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觉障碍的法医学鉴定

听觉是一种经过大脑皮层分析的感觉,其由传音结构和感音器官构成,两个系统中任

何部位因损伤或疾病导致结构或功能障碍,均可以引起听力下降。听力测试是通过声音刺激

听觉器官得出数据来显示听觉系统病变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测试了解听觉功能状态,鉴别

听力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临床法医学上的听觉障碍具的以下特点:1、以伴有中颅窝的颅底骨折多见,单纯迷路

震荡、内耳损伤少见。2、患者被延迟发现、未经检查治疗的情况较多见。3、轻、中度听

觉障碍多见,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以上的相对少见。4、老年性耳聋与听功能损伤并存占一定

比例,鉴定时应考虑年龄衰减。5、耳廓损伤占耳损伤的比例较小。听觉障碍在临床法医学

鉴定中涉及《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

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等鉴定标准的诸多条款。《人体

重伤鉴定标准》第十七条要求一耳语言听力减退在91dB以上,第十八条要求两耳语言听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一条第四款要一耳听力减退达41dB,力减退在60dB以上。

两耳听力减退达30dB。《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劳动能力-职工工伤与职

业病致残等级》也要求依据《WHO听力损失分级》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客观准确地评估听

阈和确定听力下降的性质、听力损伤的部位是听觉障碍鉴定的前提。

听力检查方法

1、纯音听阈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16403-1996《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阀基本

测听法》规定,测试方法采用上升法或升降法进行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的检测。在纯音听阈

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在同一试验室进行复查,比较多次结果在各频率的符合性,若符合性不好(相同频率听阈相差大于15dB)时,说明有伪聋或精神性聋,则检查结果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应进行客观听力检查。纯音听阈只能说明受试者耳对各种频率纯音的听敏度情况,不能完全反映其听功能状态,例如感音性耳聋者常有“只闻其声,不明其意”的情况。

①传导性聋: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平坦,或低频听力损失较重而曲线

呈上升型。

②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高频听力损失较重,骨导曲线与气导

曲线接近或互相吻合。

③混合性聋: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又低于骨导曲线。

最重要的范围在500~2000Hz之间,称人的语音范围(speech tone range)。听力

损失程度一般以500Hz、1000Hz及2000Hz的平均听阈来估计。

2、声阻抗-导纳测试法声阻抗-导纳测试法是客观测试中耳传音系统和脑干听觉通路功能的方法,简称声纳抗。当声波传到鼓膜时,一部分声能被吸收并传导,称声导纳;一部分声能被阻反射回来,称声阻抗。中耳阻抗越大,声导纳越小;或者说声能传导越小,反射的越多。所以,从反射回来的声能可以了解中耳传音功能情况。测知这种声导纳(又称声顺)和声阻抗变化的仪器就是声阻抗-导纳测试仪,临床用于诊断中耳各种传音结构的病变、咽鼓管功能检查、感音神经性聋与传导性聋及精神性聋的鉴别、响度重振的有无、面瘫的定位、耳蜗与蜗后病变的鉴别、以声反射客观估计听阈等。它可补充甚至纠正其他听力检查法的不足,但不能取代,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3、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是利用电子技

术记录因声音刺激而在听觉神经通路所诱发的电位变化的方法。由于近代听觉电生理学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诱发出的微弱电反应能清楚显示,以客观评价听觉系统的功能状态,在临床鉴定上其主要适用于不能配合检查的成年人及婴幼儿的听阈测定、功能性聋与与器质性聋的鉴别、耳蜗及蜗后病变的鉴别、听神经瘤及某些中枢病变的定位诊断。现将常用的电反应测听法介绍如下:

(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 诱发的听神经电位来自5个不同部位,如在较强的声级刺激(60-70dB SL)则可从颅顶测到7个波峰,主要为I~V波,分别由蜗神经(同侧)、蜗核(同侧),上橄榄核(双侧)、外侧丘系核(双侧)和下丘核(双侧)所产生,Ⅵ和Ⅶ波可能分别来源于膝状体和听放射。Ⅰ波潜伏期2ms,其余每波均相隔约1ms。各波潜伏期均随刺激声减弱而延长。V波出现最恒定,与主观听阈相差10-20dB,故可用作测定客观听阈的指标。双耳波V波间期差是一重要参数,一般认为大于0.4ms者,则示潜伏期延长的一侧有脑干病变。目前强调双耳波I~V波间期差的重要性更大,如大于0.4ms,亦示潜伏期较长的一侧有脑干病变,尤其对小脑桥脑角肿瘤的诊断有实用价值。刺激声常用短声(click),滤波范围80~3KHz,给声重复频率每秒10~20次,叠加1024次。一般应在电屏蔽和隔音室进行。本法采用表面电极,无痛、无损伤,全麻或睡眠者不影响结果,如和耳蜗电图联合应用,更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2)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phy,EcochG) 耳蜗电图为目前测试耳蜗病变最准确的方法。平时耳蜗中阶内有跨越毛细胞顶部的140mv的电位差(静息电位),在声音刺激下,声波自前庭窗传入耳蜗,引起基底膜的运动,致使外毛细胞的纤毛由于剪刀式运动而被弯曲,形成毛细胞顶部局部电流的变化,使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在内耳产生三种电反应: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s potential,CM)、综和电位(summating potential,SP)和耳蜗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AP)。耳蜗电图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故被认为是评价听觉外围感受器与其神经功能完整性的理想方法,其缺点是不能反映由脑干、听皮质异常引起的耳聋。耳蜗电图的临床应用:测定客观听阈,适用于婴幼儿及不合作的成年人听阈的测定;传导性聋、非器质性聋、伪聋的鉴别;突发性聋的诊断、预后的估计(据报道-SP/AP比值大于0.27者,预后多较好);梅尼尔氏病的诊断;听觉径路病变的定位,CM消失示耳蜗病变,如CM正常而AP消失,则为听神经病变,如AP反应阈值明显优于主观纯音听阈,则示病变在脑干或更高中枢,多为小脑桥脑角病变。

(3)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udiotory Event-Re- lated Potential,40Hz AERP) 40Hz AERP是指给予声音刺激后,在头皮上所记录到的听觉神经通路电位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频率选择性,波形稳定,重复性好,幅度大,易于辨认,能判断主观听阈阈值,其反应阈值非常接近实际纯音听阈的水平,500Hz短纯音诱发的40Hz AERP反应阈与行为相差-10~30dB,1000Hz诱发者为±20 dB,40Hz AERP因此可弥补BAEP在反映听力时的不足,但其易受年龄、睡眠、镇静药物等影响。

听力检查方法在鉴定中的实际应用

ISO1999-1975(E)对语言听力障碍的定义是:若500Hz、1000Hz、2000Hz 的平均永久性听阈级比ISO389相应频率的平均差,25 dB以上即有听力障碍。本标准中的听力障碍均为语言听力障碍。

对于司法鉴定中需要进行听力检查的,原则上就根据实验室仪器条件全面细致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