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实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1、 忠实取向(Faithful orientation )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
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 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实施课程愈接近预定的课程方 案,则愈为忠实,课程实施程度也愈高;若与预定的课程方 案差距愈大,则愈不忠实,课程实施程度愈低。
思考:运用合作学习需要关注哪些的问题?
合作学习需要关注的问题
1、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 (1)合作学习还要搭配其他的学习方法。(2)一般来讲,问
题具有开放性,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多人合作的内容宜采 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2、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实质哪个重要? (1)合作形式为什么重要?(座位的排列方式)(2)仅仅有 形式是远远不够的。(3)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合作技巧 3、合作小组成了“避风港” 原因:没有明确组内每个成员的责任。 做法:教学中应明确各自的责任,用不同的任务,或相同任务 随机提名的方式,使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 4、如何看待合作学习中的“动”与“乱”? (1)让学生动起来是我们的目的;(2)但动不等于乱,合作 学习强调动起来,不等于声音大;(3)关键是让学生的大脑 “动”起来。
第五讲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课程是动态的,从理想课程到体验课程要经历若干个 转化的环节,这个过程就是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课程与教学就在这一过程中融为一体。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视角。课 程实施与教学过程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凸显出 来的。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论理想课程多么美妙,正式课程多 么规范,都不能“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必 须关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要弄清楚课堂上什么在变, 以及哪些因素对变化的程度有影响。
思考: 1、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价值? 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关注学习者的主 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探究学习是就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言的,它相对的 是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有价值的。它完全可以是自主学 习,但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与依赖,学习的盲目与 机械,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是需要我们予以警觉的。
高品质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并不 是所有的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都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 学习。 思考: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 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 作出相应的调适。
2、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
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
二、 教学过程
(一)教学与课程实施 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领会、掌握和体验的教育内
容(包括知识、活动和经验等),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以课程为中介所进行的活动和行为,两者通过课 程实施发生实质性的关联。 1、课程计划在学校中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 2、课程与教学的改革都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2、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1)教学受制约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2)教学和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3、教与学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规律 (1)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教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前提和基础 4、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
(1)各科教学内容都渗透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 教育的因素。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课程情境,特别 适用于课程内容极为复杂、困难且不容易掌握精熟的新课程 方案,或是学生的理解有赖于配合课程内容的特定安排,因 此,课程实施的顺序有必要在事前加以规定。
2、相互调适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
相互调适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设计人员与课程实 施者双方同意进行修正调整,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课程 实施之成效的过程。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 传递、接受,而是双向的互动与改变。课程方案有必要因应 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境而加以弹性调整。
三是多层次说。
教学过程是多层次、多类型的,主张从Biblioteka Baidu识论、心理学、 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 分析研究。
四是交往说。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 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认、生成和发展。因此教学过程 完全可以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
倾向性认识: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1.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 2.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 3.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 1.交往实践主体的特殊性。 2.交往实践目的的特殊性。 3.交往实践环境的特殊性。 4.交往实践的方式方法的特殊性。 因此,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
思考: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课程计划的特征 课程计划的主要使用者——教师的特征 课程计划的使用机构——学校的特征 课程计划使用氛围——校外环境的特征
(三)课程实施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程实施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 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具体目标是“改变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 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
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
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
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
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
课程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 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 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人格化的。课程实施本质上 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 课程方案不过是一种供这种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在课程创生过程中,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 借助这种资源师生来发展建构教育经验。它以质性研究为方法 论基础,在具体方法上提倡个案研究、访谈、行动研究。
还有同组的好学生 ◆ 有机会观察好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学到更好、更多的学
习策略 ◆ 与其他同学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 ◆ 会有更强烈的追求成功的动机,因为同组的其他成员都希
望他们成功。
2、座位的排列方式: 由传统的秧田式的排列转变成为多元的排列方式 3、组建小组的活动: (1)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活动:兴趣;背景; (2)合作的规范(3)合作的技能:表达、交流、倾听。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1)小组成员的参与合作的情况。 (2)以小组的整体成绩来评定。
5、合作小组成了“微缩课堂”?
问题:好学生成为小组中的权威,困难学生受到了 “双重压迫”。
对策:小组评价和小组活动中应给困难学生提供表现 的机会。
总结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 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的学习、独自的学习,是一种 学习的组织形式;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
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
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既包括量的研究,又包括
质的研究。在具体方法上,它认为个案研究、参与式观察、
访谈、自陈式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是了解实施过程的有效
手段。
3、课程创生取向(curricu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
一、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涵义 对课程实施含义的共识: 1、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
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 的,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 2、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编制好的课程付 诸实践; 3、课程实践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 影响课程实施的那些因素。
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 分析和处理信息,形成解释并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评估; 表达与交流,修正与完善解释。
3、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 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对生生互 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和相互作用的高度重视。 (1)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2)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 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思考:合作学习至少要具备哪些的条件?
这是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章学习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实施涵义及三种基本取向 2、课程实施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
课改有哪些学习方式?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3、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的内涵、
规律以及要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 4、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 现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 内在需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兴趣;另一方面表 现为学习责任。
(2)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 审视和评价。
自我指导:是指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组织学习环境等。
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 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 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 中学习;
“合作学习”的条件
有吸引力的主题 可分解的任务 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 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 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需要课与课之间的连
续性。
合作学习的组织
1、分组的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考虑如下因素:(1)学生的成绩
(2)学生的能力(3)学生的性别(4)学生的家庭背景 研究表明:混合编排对学习困难的儿童有如下益处: ◆ 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向他们提供帮助的不仅仅是教师,
(二)教学过程的内涵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的实施过程。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认识发展说。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 义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 面发展的过程。 二是双边活动说。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 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体。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教学过程中的最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是存在于教学中的客观的、普遍的、必然的关系。
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1)学生的认识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实现认识简约性发展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