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恩、感恩、报恩、施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恩、感恩、报恩、施恩

——小学语文感恩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浙江省永康市实验学校倪静川

【摘要】感恩,是人类最需要的精神品质,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友好、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教育的点拨。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资源知恩报恩施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现在,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着被丢弃的严重局面。近几年发生的“徐力事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马家爵事件”、“学生弑师”等恶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场社会性的道德危机:青少年儿童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感恩”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文以载道:准确把握语文教材中的感恩之“文”

在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与德育的结合点是最多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向孩子展现了一个个真、善、美的世界,里面就潜藏着丰富的感恩素材。

(一)感念父母之恩。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在小学教科书中,编者从多角度来表达父母之恩的伟大。如《春蚕》这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叙述了解放前他家养蚕的情况,通过三次亲眼所见特写镜头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母亲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实感人,耐人寻味。又如《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默默地忍受作者双腿瘫痪以后暴怒无常的脾气;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

(二)感念老师之恩。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感念师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以师恩为主题的课文也不少。如《一株紫丁香》,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讲的是叶圣陶一丝不苟地为中学时代的肖复兴修改作文,文中表现了师长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我最好的老师》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描写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扬。

(三)感念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爱老师、爱父母,还要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民,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襟怀。如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朋友之恩,从《掌声》等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的生命再造之恩。

(四)感念祖国之恩。

小学语文课文中还有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一面五星红旗》主要讲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的老板为之感动而帮助他的事;《梅花魂》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学生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詹天佑》等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五)感念自然之恩。

大自然创造出了天地万物,创造了世界,使人类得以生存发展。无论是一花一草,还是和风细雨,都是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礼物。它以壮美的山川拓展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的是地球母亲;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西湖的“绿”》、一碧千里的《草原》等,这些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黄河的主人》能让学生心潮澎湃,壮怀激烈;《特殊的葬礼》使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以情动情:有效催化语文教材中的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传统德育之所以柔弱无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情感共鸣。在教学感恩类课文时,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动中感恩,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我们认为,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可以分为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四个阶段。根据这四个阶段,笔者在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基本结构流程图

知恩感恩报恩施恩

在“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基本流程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各环节相应的师生行为指导策略。(如下)

“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师生行为指导策略示意图

核心环节

知恩感恩报恩、施恩

学生

主结构

教师

“感恩类课文情感体验式教学”要求在师生情感共鸣的前提下,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情景,唤起学生直觉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自觉地入情入境,与课文中的人物化为一体,对各种道理或产生

顿悟或欣然接受,即达到所谓的“情通”而“理达”的效果。

(一)知恩

从学生感恩品质角度,第一个阶段是知恩阶段。这一阶段的指导策略可以有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直觉感受和利用媒介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1.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直觉感受

直觉,是由具体的道德事物而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应。尽管这种情感具有片面性、暂时性、情境性,但这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过程,也是产生道德内化的基础。直觉情感体验的引发必须抓住与学生原有情感的连接点,激发学生对道德事物认识的兴趣,产生想知道或愿意知道的心理。如课文《三个儿子》讲的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一个孩子唱着歌,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你会怎么做?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然有感而发,我们抓住学生们的发言,可以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导到课文上来。

2.利用媒介,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1)以情育情

情感具有移情性,引起情感共鸣是培养道德情感的关键所在。如在教《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辅以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的话语介绍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这种通过声音媒介传递的真情,在教学中可以起到巨大的情感催化作用。再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文件。当一个个面目全非的孩子、书包出现在视线中,当一句“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响彻在耳边时,父爱的伟大便呼之欲出了,感恩父母的道德认识也就油然而生。

(2)以境育情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教师可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在导入课题后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之后,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前后两种情境的巨大反差,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感恩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