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饮茶习俗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 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
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成都盖碗茶
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 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
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一是净具:用温水 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二是置茶:用盖碗 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 以及上等常为3—5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 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四是闻 香: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 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五是品饮:用左 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 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云 南 白 族 三 道 茶 : 一 苦 , 二 甜 , 三 回 味 。
大理绿茶+ 开水 生姜、红糖水+ 核桃、乳扇 、蜂蜜 生姜、甘草、桂皮、花椒 + 蜂蜜
(清苦茶) (甜茶) (回味茶)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 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 ,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姜片待煮好的茶汤倾 入盅内八分满为止。这样沏成的茶,甜中带香,甚是 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 ,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 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 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汤容量通常为六、 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 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 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 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 苦后甜的哲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 1)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 油茶。倒茶时,茶壶要轻轻摇晃几次,使茶油匀称,壶底不能 高过桌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刚倒下的酥油茶,客人不能马 上喝,先和主人聊天。 2) 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面前时,客人端起碗来, 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灵。饮茶不 能太急太快,不能一饮到底,留一半左右,等主人添上再喝。 3) 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 一般以喝三碗为吉利,不能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 满。热情的主人总会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如果客人不想再喝, 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客 人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 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2.白族的三道茶
• 第一道茶,称之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 烧开。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 。待罐烤热后,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 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 啪啪”作响,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 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烘烤、 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 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而谓之苦茶,通常只 有半杯,一饮而尽。 • 寓意是“做人要能吃苦,或有吃苦的准备,在人 生的道路上,往往是历经各种磨难,才能成就大 业。”
北京,身处皇城根下,任何东西都沾染着大气,天生就有一股富贵 含在里头。老舍茶馆泡了十多年的茶汤,与其他省份的茶楼相比,总是 显得如此雍容华贵。大红的灯笼挂成串,舞台上锣鼓震天响,京剧唱罢 相声接台,直来直往。在这里喝茶,服务员都好为人师,说起茶文化是 如数家珍: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花茶要用盖碗、喝铁观音要用功夫茶 具,丝毫含糊不得。作为茶客,也乐得听一番妙趣横生的讲解。喝茶能 喝出各地的文化来,手中的一杯茶,冲泡起来的都是当地的民俗民风。
饮带咽者,称之为“喝”。
吃:倘若连茶带水一起咀嚼咽下,称之为“吃”。
汉族的清饮
• • • • • 杭州品龙井 潮汕啜乌龙 成都盖碗茶 北京的大碗茶 闽台婚俗中的“茶礼”
北京的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这种 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 更是名闻迩遐。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 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一碗,随便饮喝, 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颇有“野味”, 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 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 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二)少数民族的茶俗 1.藏族酥油茶
•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 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 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 干旱,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 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 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
杭州茶馆,喝的是精致文化 “青梁湖山供慧眼,藤索茗话契禅心”,西湖边上的 青藤茶馆,已成为杭州上千家茶馆的代表。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的建筑风格,木圈椅、红缎面、吊兰悠长地从身边滑 落。最为惊艳的是处处可见的木雕饰品,可叹是“天下之 首”的东阳木雕,把“古色古香”发挥到极致。
源自文库
潮汕的茶,喝的是茶道文化 潮汕“工夫茶”,名扬海内外。
•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
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 “定茶”,同房合 欢见面时的“合茶”。

在旧社会,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 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 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 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 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 举止,姑娘也暗将未 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到女家“送定”(定亲) 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 ,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 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 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 女家 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 鸡蛋)。
• 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对生活 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寓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3.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
• 奶茶也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在新疆 ,无论是天山北麓的辽阔草原,还是南疆塔里木 盆地的绿洲,每个阿吾勒的毡房和乡村小镇的农 舍,都散发着奶茶的浓香。在当地有“无茶则病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这 里冬季寒冷,夏季干热,牧区和高寒农区肉食较 多,蔬菜很少,奶茶可帮消化,可驱寒、解渴。
工夫茶从选茶、泡茶功夫到茶具,
都是十分考究的。用水取自山泉, 榄核为炭火,用小炉煮开的水甘 甜醇美,味道醇正。茶叶以乌龙、 铁观音等为上乘。茶具是一套精
美的工艺品,茶缸、“孟臣罐”
和三只薄如纸、声如磬的小巧玲 珑茶杯,还有茶叶罐和水孟配套, 故潮汕人素有“茶三酒四”之说。
闽台婚俗中的“茶礼”
•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 有“订亲茶”的记载。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 》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 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与茶有关的婚俗, 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中国茶馆之“四大茶门”
中国人上茶馆喝茶可谓历史悠
久,四大“茶门”的说法就是 对那些茶馆风气较为盛行的城 市的简称。如今,如果要在中 国找出茶楼文化最为盛行的城
市. 东杭州,西成都,南潮汕,
北北京,这四大城市的茶馆茶 楼文化应该是得到较多认可的。
北京的茶楼,喝的是贵气文化
中国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茶 为 万 病 之 药
(一)汉族的清饮 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分;古人饮茶重在“ 品”;近代饮茶多为“喝”;至于“吃”,则为数不多,区域
不广。
品: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和欣赏茶汤、茶姿 为目的,自娱自乐者,称之为“品”。凡品茶者,要细品缓啜 ,“三口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 。 喝:若以清凉解渴为目的,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
潮汕啜乌龙
在闽南及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 女老少,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啜乌龙茶很有讲究, 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
谓之“烹茶四宝”。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
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 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 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接着用拇指和食 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 在口中迥旋品味,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口 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两 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 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 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 啜乌龙茶,都“不亦乐乎”!
•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 ,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 敬请来客, 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 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 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 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 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 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 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 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 征。
成都茶馆,喝的是平民文化
成都人享受生活容易较上真劲,
比起扬州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成都人 喝茶,那才叫真正的“龙门阵、大碗
茶”,不怎么讲究茶的品质,也不讲
究喝茶的环境。大树阴处,凉棚底下, 随随便便摆上桌凳,就可以喝上茶, 追求的是喝茶之外的生活状态。唯独 用长嘴茶壶倒茶的技法,样式繁多, 有很多个门派,“峨嵋”、“青城” 等等,一直也是难分高下的。
羊城早市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 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广州人品茶大都 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 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 饮早茶谓吃早茶。
吃早茶是汉族名茶加美点的另一种清饮艺术,人们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当场点茶,品味传统香茗; 又可按自己的口胃,要上几款精美清淡小点,如此 吃来,更加津津有味。 如今在华南一带,除了吃早茶,还有吃午茶、吃晚 茶的,把这种吃茶方式看作是充实生活和社交联谊 的一种手段。
4.土家族的擂茶
• 擂茶,又名三生汤,也称打油茶,三生是指生茶叶、生姜、生米仁三 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
• 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 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 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 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 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 瓷器)擂成粉末后,加上捣碎的熟花生、芝麻后加上一点 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 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 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 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 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
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
同吃饭一样重要。

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 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 •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经搅拌冷却后凝 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一般选用的是 紧压茶中的康砖、茯砖或金尖等。
• 制作方法: • 先将紧压茶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20-30分钟,再滤 去茶渣,把茶汤注入长圆形的打茶筒内。 • 同时,再加入适量酥油,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 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松子仁 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等。 • 接着,用木杵(chu)在圆筒内上下抽打,根据藏族 经验,当抽打时打茶筒内发出的声音由 "咣铛,咣 铛"转为"嚓,嚓"时,表明茶汤和佐料已混为一体 ,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随即将酥油茶倒入茶瓶待 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