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土地未批先占 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1、案例中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局的土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危害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居民饮水问题:一个煤场需要打井五、六个,这么多的煤场会从居民那里取水,而他们人和牲畜不但饮水会是问题,水的纯净度也是问题。

②环境污染:粉尘污染。

③生存问题:一亩地给村民补偿12000元,这个补偿数目,可能都不够煤老板和部分领导一吨饭的开支,而它却作为农民以后生存的依靠。

④土地问题:地方政府带头破坏社会公正,非法占用耕地、草地、林地,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导致了耕地退化。

2、案例中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的根源是什么?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案例中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

答:⑴内在驱动力的根源:

①地方政府“内部效应”:

政府部门在管理活动过程中,背离公共利益,而谋求内部私利,造成政府失灵。土地被征用是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永久占用,原本属于农民的大片林地也被村委会和乡政府一并出卖,相关负责人涉嫌低买高卖赚差价。

②寻租活动:

据了解,在xxx煤炭物流交易中心成立之前,该片区域就存在部分乱象。在2009年5月,所在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就下发一份《关于限期整顿xxxx、xxx煤炭市场的通知》“在2009年底前,对xxxxxxxx公路两侧无证非法煤炭经营摊点必须进行彻底清理取缔。清理取缔要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避免走过场。”

通知要求,这两侧的煤炭市场进行重新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成环保、高效的煤炭物流园区。而就在当年5月,xxxxxx在沙尔营启动了煤炭物流交易中心,力图打造集煤炭集运、洗选加工及外运销售的大型物流中心。

在此“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乱占滥用耕地的冲动。由于按照2009年旧的土地规划是不符合的,地方相关的运作系统,就以“临时征地”进行处理,先行征用,再等待新的规划下批。在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出台之前,用“以租代征”的手段非法占用了耕地。

⑵从制度上:

①建立健全土地法律体系,使土地管理有法可依;

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村务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③建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集体管理机制;

④建立更加有力度的土地违法行为惩处制度,鞭策地方政府依法办事,及时纠正土地市场失灵和扭曲,消除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3、如何建立良好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于土地管理的互动合作关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有利于管理目标和公共决策的贯彻执行。否则,反之。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需要按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以合理的税收制度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同时,尽量使事权与财权对等。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合作模式,并使之制度化。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模式是谈判磋商和等级命令。

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能够有效地促进各地方和中央政府官员为公共利益协同行动。

4、如何在土地利用管理过程中进行全程实时监督并建立有效防御机制?

除了用常规方法对土地管理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外,强调应用:“3S”技术,建立土地调查、监测体系。在对土地资源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监测系统,跟踪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决策执行情况,再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反馈给管理决策层,协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加强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公共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减少公共决策失误的几率。建立健全土地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组建强有力的执法队伍。保障土地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向地方派驻土地督察专员,监督土地执法行为,严肃查处土地方面的违法案件。

5、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关于土地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化水平?

成立由市长牵头,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市公安局、检察院、民政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参加的专项工作组,不定期督查对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督办群众对上级部门整改意见落实执行情况。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农民诉求,督促指导整改工作,直至所有问题解决。

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研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答复解决。同时,对已查清的问题,向群众进行了通报和公示,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查实的违纪问题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严肃处理,涉嫌违法问题由司法依法查处,在群众反映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工作组不撤离。督促指导村委班子规范村务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村务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集体管理机制。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主要包括:第一,准确收集土地利用信息。信息是作出决策、执行、评估和监测的依据,必须收集、传递、整理和应用准确、可靠、全面、系统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第二,科学预测后果。科学的预测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之一,不预测后果的决策是盲目的决策。第三,遵循基本程序,就是提出目标、分析界定问题、设计方案、预测效果、作出抉择。第四,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管理决策执行情况,再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反馈给管理决策层,协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五,符合法律规定,建立专门的法律审查程序。第六,考虑可行性,充分考虑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具备可操作性。第七,互动反馈调整。决策者要跟专家以及社会群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广泛地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决策需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执行过程中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

6、基于从严执法的角度对于土地违法行为的惩治建议?

⑴在打击土地违法行为中,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必须采取罪严厉的手段依法追究违法者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土地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选择影响面大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依法处理,以达到以案说法,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⑵“分罪”立法:即将原罪重构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非法破坏农用地罪”;通过适当提高法定最高刑的幅度,增加附加刑及非刑罚方法,进一步完善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刑罚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