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究进展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研究进展综述
高乃群S080601018 分析化学专业
中药要走向世界,服务于全人类,就必须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化、现代化。中成药多以复方为主,原料多是生药,生药又因各地用药习惯不同、产地和采收季节不同等因素影响,有效成分含量波动较大,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对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检验和控制是稳定药效的重要方面。
如果将处方中各味中药的作用找到对应的有效成分,即可根据该成分的化学结构设计提取工艺,用HPLC检测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最后用提取物组方。这样,成分是已知的,数量是确定的,质量就得以稳定。在这里,处方是一个群(Group),处方中的任意一味中药是构成该群的一个集合(Set),该集合又由成分子集的并(Union)组成。一个子集是一个点阵,经过不同的提取分离工艺处理,点阵转化成三维立体矩阵。点阵中的一个元素(Element)代表子集中的一个成分,一个成分有一种化学结构,一种结构就具备一种药理活性,药理就是结构到药效的映射(Map-ping),药效是结构的象(Image)。随着提取分离工艺的不同,点阵中各元素转变成三维立体矩阵后对应的各元素的高度不同,也就是各成分的含量不同。一种结构成分的量决定着它的活性功能的强度,譬如ED50,本集合有单元素集,但没有空集。本集合都是有限集。当本集合是单元素集时,处方中只有一种成分,即为作用单一的西药。成分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其结构和数量的函数,而成分的数
量又是提取工艺的函数。
中药复方的组合配伍是有机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是一个整体结构,每味中药间的相互作用是建立在成分结构、数量基础上的。同一味中药在不同处方中有不同的作用,作用的强度用剂量来控制。所以对每一个处方都要认真研究,搞清处方中每味中药的作用和引起此作用的有效成分,根据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才能设计提取工艺,提取的目的是拿到能够实现该药理功能的有效成分,而非本中药的主要成分。不同的提取工艺会得到不同的成分矩阵,且矩阵中的元素相互间是有交叉作用的,所以工艺定向错误将导致新组成的复方功能偏离主治目标,甚至毒副作用增加,没有医疗效果。
提取物组方不是机械的混合,一定要保证原处方结构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有机性。通过定向提取的成分集合,可以用HPLC 测得有效成分的含量,根据含量和工艺收得率及原处方的生药用量,计算出该提取物的配伍剂量。这种由提取物组成的复方,因其成分和工艺确定,把原料的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等因素均以产品收得率的形式消化在生产成本中,即产地、季节等差异只引起收得率的差异、成本的差异、价格的差异,而不引起质量的差异,从而使复方的成分得以量化,质量得以稳定。确保了医生开什么药,患者用什么药;医生开多少,患者用多少;医生怎么开,患者怎么用。确保了医和药的统一,处方和药品的统一,药性和疗效的统一,医生和患者的统一。
有什么结构就有什么功能,用什么工艺就得到什么结构;结果跟着方法走,药理跟着成分走,成分跟着工艺走;药效是成分的函数,成分是工艺的函数。
下面介绍一些中药的分离方法,以供借鉴:
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银杏叶Leaves of Ginkgo biloba L. 提取物GBE主要含黄酮、内酯两大部分活性成分。总黄酮以山奈酚Kaempferol 、槲皮素、异鼠李素Lsorhamntin 的甙为主;萜内酯则以银杏内酯GinkgolideA.B.C 和白果内酯BilodalideA为主。GBE可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拮抗PAF,可治疗由于血管老化、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的多种疾病。其提取方法有些报道,但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对其生产工艺条件做了较深入探索,在最佳条件下,GBE中黄酮含量稳定在26%以上,内酯含量稳定在6%以上。
1. 实验
111 设备、仪器和材料
3m3 不锈钢提取罐,JN —500 型不锈钢真空浓缩罐,015m3 不锈钢沉降槽,TMS—3 型板框压滤机,1m3不锈钢吸附床,NZ—80 型真空浓缩罐.
Waters600 —E型高压液相色谱仪。
乙醇,食品一级;烧碱,工业一级;AB28 型树脂,南开大学化工厂产;
银杏叶.
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苯、丙酮、三氯化铝等,均为分析纯.
11.2 提取工艺流程和实验操作步骤
提取工艺流程见图
银杏树叶阴干粉碎,置于提取罐中,用90%乙醇80 ℃回流提取 3 次,每次115h,提取液合并后加入JN —500 真空浓缩罐中在60 ℃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将此浸膏置于沉降槽中加水搅拌溶解,静置沉降3h,然后由上而下抽取上板框压滤机过滤,得到的滤饼重复水沉降操作。水沉降加水量为前两次是银杏浸膏体积的3 倍和2 倍,第三次以后均为1倍.
合并所有的水沉降过滤液,用盐酸调整pH值,按树脂重量的两倍计量取液,上树脂床进行吸附,待液流完后,分别用水和25%乙醇洗涤床层,然后用70%乙醇进行洗脱,洗脱终点为用薄层色谱法检查无黄酮。用NZ—80 真空浓缩罐将洗脱液在60 ℃下减压浓
缩回收乙醇后,进行干燥成粉。
最后一次过滤得的滤饼用少量甲醇拌成稠浸膏,加醋酸乙酯进行溶解沉降 3 次,每次都需过滤除杂,滤得的醋酸乙酯溶液经适度浓缩后,进行柱层析,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查出含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流液段,再浓缩结晶出总内酯,将此结晶与前面干燥得的粉末混匀,即得到GBE成品。
113 分析方法
提取过程控制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条件如下:
黄酮: 硅胶G+0.5%CMC, 110 ℃活化90min,CHCl /MeOH/EOE 2∶1∶1 展开,喷5%三氯化铝的乙醇液,热风吹干后365nm 荧光灯下检查。
内酯:硅胶G+0.5CMC,110 ℃活化90min,To1./Me CO 7∶3 展开,吹干后,先喷水看准白色斑点位置,再用强热风吹干30s,于荧光灯的365nm和254nm波长下观察内酯斑点.
3结论
银杏黄酮提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对90%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的浸膏,采用5 次水沉降除杂;在pH3~4 条件下进行吸附操作;用树脂重量的13 倍水和7 倍25%乙醇先后洗涤已吸附黄酮的树脂床;树脂每吸附过 3 次再生一次;洗脱液浓缩后采用喷雾干燥法干燥,条件为进口180 ℃,出口80 ℃。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德国标准,收率在112%~116%之间以银杏)叶干重计。
紫杉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