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区情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虹口区区情分析

虹口区简介:

虹口,因虹口港而得名,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南隔黄浦江、苏州河,与浦东新区、黄浦区相望,西与闸北区相连,东与杨浦区相邻,北与宝山区相接,位于市区东北部通向市中心的必经之途,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称誉虹口为“风水宝地”。全区面积23.48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78.11万人。虹口区下辖8个街道。区内交通便捷,内环线、中环线横贯区域,轨道交通3号线(轻轨明珠线)、4号线、8号线、10号线、12号线等穿越区境,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正在建设中的虹口足球场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上海东北部最大的地铁和公交换乘中心。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虹口区区内河道蜿蜒,黄浦江的支流俞泾浦、沙泾港、虹口港环流经过区境,全长17公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境内原为东海之滨的滩地,多河道港汊,历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条,迄今留存的有黄浦江、吴淞江和以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浦为主的虹口港水系河流15条。黄浦江的一支经虹口港、俞泾港、沙泾港再流入虹口港,汇入黄浦江,全长21公里,环虹口自成一体,是独有的旅游资源。虹口区位于上海市区的东北部,全区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南隔黄浦江、苏州河与浦东新区、黄浦区相望,东与杨浦区相邻,西与闸北区相连,北与宝山区相接。虹口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区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

生物资源: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人工栽培的树木,主要分布在郊县林场、市区的公园和道路两旁。动物资源主要是畜禽品种,野生动物种类已十分稀少。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77属226种,其中淡水鱼 171种,海水鱼55种。

矿产资源: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 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二、技术条件

虹口区教育优先发展。依法保障教育事业投入,“十五”时期区财政投入教育经费24.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了53%。教育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华东师大一附中新校舍正式启用。完成一批中小学教学楼改扩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广小学小班化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复兴、华东

师大一附中、北郊和上外附中4所高中被列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素质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加强科技工作。贯彻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构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申茂科技大厦孵化基地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园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城区”考核。获得国家创新基金和市级种子资金项目48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项目66项,科技企业专利数2567项。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创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6所、科普居委会20个。发展卫生事业。全面完成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健康城区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成功抗击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通过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复核评估。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医疗机构改革,完成曲阳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转制。“十五”时期,年人均预防保健经费由8元增加到20元。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积极探索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新建社区健身苑(点)244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地4处,连续四年获“全国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竞技体育成果丰硕,我区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连续四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民防、保密、档案、外事等工作取得新成绩。首先,虹口区城区功能明显提升。以航运服务功能为引领,全面提升商务商业、文化休闲、和谐居住功能。航运服务软环境不断完善,邮轮经济繁荣发展,航运服务业集聚和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区级财政收入达到52.9亿元,年均增长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能级和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航运服务业、知识服务业、商贸旅游文化休闲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四大产业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总量的75%以上。再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加强。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格局,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科技创业园区,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同时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虹口足球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完成便捷畅通的区域道路骨干网络建设,完善电力、电信、水、煤气等市政设施,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区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建设功能性公共信息平台,不断提高城区信息化水平。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各类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建成上海市文明城区。

三、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上海市虹口区的公交交通,其线路、车辆、载客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虹口区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共有47个客运站,长途班线1611条,可抵达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