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于1968年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从这一公式看,属于非言语的音调和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与非言语的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
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文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
但就目前我国学校的情况来看,人们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远远胜过非言语交流。
许多教师对非言语的应用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及运用作一初探。
二、非言语交流的作用
非言语交流研究的范围包括一切非言语的基本现象。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人体的形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以及由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构成的副语言系统等。
许多研究表明,非言语交流在交际过程中起着巨大的辅助甚至独立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它往往能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师生的感情交流、班级的纪律等等。
具体表现如下:
1.引发兴奋,促使注意力集中指向特定内容。
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形象直观,一般都具有鲜明的外显动作和表情。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外显的行为,加大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引发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指向言语所表述的内容。
例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使用教鞭,用一个非言语动作伴随一个言语表述,以指出重点。
有时,在我们讲述某个重要内容时,会有意识地运用语调、语速等的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形成一定的教学节奏。
从生理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进行非方语交流,可以使学生的视、听觉不断变化信息源,引发兴奋,从而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的视、听觉注意力由于长久集中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源上而致疲劳。
2.补充、强化言语,促使信息量的扩大。
在通常的交际情境中,说话人的行为姿态、神情容貌,始终伴随着他的言语,与言语交际手段共同完成交际活动。
非言语行为的动态、直观的形象,与言语一起,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拓宽了信息的传输渠道,补充和强化了言语信息。
例如,生物教师在讲呼吸运动时,以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说明“呼”与“吸”的运动,补充了言语信息中所缺乏的生动形象性。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要强调某一关键性的词语或数据时,常常会伴随一个强有力的手势,以此强调他所说的内容。
在某些特定的氛围下,非言语的暗示甚至可以替代言语单独传递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通过眼睛的凝视来提醒某些分散注意力的学生,使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注意听教师的讲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知识的储存来说,听到的能识记20%,看到的能识记30%,边看边听的能以记60%。
从这个意义说,通过非言语交流可以补充、强化言语、促使信息量的扩大,是有科学依据的。
3.传情达意,促使师生情感的交流。
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交流包括知识信息的沟通和情感信息的沟通,而情感信息的沟通主要依靠非言语交流来实现。
因为非言语交流可以以间接的方式,通过暗示、模仿、感染、认同等途径,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某种“暗含的期待”信息,通过教师种种积极的情感表现,如喜欢、鼓励、期待、爱抚等非言语行为,微妙地传递给学生。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积极的情感信息。
他们在教师的信任、爱护、尊重之中,从内心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和情感迁移,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大脑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
导致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接受这些良好的信息反馈后,必然又会强化“暗含的期待”。
如此反复,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非言语行为,都会将自己的真惜实感、喜怒哀乐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构成课堂教学的主流气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认同和情感迁移,并发生积极的情感交流。
4.显示形象,促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统一。
非言语交流,伴随着言语交流,可以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使学生在接受言语信息的同时,将这种表象与自己对教材的感知进行联想,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
这无疑有助于综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上所说,借助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呼吸运动,对学生有效理解呼吸的过程并牢固记忆十分有益。
从心理学上看,非言语与言语的统一协调作用,能使多种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大脑,刺激大脑两半球的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三、非言语交流的运用
要想充分发挥非言语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师的言谈举止,从非言语文流方面去改进教学。
1、创设精炼优美的动态无声交流。
动态无声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的一个渠道。
动态无声行为往往又破称为“体态语”。
最常见的“体态语”莫过于人的脸部表情了。
罗曼·罗兰曾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得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众目睽睽”的境地。
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否自然真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面部表情,往往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一定的情感。
梅拉比等人的研究共同揭示了一条规律:在理解相互矛盾的信息过程中,人更加着重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
因此,教师的表情不应经常“阴睛圆缺”。
而应注意“收”、“放”结合,以柔和为原则,庄重静雅中带有微笑,这样可以给学生以自然、明朗的感觉,使学生得以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情,保证教学信息传输的畅通。
“体态语”还包括人的举止和眼神。
教师的举止应自然、得体、大方、适度,要显示教师内在的气质,站、坐、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佯,即所谓“站要直、坐要稳”,行动要轻柔、利索、适度。
站得有力,一方面显示教师自身的力度,同时又可以给学生以“安定感”。
适度的移动,可以避免学生因长时注视,处而引起心理疲劳。
适时的手势,可以强调出教学中的重点,增加言语的形象性。
教师的目光应亲切自然,要以真情与学生交流,杜绝斜视、俯视或久视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它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校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的细微未节……。
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必要的。
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教师必须从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入手,提炼自己的动态无声交流的技巧,使自己在课堂上的体态语精炼恰当,优美协调,简洁明了
2.把握适度的静态无声交流。
静态无声交流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所产生的非言语交流。
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对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师生双方的距离很大时,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时,就会出现师生双方随意地互相交流。
进一步说,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处于课堂活动中,并且他们的举止也表现出他们是受老师喜爱的。
许多研究也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往往影响着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调整与学生的相对位置,与学生保持较合适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恰当运用副语言系统。
讲话时的非言语辅助因素如音量、音调、强度以及停顿、犹豫等,构成了非言语交流的副语言系统。
教师可以运用副语言系统,向学生传递各种非言语的有意义的情感和信息,调节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
在不同副语言的伴随下,同一句话会发出不同的信息。
例如,“你干得好!”这句话可以因为副语言的特征而分别具有赞扬、敷衍甚至嘲讽的意思,学生也将会通过对副语言的理解而获得真正的信息。
因此,教师在运用副语言时应自然和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寄予希望,充分信任学生。
切不可对学生冷嘲热讽,或对学生带有偏见。
教学节奏的形成、教学重点的突出以及教学难点的突破也依赖于副语言交流。
教师的口头言语在音量的大孝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上都要处理适当,恰到好处,且要抑扬顿挫、变化有致。
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随之变得张弛相间、疏密合度,富有节奏。
教师的口头语言也会象音乐般的和谐。
教师伴随着言语的种种非言语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无言之教”,这种“无言之教”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