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完善储存环节的保障措施
• 加强对储存场所的卫生管理
• 推广使用智能化储存设备
• 提高储存场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4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法律法
规及标准
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国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国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
01
食品原料安全问题
• 食品原料质量不合格
• 食品原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02
食品加工过程问题
• 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
• 食品加工过程中滥用添加剂
• 食品加工过程中设备设施老化
03
食品包装和储存问题
• 食品包装不符合卫生要求
• 食品储存条件不达标
• 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 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 促进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发展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TENCENT DOCS
养殖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
01
饲料安全问题
• 饲料原料质量参差不齐
• 饲料中添加禁用物质
• 饲料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02
养殖环境问题
• 养殖场所卫生条件差
• 养殖场所病虫害防治不力
• 养殖场所环境污染
03
养殖管理问题
• 养殖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 养殖过程中滥用兽药和抗生素
• 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防控不力
• 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管
• 提高食品包装技术水平
• 改善食品储存条件和管理
食品安全概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
中毒机理:毒素阻抑神经和肌肉的电信号传导,阻止 肌肉、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末梢和神经 中枢发生麻痹。
临床表现:4个阶段。 1、发热,嘴唇、舌尖发麻,运动直觉麻痹,头痛腹
痛、步态不稳,呕吐。 2、不完全运动麻痹(河豚毒素中毒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能运动,知觉麻痹,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 压下降。 3、运动完全麻痹,生理反射减低,机体缺氧,各项 反射消失。 4、意识消失,呼吸停止,心脏也很快停止跳动。 摄入毒素30min后出现典型症状,一般17min后迅速 发生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致死。(最快5~10min)
雪卡毒素(ciguatoxin,CTX),它是西加鱼毒的 一种。
雪卡毒素的海鱼有400多种,主要是一些硬骨鱼。 如石斑鱼、鹦嘴鱼等。
第二节
兽药残留对动物源性食品 安全性的影响
一、兽药残留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
给食用动物食用药物后,蓄积或储存在细胞、组织 或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
3. 贝类毒素
贝类所含的毒素称为贝类毒素。
贝类所含毒素成分复杂,食用后因毒素成分不同中毒 表现各异。
软骨藻酸及其异构体:腹泻型
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麻痹型。神经性毒素,毒性 最强。人经口致死量0.5~0.9g。
短螺甲藻毒素:神经型
贝类中毒发病急,潜伏期短,中毒者的病死率较高,国 内外尚无特效疗法,因此关键在于预防。
河豚毒素中毒分四个阶段:从较轻的发热,运动障 碍,到严重的死亡。
河豚毒素在河豚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季节而异。
卵巢最多,肝脏次之,血液、眼睛、鳃、皮肤含 少许,肌肉中一般没有。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 肌肉,鱼肉中也含有少量毒素。
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共56页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 食品安全的概念
世界粮农组织(WFO)对食品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是为每 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安全的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维持一 种健康、活跃的生活”。
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AC)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 消费者在摄入食品时,食品中不含有害物质,不存在引起急性 中毒、不良反应或潜在疾病的危险性。
2.4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加强动物源食品安全性的监督与管理是
关系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能否持续健康发 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 饲料因素 微生物及其毒素 天然毒素 环境污染物 人为添加物
• 用药问题 • 品种改良 转基因动物 • 饮水问题 • 疫病问题
• 畜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GAP相关)
4 生物性污染
饲料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产 物的污染、寄生虫及饲料昆虫的污染等。从 饲料卫生与食品卫生的角度考虑,当前特别 应注意的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
2.2 添加高锌导致的问题
饲料中高锌的使用同样会导致类似高铜 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动物中毒的不良后 果。
日本环境厅(1984年)在《关于防止农 用地土壤中重金属等的蓄积的管理基准》 中规定,土壤中锌应不超过120 mg/kg。有 报告认为,如果猪粪中的锌都留在土壤中, 土壤中锌含量将在17年内超过上述限量标 准。
不按农业部【2019】1126号公告等相关规 定,违规使用有危消费者健康的化学物质。
如 非饲用色素(苏丹红、柠檬黄)
3 环境化学污染物对饲料的污染
3.1 二噁英污染
二噁英(dioxin)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1)废弃物焚烧 含有氯代有机物或无机的废 弃物(如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及化学废弃 物等)焚烧时可生成二噁英。
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卫生,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的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作。
2. 建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负责动物源性食品的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违法行为查处。
3. 建立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信息。
三、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1. 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环节:对养殖场(户)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生产出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动物源性食品。
2. 动物源性食品经营环节: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销售的动物源性食品来源合法、标识规范、质量合格。
3. 动物源性食品使用环节: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企业等使用动物源性食品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1. 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源性食品上市销售、使用的;(2)伪造、变造或者买卖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3)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的;(4)违反动物防疫规定的,如未经审批擅自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等活动的。
2. 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没收违法所得、违法产品及用于违法活动的工具、设备;(2)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3)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意识。
2. 定期对动物源性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六、信息报告与应急处置1. 建立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动物卫生监督食品安全情况。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以其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建立一个从动物饲养、安全生产、疫病早期监测、群体疫病早期预警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集成系统和体系,实现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动物养殖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动物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
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法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畜产品在食品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数量转向了营养和健康方面,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代畜牧业在提供极其丰富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在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行为下,动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风味不佳、品质堪忧。
2003年金华毒火腿案、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案、2006年河北省安新县的“红心鸭蛋”案、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案、2007年河北新乐市加工“病死猪肉”案、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动物源性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包括但不限于肉类、乳制品、蛋制品、皮革制品、骨制品等。
第三条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应当遵循安全、卫生、环保、诚信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健全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监管,确保动物源性产品安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源性产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动物源性产品安全责任制。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七条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动物防疫合格证;(二)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设施和设备;(三)具有合格的从业人员和培训制度;(四)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第八条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确保动物健康;(二)严格执行动物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三)对动物源性产品进行标签标识,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等信息;(四)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第九条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定期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设备符合国家规定。
第十条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加工管理第十一条动物源性产品的加工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动物防疫合格证;(二)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加工设施和设备;(三)具有合格的从业人员和培训制度;(四)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第十二条动物源性产品的加工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确保动物健康;(二)严格执行动物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三)对动物源性产品进行标签标识,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等信息;(四)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动物源食品安全现状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概述
动物源食品安全现状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概述动物源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动物源食品包括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动物源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环节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动物源食品的安全,科研人员们不断努力,开展了许多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动物源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激素、重金属、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科研人员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加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技术,以便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
在动物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
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等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基因改造成分。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检测,并且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除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光谱技术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
光谱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等,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光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无需样品处理、无损检测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生物传感技术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分子与特定物质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信号来检测目标物质,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前,生物传感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食品中抗生素、激素、农药等残留物的检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总的来说,动物源食品安全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领域的快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研人员们的不懈努力,动物源食品的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浅谈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有 无 携 带或 污 染 病
激素、 生长 素 的添 加 , 动 物 源 对
高其 知识 水平 和社 会责 任感 , 除 了加强专 业 、科 技 知识 培 ̄1I 1, 9, 有 些教育应 同法制 教育 、 想教 思 育结合 起 来 。
42 立 法立 规 。国 家 或地 方应 . 从 实 际 出发 ,加 强这 方面 的 工
2. 物源 性食 品安 全包 括 的 内 动
容
可少的, 但是 却违 规添 加于 饲 料 中 , 义上 “ 病 治 病 ”实 际 上 名 防 ,
造成 相 当严 重 的后 果 。 有某 些 还
41 加强宣传 、 . 培训。 对社会不
同 类型人 群采 取相 应 的办法 , 提
21 卫 生 .
毒、 病菌 、 生虫等 , 别 是一 些 寄 特 严 重 的人 兽 共感病 源微 生物 。 这 是 世界 上都 很重视 的 , 国也 不 我
例 外。
性食品质量安全也造成副作用。 还有“ 保鲜剂” “ 肉剂”“ 、嫩 、香味
剂 ” “ 霉剂 ” “ 长 剂 ”“ 色 、防 、助 、着 剂” 等等 , 中 有 多 少 是经 过 监 其
2 兽 药残 留 包括 制 药原 料 . 2
的研制和选 择问题 、兽药生产质
督检测部门检 查认 可的也不 得
而知 。
作。 内容 应 当尽 可能细 化 、 明确 、 有 可操 作 性 , 时 , 加 大 对 违 同 应 法违 规行 为 的惩 处 力度 , 情节 严
重 应 纳入刑 法 。 43 强 化各 级 动 物 源性 食 品 安 - 全 的 工 作 体 系 和 监 督 体 系 建
前 我 国 主 要 实行 的 是政 府领 导 下 的“ 分段管理 ” 制。动物源性 体 食品安全主要是畜牧 兽医部 门管 理 ,但也还有一 些内容 和环节在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防控措施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5期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防控措施张继东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巩义市分校/河南省巩义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巩义451200摘要动物源性食品原料种类较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如饲料质量、添加剂使用的不规范、药物使用的不规范、动物疫病、环境、饲养管理、生产加工和运输、储存过程的不规范等。
在实际生产中,要从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诸多因素入手,采取科学选址、合理规划,选用配方科学、健康均衡的饲料,合理使用药物和添加剂,搞好疫病防控、加强监督检疫,规范加工程序、保证环境安全,防止运输、储存过程中有污染等措施,科学防控,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为人类健康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食品安全;影响因素;防控措施收稿日期:2020-02-04张继东,男,1979年生,硕士,现从事畜牧兽医行业技术工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动物源性食品,对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尤为重要。
然而,近年来“疯牛病”“SARS ”“三鹿奶粉”“瘦肉精”“禽流感”“猪流感”“非洲猪瘟”等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事件不断出现,这些事件都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社会经济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人们健康美好的生活。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是饲料、饲养管理、药物、疫病、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环境等,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规范操作、科学防控,这些因素的影响大都是可以避免的。
1动物源性食品本文所说的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加工原料来源于动物的各种食品。
2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2.1饲料质量饲料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都可能遭到病毒、细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1],或发生霉变等情况,另外,饲料原料自身也可能存在的卫生不达标、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超标等,也会影响饲料的品质。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猪肉、牛肉、禽肉等成为我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食品安全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制定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措施1. 养殖标准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养殖标准,包括饲养环境、养殖密度、饲料合成等方面。
养殖场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动物疫病防控: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要求畜牧业者加强动物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隔离疫病动物,防止疫病的传播。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添加剂从源头到终端的安全。
二、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措施1. 食品加工设备的卫生条件:食品加工企业应该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无菌,避免交叉污染。
2. 加工过程的监管: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管和把控,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受到细菌、有毒物质等的污染。
3. 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制度,对每一批次的食品进行检测,杜绝有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
三、食品销售环节的安全措施1. 进货渠道的管理: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进货渠道来源安全可靠。
2. 储存条件的控制:储存食品时要注意温度、湿度等条件,避免变质和细菌感染。
3. 有效期的管理:食品销售商要定期检查食品的有效期,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销售。
四、消费者个人的安全措施1. 合理选择食品: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品牌和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留意食品标签信息:仔细阅读和理解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选择合适的食品。
3. 健康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动物源性食品的摄入量。
总结: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其质量和安全。
从食品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和有效的控制。
【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关键字】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药物残留、食品的加工卫生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简述了当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初步分析动物性食品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保障我国动物食品安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食品安全;对策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动物肉、蛋和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指在人类食用的动物性产品中,不应该有或不存在潜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人们在食用了这样的产品之后,不应该有导致疾病或潜在疾病的危险,不应该有危害后代健康的隐患。
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1.1动物食品产量大安全性差尽管我国的畜禽产品生产数量和增长速度已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且市场潜力、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但是食品安全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从生产环节看,分散饲养目前仍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十年前就已淘汰了这种家庭式的养殖方式;从加工环节看,大多数加工企业的设备、工艺和管理水平十分落后,私屠乱宰的现象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而一些大中型现代化肉联厂的生产能力又处于闲置状态;从营销方式看,我国的动物食品绝大多数是通过农贸市场进行,而发达国家肉类流动全部采用先进的超市零售方式经营。
1.2动物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近年来国际上动物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如比利时的“二噁英毒鸡”事件,起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其他国家的“疯牛病”、“口蹄疫”,使这些国家的食品工业和畜牧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与国外相比,我国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如浙江“瘦肉精”中毒事件;农兽药、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对动物食品的安全及环境污染带来了潜在危害;含三聚氰胺婴儿奶粉使更多的婴儿形成尿路结石,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对我国的奶牛业造成了难性的影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动物性食品安全课件
动物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01
02
03
04
05
风险识别:通过收集和 分析相关信息,识别潜 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为 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运用科学方 法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 性、严重性等,以确定 风险级别。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 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 制措施,如加强源头管 理、改进加工工艺、完 善储运条件等,降低食 品安全风险。
02
03
疫苗接种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 的发生和传播。
04
屠宰和加工环节的安全控制
屠宰场管理
屠宰场应符合卫生标准,具备有效的排污设 施和消毒设备。屠宰操作应规范,避免交叉
污染。
检验检疫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遵守食品加工 规范,防止交叉污染。加工设备应定期清洗
04
事故调查与追责
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 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 任,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 事故再次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饲养环节的安全控制
兽药使用
严格遵守兽药使用规定,禁止使 用违禁药物,确保兽药残留符合 国家标准。兽药的使用应在兽医 指导下进行。
饲养环境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 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确保动物福 利。
01
饲料安全
确保饲料原料无污染、无霉变, 防止使用禁用物质和非法添加物 。饲料存储要干燥、通风,防止 霉变和鼠虫侵害。
风险监测与预警:建立 风险监测机制,及时发 现新的食品安全风险, 并通过预警系统提醒相 关部门和消费者采取应 对措施。
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05
案例分析与应用
成功案例介绍
总结词
通过加强监管、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 质量等措施,成功案例显著提高了动物性 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详细描述
成功案例通常包括加强饲料和水源的监管 ,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以及优化加工 和储存等环节。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动物 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并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某些公司通过采用可追溯系统,确 保了食品来源的清晰和准确,使消费者可 以放心购买。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一些新型病原菌不 断出现,可能对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造成 威胁。
03
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措施
养殖环节控制
养殖环境控制
确保养殖场地的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和病害的发生。
养殖饲料管理
使用安全、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添加剂和农药的残留。
养殖防疫管理
定期进行动物疫病的检查和疫苗接种,防止动物疾病的传播。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典型案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典型案例显示,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往往源于养殖 、生产、加工等环节的缺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一些典型案例表明,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往往源 于养殖环节的卫生条件差、饲料和水源污染等问题;生 产环节中加工设备卫生不达标、添加剂超标等问题;以 及储存环节的食品变质等问题。例如,某地曾爆发过一 次猪瘟疫情,导致了大量猪肉产品的退货和销毁,给当 地畜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流通监管管理
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04
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增加违法行为的处罚力 度。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动物源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禽、马属动物、犬、兔、蜜蜂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
我国是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当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不断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面临重大挑战。
近几年,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市场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
2001年以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人“瘦肉精”中毒事件。
2007年,河北、山东两省又分别发生“红心鸭蛋”事件和“多宝鱼”事件。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再次暴露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蛋、奶、水产品及动物制品已成为国民饮食结构的主要食品,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共识,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
本文就如何解决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归纳如下。
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药残留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的残留药物主要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已烯雌酚、磺胺类、二甲硝咪唑/甲硝咪唑、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类和盐酸克伦特罗等。
其危害作用主要有:1.是毒性作用。
人若长期摄入含有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将造成体内药物蓄积,可产生急性、慢性毒性作用,如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残留引起的群体急性中毒事件。
2.是过敏反应。
许多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具有抗原性,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严重者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并危机生命。
3.是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三致”作用),药超标,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
如苯丙咪唑抗蠕虫药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甾体激素(如已烯雌酚)能引起女性早熟、子宫癌和男人女性化特征;氯霉素能阻碍血细胞形成,从而导致人类的白血病;硝基呋喃类、砷制剂以及喹已醇的同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
鸡动物食品安全标准
鸡动物食品安全标准
鸡动物食品的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添加剂:检测鸡肉中是否存在非法添加剂,如瘦肉精等。
执行标准参考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2. 病原微生物:检测鸡肉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执行标准一般参考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定。
3. 农药残留:检测鸡肉中农药残留量是否超标。
执行标准参考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
4. 瘦肉精:检测鸡肉中是否含有瘦肉精,执行标准参考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瘦肉精的限量》。
5. 抗生素残留:农业部参照国际标准和欧美标准制定发布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
根据最高残留限量(MRLs)标准,抗生
素允许在动物产品中微量存在,人们食用含抗生素残留低于MRLs标准的动物源性食品是安全的。
在实际生产中,只要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低于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该产品就视为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可查看《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等相关文件。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用, 休 药期 的不 执行 等 , 最终 造成 药物 残 留。重大动 物
பைடு நூலகம்
气 和 水 质 污染 ,饲 养 场 废 弃 物 的处 理 不 当造 成 的 污 染, 以及 大量 施 用的农 药 化肥 污染 水 源等 。饲料 . 霉变 ( 黄 曲霉 素 ) 、 有 毒 物质 ( 棉籽酚 、 亚硝酸盐等) 、 饲料 被 农药 、 鼠药污染 、 饲料 加 工过 程 中 添 加对 人 体 有 影 响 的物 质 ( 激素 、 镇静剂 、 抗 菌素 、 防腐剂 、 三 聚 氰胺 、 克 伦克罗等) 、 休药 期 不 到造 成 药 物残 留 、 饲料 中重金 属 含量超标 ( 如汞 、 砷、 镉) 和 高 温炼 制 加热 产 生 的二 恶 英 是世 界 头号 致 癌物质 。 疫病。 动物传 染 病及 寄生 虫 , 尤 其 是人 畜共 患病 。如结 核 、 狂犬、 链球菌、 口蹄疫 、 丹 毒、 旋 毛 虫等 。 药物 。 预 防和治 疗 动物 疾病 时 不选 用 国 家明 令禁 止使 用 的药 品 , 包括 消 毒药 品和 人用 药 等 。
重 了生 产经 营 者 的负担 , 又给 监 督工 作 带来 隐 患 。 同 时, 由于 没 有 建 立统 一 的监 测 信 息 共 享体 系 。 导 致 监 测信 息分 散 , 产 品追 溯 困难 , 难 以及 时开展 风险 预警 。
2 原 因 分 析
重危 害和 潜 在 威 胁 , 国 内相 继 发 生 的 “ 毒奶 粉 ” 和“ 瘦
必须 符合 卫 生要 求 ,领 取 卫生 许 可证 及 环保 证 明 , 工
求 而 造 成动 物 食 品的 污染 。如 火 腿 、 牛 肉 干等 在 加 工 晾晒这个环节 , 由于 设 备 不 全 而 使 用 苍蝇 药 、 敌 敌 畏 等。 添 加物 质 。 在 加工 动 物食 品 过程 中 , 为 了改变 其他
食品安全概论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PPT
维护社会稳定
03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的重要
因素。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环境污染
农药残留
环境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
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兽药残留
微生物污染
兽药残留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 一,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对 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 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 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 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
01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促进经济发展
02
食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提高消费者信心,促进
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未来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消费者对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引
导消费者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
对消费者的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动物源性 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注意查看产品标识
消费者购买动物源性食品时应注意查 看产品标识,了解产品的生产日期、 保质期等信息。
重金属污染
铅污染
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可能通过饲料、水源等方式进 入动物体内,进而污染动物性食品。长期摄入含有铅残留的 动物性食品可能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危害。
汞污染
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可能通过水源、空气等方式进 入动物体内,进而污染动物性食品。长期摄入含有汞残留的 动物性食品可能对神经系统、肾脏等产生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药字”类饲料药物添加剂 (24种)
1 磺胺喹恶啉、 二甲氧苄啶预混剂、 2 越霉素A预 混剂、3越霉素B预混剂、4地美硝唑预混剂(已禁 用)、5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6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 7盐酸林可霉素预混剂、8赛地卡那霉素预混剂、9伊 维霉素预混剂、10呋喃苯烯酸钠粉(已禁用)、11 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12环丙氨嗪预混剂、13 氟苯咪唑预混剂、14复方磺胺嘧啶预混剂、15盐酸 林可霉素、硫酸大观霉素预混剂、 16 硫酸新霉素预 混剂、 17 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 18 磷酸泰乐菌素、 磺胺二甲嘧啶预混剂、 19 甲砜霉素散、 20 诺氟沙 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 21维生素C磷酸酯镁、盐酸 环丙沙星预混剂、22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 剂、23恶喹酸散、24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
另一类为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 程,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兽药字”。
精品课件
“药添字”类饲料药物添加剂 (33种)
二硝托胺预混剂,马杜霉素铵预混剂,尼卡马嗪预混 剂、尼卡马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甲基盐霉素、 尼卡马嗪预混剂,甲基盐霉素预混剂,拉沙洛西钠预 混剂氢,溴酸常山酮预混剂,盐酸氯苯胍预混剂,盐 酸氯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盐酸氯丙啉、乙 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恶啉预混剂,氯羟吡啶预混剂, 海南霉素钠预混剂,赛杜霉素钠预混剂,地克珠利预 混剂,复方硝基酚钠预混剂(已禁用),胺苯胂酸预 混剂,洛克沙胂预混剂,莫能菌素钠预混剂杆,菌肽 锌预混剂,黄霉素预混剂,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喹 乙醇预混剂,那西肽预混剂,阿美拉霉素预混剂,盐 霉素钠预混剂,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牛至油预混剂, 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吉它霉素预混剂, 土霉素钙预混剂,金霉素预混剂,恩拉霉素预混剂
精品课件
科学研究已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胎儿 畸形、青少年早熟、男人雌性化、中老年 人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和某些食物中毒,均 与动物性食品中这些药物的滥用与残留有 关。
当前和今后进一步贯彻执行上述规定,严 禁违禁药物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是确保 饲料安全的重要工作任务。
精品课件
1.2 不按规范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
2.2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
动物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过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重金属元素通过所饲养的动物排泄到土壤或 水域中,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精品课件
2.3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 由于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量超标等已影
响我国的对外贸易。 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我国适应加入WTO 新形势,提高我国动物性食品在国内外市 场上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 畜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精品染课件(GAP相关)
1. 饲料中药物添加方面的问题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在饲料中越来 越普遍地添加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和各种 生长促进剂。这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能 残留于动物的器官、组织或畜产品中,通 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
精品课件
1.1 使用违禁药物 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精品课件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 食品安全的概念
世界粮农组织(WFO)对食品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是为每 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安全的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维持一 种健康、活跃的生活”。
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AC)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 消费者在摄入食品时,食品中不含有害物质,不存在引起急性 中毒、不良反应或潜在疾病的危险性。
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 对食用者不产生可观测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包括一般毒性和特异性毒性,也包括由于偶然摄 入所导致的急性毒性和长期微量摄入所导致的慢 性毒性,例如致癌和致畸性等。
精品课件
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1 食品安全与人们身体健康
畜产品的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 甚至生命安全。
农业部【2001】公告第168号《饲料药物 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57种饲料药物 添加剂的适用动物、用法与用量、停药期 及注意事项等。 按照上述饲料用药规范科学地用药,是控 制饲料及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最基本要求。
精品课件
农业部公告【2001】 第168号中将饲料 药物添加剂分为两类:
一类为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 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 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药添 字”;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
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
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
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品课件
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 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 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 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 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 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 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农业部公告第176号)。包括如下五类: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仑特罗、沙丁胺醇 等。 (2)性激素:乙烯雌酚、雌二醇、氯烯雌醚等 (3)蛋白同化激素:碘化酪蛋白、苯丙酸诺龙等。 (4)精神药品:氯丙嗪、安定、苯巴比妥、巴比妥等 (5)各种抗生素滤渣。
精品课件
农业部〔2002〕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 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包括21种:β-兴奋剂类、性激素类、具 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氯霉素、氨苯砜、 硝基呋喃类、硝基化合物、催眠、镇静类、 丙体六六六、毒杀芬、呋喃丹、杀虫脒、 双甲脒、酒石酸锑钾、锥虫胂胺、孔雀石 绿、五氯酚酸钠、各种汞制剂等。
2.4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加强动物源食品安全性的监督与管理是关 系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的一个重大问题。
精品课件
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 饲料因素 微生物及其毒素 天然毒素 环境污染物 人为添加物
• 用药问题 • 品种改良 转基因动物 • 饮水问题 • 疫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