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方案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文件目录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第二章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第三章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
第四章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第五章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第六章消防设计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1.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泸州市叙永县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红线图;
3.泸州市叙永县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书;
4.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一)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 50016-2014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二)根据泸州市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
1.建筑间距及后退用地红线距离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的有关要求。
2.其余规划要求符合该区域总体规划要求。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龙凤乡头塘村二社。
本地块东北侧为铁路干线。
2.项目定位
本次项目为生产区的(二期)深加工车间二。
3.建设规模
规划总建筑面积为9136.99m2。
4..设计使用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二】总平面布局:
本次规划为一栋深加工车间,整个布局沿街形成展现丰富的层次,也能使空间及建筑形体更加流畅自然,提高现代工业建筑的档次与使用效率,并方便管理。
【三】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现代主义手法,力求简洁明快,注重表现建筑的体量感,厂区的整体性。
在型态上庄重大气而不失现代气息。
建筑外墙大部分采用与一期已建建筑相同的材质,以达到统一的风格。
【四】道路系统及停车设施:
根据分析,已建厂区设置了两个人车出入口。
交通组织上采用了人车分流的
模式,形成便捷的外部交通及厂区内部环境。
车行道及物流进入厂区后即沿周边环行,以便服务各栋厂房。
二、技术经济指标
(二期拟建)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条件
1.本工程设计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2012年版)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拟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本工程均为丙类建筑。
3.根据建筑结构破坏的后果严重程度,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乙级。
4.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本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5.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值: W0=0.30kN/m2(50年一遇); W0=0.35kN/m2(100年一遇);
地面粗糙度:B类
风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Z高度风振系数等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采用。
6.使用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屋面:0.5 kN/m2
其它荷载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
二、结构方案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龙凤乡头塘村二社。
本次项目为(二期)深加工车间二
1.上部结构:
结构型式单层轻型门式钢结构。
抗震等级为四级。
2.地基与基础:
待建设方提供地勘报告后确定。
第三章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及当地有关规范、技术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2.四川当地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3.上级部门批准的文件及业主提供的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有关资料。
4.建筑专业及其它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设计范围:
1.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
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3.本设计包括:
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三.给水系统:(一).水源: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0.30MPa。
本工程从市政道路上引两根DN200给水管入小区,并在小区成环,满足小区内室外给水、室外消防用水需求。
(二).用水量:
1.用水量定额:
本次项目为生产区的(二期)深加工车间二,生活给水从前期接入,本子项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0.368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1.08m3/h。
2.系统简介:
(1)小区供水方式为: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2)根据用水性质不同分设水表计量。
四.排水系统:
1.排水量
本次项目生活污水排水排入前期管网,本子项最高日生活排水量:9.33m3/d,最大时生活排水量:0.972m3/h。
2. 本小区室内、外排水系统均采用雨、污分流制。
生活污水收集后通过区域管道汇
集后排入周边规划道路上的市政预留污水检查井,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
室外场地、车道雨水经汇集排入室外雨水管网,最终排向市政雨水管网。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增大排水坡度,以免堵塞
3.本小区室内污废水采用分流制。
4. 屋面雨水、阳台雨水、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收集排放,阳台排水采用间接排水形式。
5.地面以下用水点均设置集水坑,收集的污、废水由潜水泵排至室外,潜水泵启停由液位自动控制。
五.雨水系统:
1.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2.室外采用有组织排水系统,在道路两旁设置雨水口收集雨水,进入室外雨水管道,经管道汇总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本工程室外雨水系统降雨强度采用四川省泸州市城市50年重现期降雨强度(q=320.97L/s*ha)设计,地面集水时间t=20min,径流系数为0.65.经计算本工程雨水量为1518.01L/s。
六.管材及接口:
1.生产给水管:小区室外供水环管采用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PN=1.60MPa)时,电熔连接,生产给水采用建筑给水聚丙烯管PP-R,热熔连接,采用S5级(PN=1.25MPa)。
2.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mm采用丝扣连接,DN≥100mm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3.室内雨水、污水、废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胶粘剂粘接。
4.外露的雨水、阳台排水、空调冷凝水排水管道均采用防紫外线型UPVC管,承插连接。
5.室外污废水与雨水管道采用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砂垫层基础。
七.消防给水系统:
1. 消防标准:本厂区内各栋建筑均为多层建筑,丁类,以此进行消防系统设计,室
内设置轻便消防水龙给水系统,室外设置消火栓系统。
2.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按最大消防高层计)
3.室外消防:
该小区分别从市政管网引入2根DN200给水管,在区域内呈环状布置, 供水压力≥
0.30MPa,供室外消火栓用水。
室外消火栓按小于120米间距布置,保护半径
按150米计。
4.灭火器配置:每层在适当位置处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5.管材及接口:室内消防管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
DN<100mm者采用丝扣连接,DN≥100mm者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室外埋地消防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柔性
胶圈承插连接。
八.节水节能措施:
1.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
2. 各用水部门分别计量,每单位设单独水表。
九.环境保护措施:
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
2.泵组采用隔振基础;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3.室内污、废水分流,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十.卫生防疫措施:
1.市政给水直接接入给水设备,防止二次污染水质。
2.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伸顶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
3.室内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低于50mm。
第四章电气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
(1)见第一节建筑部分描述。
(2)各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二.设计标准规范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T16-200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三.设计内容
(1)低压配电系统
(2)电力及照明系统
(3)防雷接地系统
四.电力负荷及负荷级别
1、正常电力负荷
该项目由生产区和生活区组成。
总建筑面积为60155.39 m 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9372.30m 2。
本工程用电设备负荷等级:消防、客梯、安防为二级,其它按三级配电。
(2)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采用建筑面积指标法:
地上按60W/m2, 负荷容量为3000kW,地下按10W/m2, 负荷容量为150kW。
2、备用电源
采用一台3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设在车间内。
3.该工程在高压端设计量装置。
4.消防用电设备由专用的馈电回路采用阻燃电缆供电,在末端采双电源切换。
五.照明设计
光源: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
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应在2500K~5000K之间。
六.防雷接地设计
1.本工程所有单体均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均按三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防。
2.每栋屋面设接闪器,利用钢筋混凝土内两根纵钢作为接地引下线,各栋单体共用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及设人工接地体。
3.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
4.建筑物应作总体电位联结。
有淋浴的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七.电话系统
本工程在车间内设弱电机房,采用一路市政电话电缆引至弱电机房总分线箱,再由总分线箱分别引至各单体分线箱。
八.有线电视系统
就近从有线电视网络,引一路光纤线路至车间弱电机房,在弱电机房内设总前端箱,再由总前端箱分别引至各单体前端箱。
九.数据网络系统
就近从数据网络系统,引一路光纤线路至地下室弱电机房,在弱电机房内设总数据交换机,再由总交换机分别引至各单体交换机。
十.监控系统
监控主机设在消防控制室,在地下车库、各单体主要出入口及重点部位设监点。
十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
1.由于该项目生产用房均为丁类用房,根据规范生产用房火灾自动报警按二级保
护设计,采用集中报警设备,消防控制室设在车间内。
2.系统组成:
1)系统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火灾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电梯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系统;CRT系统2)本工程的报警总线、消防24V电源线、消防对讲电话线路等由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器引出,通过穿防火金属线槽保护引至本子项各防火分区及楼栋。
3)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可燃气体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水流指示器、信号阀以及湿式报警阀的动作信号,并通过信号总线反应给.火灾报警控制器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设计,
任一点断线不应影响系统报警。
2)探测器:柴油发电机房设置感温探测器,其余电气设备房及公共场所设置感烟
探测器。
3)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m;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或条形送风口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5m;与嵌入式扬声器的
净距应大于0.1m;与自动喷淋头的净距应大于0.3m;与墙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
4.消防联动控制:
在消防控制室,对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消防补风机可通过多线制联动控制台上通过硬线手动/自动控制,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1)消火栓泵控制:
消火栓按钮动作后,直接启动消火栓泵,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报警部位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2)正压送风机及排烟风机的控制:
由消防控制室多线制联动控制台自动或手动控制正压送风机的启停,具体控制要求详设施。
(3)非消防电源控制:
非消防电源在一层变配电房相应回路装设分励脱扣器,可由消防控制室在火灾确认后控制断开相关的非消防电源。
(4)防火卷帘控制:
本子项设置的防火卷帘均为防火分隔用,采用一次降落方式,当卷帘两侧探测器,任一侧动作后,应联动该防火卷帘直接下降至底。
并将卷帘门关闭信号反馈到消防控制室. 卷帘门两侧设就地
控制按钮,底距地1.5m,并设玻璃罩保护. 卷帘门下降时,门两侧顶部应有声、光警报装置。
卷帘门设置熔片装置及断电后的手动装置。
(5)电梯控制:
1)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室发指令,强制电梯降首层后,监控切断非消防电
梯电源.
2)一层消防梯门边设有打碎玻璃按钮和钥匙开关(由电梯厂家和施工安装单
位配合实现),供消防人员紧急救火时使用,
3)根据火灾情况及场所,由消防控制室发出指令,指挥电梯按消防程序运行。
钥匙开关具有优先控制权。
4)消防电梯轿厢内设置消防专用电话,井道内采用电梯专用电缆。
5)上述各功能均由电梯厂商负责实现。
5.消防广播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机组采用定压(120V)式输出。
火灾应急广播按防火分区分路,每个防火分区一路,由切换模块选择。
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火灾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当某一防火分区火灾时,应接通该区域及相邻防火分区消防广播,同时,启动该着火区附属主楼的声光报警系统,引导疏散。
6.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
三种控制方式的动作程序如下:
1)自动控制:
每个保护区内部均设置感烟探测器及感温探测器。
当保护区域内,任一探测器动作后,设在该保护区域内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将实现预警动作,提醒人员
注意,当保护区域连续有二次及以上报警信息后,声光报警器应由预警变换为火警状态,保护区域内人员应在30s内疏散出气体灭火区域,同时关闭服务该房间的送排风机.电动风口以及门窗(本工程设备房门为常闭式),气体灭火控制盘将控打开气体灭火柜内的电磁阀,释放气体进行灭火,柜内压力开关动作信号应返回消防控制室。
在打开灭火系统电磁阀同时,应驱动保护区域门外上的喷洒指示灯,提醒人员注意,避免进入。
2)手动控制:
手动控制,实际上是通过电气方式的手动控制。
在灭火控制盘或紧急启停按钮上进行启动操作,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释放气体。
3)应急控制:
即现场人员,在确认火灾发生或确认火情误报时,现场采取的紧急启停控制。
该控制可通过柜体控制盘或保护区外的紧急启停按钮实现.
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专用气体灭火多线控制盘控制,气体灭火多线控制盘设置在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应能够接收到系统的一级报警,二级报警、手/自动、故障、喷气五种信号。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每回路地址编码总数应留15%~20%。
7.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
本子项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线路由消防控制室引来,除在各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插孔外,在消防控制室、变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排烟机
房、消防补风机房等重要消防场所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分机,专用对讲电
话分机底距地1.5m。
8.电源及接地:
(1)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设自动切换装置。
消防控
制室设备还要求设置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此电源设备由设备承包商负责提供。
(2)消防系统接地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第五章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7.《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8.建设单位提供的使用功能要求及有关文件
二.设计范围:
1、空调设计
2、通风设计
3、防排烟设计
4、节能、环境、卫生设计
三.空调设计:
1、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四川,成都)
冬季室外采暖计算干球温度:2.8 ℃
冬季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 ℃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 ℃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84%
夏季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8.6 ℃
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1.9 ℃
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 ℃
夏季室外通风计算相对湿度:70%
2)室内设计参数
2.空调系统
考虑到建筑规模、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空调采
用直流变频空调系统(VRV)。
每栋搂设一个或多个空调系统,以便于独立运行和管理。
VRV室外机布置在屋面。
3.冷媒管系统
直流变频空调系统室内外机组间通过气液铜管连接,夏季工况下制冷剂在室内机组蒸发吸收室内热量,通过铜管至室外机组压缩机压缩,经风冷冷凝器冷却散发热量,节流后再回到室内机,如此循环,达到调节室内温湿度之目的。
冬季工况则相反。
4.空调末端形式和气流组织
室内采用四面出风或两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
与空调系统相对应,每个区域单独设置新风系统。
5.空调控制
变频多联空调器自带控制系统:如室内温度设定、定时设置、故障指示以及数据查询等。
各空调房间设线控开关或遥控开关。
五、通风设计
1.按防火分区设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
排风量按换气次数6次/小时计算,
排风计算层高按3m计算。
利用车道自然进风。
2.变配电房设机械送排风系统,通风量按热平衡计算。
3.柴油发电机房及储油间设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排风量按换气次数6次/小时计算。
储油间油箱设接至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顶设带阻火器的呼吸阀。
4.水泵房等其它设备用房设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
排风量按换气次数5次/小时
计算。
5.所有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系统。
排风量按换气次数15次/小时计算。
6.气体灭火后排废气系统
设气体灭火的房间设置气体灭火后排废气系统,排风量按照换气次数5次/
小时计算,系统可以和平时排风系统合用,在室内便于操作的位置均设置启停按钮。
第六章消防设计
一、消防车道的设计
用地周边道路满足环形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
二、单体建筑消防设计
单体建筑高度:≤24米。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每个防火分区需设两个出入口,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三、消防给水
本工程设室内轻便消防水龙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
该厂区分别从市政管网引入2根DN200给水管,在区域内呈环状布置, 供水压力≥0.30MPa,供室外消火栓用水。
四、防排烟
1.排烟设计
1)按防烟分区设机械排烟系统。
排烟换气次数按6次/小时计算;排烟计算层高为
实际层高。
利用车道及进风井自然补风。
排烟排风合用管路系统及风机,风机采用双速风机;补风与平时送风
合用管路系统及风机。
2)地上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系统负担单个防烟分区时,排烟量按其面积每平方60m3/h计算;负担多个防烟分区时,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每平方120m3/h计算。
2、防烟设计
1)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前室不送风),加压风机设于屋面,送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
2)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合用前室、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加压风机设于屋面,送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
3.防火措施
风道穿越防火墙、机房等重要房间及垂直风道与每层水平风道交接处设置防火阀,通风空调风管防火阀关闭温度为70℃,排烟管道防火阀关闭温度为280℃。
排烟风机入口设280℃常闭排烟防火阀且与风机联锁。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需穿越有火灾危险的房间或走道,进入楼梯间或前室,或穿越火墙时,在防火墙处设置280℃关闭的防火阀,并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的防火材料包裹。
第七章环境保护
本工程为建筑,其使用性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针对排污、噪声等采取了技术
措施,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及满足环境保护之要求。
1.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放,生产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汇集排入雨水管网。
2.直流变频空调系统采用环保冷媒。
3.落地风机设减震垫减震,吊装设备均设减震吊架;设备进出口设软接隔震,风
机进出口设消声器消声。
4.在布置各个新风进口和废气排放口位置时,须考虑风向以防止废气回流,同时
有关废气的排放口尽量安排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排放,以利于扩散因而减低对外围环境的污染。
5.柴油发电机烟气经竖井排至屋面排放。
6.所有地下室出地面风井,控制一层百叶处风速不超过3m/s,以避免产生二次噪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