

一价值观,但每每碰壁,经常因为不耻于拍马屁,不想拍马屁,或不懂拍马屁而导致灰头土脸。
在几十年血和泪的教训之后,终于明白拍马屁的不一定是坏人,不拍马屁的也不一定是实干家。在职场,除非你是鬼才或是天才,自己是自己的老板,否则,马屁还是要多少拍一下的。就像大家对钱的评述一样,拍马屁不是万能的,但不拍马屁是万万不能的。
迪伦·琼斯的《绅士的准则》里的第一章第一节,标题就是如何讨好你的老板(How to suck up your boss),对拍马术作出教导,包括“赞赏你的老板,告诉他你认为他在搞定生意,对付客户,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有多棒。”还有“告诉他你喜欢他的外套,如果你认为他的新领结或运动鞋,或荧光涂层的套装不怎么样,那就让别人去告诉他。”最后,“他的玩笑总是好笑的”等等多达三十条,用了三页的篇幅。
这是英国人给全球绅士们的马屁准则,比起咱们有着深厚马屁文化历史积淀的中华大国,像这样称赞老板的手段和服饰,抑或是在他讲笑话时傻笑,纯属小花样小手段;比起我最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简直是太小儿科了!如果拍马屁像跆拳道一样分级别的话,这顶多就只是一初级白带。
我曾就职于某国企。在这个从事电子商务、不到两百人的公司组织架构名单里,赫然有一个三人的部门,名曰摄影部。该部门在公司成立大会上就崭露头角,之后更是频频与我的市场部门密切合作。这个拥有两套专业摄影器材加一套堪比电视台设备的专业摄像机、只有三人的全职团队乃是总裁助理奇思妙想的产物。他们的工作是时时跟着老板,包括招人面试,谈判巡视,更不用说会议颁奖等等,乃是助理先生用来一刻不拉地记录总裁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漏掉他为公司辛勤工作的每一个里程碑”的超级马屁班底。


一直以为这是拍马屁的行业“最佳案例”。直到上个月,才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某公司的老板一向自我感觉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兼文学家,时时在媒体上撰文,在公司员工会、客户答谢会和各种party上发表演讲,阐述他的经营理念或人生哲学。该老板下属中的一个“知识分子”,深谙拍马屁精髓,同时精准地体察了老板的喜好。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老板的言论和文章编辑成书,把老板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兼文学家之路推进了一步。厚厚三大本,精装书壳,还用一个烫金的书套装起,除了颜色,跟精装的毛主席语录区别不大。更绝的是,这一套三册的老板语录,不止公司内部人手一册,更被用来作为公司礼物发放给所有客户和朋友,堪称拍马屁黑带!自恋的高手遇到了拍马的

高手,实在是相得益彰,一时瑜亮。
四年前在美国曾与当地一家高科技生物企业创始人晤谈,这个白手起家,几经沉浮,当时是几十亿身家的企业家给出了几个忠告,其中一个至今依然深刻:人的职位越高,从下属那里听到的好话愈多,真话愈少,如果当一个人以为自己是天下唯一正确、唯一聪明的人的时候,这个人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所以对拍马者,态度可以很简单:想拍就拍,不想拍就不拍,只要你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就好。也可以说成:我有权不拍,但誓死捍卫你拍的权利。
但被拍的就不一样了,如果你是那匹被又吹又拍、自我感觉无限良好的大马,倘若一日行差踏错,从高层摔下,拍马之人大概早作鸟兽散,不会在下面接着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