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湾大桥冬季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海湾大桥四合同段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青岛海湾大桥位于胶州湾北部,起于青岛侧胶州湾高速公路李村河大桥北200m处,设李村河互通与胶州湾高速相接,终于黄岛侧胶州湾高速东1km处,顺接在建的南济青线,中间设立红岛互通与拟建的红岛连接线相接,主线全长26.767km,其中跨海大桥25.880km,黄岛侧接线长0.827km,红岛连接线长1.3km。其中第4合同段起点为红岛互通西终点,顺接红岛互通内主线非通航孔桥。
青岛海湾大桥土建工程第4合同段,起止桩号为:左幅K16+010~K19+130,长度为3120m;右幅K15+830~K19+130,长度为3300m。主要施工内容为:此段标准跨度的主线非通航孔桥下部桩基、承台、墩身及支座垫石施工,墩号范围:左幅130~180号墩,右幅127~180号墩,不含本合同两端共用墩。本合同段共用墩24个(左幅:12,右幅:12),连续墩81个(左幅39,右幅:42)。
本合同段桥墩采用群桩基础,一个承台下设4根直径为1.6m钻孔灌注桩,均为摩擦桩,桩长51.0~59.0m,桩底持力层为弱风化安山岩和弱风化角砾岩。承台采用四边形圆倒角承台,顶标高全部为0.30,承台厚3.0m,平面尺寸为6.9m×6.9m;桥墩身均采用花瓶墩,墩高6.778m,;横桥向墩顶6.1m范围内呈曲线变化,纵桥向墩身厚度在墩顶约6.1m范围内由2.4m直线渐变至3.6m和4.0m。
四合同段主要工程工程量表
二、气候特征
青岛地处胶州湾畔,濒临黄海,属季风气候区,气候季节变化较明显。冬半年呈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干燥、温度低;夏半年受东南季风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呈现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662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平均年雾日50天,年平均雷暴日20天。历年最大风速32m/s,7、8、9月易受台风影响。
胶州湾一般年份12月下旬开始结冰,2月中旬消失,冰期60天左右,固定冰多出现在1~2月份,一般在等深线2m(海图水深)内分布;堆积冰出现在胶州湾北岸的石河桥、白沙河、大沽河一带,堆积高度在50~100cm;浮冰一般年份在5m等深线内分布。
三、组织机构及职能
成立由党政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专职的安全质量部管理日常事务。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
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代表项目部行使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
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孙成新、王学国
副组长:耿旭、孙玉国、李高春、李核武、顾国防
成员:庄纪文、张成峰、张贵臣、刘轶峰、王征、姜文台、韩杰、赵军谊、罗从周、李成强、陈效涛、卓献志、张驰、米保健、吴瑞涛、催健波
四、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4章冬季施工规定:冬季施工是指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
1、低温条件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
混凝土拌和、浇筑后水泥与水产生化学反应,低温条件下浇筑的混凝土一旦遭受冻害,体积将增加,同时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进行。在恢复正常温度后,水泥浆体中的孔隙率将比正常凝结的混凝土显著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全面下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严重劣化。因此,为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工程质量,在冬季施工中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特制定以下冬季保证措施。
2、冬期施工措施
2.1、钢筋存放及焊接技术措施
钢筋原材存放在需离地50㎝以上,用棚布材料覆盖裹严,防止积雪结冰。
钢筋焊接安在室外进行时,温度不得低于-20℃,并采取相应的防雪、防风措施(钢筋焊接在搭设的钢筋棚内进行,钢筋棚周围设挡风板),减小焊接钢筋的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禁止立刻接触冰、雪等冰冷物质以免影响焊接的质量。
2.2、混凝土保温技术措施
A 、加强原材料管理,砂石料进场前除正常的检查外,还需对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清洗砂石料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夜晚用棚布覆盖保温,防止砂石料带有冰雪和冻结成块。
B、拌制混凝土时通过对水的加热,达到较高的出盘温度,以适应运输、浇筑等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达到要求的入模温度。搅拌站蓄水池用保温材料覆盖并密封,水采用电热管加热,加热温度根据天气情况决定,一般控制在87℃以上,此时混凝土搅拌时先将水和砂石料搅拌均匀后方可投入水泥,避免水泥和热水直接接触。
C、混凝土温度计算
①计算混凝土拌和物温度
假设水加热至97℃;砂石料用棚布覆盖,温度为-5℃;水泥0℃(实际比0℃要大),根据配合比每m3混凝土用水泥、水、砂、石用量分别为164Kg、160Kg、739Kg、903Kg,假定砂子含水量5%,石子0.5%,根据公式:
T0=[0.9(WcTc+WsTs+WgTg)+4.2Tw(Ww-WsPs-WgPg)+C1(PsWsTs+Pg
WgTg)-C2(PsWs+PgWg)]÷[4.2Ww+0.9(Wc+Ws+Wg)]
式中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Ww、Wc、Ws、Wg—水、水泥、砂、石用量(Kg);
Tw、Tc、Ts、Tg—水、水泥、砂、石温度(℃);
Ps 、Pg—砂、石的含水率(℃);
C1—水的比热容(KJ/kg·K);
C2—水的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大于0℃时,C1=4.2,C2=0
当骨料温度小于0℃时,C1=2.1,C2=335
T0=11.6℃
②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温度
T1= T0-0.16(T1-T b)
T1—拌和物出机温度,不小于10℃
T b—搅拌机棚内温度,取2℃
T1= 10.3℃
③混凝土拌和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冬期按最低外界温度-5℃,混凝土入模温度按要求不低于5℃,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车运输,则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T2=T1-(αT+0.032n)(T1-Ta)
T2—混凝土拌和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t1—混凝土自运输到浇筑成型完成的时间(h),取1小时
n—拌和物运转次数,取1
Ta—运输时的环境气温(℃)
a—温度损失系数,采用损失系数为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